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現實與夢境,有時是分不出那個界線的__關於當代藝術館《無處不在的幽靈-陶亞倫個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藝術的本質是一瞬間,妄想將瞬間變成永恆。- 陶亞倫



A /

坐著未來的運輸器,緩緩上升到另一空間,那是個巴別塔的烏托邦樂園。

移動器帶我進入這個塔裡,這是個金色堆疊的世界。我回過身來,望向背後,試圖得到身處哪裡的線索,大腦裡的我移動了,但體感上我是靜止的。

我看了自己的手與腳,想看看自己的存在。

但是那裡沒有人。


看不到,看不到,摸不到。


「回來了?」

外面的聲音喚醒我,然後我離開了烏托邦。


raw-image



B /


這個房間裡,我走在紅色的天幕之下,觀看著巨大的奇異的電波收發器。這裡仍沒有人,機器卻持續運作接受電波的工作,沒有休息。

移動器帶著你緩緩走著。

在這個世界你是沒有自由的。

我所說的自由是肉體上的,你無法自行決定上下左右與要去的地方。 移動器遵循著一定的軌跡,但不遵循你的自由意志。


在一片赤紅的世界裡,你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raw-image



C /



我正看著移動器上的人。

在空盪盪的黑色展間,左仰頭右仰頭的,猶如小丑一樣。


我突然想著,如果要操縱一個人,就讓他穿戴VR裝置。透過指令,他就能為你做出任何的事,像是跳舞或是翻滾或是下跪之類的事。而那個人絕不會看見自己在現實中的姿態,是多不合邏輯

主宰VR影像的設計者有著遙控器的人,瞬間就變成了神。


但這次移動器上的人過分冷靜,一動也不動。
輪到我上了移動器,緩緩深入地底,想察明

啊,原來地底下的貌似偉人雕像。

我想他是嚇著了。


raw-image






raw-image

D /


6乘以5等於30。
前面還有六個人在排隊,我又花了30分鐘在等待。現在是四點整。


週末的當代美術館擠滿了看展的人,或想吹冷氣的人。而我只是想找個黑暗的地方,彌補睡眠不足的人。

藝術家陶亞倫使用虛擬實境裝置,將美術館現有的空間,製造了一個虛擬的場域延伸。


我想藝術家一定沒想到,除了空間,時間也延長了。一個作品觀看時間五分鐘。等待時間根據等待人數倍增。 於是這個作品等同於觀看加上等待的時間。

像是意外巧合般,反而讓觀眾用心花時間看一件並且思考作品。啊,這個就是沈沒成本,我懂!


等待快睡著的時候,我幻想著會不會有朝一日,我們都不用舟車勞頓,只要待在家裡就可以去羅馬、義大利、法國旅行。因為有VR以及移動器,連這世上不曾存在的地方,都能到達。


從妄想中驚醒,終於輪到我了。



raw-image


我站上移動器,離開展間,到一個充滿高塔與探照燈的廣場。

探照燈的光束來回尋找應該被尋找到的可疑物體。接著光束都投射到我的臉上,眼睛覺得睜不開的一瞬間後,

空氣瀰漫了霧。


廣場的高塔消失了。

周圍的邊界也消失了。

這世界只留下了藍色與白色,



還有我,

被留在這個摸不著邊際的空間裡。



raw-image



「 結束了嗎?」

被喚醒的我恍神拆卸虛擬裝置,疑惑著這是現實嗎?




後 記:


本篇記於當代美術館正在展覽的《 無處不在的幽靈—陶亞倫個展 》的參觀當下感受。

藝術家陶亞倫在此展覽,大量使用了VR裝置體驗。並創造許多虛擬的建築空間,帶觀者去一個他創造的世界裡。VR裝置跟夢很像,身體是固定的,但腦袋是移動的。去體驗一個從未看過的世界,很有趣。而多餘的等待時間也可用來思考作品。

在等待的同時,留下了這篇記錄。


看完展後,從美術館走出來,人整個是恍惚的。

現實與夢境,有時是分不出那個界線的。
raw-image


展覽資訊:

無處不在的幽靈—陶亞倫個展

2020 / 08 / 22 - 11 / 01
台灣當代藝術館 MOCA ( 位於台北捷運中山站附近 )
由於VR裝置需要較長的時間等候,建議可先預約優先通道參觀




關 於 我:



raw-image

生科系腦科所畢業後不務正業的叛逆射手座AB型女子。喜歡藝術相關的一切。 喜歡虛無縹緲的迷幻東西。最近在聽的音樂是【 隱藏的畫家 】Grains II 無限單曲循環。最近最愛的是北美館的黃華城


