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分寸拿捏、界線劃分的學問

更新於 2020/08/1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hoto: Bun Lee, a flavoured artist in music, photos, and videos.
你知道怎樣拿捏分寸,清楚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在哪嗎?有沒有試過一個不小心,觸犯了別人的私領域,說了不得體的評論,問了不恰當的問題?讓人感覺像個冒失鬼?你又知不知道該怎樣去劃清界線,好讓人尊重你的隱私、私人空間?

那條界線,坦白說並不容易劃清楚,私領域、隱私,什麼事可以公開討論等這些定義,隨著時空背景、人文、國家、種族等的不同,都不一樣,也一直在演變。筆者甚至認為,每個人那條線的界定,也因人而異;並沒有標準答案。

但倒是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感受自己的界線:當有人說了些評論,或者對你指指點點的問些問題,如果你感到不友善、不舒服,很有可能對方已經冒犯了你的私領域,對方已經過線。

「界線」這件事是需要學習,也需要練習的。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劃好自己的線來守護自己,同時也要打開天線去學習及尊重別人的界線,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盡然一樣,有些事情你不介意,但或許正是其他人的死穴。

當我們打算開口,對別人的事情有所指點前,不論你是好意提醒,是上對下給予教導,其實不妨先等一下,別急。先想想如果這些話是說給自己聽的,你的觀感好嗎?會覺得受到尊重嗎?這些事情跟你有關係嗎?如果無關,會不會太多管閒事了呢?

失禮冒犯別人的例子

不論是親身體驗,或者從旁邊親眼目睹,筆者都有太多可舉例說明這種分寸拿捏不好,說出很失禮、冒犯他人的話的例子。而且很多人在越界了後,還理直氣壯的認為:我是好意,是為你好才花這些時間。

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到,一個男性網友在一個漂亮女生的臉書上留言,不顧對方感受的寫道:「妳最近胖了,臉好圓。」我覺得這個男生超沒禮貌的,他憑什麼覺得,他可以針對別人身材來品頭論足呢?

不少根本不熟的朋友,初次見面就追著問別人年紀。奇怪了,年紀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很私人的話題,又不是相親,怎會想要追問呢?

有個朋友的狀況更扯,他幾年前結束一段婚姻,後來天賜良緣,才剛新婚不久。沒想到他的朋友來恭喜他時,不少順便虧他說:「哇,恭喜,是說你梅開幾度啊?」天啊,怎麼會這麼不知分寸的開這樣的玩笑?這到底哪裡好笑?只是挖苦人而已吧?

也曾經看過同事,在大家中午吃飯時,當眾拷問一個剛新到職的新同事。一直問對方之前的工作經驗,宛如在面試他一樣。是說,如果是大家互相了解彼此背景,加快認識來建立良好同事關係,那理應是雙向的對談。但我看到的是,資深的同事完全沒有要講自己的事,但不停探聽對方的學經歷,儼然一副他是小主管。但其實新同事根本不歸他管,與他平起平坐。這不是欺負新人,什麼叫做欺負新人?

「我跟你說,你千萬不要去歐洲玩,會花很多錢。」我還曾聽過一個朋友在聚會裡開口「管」起他另一個朋友。聽了真想笑,也太失禮了吧這位太太。錢又不是你出的,你又不知道別人經濟狀況,他打算去歐洲怎樣玩,你憑什麼一副聽你的準沒錯,干涉對方旅遊計畫呢?

或者你們身邊有沒有哪種親戚,幾年不見面,一見面就要追問你幾時結婚?幾時生小孩?換工作啦,那薪水多少?每次聽到,筆者都想翻白眼的說,這些事情到底關你什麼事呢?

這些人通常都會說:「沒有啦,我只是關心你。」

或者當他說出挺批評、負面的言論時,還會加一句:「我是真心為你好耶,不然才不會跟你說真話。」

問出探聽別人隱私的事情後,也會加一句:「沒啦,我只是好奇而已。」

不論是「關心」、「為你好」、「好奇」,真的都不構成你說出讓人尷尬、傷人自尊心、或者八卦別人隱私的理由。別人的私生活、或者他的過去,沒必要為了滿足你的好奇心,而攤在陽光下讓大家檢視。

真的要好好尊重別人的界線,不要覺得嘴巴長自己臉上,喜歡,就開口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的,這只會讓人覺得你是個白目的冒失鬼。


劃好界線,勇敢說不

遇到上面這些出張嘴,沒分寸的「好心鬼」,最直接的處理方式,就是正面拒絕他們的這些問題及評論。當你正面回絕時,你已經劃好界線,清楚的讓對方知道哪些話題冒犯到你的私領域,不適合討論 — 請勇敢但禮貌的說出「不」。

有些人可能不習慣拒絕別人;筆者個人認為,這種事情其實沒有人天生會,就是得多練習,熟能生巧。

如果真心害怕直球對決會傷害到彼此的關係(雖說他都沒在怕了,你到底怕什麼?),當然也可以當作沒聽到對方的問題,顧左右而言他,換個話題講其他的事。他問他的,你大可以不要回答他越界、過線的問題。你不欠他呢!

