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 用尺?不用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了一篇文章有感,文章內討論有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答連連看題時,答案都對,但是卻因為沒有用尺,而被扣了分。



想到我自己的類似經驗,有一次上課時,也有連連看的題型,當下學生問我要不要用尺時,我愣了一下,因為那對我來說,不算是個問題,所以我說:沒關係,你自己決定。

於是有人用,有人不用。

但對我來說,用不用尺,真的不是問題,重點是他們是不是有連到自己覺得的答案。

而那題也很開放,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能說出個所以然,有自己的理由,都可以。

事後我看了一下小孩的講義,確實沒有用尺的有點亂,但那也不影響他的答案。

或許,用不用尺取決於他正在上哪一門課,如果是建築類的,必須精準,那用尺就是必須的了。

如果題目上有清楚說明必須用尺,那也就必須遵守題目的規定。

不過,你自己決定,是我常跟小孩說的話,我希望他們能自己思考過後,自己決定。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芳的沙龍
51會員
30內容數
有關創作,有關人生
佩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8
以前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覺得自己長大了,理所當然地知道,世界上根本沒有聖誕老人。 一直到,我教了一個加拿大的學生。
Thumbnail
2020/12/28
以前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覺得自己長大了,理所當然地知道,世界上根本沒有聖誕老人。 一直到,我教了一個加拿大的學生。
Thumbnail
2020/11/07
害怕這種感覺,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小時候我們怕黑、怕鬼、怕蟑螂、怕蜘蛛,長大的時候,有些東西似乎也沒這麼害怕了,但是,有些事情,是一輩子都怕,如影隨形的!
Thumbnail
2020/11/07
害怕這種感覺,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小時候我們怕黑、怕鬼、怕蟑螂、怕蜘蛛,長大的時候,有些東西似乎也沒這麼害怕了,但是,有些事情,是一輩子都怕,如影隨形的!
Thumbnail
2020/11/06
《紅樓夢》中,描述了眾多不同的女性,而這些女性或天真浪漫,或才華洋溢,或具才幹,但最後的結局,往往令人不勝唏噓。其中一個小人物,顯示出了女性的選擇問題。
Thumbnail
2020/11/06
《紅樓夢》中,描述了眾多不同的女性,而這些女性或天真浪漫,或才華洋溢,或具才幹,但最後的結局,往往令人不勝唏噓。其中一個小人物,顯示出了女性的選擇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B在課堂上的表現,剛開始同學還覺得新鮮逗趣,當作跟老師對嗆,一副看戲的心情。 「鄉音?不是家鄉的音樂嗎?」
Thumbnail
B在課堂上的表現,剛開始同學還覺得新鮮逗趣,當作跟老師對嗆,一副看戲的心情。 「鄉音?不是家鄉的音樂嗎?」
Thumbnail
我不會特別要求學生寫作必須寫得絕對工整,至少看得懂就可以。重點是:他有沒有培養出文字表達的興趣?以及是否有學到敘述的技巧?可是,如果字跡潦草到快看不懂,我當然還是會要求,不過在要求之前我會先釐清一件事,然後運用兩個方法來處理……
Thumbnail
我不會特別要求學生寫作必須寫得絕對工整,至少看得懂就可以。重點是:他有沒有培養出文字表達的興趣?以及是否有學到敘述的技巧?可是,如果字跡潦草到快看不懂,我當然還是會要求,不過在要求之前我會先釐清一件事,然後運用兩個方法來處理……
Thumbnail
「你們到底是怎樣?上課不上,講義不印,考卷不寫,作業不交,你們到底想怎樣?我就問,你們是怎樣?」
Thumbnail
「你們到底是怎樣?上課不上,講義不印,考卷不寫,作業不交,你們到底想怎樣?我就問,你們是怎樣?」
Thumbnail
前文說到學生兩極化的反應,自然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我要在一周內想出新的應對方式。 其實,挫折與猶豫從學期初開始累積,上學期末的評鑑顯示零星學生確實有著強大「憤怒」。但實際要去「理解」這是學生的憤怒與挫折,並不簡單。 這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是學期中以前的內在工作。 終於,皆大歡喜(?)
Thumbnail
前文說到學生兩極化的反應,自然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我要在一周內想出新的應對方式。 其實,挫折與猶豫從學期初開始累積,上學期末的評鑑顯示零星學生確實有著強大「憤怒」。但實際要去「理解」這是學生的憤怒與挫折,並不簡單。 這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是學期中以前的內在工作。 終於,皆大歡喜(?)
Thumbnail
我的家教學生,國小六年級,上週期末考,昨天拿考卷來給我看。一看嚇一跳!!竟然「數學考題素養化」了,(請看圖) . 學校的老師也太強了。自己還編故事,再出這次考試範圍的題目。這樣子,如果平時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可能看到「題目本體」就掛掉了吧? . . . . . .
Thumbnail
我的家教學生,國小六年級,上週期末考,昨天拿考卷來給我看。一看嚇一跳!!竟然「數學考題素養化」了,(請看圖) . 學校的老師也太強了。自己還編故事,再出這次考試範圍的題目。這樣子,如果平時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可能看到「題目本體」就掛掉了吧? . . . . . .
Thumbnail
一、一年級連班級姓名座號要寫在哪裡都不知道,太令人驚訝。 二、第一堂課,使用音檔,太多小孩跟不上;第二堂課,事先講解題型,用音檔,還是很多小孩搞不清楚狀況;第三堂課,先發下測驗卷後,一大題一大題講解題型,不播音檔,老師口說,拖到下課時間,還沒有蓋章;第四堂課,減少課前暖身時間,先發下測驗卷後,一大題
Thumbnail
一、一年級連班級姓名座號要寫在哪裡都不知道,太令人驚訝。 二、第一堂課,使用音檔,太多小孩跟不上;第二堂課,事先講解題型,用音檔,還是很多小孩搞不清楚狀況;第三堂課,先發下測驗卷後,一大題一大題講解題型,不播音檔,老師口說,拖到下課時間,還沒有蓋章;第四堂課,減少課前暖身時間,先發下測驗卷後,一大題
Thumbnail
「同學,明天期末考。記得來上課、準備紙筆。」 下課前,我提醒學生明天是期末考。每一次其中、期末考前,我都再三叮囑學生要來考試,要帶筆。但是神奇的是,即使我一而在再而三的囉嗦,每次都還是有學生缺席,或是兩手空空(可能腦袋也空空?)地來考試。 「…」 居然無人回應。
Thumbnail
「同學,明天期末考。記得來上課、準備紙筆。」 下課前,我提醒學生明天是期末考。每一次其中、期末考前,我都再三叮囑學生要來考試,要帶筆。但是神奇的是,即使我一而在再而三的囉嗦,每次都還是有學生缺席,或是兩手空空(可能腦袋也空空?)地來考試。 「…」 居然無人回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