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喜歡繪本之《不!我不喜歡被捉弄 》系列*當兒子霸凌兒子

更新於 2024/09/2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我不喜歡被捉弄》封面
大部分談論霸凌的童書,為了在寥寥頁面中完成一個故事,必須簡化事件,不得不略過洞察團體生活之艱難,以及人性之惡。但是做為一個普通讀者,我仍然期待以霸凌為主題的童書,並嘗試透過它來顯露問題之所在。
如果校園中出現霸凌事件,師長介入時都必須分別與當事學生對話,也會爬梳該事件脈絡,尋求對與錯之間的灰質。霸凌事件不容易真正落幕,當中牽涉到小孩社群對大人世界的模仿和嚮往,還有身而為人,在時間流波之中成長的樣貌。霸凌事件有時候不了了之,隨時間湮沒成為當事人持續的傷痛,奇妙的是,加害者根本不清楚自己就是加害者;有時候卻奇蹟似的,被霸凌者和加害者都自剖而坦誠,終於獲得和解圓滿。造成差異的關鍵在哪裡呢?逐步分析後我們將會找到二者之分界點。
天真的惡,純粹的善
如果認真觀察一下小孩社群,不難發現彷如原始森林的弱肉強食氣息,當然也會有純粹良善的芽根。成長是艱難的,每個孩子在強壯成熟的過程中必然經歷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酸。相信大部分師長努力在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但是成長環境不應該被真空,更不應該是無菌室,小孩總會睜開亮眼睛搜索一切,因此常常聽到師長說:「我們沒有這樣教過他啊?」諸如,謾罵不堪入耳的話、蔑視並嘲笑弱勢的同學。
也常常聽到霸凌者無辜的說:「我不是故意的。」確實,霸凌事件中不見得有絕對的壞,甚至加害者只是在模仿某種逗趣行徑,讓空間中充滿歡樂。可是當加害者和旁觀者共同感覺:好好玩喔,笑死,應該沒關係。這不就是一種明確存在的意的追求?
撬開鐵皮屋,看見霸凌
這二年來處理家中小孩吵嘴打鬧,我們明確制止並且講道理,成效多不彰,很快又發生相同爭執。好像被困在一間沒有門窗的屋子裡,四面高牆,磕頭碰壁,撲過去跌過來的。撕裂一日比一日明顯,傷口未及結痂,反覆在疼痛。
爭執發生的當下(尤其最近爸爸出差而媽媽我必須一打二的時刻)真是毫無辦法,想要制止其中一個幾乎不可能。例如,小客人來家裡,就幾個躲在房間玩耍,故意把弟弟排擠在房間外。又例如,多次在眾人面前夸夸談論,厭惡弟弟。再例如:進出電梯都規定弟弟必須走最後一個。每次都讓弟弟因感覺不舒服而生氣,而大聲吼叫,而忍不住要搗蛋哥哥的玩具做為報復。
「就是討厭他嘛,他根本不應該存在。」這句話,來自八歲大兒子的坦誠。
「哥哥不愛我,但我就是要頑皮(繼續做出讓哥哥不開心的事情)。」這句話,出自四歲小兒子的直白。從孩子角度看來,爭執不過是情緒宣洩,感性抒發,如何能想像語言如刀刃,可能在聽者心中發酵到達語言霸凌的標準。
今年春天我看見博客來在廣告大推這四冊繪本套書《不,我不喜歡被捉弄》、《不,我不喜歡這種玩笑》、《不,我不喜歡被恐嚇》、《不,我不喜歡被推撞》。感覺這是我需要的,動機來自於,二年來大兒子先有意無意的排斥小兒子,從小心機到大舉動,益發明顯,逐漸長大的小兒子也懂得反擊了。「排斥」,可以分不同層次去討論,例如心理層次的親情掠奪,物質層次的玩具分享,年齡層次的心智成熟度,正如許多親職專家所言,手足吵架,千萬不要強迫和解,而是要理解。一切一切可能還必須耗費心力去處。購買並閱讀這套書給大兒子聽,無疑是要讓他看見四本書四種不同的霸凌故事被攤開來檢視: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觀者、引發事件如此發展的元素。讓他看見,自己身陷其中,無論是哪一個角色。
