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事務改革...…的問題(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個系列來談軍事事務改革,個人其實並…沒有很想講,因為複雜的事物要討論出具體的方向,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你在工三小(講啥潲)」。

筆者沒開玩笑,多年下來,每當我們討論A的改革方案,就會跟B的方向產生牴觸,A改的越仔細,B就偏離的更嚴重,若採取ABCDE全盤都顧好的方法,結果就是大家都不滿意。這導致不少人,最後就是一頭栽到某一項目,堅定地認為這是關鍵,不從這開始改一切休提。

欸,每個人都說自己才是關鍵,這個……

raw-image

現代武器組成精密複雜,專家都會掛一漏萬

一般人會說,這就是錢不夠多的問題,確實錢不是問題,沒有錢才是,但在軍事事務改革上,跟平時經驗有一個很大的差異,那就是「時間」。一款武器從設計到量產編制,五年都算超級快的,十年以上並不少見,讀者可以想想,當今世界上被公認最好的一些兵器,哪一款是去年才發售?

這還跟精密度有關,陸海空軍的各軍種武器,複雜與精密度的落差,更會讓你覺得渾沌不明,亂七八糟到每個都對、每一個都不對。具體點說,就是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某方面的專家,用他自己「現在」的專業、「當年」的經驗,在談一件「橫跨多年發展」武器的狀況,聽完後去跟業界現在「正在做的人」打聽,常會聽到翻白眼。

啊?說錯了?不,並不是說這些專家講錯,他們在大方向上的概念是沒錯的,但科技進步的速度……並不快,是複雜度太高導致判斷有誤。呃,這講完應該各位還是不懂,所以這邊稍微比喻一下。

假設某款武器的關鍵零組件有甲乙丙三款,每一款的技術細節,要從原理到生產都能理解,需要花很久的時間,原理的基礎知識要某科系碩士以上程度,下去碰生產流程,並能抓到生產精度與產出的微小差距,大概一年。

所以,有位專家過去碰了零組件甲,零組件乙、丙則是跟同行的人常常交流的程度,而他現在離職很久,和他交流乙跟丙這兩項的朋友要嘛離職了,不然就是現役的有保密問題不能透露太多。現在距離這款飛機的開發,從專甲家離職後到正式量產已經又過了十年,這位專家對內情還有多少理解?

(編輯攝於千葉縣成田航空科學博物館)

(編輯攝於千葉縣成田航空科學博物館)

通常是對甲這款零組件還是很熟悉,畢竟就做這行的,看一看外觀跟技術資料,大致還是可以推估出甲的現狀如何。但是他對乙丙就會有預估失誤的問題,除非這位專家對老同學、老同事全部都沒失聯,並常常更新資料,還不至於差太多。

各位有沒發現,要一個長年研究這方面的人,離職後還保持對現在狀況的更新度,已經是相當困難,更不要說是某一方面了。

那麼,對這款武器的實際戰力會有關鍵影響的零組件有幾項?

很抱歉,通常超過10幾樣以上,現代武器的複雜度是乘法,不是加法。每一款零件對武器戰力的影響若是5%,那麼實際的誤差到整體來說,最低會只剩下60%(數值化比喻不是真的這樣)。所以各位把以上的情況複雜三五倍,就能理解為何就算是專家,很可能對這款武器的理解,依然不能說夠全面。

現代戰爭是多位一體作戰,非單一武器決勝負

那我們怎麼去評估一款武器的效能?這其實真的很……複雜。現代戰爭是系統戰,不是單一兵器可以決定,就算二次大戰,你要把坦克用到極致,大概要有很多很多的坦克,才足以顛覆戰略性影響。正常讀過戰史的都曉得,即便你坦克威力十足,有敵方兩倍的數量跟實力,若空中優勢完全在敵方,依然是被打好玩的。

現代戰爭的戰術,是依存在系統上,這陣子又看到人在談空地一體戰,筆者是覺得感動,這些軍事專有名詞居然可以從網路上的一般人口中說出(QQ)。雖然這位朋友的理解看來歪很多,但至少可以講出不能只看單一武器,這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

各位朋友很難體會筆者這種感動,20歲以上的台灣一般人,對軍事事務的理解,以及各式各樣謠言的傳播,完全建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電影」上,能有這種進步還能從普通人中說出,表示軍事常識的提昇不是毫無效果,即便是「雀の涙」至少不是零。(編按:麻雀的眼淚,比喻數量極少)

轉回來,筆者的意思是,就算這款武器的效能,在某一款零組件上有跳躍式的提升,正如中國最常做的宣傳,用特定的方式取得某一部份進展,就吹到打外星的程度,有用嗎?

