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顏色的最底層:《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白》並不厚,甚至顯得過份輕薄,而這也是剛入手的讀者所疑惑的:那近乎漂浮囈語式、抽象斷代物件聯想、以及狀似自溺的自傳意味,種種如何能夠說好一個故事?白的契機來自於作者韓江因故能到華沙駐點參與某種計畫,她選擇在冬日來到一個更加閉鎖嚴寒的城市,如其在後記所言:「那時呼召我的唯有那都市,就算那裡是北極或南極,我也會過去。」於焉那召喚帶有些非理性意味,猶如鎖孔相符應,毋寧說那是種白的底蘊,關乎白的聯想。

《白》/ 韓江著/ 漫遊者文化

《白》/ 韓江著/ 漫遊者文化

  《白》以〈我〉用破敗門所刷填上的白漆為伊始,濃厚顏料作為一種遮掩,它既覆蓋了曾經不願面對的生活,那空白亦開啟了新篇章的揮灑可能:在那個陌生涼寒的街景中憶起已經逝世的姊姊,在出生三小時內就消逝的微弱生命。這也是通篇編排的主旋律,先是藉著〈襁褓〉、〈嬰兒服〉與〈半月糕〉等意象,將白之淨潔、純粹、關乎生命最開始萌芽的柔嫩全訴諸於嬰兒身上。在〈那女人〉的篇章中便假其感官體驗這個世界,新舊嫁接,想像若我是那未曾長大的姊姊,我會看見什麼、我會聽見什麼、我會怎麼樣對待『我』?但最後作者卻推翻此綺想,因為如果她仍存在,或許我就不會出生,連帶無法在此以此種思維寫下這些字跡。在此碰到的矛盾,揭示了她的追憶是拼裝於生死之間,將死嬰兒透過作者想像填充,僅是一芽生客體,實則透過此上攀至更高階層的生命探求。

  篇與篇之間看似鬆散、近乎隨筆漫談,與其說是白的聯繫,更像是創建起一悲傷超連結,因於逝世無所逃避所蔓延出的情緒連鎖於種種物事,讓每件觸眼事物都激起關乎生的詰問。至於為什麼是白,而不是綠黑黃紅其他顏色,在篇尾所收錄的文章有給出解釋:權熙哲的〈如何與我們身為人類的事實奮鬥〉其實攫取自韓江的〈少年來了〉,裏頭的青年蒙受戰爭暴虐的對待之後,對於自己竟然與痛下殺手的族群屬於同一物種而感到極端焦慮。他援引了此句作為開頭,認為韓江之前的作品都是一種「提問」,這些詢問多半盤桓於人類活著的事實,以及如何取捨活著的姿態。如《素食者》中叩問「若屬於人的活著必然建構在對其他物種的侵害之下,我有沒有能力選擇其他生命態度?」