繪本給讀者的啟示,務必即刻停止霸凌的繼續與擴大
首先看看四本書裡的被霸凌者,別是傑米、凱利,二者受到取笑和捉弄的理由是「貧窮」,另有凱西因為足球技巧也欠精湛,而遭學長欺負。至於貝利,他戴一副眼鏡、喜歡數學,卻由於畏懼同學一再肢體暴力,已陷入緊張和哭泣的情緒中。他們有一個共同特質:隱忍。
那麼是誰將這四個受害者從泥濘中拉拔出來呢?被朋友出賣的泰瑞、有同理心的艾力克斯、足球隊員瑞斯、日日觀察孩子變化的媽嗎。他們私下與被霸凌者對話,並且提供意見,要求被霸凌者務必找師長協助。最後是輔導員傑恩、米爾斯校長、巴恩教練、希姆斯導師等人出面安撫受害者,再以明確行動使其遠離霸凌者。
繪本給讀者三點種的啟示。第一,霸凌必續立刻停止,第二,發生在孩子間的霸凌,應該由客觀中立的大人出面抑制。第三,霸凌一旦發生,被霸凌者需要發出求救訊息,越躲藏,受傷程度越如氣球鼓脹。我想,繪本童書所釋出給孩子的訊息量大約如此。
至於大人最在乎的——造成霸凌的加害者,泰勒、傑西、達納、阿金,他們分別是愛耍愛的調皮男生、班級風雲人物、足球強將,都是亮眼的孩子。許多年以後,當他們回想當年,只會覺得童少時傻氣好笑吧。值得提出來討論的是,四個人中有二個受到輕微處罰,另二個則隻字未提。這就是我認為繪本童書處理霸凌問題多流於簡化的原因——童書裡的角色多半可以得到完結局,而現實真的很難很難〔註〕。
單純透過講道理來抑制可能的霸凌舉動的產生,委實困難,加上捲入霸凌事件的各角色,如果缺乏成熟和知識,多半礙於同儕壓力、社會氛圍,而無法跳出事件本身。我記得學生講過一句話,霸凌者比被霸凌者更需要輔導。輔導霸凌者一事,通常要關涉他為什麼如此做的背後因素,反覆追問,一一釐清,付出的輔導成本高。除非狀況極為嚴重,列為個案處理,否則重重舉起,然後輕輕放下,這也是對童少的信心和鼓勵:他們會因為成長路上的經驗而學習而蛻變成更好的人。
媽媽的失敗實驗
我試圖念這套書給大兒子聽,他興趣缺缺;現在他喜歡《香腸老師》《君偉上小學》好笑好玩的故事。勉強利用睡前短暫時光分四次各自念過一遍,他既沒有提問,也沒有像平常那樣要求再念一次來拖延睡覺時間。唯一可以談的是,書中呈現美國小學生的生活模式,讓大兒子好奇,問了幾個美國小學校園文化的疑惑。
可能是我念童書的方法不有趣,這套書就暫時擱下了。
有一天,小兒子看見這套書推在桌上,就抽出一本要我念。
母:這一本書叫做《不,我不喜歡被恐嚇》。
子:什麼是恐嚇?
母:就是像你平常對哥哥說,我要打你喔。這樣就是恐嚇。
子:可是我又沒有打人!
母:?
這套書的內文翻譯用字有點像兒童口吻,應該是可以直述,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念故事念得很失敗。作者Melissa Higgins故意使用中性化的動物角色,來取代故事中的人物,讓情節可以流暢進行,也迴避了美國多族裔的種族問題。其實是一個好點子,但我在講故事過程中遇到一個小疑難,就是角色的年齡設定模糊,如果可以在書本第一頁,用第一人稱口述清楚,閱讀時可以更聚焦。因為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的語言模式、生活習慣已經相差很大。
Melissa Higgins是一個喜歡動物,而且專業的童書寫作者。在這套霸凌議題書籍中,四個故事都可以看出偶然和巧合,讓故事略顯曲折,我閱讀後蠻喜歡的,期待沉澱後可以再次展現在孩子面前。
大人可以做些什麼呢?
