Photo: Bun Lee, a flavoured artist in music, photos, and videos.
你知道怎樣拿捏分寸,清楚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在哪嗎?有沒有試過一個不小心,觸犯了別人的私領域,說了不得體的評論,問了不恰當的問題?讓人感覺像個冒失鬼?你又知不知道該怎樣去劃清界線,好讓人尊重你的隱私、私人空間?
那條界線,坦白說並不容易劃清楚,私領域、隱私,什麼事可以公開討論等這些定義,隨著時空背景、人文、國家、種族等的不同,都不一樣,也一直在演變。筆者甚至認為,每個人那條線的界定,也因人而異;並沒有標準答案。
但倒是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感受自己的界線:當有人說了些評論,或者對你指指點點的問些問題,如果你感到不友善、不舒服,很有可能對方已經冒犯了你的私領域,對方已經過線。
「界線」這件事是需要學習,也需要練習的。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劃好自己的線來守護自己,同時也要打開天線去學習及尊重別人的界線,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盡然一樣,有些事情你不介意,但或許正是其他人的死穴。
當我們打算開口,對別人的事情有所指點前,不論你是好意提醒,是上對下給予教導,其實不妨先等一下,別急。先想想如果這些話是說給自己聽的,你的觀感好嗎?會覺得受到尊重嗎?這些事情跟你有關係嗎?如果無關,會不會太多管閒事了呢?
失禮冒犯別人的例子
不論是親身體驗,或者從旁邊親眼目睹,筆者都有太多可舉例說明這種分寸拿捏不好,說出很失禮、冒犯他人的話的例子。而且很多人在越界了後,還理直氣壯的認為:我是好意,是為你好才花這些時間。
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到,一個男性網友在一個漂亮女生的臉書上留言,不顧對方感受的寫道:「妳最近胖了,臉好圓。」我覺得這個男生超沒禮貌的,他憑什麼覺得,他可以針對別人身材來品頭論足呢?
不少根本不熟的朋友,初次見面就追著問別人年紀。奇怪了,年紀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很私人的話題,又不是相親,怎會想要追問呢?
有個朋友的狀況更扯,他幾年前結束一段婚姻,後來天賜良緣,才剛新婚不久。沒想到他的朋友來恭喜他時,不少順便虧他說:「哇,恭喜,是說你梅開幾度啊?」天啊,怎麼會這麼不知分寸的開這樣的玩笑?這到底哪裡好笑?只是挖苦人而已吧?
也曾經看過同事,在大家中午吃飯時,當眾拷問一個剛新到職的新同事。一直問對方之前的工作經驗,宛如在面試他一樣。是說,如果是大家互相了解彼此背景,加快認識來建立良好同事關係,那理應是雙向的對談。但我看到的是,資深的同事完全沒有要講自己的事,但不停探聽對方的學經歷,儼然一副他是小主管。但其實新同事根本不歸他管,與他平起平坐。這不是欺負新人,什麼叫做欺負新人?
「我跟你說,你千萬不要去歐洲玩,會花很多錢。」我還曾聽過一個朋友在聚會裡開口「管」起他另一個朋友。聽了真想笑,也太失禮了吧這位太太。錢又不是你出的,你又不知道別人經濟狀況,他打算去歐洲怎樣玩,你憑什麼一副聽你的準沒錯,干涉對方旅遊計畫呢?
或者你們身邊有沒有哪種親戚,幾年不見面,一見面就要追問你幾時結婚?幾時生小孩?換工作啦,那薪水多少?每次聽到,筆者都想翻白眼的說,這些事情到底關你什麼事呢?
