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Lesson: Simon Sinek - 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勵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imon Sinek said:People do not buy what you do but why you do it.


為何蘋果公司如此成功?

為何萊特兄弟先成功發明了飛機?

為何Mr.金恩博士成功地激勵人們?

為何偉大的領導者/企業家如此成功?

-因為他們很有錢嗎 不

-因為他們時機都比別人準嗎 不是

-因為他們更有雄厚的資金嗎 也不是

前言:人們總是將一間公司的失敗歸咎於人力的使用、市場的狀況、或是資金是否充足上,當然這樣的想法不能說錯,但Simon Sinek為我們帶來了另一種思考的方式--黃金圈理論


Simon Sinek統計並分析了這些成功者與失敗者,並將領導者行動的思維劃分為三個領域

WHY-可以說是信念以及核心,也就是行動的發想信念

HOW-如何執行,並達到目的?

WHAT-目的、結果,也就是行動最後的產物


raw-image


Simon Sinek指出當領導者行動的層次是以why出發再到how再到what時,那才是他們成功的原因,而追求目的(what)才思考how和why的人則是由外向內走,那即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這個例子當中,著實的體現了 倖存者法則的概念-成功的人名留青史,敗者被抹去、淡忘。

Samuel Pierpont Langley,曾經擁有那些我們認為成功所需的鑰匙-它們有從國防部拿到的5萬美元的資金、充足的人脈、哈佛學歷的人才去研發一個飛行機器,他們具備你認為成功所需的條件,但最後卻是默默無名、沒有大學學歷的萊特兄弟兩人先成功研發了飛機,你認為是為什麼? 因為創業者都是學歷不高的人嗎?因為運氣使然嗎?還是他們私底下是天才?

Simon Sinek給出的答案在於,Samuel Pierpont Langley追求的是結果,是名譽是榮耀而萊特兄弟卻是帶著實現飛行機器的信念貫穿他們的一舉一動,當萊特兄弟起飛時,Samuel Pierpont Langley 離職了,更加證明他們的動機只是財富和榮譽罷了。

People do not buy what you do but why you do it.

人們相信領導者是因為他們相信領導者的信念所以他們支持,無關於你產品的質量,價位的高低、甚至是產品的形狀,為何蘋果如此成功?因為他們堅持著 Simple的信念,想要更加的便利如此而已,民眾因為自己想要支持"簡單"的信念所以跟著這位領導者走,這裡和 阿德勒心理學如出一轍--你的行動只跟你的慾望、信念有關,而與環境、過去無關。因此信念、動機才是成功的出發點,最後的結果與目的都是附加的甜頭罷了,這就是偉大的領導者做的事。

CALL TO ACTION.

今日,此時此刻,你已領悟到偉大領導者正在做的事,即使黃金圈理論是個統計沒有絕對正確的觀點和證明的方程式,但我們絕對可以從中思考並化前車之鑑為防範未然,反觀市面上的創業家,統計有99%的企業開創不到5年即告破產,我想他們大概也只是為了賺錢而創業,沒有核心信念的公司和沒有品牌信念又有何差呢?,如同一副徒有外觀的空殼,而中心卻蕩然無物,最後終究走向失敗又要怪罪於誰呢?這些教訓是我們可以謹記的,這樣的經驗是使我們更進一步的材料。這樣的你,知道下次該如何行動了嗎?記得黃金圈理論的概念,以信念貫穿一切吧。

ABOUT GENZ.

