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戰略學基礎:預測與計畫(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戰略學基礎前半段已提過時序的重要,做計畫為何要了解意圖,怎樣判斷的標準。系列前篇的戰略學入門也已經提到一些技巧,諸如怎樣做專案計畫、如何去回饋等等,但這畢竟沒有案例,有些涉及到作業的部分,沒經驗的就是沒經驗,所以戰略學基礎後半,將要針對計畫與作業部分,提出一些案例跟解釋,便於一般人理解。
戰略學從軍事角度切入最好,因為軍隊是當今世界上最完整的組織,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後勤到執行都有專業部門應對。所以,讓我們從最簡單的操作開始,筆者也會儘量用生活化的案例解釋,不僅當過兵的男生可以懂,沒當過兵的也大概可以了解。

雞生蛋、蛋生雞的動態演變

計畫與回饋很像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例如:
「先有A武器才有A戰術,還是先出現了A戰術才發明了A武器?」
a. 這種問題在軍武版上出現無數次,但筆者發現沒幾次有說到關鍵,正確的答案就在雞生蛋蛋生雞的故事中,也就是根本沒有絕對標準。
就歷史研究,或是生物研究我們可以說,是雞這個物種前的某一生物,生下的蛋基因突變,變成了我們認定的雞。但就實際的狀況來說,這隻最早的雞,會被他的母親當作不同物種嗎?還有這隻雞,是要找誰去繁衍,才能出現後面龐大的族群?
一般人的思維會傾向上圖,總應該要有一個先後順序吧?因為訂出先後,好像才能理出脈絡,後面的戰術到戰略發展才會完整。但這種思維是錯的,在軍事戰術上的演變比較像是下圖。
演變通常是先有戰術A,戰術A建立在使用武器A、B、C上,而此時有人先改良了武器A成為A1,回饋到戰術A的修正,所以修正成將武器A1放在主要地位的戰術A1。至於戰術A1能否實行得當,武器A1是否真的有效,透過驗證後才能確定,而反覆驗證後將戰術A1列為標準,直到新的改良出現為止。
所以真實的演變比較會像是下圖,不停的改良與改變,經過實戰或是預算等的驗證,漸漸成為新世代的主流。
讀者先有這種漸變式的時序思維,我們才能談戰略學的計畫,其本質是一種不停的寫計畫、修計畫,而且沒有完美版本。

劃時代的改變絕非一蹴可及

那麼歷史上的決定性兵器,尤其是那些劃時代的產物出現,難道都是假的嗎?不,並不是假的,而且都是真的,但會沒人注意到的原因,並不是大家蠢,往往是很多既有因素造成無法改變。
做這種研究,計畫的前提說明,最忌諱的是用上帝之眼,覺得別人都是智障,怎麼都看不出時代要改變了,問題就是當事人要考慮的事情太多,軍隊不是說換就可以全部換掉的組織。
譬如你說學校老舊所以全部打掉,學生暫時在操場搭帳棚上課兩年,看家長會不會翻桌。想也知道這開玩笑,沒有備案哪可以。
既然如此,為何台灣會有一群人,覺得黃埔陸軍都該全部解散重組?筆者也知道黃埔很爛,但你現在有備案嗎,備案所花的時間資源多少,面對中國隨時入侵,我們有這麼多的時間可以重整嗎?做不到,就不要再意氣用事了,找點可以漸進式改變的方法還實際點。
繼續,所以這種新式武器、新式戰術的概念,通常都是成立特殊部隊,賦予獨立的作戰能力,然後測試其效果,驗證結束後再確定是否要採用新的編制。驗證也不見得是只有自己來,透過其他國家的戰爭,觀察員也可以得出很多心得,但這都理想狀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6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6.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預測不是預言,天氣預報師是在預測天氣,不是降下神喻。天氣預報鐵定準確嗎,我們都知道不是,所以十幾年前就改成降雨機率,提醒民眾記得依照機率判斷要不要帶傘。戰略也是,預測絕對不是預言,更不是神喻,沒有什麼叫作說得很準的國師,想找國師跟天師的,麻煩去找命理老師或是星座專家,去宮廟求籤。
滾動式修正的真正意義是,你可以把各項工作以及內容細項包裹化,一個個丟給執行單位,而你可以掌握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失誤,接受做到完美跟勉強可以的程度。計畫照著推行後,開始出現預想到的誤差,面對這些結果照著目標修正,並推出可執行的專案繼續推行。
戰略學入門已經提到一些發展史,還有怎樣做計劃的概念,接著要進入基礎的階段,大致上分成預測與計畫的階段。筆者會試圖把「時間」的概念帶入。
前幾天有人轉了周布雅的臉書給筆者看,就大致是霸權論的概念,也沒說錯什麼,只不過想到一些很有趣的東西,可以當作大架構下的細節補充。這篇會比較短一點,太深入跟細緻的就不提了。
這篇來稍微提一下,戰略上較正統的解釋法怎麼看,除了有人問以外,主要也是看到太多…呃,怎麼說呢,也不是一廂情願,感覺像是看了太多特定說法,想要灌輸你誰當選都不會改變的思維。
前幾天提到局勢的變化之類,筆者覺得還是稍微正式的補充一下。美中之間的態勢急轉直下,讓許多人驚訝不已,覺得時代真的變了,國際局勢究竟是大勢所趨還是世事難料?
