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戰略學入門教學:計畫的構築(1)

2020/04/0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戰略學入門一開始,就提到戰略本身有思想與計劃的兩部分。前半的思想過程與歷史發展已經差不多了,後半要教讀者怎樣作計畫,以及戰略想定的基礎,跟如何擬定劇本。
戰略的計畫,大致上分為三大類:
  1. 願景的規劃。(wish)
  2. 劇本的想定。(scenario)
  3. 執行的專案。(project)
台灣的戰略教學,極端重視願景,還會拒絕承認討厭的想定,根本不去學怎麼做專案計劃。這其實也不能怪當事者,因為台灣的戰略教育,多半從中國戰略思想史開始,直接教《孫子》,其他的武經七書(《吳子》、《三略》、《六韜》、《司馬法》、《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幾乎都不提,非常奇怪。
然後西方戰略思想史,只看鈕先鍾老師的翻譯版,很少找原典來一本本細讀,結果變成只學到《戰爭論》等經典的導論,而且好像西方兩千年來都沒有什麼值得說的東西。雖然這是台灣戰略學多半都國關派在教的理由,然後戰略學被踢到牆角,不然就是當成軍事教育的一環,會弱化是理所當然的。

願景、劇本與專案的關係

以下開始,筆者要講具有操作性的東西,也就是怎樣作這三大類計畫?首先了解三者相關關係,如下圖1。
圖1 願景、想定、計畫三者之間的關係
可以看到藍色曲線,指的是依照目前的狀況發展下去,我們將會得到藍色的成果。若我們希望得到更大、更多的成果,目標在橘色點,則這個目標我們就稱之為「願景」(wish),假設我們有兩種達成的路徑,一種是「想定劇本」(scenario)A,慢慢加速最後衝刺,另一種是「想定劇本」B,則是保持穩定速率達到目標。而在藍色與橘色兩者之間的落差,需要投注資源,怎樣運用這些資源以達成目標,將之寫成「計畫」(project)。
各位可以從上圖簡單了解到,這三類的戰略計劃,彼此之間並不衝突,只是一個整體戰略規劃中的不同區塊。通常你作一套戰略計劃,一定是三者兼具,不可能只有其中一個。
只提願景叫空想,只提劇本叫不現實,只提專案叫紙上作業。
在「願景 – 想定 – 專案」中,如何建立起一套合理的連續三段論,而不會成為幻想?請參照圖2的相關連結關係圖。
圖2 願景 – 想定 – 專案 之間的關係
可以看出,三者之間是要不停回饋,不斷修正,是一種動態的過程,絕非恆久不變的概念。

提出願景:從想像到具體

願景來自想像,尚未發生但希望發生的事情。這裡常人都有一個疑問,「你怎麼確定這個願景不是幻想」?戰略計劃的重要,在於凝聚所有人的共識,願景來自於溝通,沒有溝通就提出願景,那叫做「你自以為」。提出願景有一個標準流程可以參考,如下圖3。
圖3 建立願景的一般流程
A. 首先你要先想像一個問題,然後給予明確的定義,連自己都定義不出的,不能提出成為願景,必須重想。當你拿出一個可定義的問題,就可以轉化成能夠說明的願景,提交到組織內,說明或是說服其他人。在群體階段,常出現三種狀況,不接受、聽不懂、部分同意。

範例

【想像問題】
社區前有一大塊沙土空地,不僅很難看,風一吹就塵土飛揚影響健康。
【定義問題】
把這塊沙地綠化好了 → 不明確的定義
把這裡變成公園 → 明確的定義
【具體化願景】
我希望這塊沙地可以變成公園。
提出可說明的願景:
我希望這塊塵土飛揚的沙地,可以變成社區民眾休憩的公園。
【說服他人】
基於健康與美觀的理由,希望這塊地可以綠化成公園,放假能讓社區民眾休憩、溜小孩的好處去。
反應狀況:不接受 → 這塊地有一半是我的欸,我想等都更蓋大樓,沒得商量 →
  • 重新【想像問題】:這塊地有一半是公有地,這部分跟議員陳情希望市政府來蓋公園。另一半地希望至少能種草地,不要塵土飛楊,請政府出錢。
反應狀況:聽不懂 → 蓋公園?蓋什麼樣的公園啊,親水公園嗎? →
  • 重新【定義問題】:把這塊沙地變成有遊樂設施的兒童公園,因為本社區兒童很多。
反應狀況:部分同意 → 我覺得蓋公園很好,不過我比較想要有涼亭的老人公園,年紀大了嘛。
反應狀況:完全同意 → 我家有兩個小孩,放學都在家打電動,有公園玩很好。
將圖像列出優先度
在可以被接受,以及可以做到的範圍內,列出目標的優先程度。
  • 【不可讓步】:要求政府改建成公園,只能是公園,不能是別的設施或場所。
  • 【能夠談判】:最好是兒童公園,但如果真的沒辦法,其他種類公園也可以。
  • 【可割可棄】:我們幫那位地主找看看有沒補助,可以協助處理塵土飛揚的問題,例如買個防塵網之類的。