會不會有人白目到,你都已經轉移話題了,他還不知道他講的話已經讓你不舒服?實不相瞞,還真的有這種狀況,筆者遇過不少次。

通常對方都已沈迷在太想知道你的事情,不停的往下追問。這時你不妨試試看也來問對方問題,讓他忙一下講講自己故事。這招通常蠻有效,不過,倒是不建議學他問些尖銳的問題,或者探索起對方的私人空間來。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

不論是直球回絕、轉移注意力、還是什麼其他方式,我們總是要想方法,在對方不清楚這是你的界線時,讓他知道線在哪裡,哪些是我們不願意討論的私領域。如果你總是不表態,明明覺得對方問的問題,給的評論,已經讓你不舒服了,感覺被侵犯隱私,那將來一樣的事情還是會再發生,因為對方根本沒學習到你的界線,他也不會知道分寸在哪裡。

不如拿自己當實驗品

講完劃清界線,但我們又怎避免自己過線了,說出失禮、白目的話呢?

其實不太難,首先就是將心比心。不妨拿自己當作實驗品:當我們好奇別人的事情時,如果別人反問我們一模一樣的事情,我們作何感受呢?如果我們也覺得,這好尖銳敏感的話題,似乎冒犯自己的隱私,或者給這樣的評語,連自己聽了也不舒服,那真的就也別去噴別人了。

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摸摸良心地問自己,自己想說的這些評論,想問的事情,跟自己有關係嗎?說出來,真有傳遞到你的關心嗎?還是只讓人感受到八卦?別一副住海邊似的所有閒事都想管,不關你的事時,你給意見只會讓人覺得你多管閒事,沒分寸。

還有就是要識相,該停的時候要停下來,不要執迷不誤。你朋友已經刻意不回你問題,轉移話題了,這不就已經在讓你知道,這些內容他認為他不想討論了嗎?這時,就該停下來尊重別人的界線。

另外,有些題目很明顯的是私人領域裡。舉凡身高、體重、外表、三圍、年紀、感情狀況、婚姻狀況、薪資等,這些事情都屬於隱私,沒事千萬別好奇地去探索。

這些事情,筆者當然不是說跟朋友完全不能談及。但比較有禮貌的方式,是等對方自己覺得跟你交情夠了,想跟你討論時,讓這些對話自然的發生。太刻意的去問,都有可能讓對方感受到冒犯的。

每個人的界線,都要花時間去摸索的,甚至有時候自己都不夠清楚自己的點跟界線。所以,我們不妨耐著性子,不急著給朋友建言,或問比較尖銳的問題。先多了解一下對方的界線,建立好交情,方能幫助拿捏好分寸,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

結語

你身邊有這些沒分寸、踩過界的人嗎?如果是,你更應該要好好的劃清界線,讓對方知道哪些是你的私領域,踩到你的點了,讓他別出張嘴比手畫腳的。倒不是說要你劃上什麼楚河漢界,但你既然感受不受尊重了,總得適時的反映出來,才能保護自己的感受,也讓身邊的人對你的界線更了解。

同時,我們也隨時要將心比心去尊重別人的界線,才不會失禮的說出批判、白目的話。哪些話自己聽了也覺得不舒服、哪些問題自己也不願意回答、哪些事情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這些問題都該先好好釐清,三思後才好開口。