預測不是預言,天氣預報師是在預測天氣,不是降下神喻。天氣預報鐵定準確嗎,我們都知道不是,所以十幾年前就改成降雨機率,提醒民眾記得依照機率判斷要不要帶傘。戰略也是,預測絕對不是預言,更不是神喻,沒有什麼叫作說得很準的國師,想找國師跟天師的,麻煩去找命理老師或是星座專家,去宮廟求籤。
滾動式修正的真正意義是,你可以把各項工作以及內容細項包裹化,一個個丟給執行單位,而你可以掌握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失誤,接受做到完美跟勉強可以的程度。計畫照著推行後,開始出現預想到的誤差,面對這些結果照著目標修正,並推出可執行的專案繼續推行。
戰略學入門已經提到一些發展史,還有怎樣做計劃的概念,接著要進入基礎的階段,大致上分成預測與計畫的階段。筆者會試圖把「時間」的概念帶入。
前幾天有人轉了周布雅的臉書給筆者看,就大致是霸權論的概念,也沒說錯什麼,只不過想到一些很有趣的東西,可以當作大架構下的細節補充。這篇會比較短一點,太深入跟細緻的就不提了。
這篇來稍微提一下,戰略上較正統的解釋法怎麼看,除了有人問以外,主要也是看到太多…呃,怎麼說呢,也不是一廂情願,感覺像是看了太多特定說法,想要灌輸你誰當選都不會改變的思維。
前幾天提到局勢的變化之類,筆者覺得還是稍微正式的補充一下。美中之間的態勢急轉直下,讓許多人驚訝不已,覺得時代真的變了,國際局勢究竟是大勢所趨還是世事難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發動戰爭的因果(1)    淨空法師講述 在現代這個時代,哪一個國家要是對別的國家發動戰爭,那叫大笨蛋,那叫愚痴到極處。用戰爭手段處理問題的時候,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二次大戰就結束了,往後不可以再用這種方式。為什麼呢?科學技術發達了,特別是傳媒發達了,今天無論世界上發生一點什麼小事,全世
有!只是應該叫兵仔,兵仔是誰?是鬥雞?為什麼他要做鬥雞?是原生被挑戰嗎?原生悲被挑戰怎麼樣?要殺人?你們相不相信兵仔是好人?只是心裡住著一個魔鬼。有個仔的就是內在小孩,兵仔不是魔鬼。小魔鬼可以嗎?小魔慈比較好。兵仔應該要有一顆鬥爭心,非鬥雞文化。 不是為道業而生?是的,兵仔不是為道業而生,因為他要
Thumbnail
透過古代哲學和現代科學的對話,探討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古老悖論。本文討論了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對此問題的看法,並指出科學無法解釋的深刻的形而上學真理。同時,透過神祕學的角度,闡述了生命和意識的起源,帶出了對於生命和意識不朽性的思考。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在战场上,双方军队在开始战斗之前,军队中的指挥官会如何选择或者决定战斗地点呢?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理想情况下,其中一方必然会想办法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战斗。他们会选择一个能够发挥自己优势,抵消敌方优势的地方。比如敌人有很多坦克,
Thumbnail
又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怪我有好幾年不敢吃蛋 台灣的教育在於大學端,這個問題我在「講不完的教育」這個專題裡有提到,大學本來就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地方,但現今的大學,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卻沒有一所死傷逃掉的大學主導人再檢討自己創辦的大學為什麼會傷亡這麼慘重?   一個不懂得檢討失敗原因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The Decision Paradigm 全書三大要點: 決策者必需記得的三大要訣 Cynefin Framework理順狀況 PODS 系統全面靈活運用
Thumbnail
