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眼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年看了兩本吳明益所寫的小說-《單車失竊記》之後。就對喜歡上他的作品。穿梭在好幾個時空中間,有一條故事線,隱隱約約的串起這一切。每一個章節就好像每天的生活,片段的很,每每要到過了好幾個章節,才回頭又發現原來有那條原先沒發現的關聯。
複眼人的閱讀經驗也類似。一個早在今年最流行的動畫片《君の名は》之前,就發現口嚼酒、穿越時空的記憶這樣的故事梗,並且加入了很多這個島上的新聞事件所勾勒出來的故事。
東岸的開發,是人跟自然的一場決鬥。人什麼都要,自然看似最後也都讓步了。但他會用他的方式,完整自然該有的樣貌。他不向儒家說的天地不仁,更像道家說的天地,他有他的法則,沒有情緒,也不是反撲,只是如實的回應。
對於我們所在意的、所失去的,那些記憶部都痛苦,會用一種特殊的形式留在我們的生活中,那個印記,有的時候是從別人的回饋才發現的,就像照鏡子那樣。痛苦到了一個極端,可能會產生不正確的印象,去填補那難以撫平的心靈創痛。而這些痛,卻不真的離開,而是在時間、其他事件的加入後,用另一種形式留在生命中。
對於不同的生命性格的理解,即使是愛,也不盡然可以消彌彼此生命最初始的那些稜角。相處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如果連愛都捨棄了,只剩下恨,那不是個故事,甚至不是悲劇,是一種邪惡,不該屬於人的一種惡毒。
那個垃圾漩渦,不僅是在海上,心理的垃圾也是漩渦。這些渦流最後都會回到他該去的地方去。即便一開始被丟棄,很可能是不經意的、覺得不重要的,最後,當她聚集了,就會產生較大、甚至較負面的影響。
對於沒一個殘酷的結果,都接著一個溫暖的人。那雙手乘載了所有的悲劇、所有的難過,最後,給這故事一個溫柔的結局。
倘若要用一個比較輕鬆的方式去了解男女相處的問題、生態環境的破壞,和這島、這島上的人相處的一些小故事。這本書都極為值得推薦。最喜歡書中的黑色幽默、指桑罵槐,那種寓言,帶著滿滿的能量,讓你會心一笑,而又不至過分尖銳。
也許生活也該如此,當作個故事,不必這麼尖銳,也有一樣的效果。而總是在學會愛別人之後,才慢慢放下自己的觀點、意見、立場,去試著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4會員
489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美式賣場買的這本小說,是電視劇都播完的時候。單純抱著想要知道這書紅些什麼的心情,趁著年假,用很舒服的速度看完。雖然故事的內容不怎麼開心,也知道這些故事一天到晚在上演。 親屬作為情感羈絆的基礎,亞洲社會對於這樣的關係,在各種關係網路裡,更難梳理得清楚。從所謂的「西方」傳來的「獨立個體」這個概念,在「
如果你看過我在底層的生活,那這一本絕對不是翻版!XD 有別於專欄作家的視角,他是一位私立大學畢業的監工,看盡了工地的人間冷暖和社會底層求生存的點點滴滴,用他能有的詞彙,寫了這本做工的人。只是希望這微小的聲音,不會因為他們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甚至經濟資本太過薄弱而銷聲匿跡。 在中產階級生活久了的人,很
對日本人而言,二戰戰敗無疑是近代史上一件極其重要的事。天皇的地位、與鄰國的關係、國防與政府法律體系的再造以及戰後的復甦等,毋寧說是一段日本人不願回顧的歷史。 這本將近500頁的書,是一個日本學者希望透過重新審視東京審判,來釐清二戰以後的一些歷史問題所做的努力。與紐倫堡大審相較,對所謂戰犯的定義、審判
寫論文寫累了就來寫拖欠了將近一週的書評吧!這本書是利用我往返香港找梨子的時間看的,然後回來就一直處於有點忙碌的狀態,直到我不想作正經事,然後來介紹一下。 其實真的滿佩服這樣一個追夢而且算得上成功的人。從書中的片段,可以稍稍發現他雖是生在衣食無虞的家庭,但也並非從小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這過程中,他如
