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國三上自然科,直線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恭喜同學到了國三,依照各科慣例,通常都有一陣喘息,畢竟下學期就要會考,所以這邊出的東西也不會太難。

對,但內容有夠難,所以筆者雖然身為理化老師,但看著成績單滿江紅,心中說不出的苦悶。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學生的成績拉上來,讓每個人都喜愛上運動學,喜歡物理嗎?

嗯,沒有。

筆者很早就醒悟了,物理專科不是正常人念的,沒有愛千萬別來,但如果你很有愛,那麼老師就會傾其全力教到底。


國三理化,上學期是先教運動學,接著上能量,再來就地科。下學期電與磁,之後也是地科。也就是國三自然內容大致上分為兩部分,這邊將專門把理化的部分講清楚。

開頭再講一次,物理真的很難,入門就需要一定基礎的數學,物理學家不要自以為,這真的比化學還難入門。化學起碼有一堆化合物跟變化,背一背還可以背出名堂,物理的入門是運動學,抽象思考門檻很高。

這不是筆者在那邊唬爛,是多年經驗,不管用怎樣的教具,換多少教法,成績的變化就是那樣。扣掉國二就已經放棄,國三還沒脫隊的學生中,能夠平安過關的沒幾個。現在是因為會考要求不高,如果把運動學的上課強度,用基測初期的方式,高中聯招末期的課程來上,通過率可能不到1成。

不是現在的教育失敗,純粹是比例問題,加上數學工具在國中已經削弱,連帶讓物理要打底的部分也變弱。但這也不是壞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筆者這邊的意思,是指物理的入門門檻高,依照過去紀錄,國中物理在成績可以過關的不到3成,真的算符合老師判斷合格的不到1成。解題不代表懂物理,這畢竟是兩回事。

所以這麼難學個鬼?

呃,難才要學,難才好玩。無法理解的人,應該不適合走純理科,不過說是這樣說,1成的學生人口現在一年也有1萬多,要填滿大學理科是綽綽有餘,這大概是許多老師始終沒明白,國中數理課程其實對多數人來講都太難的原因吧。

廢話說完,開始運動學的部分。

直線運動

最重要的就是定義,大部分的問題都出在定義不清,就開始解題目,所以一開始還可以,後面就崩掉。直線運動基本公式就只有一條:

距離=速度×時間

這在小學高年級就學過,哪裡困難?

困難在於,單位跟定義要全部弄得很清楚,一點都不能輕忽。物理對於條件要求很嚴謹,過去自然科是先講求了解現象,能夠容許一定程度的誤解。但要真的運算,定義不清就是亂七八糟。

距離的兩種定義:位移與路徑

筆者沒有要照課本說,以下講的都是補充,教師應該很快可以抓到教學核心,為何這樣比喻、為何這樣練習。學生則可以當作補充教材來看,額外了解一下怎樣理解課程。現在課本跟參考書,圖解、範例都夠多夠好,沒必要標新立異。

第一步,請教師可以的話,把英文原文拿來上,讓學生從原文定義去理解;從中文字去望文生義,是學生最常犯的毛病。

距離在此有兩種定義:

  • 位移:位置的移動,指起點到終點的直線距離。
  • 路徑:經過的所有長度,不管往哪邊移動,所行走的總長度。

位移看結果,路徑看過程。

假設你跑操場一圈200m,回到原點,位移和路徑各多少?

由於起點終點都一樣,位移就是零,但你確確實實跑了200m,路徑即為200m。

請一定要讓同學可以了解到這兩個的差別,千萬不能很快帶到速度計算。時間測量還好,重點在記起來時間的稱呼,如下圖:

raw-image

重點不在圖解,這看就知道,而是要讓學生明白,當我們在講「第1秒末」,是在講那個瞬間,瞬間不會被算在內,也不要去算,要當成一種狀態。我們在計算時間,像是100m跑了15秒,指的是從0~15這一段時間。國中生還不懂求lim,千萬不要把瞬時概念,甚至微積分帶進去算。(資優班例外)

速度看運動的結果,速率看運動的過程

所以,知道距離跟時間,可以算速度了,依照上面的範例:跑操場1圈200公尺回到原點,花了40秒,請問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各位多少?