第一,張開你的耳朵。平日與孩子互動,傾聽孩子說話,也許他們雜七雜八沒營養的東西一堆亂亂說。大人就當作賣藥電台,聽了哈哈笑。裡面一定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重要訊息。
第二,偶爾和孩子說說垃圾話。何止孩子,就連我們大人也經常辛酸往肚子裡吞,隱藏不欲人知的事情。懂事的大人會尋求合理的紓壓管道,那麼小孩呢?大人可以和孩子東扯西聊,接住孩子的天馬行空。
第三,大人應努力改善並維持世界的合理與正直,展現社會的多元價值,讓孩子願意欣賞每一種人的模樣。不要只是阻絕暴力和腥羶,應該追問,暴力和腥羶之所由來,讓孩子可以好奇,思考,夢想,創造屬於他們的世代。
最後,要回應文章前段的發問,霸凌事件能否圓滿落幕的關鍵在哪裡?就在於當是雙方是否願意成長成熟,有足夠智慧去理解前因後果,有足夠勇氣去承認自己的錯誤,以及身而為人,能否懂得寬容、接納異己的重要性。
✿與孩子說道理→愛是把飯吃光光嗎
✿親子小旅行→〈更好的地方,仲夏北海道之旅〉函館小日子(上)(中)(下)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拍拍手、按愛心,記得追蹤「陪孩子看看書」。
〔註〕文學小說表現中的角色,不但立體而且亦正亦邪,展現人生的深層樣貌,因為讀者是成熟的。反之,當代繪本童書的角色比較扁平一些,以便於小孩指認好人或壞人,避免太複雜讓小孩都混淆了。藉此,我想再延伸一個疑問,類似《水滸傳》或者《三國演藝》也是國小低年紀就可以閱讀,裡面角色也極其立體,難道小孩不會造成混淆呢?我認為不需要過分擔心這樣的疑問,因為閱讀過的文字都會轉化成認知上的刺激,讓讀者思索追尋,或者在未來某一個時刻躍出,成為思考的銜接點,和下判斷的助力。換句話說,當代繪本童書的文字創造也可以大膽一些,不要被讀者年紀所綑綁,才可以獲得更多突破。
avatar-img
119會員
101內容數
這是一段圓夢的旅程。許多年前,我在省女宿舍裡閱讀了作家三毛《傾城》,似乎就在升學苦悶中看見一扇通往遠方的窗,明亮,絢彩,緩慢的愛,因而逐漸迷戀上南歐國家西班牙。往後十年,我壓縮時間(在正規學業和工作之餘)學習西班牙語,閱讀大量西班牙導遊書,直到銀行存款和勇氣儲值足夠了,我就飛向夢中的西班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婉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媽媽,我要買這本書!」棠棠說。我低頭一看,驚訝,這個出版社好懂得如何賺小孩的錢啊。 其實就是把書本內容,結合玩具模型一起販售的概念,利用玩具來引發小孩購買動機,順勢抬高售價。我以培養孩子讀書興致而為那本書付錢,當我們回家翻開書本閱讀,神奇的事情竟發生了,我因此明白,陪伴幼兒讀書可以再輕鬆一些。
《小狗花花想回家》是一本悲傷中帶有光亮希望的繪本。創作者林怡芬引導讀者看見流浪犬在城市裡的荒涼身世,並期待生命的意義透過關懷與互動,在現實社會裡彼此安居,色色美好。
白希那繪本走出一條新奇的路徑,是超現實主義在兒童世界的歡欣表現,讓完全不相干的物質交融無扞格。相信讀者如你我,絲毫不會懷疑書中情節,諸如:白雲做成麵包、沙發在說話、神仙下凡來治病;因為白希那為我們「幻想成真」,讓我們從現實困頓裡飛揚起來,說出我們的心底話,反而是讀者要嘖嘖:「就是這樣!」
像我這樣粗心的媽媽,經常一忙碌就忘記孩子成長階段的習性養成。不妨就陪著孩子一起走入優質繪本世界吧,透過閱讀主題來關心孩子的需求,以及內在變化。
「媽媽,我要買這本書!」棠棠說。我低頭一看,驚訝,這個出版社好懂得如何賺小孩的錢啊。 其實就是把書本內容,結合玩具模型一起販售的概念,利用玩具來引發小孩購買動機,順勢抬高售價。我以培養孩子讀書興致而為那本書付錢,當我們回家翻開書本閱讀,神奇的事情竟發生了,我因此明白,陪伴幼兒讀書可以再輕鬆一些。
《小狗花花想回家》是一本悲傷中帶有光亮希望的繪本。創作者林怡芬引導讀者看見流浪犬在城市裡的荒涼身世,並期待生命的意義透過關懷與互動,在現實社會裡彼此安居,色色美好。
白希那繪本走出一條新奇的路徑,是超現實主義在兒童世界的歡欣表現,讓完全不相干的物質交融無扞格。相信讀者如你我,絲毫不會懷疑書中情節,諸如:白雲做成麵包、沙發在說話、神仙下凡來治病;因為白希那為我們「幻想成真」,讓我們從現實困頓裡飛揚起來,說出我們的心底話,反而是讀者要嘖嘖:「就是這樣!」
