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育兒諮詢室:孩子講不聽,是聽不懂?還是不願意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樹老師的育兒諮詢室🍀
孩子講不聽,是聽不懂?還是不願意聽?
其實是父母要說「孩子願意聽和聽得懂的話」
首先,要先思考,父母講的話孩子到底聽不聽得懂?
我們有沒有去聽孩子的需求?
(影片錄製/文字整理by大心診所大心診所粉專)

其實以語言表達能力來說,孩子的表達能力真的沒有像我們大人那麼好,所以經常不是孩子講不聽,而是我們不知道孩子要的是什麼,這樣就沒有辦法「溝通」。
舉個例子:父母要孩子不要再亂跑了,其實「不要亂跑了」對孩子來說很抽象…
👦孩子認為→什麼叫不要亂跑?
👨👩父母要思考→孩子為什麼要亂跑?

對孩子來說,到了一個開闊的空間,當然就是要跑啊,就是很好玩啊。如果父母能夠理解這兩個部分,我們就可以用孩子可以了解的方式跟他們溝通:
1. 既然知道孩子會亂跑,那可以先思考,我們到一個開闊的空間之前要先做什麼約定。如果知道孩子沒辦法控制自己,那就暫時避免到開闊的場所,或者可以到有一點封閉的場所,孩子在那邊跑都是安全的。
2. 給孩子的指令要清楚明確。「你不要亂跑」是比較不明確的說法,可以改成「你有沒有看到我在哪裡。你要看到我,我才能保護你。」要很明確的讓孩子了解能跑的範圍定義與原因,這樣孩子才會真的聽懂並執行。有的家長會說「要媽媽看得到你」,這也會讓孩子有點聽不懂,因為孩子不知道你看不看得到他。

其實,我們在溝通時,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溝通的語言不清楚,加上我們不了解孩子的需求,造成我們沒辦法跟孩子溝通。所以我們要說「孩子願意聽和聽得懂的話」,才能有效溝通。任何溝通都是如此,你不能隨便丟一顆球給別人,別人根本沒有準備好要接,所以我們有時候突然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是會嚇到他們的。

想知道更多方法,有教練陪你一起練習,
歡迎挑戰大樹家長補習班,每月招生中。
家長補習班傳送門: https://reurl.cc/KLlQq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樹的沙龍
19會員
15內容數
大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7
直接講重點:不要為孩子的人生負責任,而是讓孩子慢慢獨立自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不負責任,可以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沒有盡到照顧孩子的責任,遺棄或是忽略孩子的需求,有些家長很害怕聽到別人說:「怎麼有那麼不負責任的家長?」可是為孩子做太多,又怕養出媽寶或是有王子公主病的孩子,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10/27
直接講重點:不要為孩子的人生負責任,而是讓孩子慢慢獨立自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不負責任,可以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沒有盡到照顧孩子的責任,遺棄或是忽略孩子的需求,有些家長很害怕聽到別人說:「怎麼有那麼不負責任的家長?」可是為孩子做太多,又怕養出媽寶或是有王子公主病的孩子,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2/03/04
孩子的問題,搞到夫妻失和 話說強力寶(我兒子目前1Y1M)其實很好照顧,但是大魔王關就是他不愛睡覺,很難入睡,我們夫妻倆為了讓他睡覺,搞到夫妻失和,大吵好幾次架! 無限鬼打牆的劇情大概就是,我兒子很難入睡,一直討奶喝卻又一直敗部復活不睡,不睡也就算了,還在生母的身上翻過來翻過去,讓生母也無法休息..
Thumbnail
2022/03/04
孩子的問題,搞到夫妻失和 話說強力寶(我兒子目前1Y1M)其實很好照顧,但是大魔王關就是他不愛睡覺,很難入睡,我們夫妻倆為了讓他睡覺,搞到夫妻失和,大吵好幾次架! 無限鬼打牆的劇情大概就是,我兒子很難入睡,一直討奶喝卻又一直敗部復活不睡,不睡也就算了,還在生母的身上翻過來翻過去,讓生母也無法休息..
Thumbnail
2021/07/25
累積了一段跟家長工作的經驗之後, 我發現, 許多沒辦法好好吃飯的孩子,通常還在喝奶。
Thumbnail
2021/07/25
累積了一段跟家長工作的經驗之後, 我發現, 許多沒辦法好好吃飯的孩子,通常還在喝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孩子還沒開口發聲帶去讓醫師看過,醫師建議家長多跟孩子互動,多聊天、多講繪本。家長疑惑著,醫師建議的爸爸媽媽該做的都有做,但孩子卻還是不開口,下一步家長可以怎麼辦呢? 過程中是不是MISS掉了什麼細節呢?
Thumbnail
孩子還沒開口發聲帶去讓醫師看過,醫師建議家長多跟孩子互動,多聊天、多講繪本。家長疑惑著,醫師建議的爸爸媽媽該做的都有做,但孩子卻還是不開口,下一步家長可以怎麼辦呢? 過程中是不是MISS掉了什麼細節呢?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在充滿好奇心與生命力的孩子世界中,不時會出現不聽話的情況,這似乎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篇章。然而,背後的原因千差萬別,孩子可能因為各種情緒、需求或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
Thumbnail
在充滿好奇心與生命力的孩子世界中,不時會出現不聽話的情況,這似乎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篇章。然而,背後的原因千差萬別,孩子可能因為各種情緒、需求或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
Thumbnail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
Thumbnail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
Thumbnail
有沒有這種經驗,跟孩子講半天,但他總是聽不懂,最後就是大發脾氣,不了了知了?明明就只是希望他好,但是他就是不能理解,最後兩人不歡而散。 在家庭教育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儘管我們試圖用心和愛去溝通,但孩子似乎總是難以理解我們的意圖。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無助,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
Thumbnail
有沒有這種經驗,跟孩子講半天,但他總是聽不懂,最後就是大發脾氣,不了了知了?明明就只是希望他好,但是他就是不能理解,最後兩人不歡而散。 在家庭教育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儘管我們試圖用心和愛去溝通,但孩子似乎總是難以理解我們的意圖。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無助,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
Thumbnail
原本應該要親近的關係 孩子卻離得很遙遠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靠近孩子的鑰史 - 尊重
Thumbnail
原本應該要親近的關係 孩子卻離得很遙遠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靠近孩子的鑰史 - 尊重
Thumbnail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其实,孩子也会觉得父母越来越讨厌。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会造成亲子之间紧张的关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沟通能力,情绪表达和人际关系。
Thumbnail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其实,孩子也会觉得父母越来越讨厌。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会造成亲子之间紧张的关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沟通能力,情绪表达和人际关系。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我以小孩的角度出發,告訴父母們,要怎麼樣才會讓小孩聽話!
Thumbnail
我以小孩的角度出發,告訴父母們,要怎麼樣才會讓小孩聽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