老實說,這不是一本會自動加入到我的購物車的書,經由朋友的推薦,才進到我的購物車,最近在往返臺中高雄的火車上,沒睡著所以順利的讀完。 有研究所的書要讀,日文也得複習,年底又是加班的季節,其實並不是很有空讀書,但越是沒時間,就越會找時間做些不那麼正經的事,一個風格很一致的概念。 他是位公務員,非典型的那
素養這詞最近跟著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火燙到不行,可以說是取代能力的論述用高級辭彙中的五月天(這樣會不會得罪五迷?)。實際範疇上,大家還是遇到同樣的問題:跟能力有什麼不一樣?素養導向真的比較符合學生需求嗎?許久以前,我就主張,這是個教學認識論的改變,但看執行面,似乎跟我的想法不太一樣。於是,看到這本書之
在美式賣場買的這本小說,是電視劇都播完的時候。單純抱著想要知道這書紅些什麼的心情,趁著年假,用很舒服的速度看完。雖然故事的內容不怎麼開心,也知道這些故事一天到晚在上演。 親屬作為情感羈絆的基礎,亞洲社會對於這樣的關係,在各種關係網路裡,更難梳理得清楚。從所謂的「西方」傳來的「獨立個體」這個概念,在「
如果你看過我在底層的生活,那這一本絕對不是翻版!XD 有別於專欄作家的視角,他是一位私立大學畢業的監工,看盡了工地的人間冷暖和社會底層求生存的點點滴滴,用他能有的詞彙,寫了這本做工的人。只是希望這微小的聲音,不會因為他們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甚至經濟資本太過薄弱而銷聲匿跡。 在中產階級生活久了的人,很
對日本人而言,二戰戰敗無疑是近代史上一件極其重要的事。天皇的地位、與鄰國的關係、國防與政府法律體系的再造以及戰後的復甦等,毋寧說是一段日本人不願回顧的歷史。 這本將近500頁的書,是一個日本學者希望透過重新審視東京審判,來釐清二戰以後的一些歷史問題所做的努力。與紐倫堡大審相較,對所謂戰犯的定義、審判
寫論文寫累了就來寫拖欠了將近一週的書評吧!這本書是利用我往返香港找梨子的時間看的,然後回來就一直處於有點忙碌的狀態,直到我不想作正經事,然後來介紹一下。 其實真的滿佩服這樣一個追夢而且算得上成功的人。從書中的片段,可以稍稍發現他雖是生在衣食無虞的家庭,但也並非從小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這過程中,他如
老實說,這不是一本會自動加入到我的購物車的書,經由朋友的推薦,才進到我的購物車,最近在往返臺中高雄的火車上,沒睡著所以順利的讀完。 有研究所的書要讀,日文也得複習,年底又是加班的季節,其實並不是很有空讀書,但越是沒時間,就越會找時間做些不那麼正經的事,一個風格很一致的概念。 他是位公務員,非典型的那
素養這詞最近跟著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火燙到不行,可以說是取代能力的論述用高級辭彙中的五月天(這樣會不會得罪五迷?)。實際範疇上,大家還是遇到同樣的問題:跟能力有什麼不一樣?素養導向真的比較符合學生需求嗎?許久以前,我就主張,這是個教學認識論的改變,但看執行面,似乎跟我的想法不太一樣。於是,看到這本書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久聞大名,終於入手吳明益的複眼人,又是一部相見恨晚的好小說。   複眼人是奇幻和寫實同時存在的故事,在作者妙筆的虛實交錯之下,內涵層面相當廣泛:山海天與人、文字與語言、台灣與世界、科技與未知....種種,讓人讀起來很像打通任督二脈。   從瓦憂瓦憂島講起,是一個充滿神話沒有文字的島嶼,同時敬天畏神。
Thumbnail
「誰想成為真正的人,誰就先不能去做個隨波逐流的順民。誰想收集永垂不朽的棕櫚,誰就必須不受制於良善的名義,而必須實事求是地去調查那良善的實情。唯一終究能保持住神聖的,只有你的無愧於心。」—《論自立》
Thumbnail