就算是這種程度的跳躍也沒有什麼用。(影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開發的先行者

舉個例子就是,假設台灣拿到最新的引擎技術,國產戰機可以保持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就代表我們可以設定空軍深入中國陸地打擊?

當然不行啊。麻煩看一下波灣戰爭跟更早的贖罪日戰役,為何需要防空飛彈基地,以及各項雷達的配合,預警機的早期發現,甚至是地面情資的回報?

因為就算你不只超音速巡航,還是兩倍音速巡航,飛彈還是比你快啊,雷達的電磁波依然是光速,你是要怎樣用這「超快速度」突破這些阻礙?當然不能說速度快不是優勢,只是這種優勢並非決定性因素,尤其在雙方旗鼓相當下,你可以在某一個地方產生局部優勢,但萬萬不可認定單方戰力已經銳不可擋。

多數國民缺乏軍事知識,改革難度破天

我們要曉得的是,確實某些武器的突破性發展,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這決定性是在局部。正常雙方戰力可以對峙的情況下,都各自具備戰術上抵銷此種武器效能的辦法,或是戰略上調整到一個新的均勢,故很難用此武器產生「全勝」的結果。

我們會有這種單一兵器無敵論的想法,是受到電視娛樂媒體傳播,需要大量「聲光效果」,結果洗久了,被洗到的人也包含會寫軍事的一般軍宅。不過某些專家,也許為了派系利益、經費爭搶、曝光度增加等等目的,也是會刻意這樣操作。不過這真的全是利益的陰謀論?實際上大多並非如此。

例如雙亞戰爭,每一個筆者身邊認識的一般人,都只記得無人機無敵,其他的都不知道,你問他雙方的戰前準備度跟情報統合,甚至是雙方的軍事戰術思維……別鬧了,他至少還知道無人機這件事,要追問他無人機哪一國提供,哪一家廠牌,用了哪些零件,零件怎樣生產……

算了,他知道無人機很好了,給他拍拍手。

筆者是認真的,這不是反諷。所以軍事事務改革為何講這麼多,都不提個具體方案出來?因為你在民主國家想要推行改革,要說服的對象就是這種「大部分都不知道,知道無人機就很棒」的民情。

