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都有念繪本,但為什麼孩子不說話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懂孩子的個性,下一步就有方向了~~

懂孩子的個性,下一步就有方向了~~



前陣子跑大里親子館的親子會客室,遇到一組家庭,媽媽說小孩在約1歲半左右因為還沒開口發聲所以曾帶去讓醫師看過,醫師建議再觀察,但請家長多跟孩子互動,多聊天、多講繪本。媽媽這段時間在家裡跟孩子增加了許多語言的互動,但這次來孩子2歲多,有多了一些聲音,但仍舊未開口開始學說話。家長疑惑著,醫師建議的爸爸媽媽該做的都有做,但孩子卻還是不開口,下一步家長可以怎麼辦呢?我也思考著---爸媽做了我可能也會給予的建議,但過程中是不是MISS掉了什麼細節呢?


我想,應該是------”全套引導”,輸入+輸出,並重!


家長對孩子講繪本、多語言互動刺激,讓孩子浸泡在語言豐富的環境中-->給了訊息的【輸入】。但少了要有輸出!-->缺少了要去引導孩子學著”回應”大人。


那針對不同孩子的個性、語言學習的特質,大人需要給予不同的引導方法,因材施教的概念~~~~大概可以分為不同類型的孩子:

1. 孩子”不知道”要回應大人。孩子聽完大人的繪本、語言互動後,孩子沒有任何表 情任何動作任何聲音,孩子此刻的大腦就像一張空白的紙張,不知道要做些什麼說些什麼。所以當大人繼續說著說著,孩子就繼續聽著聽著。

2. 孩子有回應,但是用原本就已經會的方式回應著大人(ex發出聲音、用一指神功指向物品、點頭搖頭..)。孩子此刻需要的是被創立一個新的回應方式。

3. 孩子感受到壓力。當大人在要求孩子回應大人時會釋放出一種”期待你學我說話”的壓力,所以孩子會迴避壓力轉移陣地,寧願自己去找新的物品來玩也不願意承接大人的期待與要求,所以孩子會放棄大人手中的玩具或餅乾,轉身走人。

4. 孩子的注意力分散沒有集中在同一目標上。大人輸入語言給孩子聽,孩子聽完後一耳進一耳出或其實注意力沒放在大人的目標上,眼睛看著別處被吸引走了,思緒跟注意力也就離開了。

5. 沒有對到頻率。大人的語言輸人或互動沒有跟孩子的頻率對到頻,孩子對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沒有產生興趣,所以當大人輸入語言或跟孩子互動時,孩子的內在動機就沒有注意著大人,演變成大人說大人的,孩子的內在、眼睛跟想法都關注在自己在意的。


接著,要怎麼辦呢?

第一步,大人要先觀察出自己的孩子是屬於哪一種個性類型,才會知道要引導孩子的眉角~~~

對於第1.類型的孩子,孩子專注力是穩定著,孩子的眼神會不斷跟隨著大人一舉一動觀看著大人,所以大人要學習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起一個回應別人的動作或方式;

對於第2、3.類型的孩子,大人要學習引導孩子一個最簡單、最快秒懂、最低壓力感的回應方式再逐步進階到孩子願意用嘴巴仿說出大人期待的詞彙或聲音;

對於第4.類型的孩子,大人要知道在與孩子共同相處的數個小時中,在哪一個時間點?哪一個場所?用哪一個活動或籌碼最適宜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先能夠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才能來進行”學習如何回應大人”的練習;

對於第5.類型的孩子,大人要先放下(要孩子學說話)這件事情,要先讓大人的頻率去找對孩子的頻率,先讓彼此的頻率可以合一時間久一點,合一的活動次數多一點,才能再來談讓孩子跟著大人一起學說話表達的這件事情。