這些人通常都會說:「沒有啦,我只是關心你。」
或者當他說出挺批評、負面的言論時,還會加一句:「我是真心為你好耶,不然才不會跟你說真話。」
問出探聽別人隱私的事情後,也會加一句:「沒啦,我只是好奇而已。」
不論是「關心」、「為你好」、「好奇」,真的都不構成你說出讓人尷尬、傷人自尊心、或者八卦別人隱私的理由。別人的私生活、或者他的過去,沒必要為了滿足你的好奇心,而攤在陽光下讓大家檢視。
真的要好好尊重別人的界線,不要覺得嘴巴長自己臉上,喜歡,就開口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的,這只會讓人覺得你是個白目的冒失鬼。
劃好界線,勇敢說不
遇到上面這些出張嘴,沒分寸的「好心鬼」,最直接的處理方式,就是正面拒絕他們的這些問題及評論。當你正面回絕時,你已經劃好界線,清楚的讓對方知道哪些話題冒犯到你的私領域,不適合討論 — 請勇敢但禮貌的說出「不」。
有些人可能不習慣拒絕別人;筆者個人認為,這種事情其實沒有人天生會,就是得多練習,熟能生巧。
如果真心害怕直球對決會傷害到彼此的關係(雖說他都沒在怕了,你到底怕什麼?),當然也可以當作沒聽到對方的問題,顧左右而言他,換個話題講其他的事。他問他的,你大可以不要回答他越界、過線的問題。你不欠他呢!
會不會有人白目到,你都已經轉移話題了,他還不知道他講的話已經讓你不舒服?實不相瞞,還真的有這種狀況,筆者遇過不少次。
通常對方都已沈迷在太想知道你的事情,不停的往下追問。這時你不妨試試看也來問對方問題,讓他忙一下講講自己故事。這招通常蠻有效,不過,倒是不建議學他問些尖銳的問題,或者探索起對方的私人空間來。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
不論是直球回絕、轉移注意力、還是什麼其他方式,我們總是要想方法,在對方不清楚這是你的界線時,讓他知道線在哪裡,哪些是我們不願意討論的私領域。如果你總是不表態,明明覺得對方問的問題,給的評論,已經讓你不舒服了,感覺被侵犯隱私,那將來一樣的事情還是會再發生,因為對方根本沒學習到你的界線,他也不會知道分寸在哪裡。
不如拿自己當實驗品
講完劃清界線,但我們又怎避免自己過線了,說出失禮、白目的話呢?
其實不太難,首先就是將心比心。不妨拿自己當作實驗品:當我們好奇別人的事情時,如果別人反問我們一模一樣的事情,我們作何感受呢?如果我們也覺得,這好尖銳敏感的話題,似乎冒犯自己的隱私,或者給這樣的評語,連自己聽了也不舒服,那真的就也別去噴別人了。
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摸摸良心地問自己,自己想說的這些評論,想問的事情,跟自己有關係嗎?說出來,真有傳遞到你的關心嗎?還是只讓人感受到八卦?別一副住海邊似的所有閒事都想管,不關你的事時,你給意見只會讓人覺得你多管閒事,沒分寸。
還有就是要識相,該停的時候要停下來,不要執迷不誤。你朋友已經刻意不回你問題,轉移話題了,這不就已經在讓你知道,這些內容他認為他不想討論了嗎?這時,就該停下來尊重別人的界線。
另外,有些題目很明顯的是私人領域裡。舉凡身高、體重、外表、三圍、年紀、感情狀況、婚姻狀況、薪資等,這些事情都屬於隱私,沒事千萬別好奇地去探索。
這些事情,筆者當然不是說跟朋友完全不能談及。但比較有禮貌的方式,是等對方自己覺得跟你交情夠了,想跟你討論時,讓這些對話自然的發生。太刻意的去問,都有可能讓對方感受到冒犯的。
每個人的界線,都要花時間去摸索的,甚至有時候自己都不夠清楚自己的點跟界線。所以,我們不妨耐著性子,不急著給朋友建言,或問比較尖銳的問題。先多了解一下對方的界線,建立好交情,方能幫助拿捏好分寸,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
結語
你身邊有這些沒分寸、踩過界的人嗎?如果是,你更應該要好好的劃清界線,讓對方知道哪些是你的私領域,踩到你的點了,讓他別出張嘴比手畫腳的。倒不是說要你劃上什麼楚河漢界,但你既然感受不受尊重了,總得適時的反映出來,才能保護自己的感受,也讓身邊的人對你的界線更了解。
同時,我們也隨時要將心比心去尊重別人的界線,才不會失禮的說出批判、白目的話。哪些話自己聽了也覺得不舒服、哪些問題自己也不願意回答、哪些事情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這些問題都該先好好釐清,三思後才好開口。
謝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