覺得可以靠洗媒體洗到民眾支持特定武器的購買,跟推動整個國家從都不想碰軍事改革到願意聽,完全不是同一等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K.HSU-avatar-img
2022/01/10
論中共先行者射擊穩定度對準確度之影響?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6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焦慮地緣政治、戰爭風險...,都很想對內心焦躁的人說,他們隨便講、你隨便聽就好,要訓練出左耳進、右耳出。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焦慮地緣政治、戰爭風險...,都很想對內心焦躁的人說,他們隨便講、你隨便聽就好,要訓練出左耳進、右耳出。
Thumbnail
回到寫作上,怎樣的普及文是好的寫法?以軍普來說,就是要一次只講一件事。這前面幾篇講很多,這邊再強調一次,必須一次只講一件事,最忌諱跨太多層次,例如用「步槍性能推論包含裝步砲、空地一體作戰的勝負」。
Thumbnail
回到寫作上,怎樣的普及文是好的寫法?以軍普來說,就是要一次只講一件事。這前面幾篇講很多,這邊再強調一次,必須一次只講一件事,最忌諱跨太多層次,例如用「步槍性能推論包含裝步砲、空地一體作戰的勝負」。
Thumbnail
軍隊就是一家超大型企業,裡面有各種部門運作,從產品開發到代理,製造生產到出貨,顧客服務跟產品保固,什麼都有。這也是廢話,現代企業的雛型,管理技術跟發展,都是戰爭催生、軍隊使用後出現的。
Thumbnail
軍隊就是一家超大型企業,裡面有各種部門運作,從產品開發到代理,製造生產到出貨,顧客服務跟產品保固,什麼都有。這也是廢話,現代企業的雛型,管理技術跟發展,都是戰爭催生、軍隊使用後出現的。
Thumbnail
這個系列來談軍事事務改革,個人其實並…沒有很想講,因為複雜的事物要討論出具體方向,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你在工三小(講啥潲)」。當討論A的改革方案,就跟B產生牴觸,若採取ABCDE全盤都顧好的方法,結果大家都不滿意。這導致不少人最後一頭栽到某一項目,不從這開始改一切休提。每個人都說自己是關鍵,這…
Thumbnail
這個系列來談軍事事務改革,個人其實並…沒有很想講,因為複雜的事物要討論出具體方向,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你在工三小(講啥潲)」。當討論A的改革方案,就跟B產生牴觸,若採取ABCDE全盤都顧好的方法,結果大家都不滿意。這導致不少人最後一頭栽到某一項目,不從這開始改一切休提。每個人都說自己是關鍵,這…
Thumbnail
這其實是很妙的問題,最近跟人聊天,尤其遇到「政治類」的事務,反對方最後都是大絕招「你初衷變了」,試圖結束當下回合。 為何很妙?因為,人家是有把初衷說得一清二楚給你聽嗎? 
Thumbnail
這其實是很妙的問題,最近跟人聊天,尤其遇到「政治類」的事務,反對方最後都是大絕招「你初衷變了」,試圖結束當下回合。 為何很妙?因為,人家是有把初衷說得一清二楚給你聽嗎? 
Thumbnail
上週拿產線當個概念,解釋了軍事技術,要傳授是沒有那麼簡單的,這次來講一下跟經濟相關的。說是經濟,也非經濟學,僅是很單純的後勤補給等延伸觀念,說到底現代各種知識,數百年前都是從軍事需求開始。
Thumbnail
上週拿產線當個概念,解釋了軍事技術,要傳授是沒有那麼簡單的,這次來講一下跟經濟相關的。說是經濟,也非經濟學,僅是很單純的後勤補給等延伸觀念,說到底現代各種知識,數百年前都是從軍事需求開始。
Thumbnail
上週講了一堆前言,這周開始講實際點的,第一個要講的,就是「怎樣看懂一篇計畫」。您自己可能要試著寫一份計畫書,會比較容易了解筆者的意思,不過這篇就先當各位都沒有做過來解釋。
Thumbnail
上週講了一堆前言,這周開始講實際點的,第一個要講的,就是「怎樣看懂一篇計畫」。您自己可能要試著寫一份計畫書,會比較容易了解筆者的意思,不過這篇就先當各位都沒有做過來解釋。
Thumbnail
最近多了不少探討兩岸戰爭的YouTube,不意外的是多以「疑問句」的寫法收尾,私下也是有人在問,看了各式各樣的講法,那麼當我們無法單純從數據去看,怎樣評估軍事力量才準確?
Thumbnail
最近多了不少探討兩岸戰爭的YouTube,不意外的是多以「疑問句」的寫法收尾,私下也是有人在問,看了各式各樣的講法,那麼當我們無法單純從數據去看,怎樣評估軍事力量才準確?
Thumbnail
會反對我們的,不見得是反對我們本身,可能只是反對計畫的方向,或是執行的手段,甚至是細節的不完美,而反對者本人可能就是這方面的專家,若我們將反對意見全數打成對人不對事,覺得批判我們團隊中任何一人,就是反對我們全部,那就是被綁架,這就是在造神。
Thumbnail
會反對我們的,不見得是反對我們本身,可能只是反對計畫的方向,或是執行的手段,甚至是細節的不完美,而反對者本人可能就是這方面的專家,若我們將反對意見全數打成對人不對事,覺得批判我們團隊中任何一人,就是反對我們全部,那就是被綁架,這就是在造神。
Thumbnail
做計劃跟推動是兩件事,並不是計劃完美,別人就得要買單;即便計畫還是得做,先求有再求好,能推動再修正到完美,絕對比等完美計畫再施行正確。
Thumbnail
做計劃跟推動是兩件事,並不是計劃完美,別人就得要買單;即便計畫還是得做,先求有再求好,能推動再修正到完美,絕對比等完美計畫再施行正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