如果想看其他創作跟我愛的書與藝術,比較常用 IG : peidonoth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8會員
99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冥想」已蔚為風潮,許多繁忙於文明的人們也藉此尋覓一絲慰藉。但當這一切搬到展場中,又套上「乩童」這一文化框架,此種類似的體感意義也完全迥異。「冥想」僅僅是追尋內心的平靜,可藝術家希望觀者能追求的是另一層次:非物質存有的凝視。這是一種不仰賴視覺的「看見」。
Thumbnail
「冥想」已蔚為風潮,許多繁忙於文明的人們也藉此尋覓一絲慰藉。但當這一切搬到展場中,又套上「乩童」這一文化框架,此種類似的體感意義也完全迥異。「冥想」僅僅是追尋內心的平靜,可藝術家希望觀者能追求的是另一層次:非物質存有的凝視。這是一種不仰賴視覺的「看見」。
Thumbnail
體能廢物腦補帝,靠碎碎唸闖無限流的詭異故事(o゜▽゜)o☆
Thumbnail
體能廢物腦補帝,靠碎碎唸闖無限流的詭異故事(o゜▽゜)o☆
Thumbnail
展覽品中有許多過度真實的雕塑,難免會引起恐怖谷效應,使人產生恐懼,也有部分展品與觀展人的互動會產生奇特的效果。附圖照片即是我在觀看其中一項展覽品〈體內(M1)(IN VIVO (M1))〉時,拍下的有趣畫面。
Thumbnail
展覽品中有許多過度真實的雕塑,難免會引起恐怖谷效應,使人產生恐懼,也有部分展品與觀展人的互動會產生奇特的效果。附圖照片即是我在觀看其中一項展覽品〈體內(M1)(IN VIVO (M1))〉時,拍下的有趣畫面。
Thumbnail
最近去了新店碧潭走走,也在虛擬世界中的對馬島旅行。在虛實的切換之中,更加深刻體會,近年來遊戲中開放世界的魅力。當世界是本太大的書,且在閱讀成本倍增的疫情亂世裡,肉身早已是個太沉重的負荷,限縮著我們在真實世界裡的自由。虛擬的開放世界,成了滿足人類探索慾的一塊浮木。
Thumbnail
最近去了新店碧潭走走,也在虛擬世界中的對馬島旅行。在虛實的切換之中,更加深刻體會,近年來遊戲中開放世界的魅力。當世界是本太大的書,且在閱讀成本倍增的疫情亂世裡,肉身早已是個太沉重的負荷,限縮著我們在真實世界裡的自由。虛擬的開放世界,成了滿足人類探索慾的一塊浮木。
Thumbnail
兩廳院製作《神不在的小鎮》「四維虛擬空間」介面演出結束時動態畫面之瞬間。 前置遊戲一回、實時畫面一次、二到四維影像紀錄一次、重回四維空間一次,完整的走了這一整趟流程,我覺得這是一次頗為有趣的實驗。並非新奇的概念,但藉由不同的技術架構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能夠「具現」出「概念」以「體感」。
Thumbnail
兩廳院製作《神不在的小鎮》「四維虛擬空間」介面演出結束時動態畫面之瞬間。 前置遊戲一回、實時畫面一次、二到四維影像紀錄一次、重回四維空間一次,完整的走了這一整趟流程,我覺得這是一次頗為有趣的實驗。並非新奇的概念,但藉由不同的技術架構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能夠「具現」出「概念」以「體感」。
Thumbnail
你會想要戴上VR裝置,參加演唱會嗎?是和朋友聚會?或是到博物館參觀? 抑或是在所謂的元宇宙裏有一個數位身份?做各種在現實世界中所無法做的事? 我不想。 在現實的類比世界裏,演唱會是全面性的感受,群眾的吶喊,特殊的氣味,音樂在獨特的空間裏迴盪,和朋友或愛人一起參與時,眼神交會的滿足,VR能帶來嗎?
Thumbnail
你會想要戴上VR裝置,參加演唱會嗎?是和朋友聚會?或是到博物館參觀? 抑或是在所謂的元宇宙裏有一個數位身份?做各種在現實世界中所無法做的事? 我不想。 在現實的類比世界裏,演唱會是全面性的感受,群眾的吶喊,特殊的氣味,音樂在獨特的空間裏迴盪,和朋友或愛人一起參與時,眼神交會的滿足,VR能帶來嗎?
Thumbnail
自言自語、東張西望、隔空取物...,過去用來判定「異常舉止」的根據都失了準。因為,對方可能只是在AirPods通話、玩VR/AR、用Google手勢操作。上周每天平均拿起手機超過70次,但是我有因此更幸福、更自由嗎?在陶亞倫超沈浸的VR作品中,我重新思考自己和科技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自言自語、東張西望、隔空取物...,過去用來判定「異常舉止」的根據都失了準。因為,對方可能只是在AirPods通話、玩VR/AR、用Google手勢操作。上周每天平均拿起手機超過70次,但是我有因此更幸福、更自由嗎?在陶亞倫超沈浸的VR作品中,我重新思考自己和科技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現實與夢境,有時是分不出那個界線的。 某個想睡的週末,到當代藝術館體驗陶亞倫個展的VR裝置,沒想到經歷了滿長的等待。每個裝置都帶我到另一個世界神遊。
Thumbnail
現實與夢境,有時是分不出那個界線的。 某個想睡的週末,到當代藝術館體驗陶亞倫個展的VR裝置,沒想到經歷了滿長的等待。每個裝置都帶我到另一個世界神遊。
Thumbnail
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11月22日即將開跑!內容探討在不遠的未來,人類將如何與機器人等人工智慧共存、共斥。開展前夕,臺北數位藝術節也於11月18日晚間,特地邀請數位藝術節的6位國內邀展藝術家,親至現場與國際藝評人分享作品的創作理念。
Thumbnail
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11月22日即將開跑!內容探討在不遠的未來,人類將如何與機器人等人工智慧共存、共斥。開展前夕,臺北數位藝術節也於11月18日晚間,特地邀請數位藝術節的6位國內邀展藝術家,親至現場與國際藝評人分享作品的創作理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