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國一下數學篇──比例與統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篇都要再次說明,所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全要看:

  1. 個人因素
  2. 社經背景
  3. 對應教材與年齡

沒有百分百適用,也不會有一招行天下的密技,最大差異在於針對個人或是多人數上課。而且不管多好的教材,只要學生本身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都是沒有用的,這時候就得要換其他方式,不能只看教材與方式。


正反比的意義與概念

這個部分其實還好,筆者的經驗上,會有問題的出在兩個地方。第一個是比值搞不懂,第二個是看表格的比例關係沒看懂。

第一個問題,比值為何常弄錯?這個關鍵在於,定義不清楚。比值是由前項除以後項得到的數字,可以列出下式:

a÷b=a/b

a為前項,b為後項,a/b為比值。用實例解釋會更清楚,爸爸今年45歲,弟弟今年15歲,請問爸爸的年紀是弟弟的幾倍?

很簡單:45÷15=45/15=3

補足生活細節中的數學意義

到此,應該就不會有太多問題,真不行就多用一些應用題練習。筆者的建議是,請不要一直用相同單位的去比,得到的都是倍數的概念,而要適時放一些不同意義的情境進去,同時結合不等式。

這並不困難,舉例如下:

範例:小明跑100公尺,需要花15秒的時間,小英跑100公尺則要20秒,請問誰的速度快?

raw-image

一定有讀者覺得,這不就速度的概念,為何要講得那麼麻煩?因為速度本來就是一種距離與時間的比值啊,就跟密度為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樣。我們常常對習以為常的名詞,忽略了背後簡單的數學概念,其實只要在生活中每一處,都把這些小地方補足,學生會很快抓到這些抽象的數學意義。

這也是筆者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講,從小培養基礎的學生一定比沒在練的好,許多你覺得砸錢補出來的成果,常常都是「收尾」。會砸大錢補習的家長,比例上也是從小就在乎教育的那一種居多,相關性不等於必然性,有些家長不了解教育是時間的耕耘,就直覺認為可以短時間花錢搞定一切。

總之,比值只要定義弄清,多練習一下,讓比值是一種「比」的概念深入學生的思考習慣,就不會有太多問題。

概念不熟便容易忽略關鍵訊息,卡住思路

另一個問題,統稱練習太少,常見於表格填不出來,筆者經驗在中段以下的學生居多,這邊舉一個例子就好,重點是思考的概念,需要告訴家長與老師,這種同學大概思路哪邊卡住。

範例:已知下表A、B兩數列皆成正比關係,請將未知數X、Y填入正確的答案

raw-image

這正常來說,應該不會有太多人不會,幾乎是沒有。但表格縮減如下,就立刻有好幾個人不懂。

raw-image

如果是這樣又會多一些人弄錯:

raw-image

倘若只有三項,倒的人更多:

raw-image
這原因很簡單,對正比的概念不熟,所以需要很多資料來確認數字正確。

這類同學的思考是這樣的:

raw-image
學生:從最左邊看到最右邊,A是3、6、9…是3的倍數,所以15下一個就是18,然後下一個21…沒錯,所以Y是18。

筆者沒開玩笑,真的就是這樣想,若你發現自己小孩寫這種題目居然會一直錯,請他把解題過程怎麼想,用說的說出來。他們在後面幾種表格倒掉的原因,大致上是這樣:

raw-image
學生:9、12、Y,間隔好像是3,但18後面沒有數字,我能確定Y是15嗎?6前面沒有數字,所以到X是2嗎?

