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宇宙正能量|第二章:打坐有方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字整理 / 卬上陀壹

雖然說打坐的姿勢有很多種,不過我認為,盤坐的姿勢為最理想。(盤坐時,不必勉強一定要坐雙盤,可依自己的能力散、單、雙盤等坐勢。倘若能夠雙盤固然最好。)
當然,有些時候也得看情况,在沒有盤坐的條件之下,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雙腿著地)也無妨。

打坐前準備

1、最好是覓一處寧靜的地方。假使條件不許可,也可選在卧室中。以免被人打擾,最好把門關上,但窗一定要打開著,使空氣流通。
2、可另備坐凳或就在床上。以平坦為宜,座位上最好鋪上被褥或墊子,務使軟厚,以便於久坐。
3、在入坐之前,應寬鬆衣帶,使筋肉不受拘束,氣機不致阻滯。

盤坐時注意事項

1、臀部後半部,要求墊高一些,可墊棉墊或較薄的枕頭。這樣,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時因腰肌疲勞,慢慢彎腰曲背的弊病。
2、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則任督二脈氣不通暢,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3、頭正頸直、下頜微收,舌抵上齶。因為日常生活習慣,大多數人的頭總喜歡偏向一側,或左或右,打坐時往往自己覺得頭正了。實際上仍有偏斜。可以在坐好以後,在面前放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頭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正確感覺。這樣可自動糾正體內的不平衡與氣脈。
4、坐好以後,不要急着閉眼,先定心神,平撫呼吸,等心情安靜下來,呼吸均勻下來後,再慢慢地將眼睛閉上(輕閉或微留一線之光)。接著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數呼吸的遍數,身體虛弱者數吸,即一吸上記一個數,呼氣不記數即一吸一呼為一個計數;身體健壯,平時火氣大,脾氣暴躁的這類人則數呼氣,一呼氣記一個數,不記吸。這樣從1數到5,就從頭再來,再從1數開始,如此反覆不斷的訓練。
5、數息時,要注意的是在呼吸上,心𥚃數呼吸,耳朵注意聽着呼吸。全神貫注,心念集中。如果數息過程中發生雜念則馬上將意念收回來,從1重新開始數起。
6、注意要將呼吸調到:深、長、勻、緩、柔。
  • 深、長: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綿綿不斷,慢慢將一呼一吸所用時間拉長;慢慢則會感到自己的呼吸深入體內,帶動全身的氣機。
  • 勻:不要時快時慢,要速度均勻。
  • 緩:呼吸宜慢不宜急。
  • 柔:柔和,若有意若無意,不要用力呼吸。
7、如果數息可以達到比較專注,心無雜念或入靜的程度,可以將計數改為從1到10,隨之慢慢可以調整到從1到30。基本上,如果可以做到從1數到30,中間都沒有雜念產生,則表示第一步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經達標,可以修第二步了。

打坐過程中應防止這三種情況的發生

第一:昏沉
打坐時昏昏沉沉,打瞌睡。昏沉容易被當作是入靜,尤其注意。真正入靜時,心神很明晰,身心輕爽豁然,不像昏沉,糊裏糊塗,身心濁重無明。造成昏沉的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飲食不調。打坐前吃了過於油膩的東西,或吃得太飽。要少食油膩,不要吃得太撐。
2、姿勢不調。有的人坐着坐着,身體便走形了,慢慢頭也低了,腰也彎了。頭低腰弓的姿勢,最易引起昏沉。
3、勞逸不調。打坐前工作或做別的事情過於疲勞。身心疲倦。此時,最好先睡半個小時,恢復疲勞後再來打坐。
第二:散亂
心念散念,老是想東想西,數呼吸時走神。造成散亂的原因如下:
1、飲食不調。吃了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蔥、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散亂。要少吃辛辣。
2、心身不調。之前參與了一些容易引起情緒激動的活動。如看驚險電影、看因起情緒激動的小說、雜誌,與人激烈辯論或爭吵……建議平時最好做一些不激烈的活動,如閱讀一些佛經道經,或做一些輕體力的家務活動。
3、呼吸不調。如果不注意將呼吸調勻,有急促、不勻的現象,也會容易引起散亂。
第三:出現幻象
打坐之時出現任何幻象,如眼前出現光、圖像或自感身體出現酸、麻、脹、痛、沉、涼、蟻行、跳動、肌肉抖動等八種現象都是正常的。要對一切任其自然,不要老想着它。

經驗之談

打坐之時,不要過於努力專注,不要刻意去控制,不要企圖製造任何事物,不要強迫或限制自己,不要企圖制造任何事物,但卻不要拒絕當下正在發生的事。
當事情發生或停止發生時,不要忘記它們,要對它們保持覺知。
企圖製造某件事是,拒絕正在發生的事是,不清楚某件事正在發生或停止發生是
只有當觀照的心沒有貪、 嗔、 或煩惱 / 焦慮的時候, 甯靜(直觀)的心才會升起。
必須反覆檢查自己修行時的態度。 
必須同時接納並觀察好與壞的經驗。
只想著正面的經驗,連最微小的不愉悅經驗都不要想,不要有任何期望,不要渴求任何事物,不要焦躁不安。因爲,如果心中有這些態度時,將很難修行
修行時,爲何要這麽努力的專注?是否想獲得什麽東西?是否期望什麽事情發生?還是期望什麽事停止發生?若存著這其中一種的心態,心中便會逐漸感到疲倦,表示修練方式一定有了些錯誤。如果身和心漸漸感到疲倦,應該檢查自己修行方式的時候了。
當內心緊繃時, 不宜修練。
修行是以覺知和領悟(或理解)的心來等待和觀察,不是思惟,不是回想,不是批判。所以不要抱著想要得到某物或希望某事發生的心態來修行。
修行時,心應該是輕鬆與平靜的,而身和心都應​​該感到舒適。
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使人得到良好的修行。
修行就是:不論發生任何事,好事或壞事,接受它,並且觀察它。
心正在做什麽?思惟?還是保持覺知?  
心現在何處?在自身裡面?還是外面?
這顆觀看 / 觀察的心,是否有正確的覺知?還是只有膚淺的覺知?並非試著將事情轉變爲自己期望的狀態,而是嘗試去瞭解當下發生的實相。
不要被自己的意念煩擾。修練的並不是要停止思惟,修練的是:每當意念生起時,要覺察並且接納它。
不應該排斥觀照的對象(正在發生或正被覺知的幻象 / 事物),應該知道並覺察因所緣境而生起的雜念,如此這般地消除它們(煩惱)。
只有當有信念 / 信心時,精進才會生起。
只有當有精進時,正念才會持續不斷。
只有當正念能持續不斷時,定才可成就。
只有當定成就時,才會瞭解到事物的實相。
當開始瞭解事物的實相時,信心才會因此而增強。
只要將注意力放在當下,不要追憶過去,不要計劃未來。觀照的對象並不重要,在幕後運作的那個心--從事於覺知,也就是說,那個觀察的心--是比較重要的。
如果抱著正確的態度來觀察,所觀照的對象就是正確的對象。
(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陀壹之乂
陀壹之乂
我本虛無,來是太極,去也太極,始終歸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