謝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次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會員
57內容數
經濟學人、賽局原理、孫子兵法、職場暗黑學、各式方方隨手寫。 筆者小名方方,於加拿大 SFU 教授經濟系課程 7 年,精通賽局理論,主攻公共經濟。離開學術界後征戰商場、深耕國際市場 10 餘年 ,橫跨電子、製造、媒體、品牌等領域,縱行智囊團、業務、行銷、BD等。心願是為社會盡力,身體力行柏拉圖改善及最優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Fang 方方專欄 的其他內容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人生不斷的在錯中學、學中錯輪轉—而錯誤讓我們學習更紮實。 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犯錯本身這件事;問題出在犯錯的人,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過錯。 掩蓋錯誤才是真正更大的錯誤。欲蓋彌彰,硬拗、瞎掰、裝死才是真正丟臉、鬧劇的開端。讓我們都勇敢、誠實的擁抱過錯吧!
今天我們探索另一種「斜槓」,以斜率的「相對值」的觀點,洞悉大小事,穩穩的做個生活上的大贏家! 這另類的斜槓觀念,能幫助你了解薪資漲幅、業績成長趨勢、談判地位、價格變動幅度,以「斜率」的相對(relative )的視角來檢視 ,全面的勾繪出整個事情的完整脈絡,讓你做出理性的決定。
經濟詞彙(Economic Jargons)例如GDP、失業率、物價指數、通膨等,它們其實不難懂,可惜很多人在一知半解下誤用這些詞。 只要有正確觀念,清楚這些經濟詞彙定義的重要性、數值上絕對值與比較值的分別,縱向、橫向的參考相關數值取得全面的了解,就能得到有意義的解讀,也能在關鍵時刻說對關鍵字!
你對自己每個月拿到薪資條上的數字滿意嗎?你是否覺得你該加薪了? 薪資應該要注意它的「相對值」,而非「絕對值」,而加薪幅度或跳槽時的薪資是否優渥,要以百分比來看它的成長幅度,看絕對值沒有意義。 除非你坐領幾百萬高薪,普遍來說,起薪跟月薪才是最重要的且最實際的,要認真的談好。
什麼是自我價值?拿掉名片後,個人自我價值還殘留多少? 自我價值可以「量化」及「質化」的角度切入探討。量化自我價值用薪資、收入來衡量是最直覺的。質化的自我價值包括專業能力、品行、人脈、品味、應對進退、熱誠、心理素質、自信心、自我認同、對社會的貢獻等。 別只顧著追求量化價值,質化的價值也很重要!
讓我們立刻共同終結種族歧視! 最近美國因「種族歧視」引發的暴動還沒平靜下來,但其實種族歧視不只發生在黑人,華人也被歧視,各種族都有。 甚至,有些種族歧視「受害者」,可能因懷恨在心,轉而變成種族歧視的「加害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別殘忍的讓其他人經歷這痛苦的噩夢。終結「種族歧視」,從你、我開始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人生不斷的在錯中學、學中錯輪轉—而錯誤讓我們學習更紮實。 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犯錯本身這件事;問題出在犯錯的人,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過錯。 掩蓋錯誤才是真正更大的錯誤。欲蓋彌彰,硬拗、瞎掰、裝死才是真正丟臉、鬧劇的開端。讓我們都勇敢、誠實的擁抱過錯吧!
今天我們探索另一種「斜槓」,以斜率的「相對值」的觀點,洞悉大小事,穩穩的做個生活上的大贏家! 這另類的斜槓觀念,能幫助你了解薪資漲幅、業績成長趨勢、談判地位、價格變動幅度,以「斜率」的相對(relative )的視角來檢視 ,全面的勾繪出整個事情的完整脈絡,讓你做出理性的決定。
經濟詞彙(Economic Jargons)例如GDP、失業率、物價指數、通膨等,它們其實不難懂,可惜很多人在一知半解下誤用這些詞。 只要有正確觀念,清楚這些經濟詞彙定義的重要性、數值上絕對值與比較值的分別,縱向、橫向的參考相關數值取得全面的了解,就能得到有意義的解讀,也能在關鍵時刻說對關鍵字!
你對自己每個月拿到薪資條上的數字滿意嗎?你是否覺得你該加薪了? 薪資應該要注意它的「相對值」,而非「絕對值」,而加薪幅度或跳槽時的薪資是否優渥,要以百分比來看它的成長幅度,看絕對值沒有意義。 除非你坐領幾百萬高薪,普遍來說,起薪跟月薪才是最重要的且最實際的,要認真的談好。
什麼是自我價值?拿掉名片後,個人自我價值還殘留多少? 自我價值可以「量化」及「質化」的角度切入探討。量化自我價值用薪資、收入來衡量是最直覺的。質化的自我價值包括專業能力、品行、人脈、品味、應對進退、熱誠、心理素質、自信心、自我認同、對社會的貢獻等。 別只顧著追求量化價值,質化的價值也很重要!