對於求學時代一直有軍訓課的安排,卻對民防概念模糊的無以復加。印象中的軍訓課就是基本教練、各種戰爭型態介紹、不知道在幹嘛的武器介紹,而且這些介紹還都是分組報告,不知道去哪抄來一堆自己也看不懂的資料糊弄糊弄就拿到學分了。工作的關係也做過民防編組,大概就是把去年的資料拿出來,年度改一改,還很積極的曾經把民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所謂「兵法」,即是「用兵之法」,說白話就是「用軍策略」——使用軍隊的策略、使用軍隊打贏戰爭的方法。「兵」即軍隊、「法」即策略。此「法」與五事之「法」無關。大家經常把「戰略」等同於「策略」,但是,前者是指『戰爭策略』,後者在本質上是指『方法』。Strategy在中譯兩者皆可,當然是錯誤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發動戰爭的因果(1)    淨空法師講述 在現代這個時代,哪一個國家要是對別的國家發動戰爭,那叫大笨蛋,那叫愚痴到極處。用戰爭手段處理問題的時候,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二次大戰就結束了,往後不可以再用這種方式。為什麼呢?科學技術發達了,特別是傳媒發達了,今天無論世界上發生一點什麼小事,全世
有!只是應該叫兵仔,兵仔是誰?是鬥雞?為什麼他要做鬥雞?是原生被挑戰嗎?原生悲被挑戰怎麼樣?要殺人?你們相不相信兵仔是好人?只是心裡住著一個魔鬼。有個仔的就是內在小孩,兵仔不是魔鬼。小魔鬼可以嗎?小魔慈比較好。兵仔應該要有一顆鬥爭心,非鬥雞文化。 不是為道業而生?是的,兵仔不是為道業而生,因為他要
Thumbnail
透過古代哲學和現代科學的對話,探討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古老悖論。本文討論了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對此問題的看法,並指出科學無法解釋的深刻的形而上學真理。同時,透過神祕學的角度,闡述了生命和意識的起源,帶出了對於生命和意識不朽性的思考。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在战场上,双方军队在开始战斗之前,军队中的指挥官会如何选择或者决定战斗地点呢?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理想情况下,其中一方必然会想办法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战斗。他们会选择一个能够发挥自己优势,抵消敌方优势的地方。比如敌人有很多坦克,
Thumbnail
又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怪我有好幾年不敢吃蛋 台灣的教育在於大學端,這個問題我在「講不完的教育」這個專題裡有提到,大學本來就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地方,但現今的大學,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卻沒有一所死傷逃掉的大學主導人再檢討自己創辦的大學為什麼會傷亡這麼慘重?   一個不懂得檢討失敗原因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The Decision Paradigm 全書三大要點: 決策者必需記得的三大要訣 Cynefin Framework理順狀況 PODS 系統全面靈活運用
Thumbnail
對於求學時代一直有軍訓課的安排,卻對民防概念模糊的無以復加。印象中的軍訓課就是基本教練、各種戰爭型態介紹、不知道在幹嘛的武器介紹,而且這些介紹還都是分組報告,不知道去哪抄來一堆自己也看不懂的資料糊弄糊弄就拿到學分了。工作的關係也做過民防編組,大概就是把去年的資料拿出來,年度改一改,還很積極的曾經把民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所謂「兵法」,即是「用兵之法」,說白話就是「用軍策略」——使用軍隊的策略、使用軍隊打贏戰爭的方法。「兵」即軍隊、「法」即策略。此「法」與五事之「法」無關。大家經常把「戰略」等同於「策略」,但是,前者是指『戰爭策略』,後者在本質上是指『方法』。Strategy在中譯兩者皆可,當然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