以上,懂了孩子,剩下就不難了唷~~~




早療碩士x語言治療師,我想讓孩子,因信任想學說話,因開心開口說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爸爸問話孩子不回答,爸爸大抓狂,媽媽不停當著和事佬…. 這樣的狀況時時在家庭裡發生著~~ 孩子不說話的原因除了故意要搞瘋爸爸之外會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性卡在孩子的心裡有口難言呢? 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唷~~~
孩子要能夠勝任圖卡排序這樣的活動,大概需要具備觀察力、認知能力、生活中步驟性的活動經驗…。我最近也在想,會不會跟孩子較少進行多步驟的家事、較少觀看具有順序情節的影片有關係咧?
WHY~~~~為什麼孩子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不習慣要說話、不知道要說話…。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 【說話】是被引導、鼓勵、誘發練習出來的~~~~
這一集的聊燃於心同樣邀請到孫老師持續陪著我們唷~ 孫佳銘老師,是服務南投縣擁有豐富經驗的情緒巡迴輔導老師! 這一集要來聽孫老師說說:瞭解自己情緒的五步驟,以及引導孩子從結構化邁向穩定化的四規法唷!   一起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療燃於心-聽情巡老師聊~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 ★療燃於心,燃燒對語言治療的初心★ 邱詩涵 語言治療師 孫佳銘老師,服務於南投縣有豐富經驗的情緒巡迴輔導老師。 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是孫老師設計來協助大人孩子穩定情緒的方法! 這次要來聊聊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的內容囉! 一起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爸爸問話孩子不回答,爸爸大抓狂,媽媽不停當著和事佬…. 這樣的狀況時時在家庭裡發生著~~ 孩子不說話的原因除了故意要搞瘋爸爸之外會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性卡在孩子的心裡有口難言呢? 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唷~~~
孩子要能夠勝任圖卡排序這樣的活動,大概需要具備觀察力、認知能力、生活中步驟性的活動經驗…。我最近也在想,會不會跟孩子較少進行多步驟的家事、較少觀看具有順序情節的影片有關係咧?
WHY~~~~為什麼孩子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不習慣要說話、不知道要說話…。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 【說話】是被引導、鼓勵、誘發練習出來的~~~~
這一集的聊燃於心同樣邀請到孫老師持續陪著我們唷~ 孫佳銘老師,是服務南投縣擁有豐富經驗的情緒巡迴輔導老師! 這一集要來聽孫老師說說:瞭解自己情緒的五步驟,以及引導孩子從結構化邁向穩定化的四規法唷!   一起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療燃於心-聽情巡老師聊~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 ★療燃於心,燃燒對語言治療的初心★ 邱詩涵 語言治療師 孫佳銘老師,服務於南投縣有豐富經驗的情緒巡迴輔導老師。 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是孫老師設計來協助大人孩子穩定情緒的方法! 這次要來聊聊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的內容囉! 一起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五個月的寶寶雖然還無法說出有意義的詞彙,但卻正在努力發出各種聲音。父母應該如何適當地和寶寶互動,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勇於嘗試表達。本文介紹了寶寶語言發展的過程,以及父母應該如何使用兒語、媽媽語和成人語來幫助寶寶發展語言能力。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當父母在寶寶面前使用嬰兒(寶寶)手語,可增加親子互動,寶寶能更容易表達需求與想法,教導嬰兒(寶寶)手語有助於增加寶寶信心和專注力。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每次試圖了解孩子的心事,卻總是遭遇冷漠或逃避?或許問題不在於孩子不願開口,而是我們未能捕捉到他們「準備好說話」的時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忘了,溝通的藝術不只是如何談話,更在於耐心等待那個對的時機。 深入了解如何尊重孩子的說話時機,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可能就藏在那些靜默的間隙中。閱讀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五個月的寶寶雖然還無法說出有意義的詞彙,但卻正在努力發出各種聲音。父母應該如何適當地和寶寶互動,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勇於嘗試表達。本文介紹了寶寶語言發展的過程,以及父母應該如何使用兒語、媽媽語和成人語來幫助寶寶發展語言能力。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當父母在寶寶面前使用嬰兒(寶寶)手語,可增加親子互動,寶寶能更容易表達需求與想法,教導嬰兒(寶寶)手語有助於增加寶寶信心和專注力。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每次試圖了解孩子的心事,卻總是遭遇冷漠或逃避?或許問題不在於孩子不願開口,而是我們未能捕捉到他們「準備好說話」的時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忘了,溝通的藝術不只是如何談話,更在於耐心等待那個對的時機。 深入了解如何尊重孩子的說話時機,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可能就藏在那些靜默的間隙中。閱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