答案:

raw-image

為何要拿這個例子講?跑操場一圈回到原點,最能立刻表達,速度看結果、速率看過程。且更重要,老師常忘記講的「平均」,這邊所有的速度速率,講的都是平均值,沒有在講瞬間衝刺的瞬時狀態。

從這個範例,再出一個範例,提升變化度,變化幅度如下圖:

raw-image

範例:小明早上出門,從家裏直線前往超商,再轉北到學校,總共花了1小時,請問他到學校的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各為多少?

答案:因為這是直角三角形,故從家裡到學校的直線距離為5公里

raw-image

切記,學習單一開始,數字就給這種時間1小時,不要讓學生計算時還要想除法,直接把速度速率的概念學起來。

有速度與速率的概念後,先熟悉x-t圖與v-t圖

接著,拜託不要上加速度,千萬不要。先上圖表,把上面的例子轉成x-t圖、v-t圖。邊上圖邊解釋,從簡單的開始,不要整節上完再講圖片,學習單最好附在一起。

raw-image

此為跑操場一圈的x-t圖,因為繞操場有一個最遠的位置,且跟起點應為對稱關係。不過,這條線應該是曲線,教師會懂為什麼,可以拿去當作課題問學生(右圖)。答案是操場是橢圓形,距離起點的位置,不會隨時間等距離改變,所以左圖是100公尺折返跑的樣子。但如果沒人發現就不強求,後面補充就好。

v-t圖通常就是學生開始看不懂的地方,以下題目全部改為折返跑。

範例:小明用等速率在100公尺長的直線跑道上奔跑,到終點後立即反向往起點跑,最後回到起點,共花40秒,請繪製x-t圖與v-t圖。

raw-image

對,右圖就是萬惡的根源,學生多半不懂為何上下兩條直線,這邊務必慢慢講。

因為,等速率直線奔跑,表示速度不變,故縱座標當然是固定不變,隨時間前進是水平線。然後突然折返回去,速度就會變成負的。

嗯,如果老師是這樣講,那學生保證聽不懂,請用數字表示。

  • 起點:0公尺
  • 終點:100公尺
raw-image

從這邊,去建立正、負好是方向的意思,筆者不是說課本寫得很爛,而是每一本課本的敘述法,依個人經驗來看,大概只有前20%~40%左右看得懂,並能實際寫點東西。針對後面將近70%的學生,得用比較口語,且脫離物理人思考的邏輯去教。

一格一格講解,v-t圖面積代表位移

接著,最重要的v-t圖面積代表位移,這個要怎麼講?就用上圖去講,因為折返跑最簡單。

首先,重新講「距離=速度×時間」然後不要用「因為距離就是時間乘以速度,所以同學看圖,把v-t圖上的座標……有速度也有時間……相乘等於距離。」

聽不懂,一半以上學生真的聽不懂。

要這樣說:

「剛剛算出小明每秒跑5公尺,那麼看圖,第一秒跑了幾公尺?5公尺,第二秒跑幾公尺?5公尺……那麼到了第五秒間他跑了幾公尺,還是5公尺對吧?所以前面跑了20秒,每一秒都跑5公尺,連起來一條直線……有沒發現,每一秒上的座標,就是他這段時間上的速度,面積正好就是位移。」
raw-image
raw-image

透過這種一格一格的方式,建立起v-t圖面積為位移的概念最好,不然很多人到了高中後,以為會了其實沒有,最後物理基盤崩掉,很可惜。

待公式跟判讀圖表都可以,再進行加速度的教學。筆者的建議是,每節課留15分鐘寫學習單,不要趕進度下考卷。學習單形式,保持一次一個概念,盡量簡單明瞭,題目難度逐漸加深一點點。

徹底掌握x-t圖、v-t圖、a-t圖的不同意義,才算是「懂」

加速度在國中只講等加速,這邊的建議教學法,請依課本公式先,再上圖表,最後一次把x-t、v-t、a-t圖放出。

raw-image

範例:大華從靜止開始,5秒後加速到5m/s,若為等加速運動,請問加速度為多少?