像我這樣粗心的媽媽,經常一忙碌就忘記孩子成長階段的習性養成。不妨就陪著孩子一起走入優質繪本世界吧,透過閱讀主題來關心孩子的需求,以及內在變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我們在逛街的時候看到喜歡的商品,總是忍不住花錢買下來帶回家,因為擁有的感覺是如此美好,也真心感覺到幸福。 然而,若是有生命的動物呢?我們還能不假思索地據為己有,而不顧牠的感受嗎?撇開早已成為人類寵物的貓狗,我們能把野生動物帶回家,用愛豢養或馴服牠嗎? 《養一隻喜歡的狐狸,或是放她走
Thumbnail
你喜歡甚麼呢? 既簡單又清楚的問題,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馬上回答出來。
Thumbnail
故事中的小兔來到一間裁縫店訂製衣服,原來訂製一件衣服需要這麼多步驟呀!一件訂製服的誕生真不容易呢!猜猜看最後小兔兔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要去找誰呢?
Thumbnail
多穀蔓越莓歐式麵包 配一杯濾掛苦香咖啡, 是近數個月的放假起床的第一餐, 這樣的無腦搭配, 享用時還是有瞬間幸福的那種療癒感。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一本繪本,以快樂生活卡裡畫圖的蘇珊為主角,與馬祖旅遊時遇見的動物們之間的對話。 初次完成上傳到youtube 是在2022年4月23日,没有任何音樂。 後來在2023年1月23日用手機配上簡單的音樂,再上傳到youtube。 今天想把目前的5本繪本一併放上來,讓自己再看一次,開心開心。
Thumbnail
「快點起床!別再賴床了」「快點快點!快要來不及了!要遲到了!」 這些話語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呢? 有時候不是對孩子沒耐心,不是故意要對孩子大發脾氣,而是時間不夠,心裡著急,就很容易口氣不好,甚至變身恐龍媽媽!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我們在逛街的時候看到喜歡的商品,總是忍不住花錢買下來帶回家,因為擁有的感覺是如此美好,也真心感覺到幸福。 然而,若是有生命的動物呢?我們還能不假思索地據為己有,而不顧牠的感受嗎?撇開早已成為人類寵物的貓狗,我們能把野生動物帶回家,用愛豢養或馴服牠嗎? 《養一隻喜歡的狐狸,或是放她走
Thumbnail
你喜歡甚麼呢? 既簡單又清楚的問題,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馬上回答出來。
Thumbnail
故事中的小兔來到一間裁縫店訂製衣服,原來訂製一件衣服需要這麼多步驟呀!一件訂製服的誕生真不容易呢!猜猜看最後小兔兔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要去找誰呢?
Thumbnail
多穀蔓越莓歐式麵包 配一杯濾掛苦香咖啡, 是近數個月的放假起床的第一餐, 這樣的無腦搭配, 享用時還是有瞬間幸福的那種療癒感。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一本繪本,以快樂生活卡裡畫圖的蘇珊為主角,與馬祖旅遊時遇見的動物們之間的對話。 初次完成上傳到youtube 是在2022年4月23日,没有任何音樂。 後來在2023年1月23日用手機配上簡單的音樂,再上傳到youtube。 今天想把目前的5本繪本一併放上來,讓自己再看一次,開心開心。
Thumbnail
「快點起床!別再賴床了」「快點快點!快要來不及了!要遲到了!」 這些話語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呢? 有時候不是對孩子沒耐心,不是故意要對孩子大發脾氣,而是時間不夠,心裡著急,就很容易口氣不好,甚至變身恐龍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