簡單說就是題目的資訊量太少,他沒辦法用嘴巴念出2、4、6、8、10,不敢確定自己是對的。即使他看到題目說這是正比,他也會害怕。而這類學生,要幫助他們,進一步確認,是要看究竟是真的資訊量太少會怕,還是單純對正比的概念不懂。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7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筆者在這邊的經驗可以說是「慘痛」兩個字,因為你以為很簡單的,學生不這麼覺得,我們以為這圖片夠清楚的,學生不明白。我們得要放很多層階梯,階梯的高度還得差很小,不然會有很多人跨不過去。具體的解題就不多說,照例筆者這邊解釋教學上的技巧,有經驗的老師應該一看就知道,學生的盲點在哪。
Thumbnail
筆者在這邊的經驗可以說是「慘痛」兩個字,因為你以為很簡單的,學生不這麼覺得,我們以為這圖片夠清楚的,學生不明白。我們得要放很多層階梯,階梯的高度還得差很小,不然會有很多人跨不過去。具體的解題就不多說,照例筆者這邊解釋教學上的技巧,有經驗的老師應該一看就知道,學生的盲點在哪。
Thumbnail
但就筆者個人經驗,數學在二下像自然一樣爆掉的狀況反倒少見,應該是二上已經被洗禮過,該炸的都炸了,剩下的是持續,以及慢慢習慣步調追上的差別。前半的第一部分是數列,目前只剩下等差數列,等比只有講一點概念,複雜運算都沒有了。筆者看過的學生在這邊出事的,大多是題型看太少,導致卡住抓不到解題辦法。
Thumbnail
但就筆者個人經驗,數學在二下像自然一樣爆掉的狀況反倒少見,應該是二上已經被洗禮過,該炸的都炸了,剩下的是持續,以及慢慢習慣步調追上的差別。前半的第一部分是數列,目前只剩下等差數列,等比只有講一點概念,複雜運算都沒有了。筆者看過的學生在這邊出事的,大多是題型看太少,導致卡住抓不到解題辦法。
Thumbnail
各位爸爸媽媽跟老師們,請了解一點。學生如果這地方搞不懂,算都算不出來,狀況一般來說兩種,一種就是沒弄清楚公式跟配方法在幹嘛,那麼筆者這節講的就是實驗有效的辦法,另一種是其他基礎太差,計算速度太慢又易錯,那這就無法透過大量練習提升。
Thumbnail
各位爸爸媽媽跟老師們,請了解一點。學生如果這地方搞不懂,算都算不出來,狀況一般來說兩種,一種就是沒弄清楚公式跟配方法在幹嘛,那麼筆者這節講的就是實驗有效的辦法,另一種是其他基礎太差,計算速度太慢又易錯,那這就無法透過大量練習提升。
Thumbnail
其實這節,筆者只想要講二次方根,畢氏定理會比較少,因為著重在容易犯錯的地方,畢氏定理有公式,通常二次方根會懂,畢氏定理也就還好。
Thumbnail
其實這節,筆者只想要講二次方根,畢氏定理會比較少,因為著重在容易犯錯的地方,畢氏定理有公式,通常二次方根會懂,畢氏定理也就還好。
Thumbnail
恭喜各位同學進入國中二年級,或者說要恭喜家長,小孩終於進入正規課程了。就跟高一會有銜接課程,大學也有一樣,國一課程基本上也算是有很強烈的銜接意味,但也有不少打底的意思。這也代表,各種綜合運用的技術會在國二的課程中出現。
Thumbnail
恭喜各位同學進入國中二年級,或者說要恭喜家長,小孩終於進入正規課程了。就跟高一會有銜接課程,大學也有一樣,國一課程基本上也算是有很強烈的銜接意味,但也有不少打底的意思。這也代表,各種綜合運用的技術會在國二的課程中出現。
Thumbnail
我們常常對習以為常的名詞,忽略了背後簡單的數學概念,其實只要在生活中每一處,都把這些小地方補足,學生會很快抓到這些抽象的數學意義。
Thumbnail
我們常常對習以為常的名詞,忽略了背後簡單的數學概念,其實只要在生活中每一處,都把這些小地方補足,學生會很快抓到這些抽象的數學意義。
Thumbnail
一下的另一個單元,拆成一元一次不等式,還有屬於對數字敏銳度的比例與統計。這要分開講一下,首先談不等式,這跟之前的方程式有不小差距,許多同學會一下子轉不過來,尤其是正負號的轉變上。
Thumbnail
一下的另一個單元,拆成一元一次不等式,還有屬於對數字敏銳度的比例與統計。這要分開講一下,首先談不等式,這跟之前的方程式有不小差距,許多同學會一下子轉不過來,尤其是正負號的轉變上。
Thumbnail
家長真的要記得,小學數學多半脫離不了算術的範疇,但進入數學就有數學語言的概念,無法運用數學語言,怎麼可能進入科學、工程的領域?就算勉強考進去,多半也只會是半調子。 能夠早點熟悉數學邏輯的思考,以及數學語言的運用,絕對是好事。
Thumbnail
家長真的要記得,小學數學多半脫離不了算術的範疇,但進入數學就有數學語言的概念,無法運用數學語言,怎麼可能進入科學、工程的領域?就算勉強考進去,多半也只會是半調子。 能夠早點熟悉數學邏輯的思考,以及數學語言的運用,絕對是好事。
Thumbnail
同學可以懂,加上絕對值,是要讓符號出來後都是正數,但其實不懂這個過程代表什麼。絕對值的意思,是指「距離」,理論上老師上課都會說,但應該有哪邊出問題,導致筆者見到的案例,就是沒把「距離」的概念記到腦袋裡。
Thumbnail
同學可以懂,加上絕對值,是要讓符號出來後都是正數,但其實不懂這個過程代表什麼。絕對值的意思,是指「距離」,理論上老師上課都會說,但應該有哪邊出問題,導致筆者見到的案例,就是沒把「距離」的概念記到腦袋裡。
Thumbnail
數學在五年級另外的項目,比較瑣碎又需要重視的,筆者認為有兩個:1.用符號代表數(就是未知數的概念) 2. 單位的的了解。未知數就是未來國中方程式的基礎,筆者親身經歷到的困境是,國一上來的新生,對於未知數沒有概念。你會覺得怎麼可能,小學不是教過了?
Thumbnail
數學在五年級另外的項目,比較瑣碎又需要重視的,筆者認為有兩個:1.用符號代表數(就是未知數的概念) 2. 單位的的了解。未知數就是未來國中方程式的基礎,筆者親身經歷到的困境是,國一上來的新生,對於未知數沒有概念。你會覺得怎麼可能,小學不是教過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