raw-image

筆者在這邊都會口語化教學,把這個1m/s^2轉成「速度每秒增加1公尺」,接著畫在v-t圖上。

raw-image

上面兩張是要把加速度運動的特性表達,下面兩張是面積跟轉x-t圖的看法,老師應該看得懂(看不懂請私下問筆者),所有直線運動的題目,若同學自己無法自由變換x-t圖、v-t圖、a-t圖,且知道當中水平線、直線、曲線、面積所代表的意義……

那麼就叫做不懂,頂多是會解題。

最後面是自由落體,屬於等加速度的一環,只是加速度變成固定的9.8m/s^2,基本概念與大華跑步沒有兩樣,故就不多說。

這邊要提醒教學者,圖形跟公式的變換不要很頻繁,一次只教一個概念,除非很確定班上程度夠,不然一半以上是鴨子聽雷。中等程度的學生要把物理學好真的不容易,並不是讀者低估學生潛力。

理科不管哪個都一樣,到大學後都會面對大量要背誦的概念,需要計算的內容,物理化學生物等等,都只有方向不同,沒有哪科比較難,但就國中來說,物理確實比化學、生物要難,入門就得要數學配合,且一定程度的想像力。

當然並不是說就一定不行,只是就比例而言,學生大部分是這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4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高一必修物理 王老師的小叮嚀: 1.課程很緊湊,18周要上6章,數量很多,要跟緊老師上課的腳步 2.內容拼湊組成,系統性低,而且難度不低。所以務必花足夠的時間,才能理解 3.雖然是高一,卻要有個好的開始,因為是學測自然科的內容,所以不容考爛 (開學) Ch. 1 科學態度方法與緒論=>部分新教材(
Thumbnail
高一必修物理 王老師的小叮嚀: 1.課程很緊湊,18周要上6章,數量很多,要跟緊老師上課的腳步 2.內容拼湊組成,系統性低,而且難度不低。所以務必花足夠的時間,才能理解 3.雖然是高一,卻要有個好的開始,因為是學測自然科的內容,所以不容考爛 (開學) Ch. 1 科學態度方法與緒論=>部分新教材(
Thumbnail
許多家長求學時代的惡夢,即將在各位的寶貝身上降臨。呃,並沒有。108課綱後已經修改了,筆者遇到一堆老師抱怨,不知道怎麼教。因為呢,計算的部分幾乎都拿掉了,只剩下非常簡單的概念計算,以及了解什麼是電化學這些東西。
Thumbnail
許多家長求學時代的惡夢,即將在各位的寶貝身上降臨。呃,並沒有。108課綱後已經修改了,筆者遇到一堆老師抱怨,不知道怎麼教。因為呢,計算的部分幾乎都拿掉了,只剩下非常簡單的概念計算,以及了解什麼是電化學這些東西。
Thumbnail
第四章基本電學,某些學生一輩子的痛。現在還好,因為課程修正後,較偏向一般性理解,已經不追求複雜計算。且最棒的地方在於,近年課本都有大量圖解,把電流譬喻成河流,高低差來解釋電位差與電阻的概念,已經大大降低理解電的門檻。
Thumbnail
第四章基本電學,某些學生一輩子的痛。現在還好,因為課程修正後,較偏向一般性理解,已經不追求複雜計算。且最棒的地方在於,近年課本都有大量圖解,把電流譬喻成河流,高低差來解釋電位差與電阻的概念,已經大大降低理解電的門檻。
Thumbnail
到了第三章功與能,會有一部分學生突然覺得簡單點,但也有人感到更難。原因出在,運動學會有方向,科學說法就是向量,對這無感的同學會很累,但到了功能又沒有,解題上手感回到二年級的熱學。反過來就是,對抽象能量無感者,在前面運動學還有指向性時找得到切入點,現在又沒了。
Thumbnail
到了第三章功與能,會有一部分學生突然覺得簡單點,但也有人感到更難。原因出在,運動學會有方向,科學說法就是向量,對這無感的同學會很累,但到了功能又沒有,解題上手感回到二年級的熱學。反過來就是,對抽象能量無感者,在前面運動學還有指向性時找得到切入點,現在又沒了。
Thumbnail
接下來討論力與運動,這其實就是牛頓運動學的基礎,關鍵在於「力」,一定要先把力弄懂,不能只關注運動。學生要打開牛頓運動學的門,就要知道本章節力與運動的標題,不是在唬你,而真在講施力與產生運動的關係。
Thumbnail
接下來討論力與運動,這其實就是牛頓運動學的基礎,關鍵在於「力」,一定要先把力弄懂,不能只關注運動。學生要打開牛頓運動學的門,就要知道本章節力與運動的標題,不是在唬你,而真在講施力與產生運動的關係。