讓我們立刻共同終結種族歧視! 最近美國因「種族歧視」引發的暴動還沒平靜下來,但其實種族歧視不只發生在黑人,華人也被歧視,各種族都有。 甚至,有些種族歧視「受害者」,可能因懷恨在心,轉而變成種族歧視的「加害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別殘忍的讓其他人經歷這痛苦的噩夢。終結「種族歧視」,從你、我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百多隻走私貓安樂死,許多人難過,我們通常也不會否認這些貓的處境值得同情。然而除了難過和同情這類情感,我們還有哪些基礎可以用來思考人類該如何對待動物? 以下我說明一些容易漏掉的點,這些點加起來,會是一個「有明確立場的動物權主張」。
Thumbnail
「厭食症,焦慮症,加上前段感情完全毀滅了我身為人該有的尊重。」 「從前年我升上大學開始,有著飲食上的強迫症和厭食症,整個症狀在去年4月爆發,我就休學了。那時我是厭食暴食重複輪迴......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因為暫時的遠距離、或自己太忙,所以給對方填補寂寞的空間,認為等自己忙完回來好好陪他,他就會恢復正常,在那個當下,對方通常也是這樣想。但時間一久他們也會培養出「真感情」,然後開始怪罪他的外遇都是因為你先怎樣怎樣,這跟借錢很像,他借的時候他真心感激涕零,之後跟他討錢時就會開始翻臉,而且通常是拿
胸口的灼熱感襲來,外加上腹部傳來一陣痙攣。不會吧,我居然在剛完點一杯咖啡後胃痛。我忍耐著,節儉留戀著一杯咖啡的錢,但緊接著一股酸液往上竄,半點不由人,只能選擇落荒而逃,留下那杯令人扼腕的八分滿咖啡。  我持著智慧手機,按圖索驥找尋著藥局。你也許會質疑我為何不就醫,因為我曾為醫療工作者,再加上胃痛是舊
「距離感」在所有的關係裡面都很重要,距離太近很容易產生壓迫、緊張的感覺,距離太遠則是會感覺到疏離、冷漠以及不被在乎.  與家人的相處中,有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可以去調整彼此之間的距離,親子或手足的關係非常明確,不太會有強烈的利益糾葛,隨著年齡增長,相處的時間也會慢慢縮短,而大多與利益相關的事情
或許我們每個人在感情裡面都會有很破碎很輕易被看穿也很失敗的一面。 我們需要被愛,又不需要被愛。 我們總在這兩者中間游移,時間越拉越長,有的人越趨完整,找到了生命中缺少的另一塊;有的人還在向前走,選擇忽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百多隻走私貓安樂死,許多人難過,我們通常也不會否認這些貓的處境值得同情。然而除了難過和同情這類情感,我們還有哪些基礎可以用來思考人類該如何對待動物? 以下我說明一些容易漏掉的點,這些點加起來,會是一個「有明確立場的動物權主張」。
Thumbnail
「厭食症,焦慮症,加上前段感情完全毀滅了我身為人該有的尊重。」 「從前年我升上大學開始,有著飲食上的強迫症和厭食症,整個症狀在去年4月爆發,我就休學了。那時我是厭食暴食重複輪迴......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因為暫時的遠距離、或自己太忙,所以給對方填補寂寞的空間,認為等自己忙完回來好好陪他,他就會恢復正常,在那個當下,對方通常也是這樣想。但時間一久他們也會培養出「真感情」,然後開始怪罪他的外遇都是因為你先怎樣怎樣,這跟借錢很像,他借的時候他真心感激涕零,之後跟他討錢時就會開始翻臉,而且通常是拿
胸口的灼熱感襲來,外加上腹部傳來一陣痙攣。不會吧,我居然在剛完點一杯咖啡後胃痛。我忍耐著,節儉留戀著一杯咖啡的錢,但緊接著一股酸液往上竄,半點不由人,只能選擇落荒而逃,留下那杯令人扼腕的八分滿咖啡。  我持著智慧手機,按圖索驥找尋著藥局。你也許會質疑我為何不就醫,因為我曾為醫療工作者,再加上胃痛是舊
「距離感」在所有的關係裡面都很重要,距離太近很容易產生壓迫、緊張的感覺,距離太遠則是會感覺到疏離、冷漠以及不被在乎.  與家人的相處中,有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可以去調整彼此之間的距離,親子或手足的關係非常明確,不太會有強烈的利益糾葛,隨著年齡增長,相處的時間也會慢慢縮短,而大多與利益相關的事情
或許我們每個人在感情裡面都會有很破碎很輕易被看穿也很失敗的一面。 我們需要被愛,又不需要被愛。 我們總在這兩者中間游移,時間越拉越長,有的人越趨完整,找到了生命中缺少的另一塊;有的人還在向前走,選擇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