至此,我們也不斷的在想盡辦法貫穿我們GENZ的信念--Z世代的年輕力量,我們一起追夢、一起改變、一起號招更多的青少年,不再次遷就於現實,也不再為孤身奮鬥而畏懼,而是互相協助了解彼此並突破自我還有面對的高牆,那便是我們GENZ的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en Z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Gen 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23
Express your opinions without hesitations. 你是否曾經在學習英文口說的同時,因為自己的濃厚的台灣腔而不敢開口? 這是許多台灣人常見的迷思。現今社會給予普遍大眾的觀念是要求我們以追求完美的美式或是英式口音做為目標學習,換句話說,英文口說的成敗與否相對地不再
Thumbnail
2020/10/23
Express your opinions without hesitations. 你是否曾經在學習英文口說的同時,因為自己的濃厚的台灣腔而不敢開口? 這是許多台灣人常見的迷思。現今社會給予普遍大眾的觀念是要求我們以追求完美的美式或是英式口音做為目標學習,換句話說,英文口說的成敗與否相對地不再
Thumbnail
2020/10/21
"補習"恰似已成為台灣學生的主要課餘活動,過去曾統計過,在台灣補習班的數目遠超出便利商店,由此我們可看出補習般在台灣已成市場導向,當然不只台灣,大多數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等等也同出現類似情況。這樣的普及度讓補習變成了一種文化般的存在,而這不禁讓我們思考,補習真的有用嗎? 為何台灣的補習風潮如此興盛
Thumbnail
2020/10/21
"補習"恰似已成為台灣學生的主要課餘活動,過去曾統計過,在台灣補習班的數目遠超出便利商店,由此我們可看出補習般在台灣已成市場導向,當然不只台灣,大多數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等等也同出現類似情況。這樣的普及度讓補習變成了一種文化般的存在,而這不禁讓我們思考,補習真的有用嗎? 為何台灣的補習風潮如此興盛
Thumbnail
2020/10/21
《窗邊的小荳荳》(日語: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是日本著名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徹子所著的自傳隨筆集。其內容是描述作者(主角荳荳)在被傳統教育的排斥下,來到了一間校風自由、多元小學「巴氏學園」中,所經歷的愛與成長。因為書中用純樸真摯文字,鮮活細膩地描繪出荳荳的純真,與這所小學獨樹一格的教育方式。這本
Thumbnail
2020/10/21
《窗邊的小荳荳》(日語: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是日本著名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徹子所著的自傳隨筆集。其內容是描述作者(主角荳荳)在被傳統教育的排斥下,來到了一間校風自由、多元小學「巴氏學園」中,所經歷的愛與成長。因為書中用純樸真摯文字,鮮活細膩地描繪出荳荳的純真,與這所小學獨樹一格的教育方式。這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起床?為什麼工作?為什麼努力? 企業為什麼存在?為什麼設計產品與服務?為什麼採用某種行銷策略?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起床?為什麼工作?為什麼努力? 企業為什麼存在?為什麼設計產品與服務?為什麼採用某種行銷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感到迷惘及困惑時,有時候問題不在於不知道做什麼或該怎麼做,而是忘了為什麼而做。也就是說,人生遇到岔路時,我們時常會把誤會當機會,把雜訊當資訊,什麼都做了,卻也等於什麼都還沒做。此時最重要的就是重新找回自己的為什麼,讓我們一起點燃心中的為什麼。
Thumbnail
當我們感到迷惘及困惑時,有時候問題不在於不知道做什麼或該怎麼做,而是忘了為什麼而做。也就是說,人生遇到岔路時,我們時常會把誤會當機會,把雜訊當資訊,什麼都做了,卻也等於什麼都還沒做。此時最重要的就是重新找回自己的為什麼,讓我們一起點燃心中的為什麼。
Thumbnail
羅輯思維有篇文章介紹這本書。作者是哈佛商學院與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的兩位知名策略教授,花了近三十年時間研究賈伯斯、比爾蓋茲與葛洛夫,整理出了五項策略原則,並認為蘋果、微軟與英特爾之所以能贏得矚目的成就,與這些策略原則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羅輯思維有篇文章介紹這本書。作者是哈佛商學院與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的兩位知名策略教授,花了近三十年時間研究賈伯斯、比爾蓋茲與葛洛夫,整理出了五項策略原則,並認為蘋果、微軟與英特爾之所以能贏得矚目的成就,與這些策略原則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貫穿本書的黃金圈理論: 凡事任何事、獲取任何職位甚至是創業,都必須問自己「為什麼?」,這個答案代表著你的信念、目的與理想。