我以為,人在做的所有事情,都在為了賦予”意義”,為了找到意義。 人為什麼要學習? 因為想讓事情有意義,比如說在看一本故事書,你看了很感興趣,你會做什麼? 你會去研究,去分享,去閱讀更多,去了解更多,從而構成學習。 人為什麼要活著? 因為要讓生活有意義,這概念很簡單,我們今天在玩一個遊戲,一個喜愛遊
Thumbnail
在公視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熱潮之後,緊接著在四月底,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也將改編為舞台劇於台中歌劇院上演。導演盧卡斯.漢柏在受訪時表示:「希望觀眾能被故事吸引,好似跳到故事裡面,變成裡頭的角色,去展開一場不知目的地為何處的冒險,然後迷失在其中,我覺得偶爾迷失一下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SUPERBAND節目來到了第三回合,又作了一點點與前一輪賽制不一樣的變化。 本回合賽制是:對手指定戰,不過因為節目調性的緣故,本該激情四起、火花四射的場面被弄得平平淡淡,就算僅有幾組針對性打擊或是心理戰也都沒有惡感,維持著良好音樂節目的調性,這點給予好評。
Thumbnail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Thumbnail
相信直到今天,一提到《靠岸》這部電影,許多人的腦海裡還是會浮現出「西風間樹在哪裡?」、「放下執著」這樣的念頭。不過今天我們還是要執著一點。這一點的執著,將放在討論下面這個問題上面:誰是《靠岸》這部電影中最辛苦操勞、流血流汗的角色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久聞大名,終於入手吳明益的複眼人,又是一部相見恨晚的好小說。   複眼人是奇幻和寫實同時存在的故事,在作者妙筆的虛實交錯之下,內涵層面相當廣泛:山海天與人、文字與語言、台灣與世界、科技與未知....種種,讓人讀起來很像打通任督二脈。   從瓦憂瓦憂島講起,是一個充滿神話沒有文字的島嶼,同時敬天畏神。
Thumbnail
「誰想成為真正的人,誰就先不能去做個隨波逐流的順民。誰想收集永垂不朽的棕櫚,誰就必須不受制於良善的名義,而必須實事求是地去調查那良善的實情。唯一終究能保持住神聖的,只有你的無愧於心。」—《論自立》
Thumbnail
我以為,人在做的所有事情,都在為了賦予”意義”,為了找到意義。 人為什麼要學習? 因為想讓事情有意義,比如說在看一本故事書,你看了很感興趣,你會做什麼? 你會去研究,去分享,去閱讀更多,去了解更多,從而構成學習。 人為什麼要活著? 因為要讓生活有意義,這概念很簡單,我們今天在玩一個遊戲,一個喜愛遊
Thumbnail
在公視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熱潮之後,緊接著在四月底,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也將改編為舞台劇於台中歌劇院上演。導演盧卡斯.漢柏在受訪時表示:「希望觀眾能被故事吸引,好似跳到故事裡面,變成裡頭的角色,去展開一場不知目的地為何處的冒險,然後迷失在其中,我覺得偶爾迷失一下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SUPERBAND節目來到了第三回合,又作了一點點與前一輪賽制不一樣的變化。 本回合賽制是:對手指定戰,不過因為節目調性的緣故,本該激情四起、火花四射的場面被弄得平平淡淡,就算僅有幾組針對性打擊或是心理戰也都沒有惡感,維持著良好音樂節目的調性,這點給予好評。
Thumbnail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Thumbnail
相信直到今天,一提到《靠岸》這部電影,許多人的腦海裡還是會浮現出「西風間樹在哪裡?」、「放下執著」這樣的念頭。不過今天我們還是要執著一點。這一點的執著,將放在討論下面這個問題上面:誰是《靠岸》這部電影中最辛苦操勞、流血流汗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