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是典型愛書人,有閒錢時買些書,略顯拮据時也去圖書館借書,超過二十年了。書本是生活中重要之物。任職高中教師這十些年,較有餘裕,除了維持一張何嘉仁卡之外(我固定在北投店買書),博客來會員日也一定趁打折網購幾本心儀的書籍。大兒子夏夏三歲開始接觸繪本至今,總不很投入,他喜歡 Youtube玩具開箱影片多過於繪本。儘管閱讀難以強求,但隨著夏夏長大可以溝通認字後,每個月博客來會員日我在買書結帳之前,都特意問問,你要買哪一本?
如果夏夏說不知道要買哪一本,我就點進兒童圖畫書區,唸唸書本名稱,讓夏夏「感覺」有沒有喜歡的書名,或者吸引人的封面。
繪本就是大人與小孩的溝通管道
當時夏夏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在校園討生活,相信並不容易。大人如你我在校園受國民義務教育多年,很明白那個小社會也有小孩子的複雜,快樂討生活並不容易。會不會是夏夏也看見部分欺負事件而正在徬徨,所以想要擁有這本書呢?孩子其實不是在買書,他正在為自己的生活困境找答案。
我不會就買書夏夏理由多所追問。只是默默準備好書籍,靜靜陪他閱讀,有時候幫他唸唸書裡面的文字,或者問問他有什麼想法。低年級孩子的話都蠻多的,也喜歡跟大人說話,經常就在對話的瞬間,孩子買書的原因就浮現了,可見繪本可以成為大人與小孩的溝通路徑之一。
從繪本關懷孩子的內心世界
上個星期日我和夏夏到板橋大遠百看看玩具,也買冰淇淋吃。後來散步到板橋車站,逛逛三鐵共構的設計模樣,再上樓到金石堂書店。一見到可愛的童書館,我立刻挑了兩本書幫夏夏唸。其中一本是
《我不是故意要說謊》(韓)高大永 當時並沒有刻意要閱讀高大永的書籍,而是覺得畫風似曾相似,就隨手拿取了。應該是唸過兩本童書後,我要去文學區之前跟夏夏說,你去挑自己喜歡的書看吧,如果想買書就跟媽媽說喔,我會幫你結帳。
二十分鐘回到童書館,我拍下附圖之一幀照片。夏夏看得入神了。事後我問他讀了哪些書?他說讀了
《我想要零用錢》(韓)高大永 並且把《我不是故意要說謊》從書架抽出來再讀二遍。——唉,原來如此,夏夏經過這個暑假就是小學三年級學生了,他有了新的煩憂和想望。
回家google兒童作家高大永。原來他有一系列與孩子成長個階段相關書籍,超級適合小學低年級生閱讀。而像我這樣粗心的媽媽,經常一忙碌就忘記孩子成長階段的習性養成。不妨就陪著孩子一起走入優質繪本世界吧,透過閱讀主題來關心孩子的需求,以及內在變化。
實體書店收取書本曝光費的可能性
當天一跨入書店,夏夏就要我幫找和二戰相關的書籍。之前夏夏看過螢火蟲之墓卡通。我又找來三種版本書籍:
野坂昭如短編小說集、
螢火蟲之墓全彩童話書、看
電影學日文螢火蟲之墓 給夏夏看,結果他變成對日本昭和年間的中美日戰爭角力有點興趣。夏夏目前還沒有能力閱讀正式討論珍珠港事變的歷史書籍,我找來找去,似乎只有
「漫畫昭和史」比較適合。一套四本 1800$價格不斐。目前暫離職場的媽媽我,短時間內也失去隨手刷卡買書的實力,總想網路書店再查一下,有沒有更經濟惠實的價格。無論連鎖實體書店,或者獨立實體書店,經營都不容易,除了紙本書的需求人口正在減少之外,實體書店開銷之大也是重重阻力。
我由此聯想,一家認真經營的實體書店所能吸引的人口數量必然不少,我去過很多獨立書店,逛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大家都會買書嗎?加上藏書需要空間,這幾年我也開始朝電子書方向規劃。可是實體書店的廣告效益如此明確,它吸引人們走進去,駐足,翻閱,愛不釋手,卻又不得不放下,儘管沒有賣出書籍,卻達到最佳宣傳效果(也可能翻完就不買了)。以出版社來說,是否可以投廣告在實體書店呢?
如果擔心書籍被翻閱過就失去購買可能性,出版社可以從二個角度去思考,第一是在做出一本好書上努力,第二是把書本密封起來。對於任何一座城市,或者城鎮,實體書店都是必然的存在。我認為,不要再從文化使命感去思考「賣書」這一件事,應該鼓勵有文化使命感的人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去想想,能夠怎樣投放廣告,並且把市場做大才是。所以我期待實體書店存在,也認為實體書店應該合理收取書籍曝光費用。
至於不好的出版社,暫且按下不表。記得一位大學同學畢業後就在一間幾乎像影印店的出版社擔任正職,他每天在編書,試圖完成並美好各種編輯台工作,但幾乎都是掛出版社名字出版的那種書。當然他後來離職,但出版社持續存在,出版品則在各大特價書展場合出現,唉,不能再說了,這是另一個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