Thumbnail
貫穿本書的黃金圈理論: 凡事任何事、獲取任何職位甚至是創業,都必須問自己「為什麼?」,這個答案代表著你的信念、目的與理想。
Thumbnail
這本書所指的WHY不是「打破沙鍋問到底」或「如何問問題」, 本書重點圍繞在作者所提出的「黃金圈理論」, 先搞清楚自己的「為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作者多以企業領導者角度詳述,但其理論不僅適用於商業, 亦適用於人生中每一處細節。
Thumbnail
這本書所指的WHY不是「打破沙鍋問到底」或「如何問問題」, 本書重點圍繞在作者所提出的「黃金圈理論」, 先搞清楚自己的「為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作者多以企業領導者角度詳述,但其理論不僅適用於商業, 亦適用於人生中每一處細節。
Thumbnail
這一篇想紀錄過去在企業任職中被要求的心若菩提讀書心得,其實自己蠻喜歡讀書所以沒有被強迫的感覺,也在這時候我才發現我在讀人物傳記的時候比讀一般書還快一點,可能是因為像讀故事書一樣,不需要太多的分析理解,而且過一段時間後再回過頭看還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即使當下可能以為自己沒有讀進去腦中.
Thumbnail
這一篇想紀錄過去在企業任職中被要求的心若菩提讀書心得,其實自己蠻喜歡讀書所以沒有被強迫的感覺,也在這時候我才發現我在讀人物傳記的時候比讀一般書還快一點,可能是因為像讀故事書一樣,不需要太多的分析理解,而且過一段時間後再回過頭看還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即使當下可能以為自己沒有讀進去腦中.
Thumbnail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鼓勵我們多看書;但古人又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搞得我好亂啊!到底是要看書還是不要看書? 《問題背後的問題》教我遇到事情不要先問「Why」,直到我看到《先問,為什麼?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不禁納悶,請問我遇到事情,到底要先問為什麼還是不?
Thumbnail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鼓勵我們多看書;但古人又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搞得我好亂啊!到底是要看書還是不要看書? 《問題背後的問題》教我遇到事情不要先問「Why」,直到我看到《先問,為什麼?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不禁納悶,請問我遇到事情,到底要先問為什麼還是不?
Thumbnail
Simon Sinek said:People do not buy what you do but why you do it. 為何蘋果公司如此成功?  為何萊特兄弟先成功發明了飛機? 為何Mr.金恩博士成功地激勵人們?         為何偉大的領導者/企業家如此成功? -因為他們很有錢嗎
Thumbnail
Simon Sinek said:People do not buy what you do but why you do it. 為何蘋果公司如此成功?  為何萊特兄弟先成功發明了飛機? 為何Mr.金恩博士成功地激勵人們?         為何偉大的領導者/企業家如此成功? -因為他們很有錢嗎
Thumbnail
【《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綜合書評和親身實踐】這兩本書是貨真價實的商業策略「工具書」,概念非常具體、方法完全可執行、全彩圖像化的呈現方式,透過一張「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將原本抽象複雜的商業元素「畫」成視覺化的清晰理解。
Thumbnail
【《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綜合書評和親身實踐】這兩本書是貨真價實的商業策略「工具書」,概念非常具體、方法完全可執行、全彩圖像化的呈現方式,透過一張「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將原本抽象複雜的商業元素「畫」成視覺化的清晰理解。
Thumbnail
艾兒莎每天都收到很多人私訊問我職涯的問題、人生方向選擇的問題,這些看似各種不同的無解答案,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常常提倡大家參考各大企業、各種新創與品牌的商業模式,並不是要大家一窩蜂去創業,而是要大家思考看看經營企業時會遇到的問題,並參考別人解決的方式與結果。
Thumbnail
艾兒莎每天都收到很多人私訊問我職涯的問題、人生方向選擇的問題,這些看似各種不同的無解答案,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常常提倡大家參考各大企業、各種新創與品牌的商業模式,並不是要大家一窩蜂去創業,而是要大家思考看看經營企業時會遇到的問題,並參考別人解決的方式與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