形成共同的願景

B. 通常不接受的情況,很可能是抵觸到他的核心價值,怎樣都不可能接受,範例中的地主,對他而言改建成公園沒有利益,顯然也不可能要求政府低價強徵。所以為了妥協,你得要重新修正問題,即使是部分修正也得做,好比說就改建公有地的那一半就好,他的私人土地就不要動,除非你不想跟他談,就是要他捐出來。
聽不懂的狀況,除了自己的語言表達太差之外,多半是定義問題的狀況,只有自己聽得懂,別人其實真的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以範例來說就是,你只說蓋公園很棒,但對社區民眾來說,公園太籠統,大家想的可能都不一樣,為了讓願景更清晰,需要進一步定義。此範例用老人跟兒童公園類比,也有可能不是公園,而是其他種類的東西。
部分同意,是指雙方在這個願景中都有共同的利益,但有些需要調整的地方,範例中指的是,支持公園的老人民眾,而他比較希望有涼亭給他泡茶聊天,但也不是說兒童公園不行。其他完全同意的,就是利益相合,家裡有小孩的民眾。
到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把願景的交集處,列出各種優先度。因為一個願景,通常不會只有成功或失敗兩種結果有經驗的人會曉得,設立階段性目標的願景較會成功。此時我們可以把這個願景中的利益拆開,列出優先度,若是這個願景的核心利益,怎樣都不能讓的,稱之為核心價值;可以談判讓步的,是一般價值;有達成很好,沒達到也無所謂(可割可棄)的是邊陲價值。
以這範例來說,去跟政府與民意代表溝通,蓋公園是一定要的,不接受其他方案,例如政府說「蓋公園太貴,直接鋪成水泥地比較快,就沒有塵土」的時候,我方不接受,這種不可更動的稱之核心利益。
而有兒童公園很好,但萬一真的因為經費不足,或其他因素,蓋個有涼亭的簡單公園比較省事,那大家也可以接受,這稱之可以談判的部分。
幫隔壁那個想蓋大樓的地主,申請一些可以買防塵網的補助,是因為希望他也支持蓋公園的提案,畢竟蓋好後是提高房價的設施,自己不需要花錢買防塵網,他會更高興。當然你若覺得他要自己出錢,或是找環保局開罰他,罰到他解決自己那一半的土地,也不是不行。只是這會不會弄到他不爽,每天來亂你蓋公園的計畫,就很難說,那不如花錢消災。這種有沒有都沒差,但有的話更好,就可以列入共同利益,算是讓地主有支持的理由。

打造對願景的使命感

C. 當參與者都支持這個願景,共同連署、請願、跑公聽會等等,大家就會產生一種使命感,覺得要讓這塊灰色暗沉的空間,變成有小孩歡笑聲的綠地,是非常重要的。
使命感可以提高參與者的效率,所以千萬不能有悲壯感,要儘量正面,像是範例中,若改成把地主罰到死、告政府瀆職告到死,就是負面情緒,就算產生使命感,也很容易因為累積挫折,很快有人退出。
不是每一個範例,都可以明確切分這麼細的願景擘劃,下面的考試範例就相對簡單。
一個數學萬年不及格的班級,班導開班會時,希望大家這次段考數學班平均要達到80分,同學多數也想拚拚看,經過班會同意。但同學們也知道很難達成,老師與同學認為,只要平均60及格就很棒了,能拿到70就算賺到,80算撿到。只要同學們有了共同願景,產生使命感,隨著全班共同作業,使命感會打造的越來越強,老師這時候要發練習題跟排考試,都不會有人喊累。
有沒有糟糕的願景?有的,溝通越少越糟糕。
例如,某立委的選舉願景是環保,宣稱選上後要讓塑膠製品在台灣消失,這個提出願景的過程,不僅沒跟幕僚商量,連跟選民都沒溝通過,「反正恁爸就是要這樣」。然後硬逼著競選人員下去宣傳,押著自己的樁腳去跟選民說明,甚至逼黨中央要替他強力站台,不然就要脫黨參選。
這個假想案例,就是典型的願景只有他自己想過,強迫他人接受,其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打造願景的最大理由,其實就是散播希望,讓組織成員處在正面的氛圍中,深信自己正在做一件好事,不僅對大家有好處,還是可行的。願景配合適當的劇本想定,以及良好的專案計畫,參與者就會產生強烈的使命感,推動整個願景成為事實。

越缺乏溝通,越容易失敗

若你以為,可以透過小手段,讓大多數人這次勉強接受你提的願景,壓著大家完成目標,反正達成戰略目的,結果非常之好。那你就大錯特錯,因為別人的支持很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為了其他理由委屈求全,不加以溝通就強迫他人接受你的願景,最常見的結局,就是組織分裂,反對你的人不願意替你犧牲。
「那是你的願景,跟我無關。」
溝通是建立願景的最重要手段,一旦出現上面這句話,基本上就是沒有願景的戰略計劃,後面的想定跟專案,都會變得形式化,執行者沒有熱情。不僅沒有效率,更可能讓整個計畫失敗。
戰略計劃中沒有單打獨鬥的,你必須跟你的團隊形成強有力的連結,保持良好的互動,在執行任何大計劃之前,充分溝通與建立共識,無比的重要。
在提出願景後,需要做劇本想定,也就是下一篇的內容。而這正是戰略計畫中最困難的部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2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