Thumbnail
恭喜同學到了國三,依照各科慣例,通常都有一陣喘息,畢竟下學期就要會考,所以這邊出的東西也不會太難。對,但內容有夠難,所以筆者雖然身為理化老師,但看著成績單滿江紅,心中說不出的苦悶。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學生的成績拉上來,讓每個人都喜愛上運動學,喜歡物理嗎? 嗯,沒有。 筆者很早就醒悟了,物理專科
Thumbnail
恭喜同學到了國三,依照各科慣例,通常都有一陣喘息,畢竟下學期就要會考,所以這邊出的東西也不會太難。對,但內容有夠難,所以筆者雖然身為理化老師,但看著成績單滿江紅,心中說不出的苦悶。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學生的成績拉上來,讓每個人都喜愛上運動學,喜歡物理嗎? 嗯,沒有。 筆者很早就醒悟了,物理專科
Thumbnail
每篇都要再次說明,所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全要看: 個人因素 社經背景 對應教材與年齡 沒有百分百適用,也不會有一招行天下的密技,最大差異在於針對個人或是多人數上課。而且不管多好的教材,只要學生本身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都是沒有用的,這時候就得要換其他方式,不能只看教材與方式。 壓力 浮力
Thumbnail
每篇都要再次說明,所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全要看: 個人因素 社經背景 對應教材與年齡 沒有百分百適用,也不會有一招行天下的密技,最大差異在於針對個人或是多人數上課。而且不管多好的教材,只要學生本身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都是沒有用的,這時候就得要換其他方式,不能只看教材與方式。 壓力 浮力
Thumbnail
國二下自然最後,也是國中最大的關卡,沒有之一。就是第六章:力。因為,這關通過的人,大部分國三的牛頓運動學也就還好。過不了的人,筆者沒見過國三的運動學能活得下去。物理到這邊開始有累積的效應出現,力學入門沒弄好,直接讓國三接上的運動學倒掉,功與能就甭談。
Thumbnail
國二下自然最後,也是國中最大的關卡,沒有之一。就是第六章:力。因為,這關通過的人,大部分國三的牛頓運動學也就還好。過不了的人,筆者沒見過國三的運動學能活得下去。物理到這邊開始有累積的效應出現,力學入門沒弄好,直接讓國三接上的運動學倒掉,功與能就甭談。
Thumbnail
理化用到的數學程度其實不高,但一般人沒辦法整合到文字敘述中,換言之理化的門檻,其實是看懂題目、抓出重點,其次才是怎樣解題。要從小培養才可以,這真的沒有速成辦法。若有家長小孩還小,就能先看到國中篇,那個人強烈建議,買一些科學自然類的百科書刊,漫畫的也可以,先讓小朋友早一點習慣科學語言。 物質 濃度
Thumbnail
理化用到的數學程度其實不高,但一般人沒辦法整合到文字敘述中,換言之理化的門檻,其實是看懂題目、抓出重點,其次才是怎樣解題。要從小培養才可以,這真的沒有速成辦法。若有家長小孩還小,就能先看到國中篇,那個人強烈建議,買一些科學自然類的百科書刊,漫畫的也可以,先讓小朋友早一點習慣科學語言。 物質 濃度
Thumbnail
自然在國二正式進入理化篇,中學生最感到痛苦的一門科目,痛苦指數甚至超過數學。這不是唬爛,因為理化從過去聯考年代,就一直很接近素養題的概念,理化的題目只要稍微有點難度,都要結合語文能力,以及平時對自然的習慣程度,不然看到題目,陌生感極大。
Thumbnail
自然在國二正式進入理化篇,中學生最感到痛苦的一門科目,痛苦指數甚至超過數學。這不是唬爛,因為理化從過去聯考年代,就一直很接近素養題的概念,理化的題目只要稍微有點難度,都要結合語文能力,以及平時對自然的習慣程度,不然看到題目,陌生感極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