   《白》是成為了顏色存在之前的存在,換言之,它是萬物得以生成的前提,「最極端的可能性之底層,是讓所有的聲音都能發出來的沈默」。依循著前述脈絡,便能聯想到此組譬喻指稱的正是死亡與新生:正因為有了慘白的襁褓衣帶、肅殺的鳥瞰城市、寒涼的迎面雪花,此些關乎逝世、萎縮、困頓內攢的詞彙想像,才讓襯托出生之洵美和價值。早逝姊妹是微小的白,透過種種聯想,她擴展成一大片畫布,讓還活著的人能在其上揮灑各種如果,或許這正是白隱藏在文本中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個問號的沙龍
36會員
60內容數
關於文學、歷史、哲學、社科的種種思考,試圖從堆疊的文字中找到需要被思考的問號。
給個問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樂土在上》是劉芷妤繼《女神自助餐》之後,再一次對於當下時代的文學反饋,故事描述以臺灣為藍圖的鯨島被祖國侵略後,施行一連串文化改造措施,致使鯨島成為以樂值為唯一皈依的烏托邦樂土。樂土在上,這句美好頌詞揭櫫了政府希望人民如何看待自我處境,可越發甜蜜的糖,通常帶來越發疼痛的牙。
2025/04/05
  《樂土在上》是劉芷妤繼《女神自助餐》之後,再一次對於當下時代的文學反饋,故事描述以臺灣為藍圖的鯨島被祖國侵略後,施行一連串文化改造措施,致使鯨島成為以樂值為唯一皈依的烏托邦樂土。樂土在上,這句美好頌詞揭櫫了政府希望人民如何看待自我處境,可越發甜蜜的糖,通常帶來越發疼痛的牙。
2024/07/15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2024/07/15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2024/07/13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
Thumbnail
2024/07/13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升上大學後的第一部作品。 滿懷自信的投稿第36屆淡江大學五虎崗文學獎小說組,結果連決審都沒進,ㄏ。
Thumbnail
升上大學後的第一部作品。 滿懷自信的投稿第36屆淡江大學五虎崗文學獎小說組,結果連決審都沒進,ㄏ。
Thumbnail
白紙上只要有一個小黑點,當再問及「這是什麼?」答案就會是「一個黑點」,而沒有人再說這是「一張白紙」或「一張白紙上有一個黑點」 。
Thumbnail
白紙上只要有一個小黑點,當再問及「這是什麼?」答案就會是「一個黑點」,而沒有人再說這是「一張白紙」或「一張白紙上有一個黑點」 。
Thumbnail
春日正盛之際,楊瀅靜《白晝之花》靜靜綻放一些詩如花,如幻似真的意象妝點簾最繽紛的角落。 全書分為五輯,輯名如詩,揭開春天的帷幕:「為了一件美麗的事/虛線暗藏靈魂實線埋藏地雷/葡萄般的串連,人生頻頻結果/小小故事,哀艷欲絕/賴活在還不賴的人生裡」 在不同的面向中,詩人的情思捻細日常,渡我們前往時間
Thumbnail
春日正盛之際,楊瀅靜《白晝之花》靜靜綻放一些詩如花,如幻似真的意象妝點簾最繽紛的角落。 全書分為五輯,輯名如詩,揭開春天的帷幕:「為了一件美麗的事/虛線暗藏靈魂實線埋藏地雷/葡萄般的串連,人生頻頻結果/小小故事,哀艷欲絕/賴活在還不賴的人生裡」 在不同的面向中,詩人的情思捻細日常,渡我們前往時間
Thumbnail
自生命的斷裂處,點亮一盞燭光,便投出一道陰影。陰陽平衡,大道也。 序曲— 一個片刻記憶畫面、一些聲響與空間場域,在後來走過的日子裡,仍不時會回來扣門。也只有在失去了,才會驀然明白那時所留下的生命線索與意義。
Thumbnail
自生命的斷裂處,點亮一盞燭光,便投出一道陰影。陰陽平衡,大道也。 序曲— 一個片刻記憶畫面、一些聲響與空間場域,在後來走過的日子裡,仍不時會回來扣門。也只有在失去了,才會驀然明白那時所留下的生命線索與意義。
Thumbnail
世界誕生之時,只有那白與黑。 沒有善,也沒有惡。 沒有恐懼、沒有憤怒,只有無窮無盡的寧靜。 而光的出現,打破了這靜謐。 你來不及阻止,也來不及瞭解, 只見所有的白與黑散落四處。 而所有文字與圖樣從紙上躍然而起, 栩栩如生的筆墨,如同基因分子般交錯, 彷彿獲取了新的生命以及自我意識, 構築一篇又一篇只
Thumbnail
世界誕生之時,只有那白與黑。 沒有善,也沒有惡。 沒有恐懼、沒有憤怒,只有無窮無盡的寧靜。 而光的出現,打破了這靜謐。 你來不及阻止,也來不及瞭解, 只見所有的白與黑散落四處。 而所有文字與圖樣從紙上躍然而起, 栩栩如生的筆墨,如同基因分子般交錯, 彷彿獲取了新的生命以及自我意識, 構築一篇又一篇只
Thumbnail
人生的絕境是什麼呢?絕境,會不會是另一個起點? 只有自己是最悲慘的嗎?遭遇痛苦的人,就無法重拾力量? 看起來和善溫柔的人,是否等於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傷痛?
Thumbnail
人生的絕境是什麼呢?絕境,會不會是另一個起點? 只有自己是最悲慘的嗎?遭遇痛苦的人,就無法重拾力量? 看起來和善溫柔的人,是否等於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傷痛?
Thumbnail
「白色」為什麼恐怖?​​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白色恐怖」的時候,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白色會恐怖?​通常白色給人的印象是潔淨、純潔的印象。為什麼白色會跟恐怖有連結?​《白色畫像》這本小說,很輕巧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白色」為什麼恐怖?​​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白色恐怖」的時候,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白色會恐怖?​通常白色給人的印象是潔淨、純潔的印象。為什麼白色會跟恐怖有連結?​《白色畫像》這本小說,很輕巧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生死這個議題始終是道人類難以跨過的坎,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別離,我們害怕無法擁有「永恆」。而死亡某個層面來說,就物質層面來講,那意味著,我們再也無法擁抱逝者,再也無法傾聽對方說話。唯一能留存的,只剩下回憶的溫度。這讓我們覺得自己瞬間成為那個「一無所有」的人了。
Thumbnail
生死這個議題始終是道人類難以跨過的坎,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別離,我們害怕無法擁有「永恆」。而死亡某個層面來說,就物質層面來講,那意味著,我們再也無法擁抱逝者,再也無法傾聽對方說話。唯一能留存的,只剩下回憶的溫度。這讓我們覺得自己瞬間成為那個「一無所有」的人了。
Thumbnail
《白》是成為了顏色存在之前的存在,換言之,它是萬物得以生成的前提,「最極端的可能性之底層,是讓所有的聲音都能發出來的沈默」。
Thumbnail
《白》是成為了顏色存在之前的存在,換言之,它是萬物得以生成的前提,「最極端的可能性之底層,是讓所有的聲音都能發出來的沈默」。
Thumbnail
不能吃辣的我总喜欢白。 一件白色棉衬衫的白与一袭白色连衣裙的白, 短与长, 似夜空里的孤绝和寂然,没有隔离。 如若没有白,或许打翻了调色盘也不得意。 身体之上,只有眼眸深处藏着白, 恰如深邃的秘密,隐匿于世界的某个角落。 苍穹,星空,深海,大地, 都不曾有白。 可独独,亮透人间的仍是白。 黑暗里的人
Thumbnail
不能吃辣的我总喜欢白。 一件白色棉衬衫的白与一袭白色连衣裙的白, 短与长, 似夜空里的孤绝和寂然,没有隔离。 如若没有白,或许打翻了调色盘也不得意。 身体之上,只有眼眸深处藏着白, 恰如深邃的秘密,隐匿于世界的某个角落。 苍穹,星空,深海,大地, 都不曾有白。 可独独,亮透人间的仍是白。 黑暗里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