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真的可以溝通嗎? 關於這個問題「是的」,而我跟我的老師朋友或是家長,從開始教書時,就一直在討論,在我們試著跟小孩子討論前,要先知道的五件事,今天連恩老師分享給大家,第一篇關於理解,因為內容比較多,會分成五篇來說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舉例: 已寫作業為例,我們會問「孩子們作業寫完了嗎?」他們可能會回答「寫完了」但我們實際發現他們只是有寫,沒寫完;在我們做家長的認知寫完作業就是要完成,沒有寫完的地方,要自己檢查,還有檢查完要自己順便拿聯絡簿來給我們簽名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辦法,因為孩子們在國小時期的學習認知還是屬於Yes/No問句,有做或是沒做,只是知道有做和還沒做,但還沒辦法知道真的思考到大人說做完兩個字的涵義,或是反問自省的能力,之後獨力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
當引導孩子思考時,我們可以遵循以下三點方式。儘管這需要耐心,但這將有助於孩子們建立自主思考的能力。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在練習以下方法時,可能需要多次重複,但這將幫助孩子們理解我們想要傳達的內容。
1. 問開放性問題:引導孩子們思考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出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鼓勵孩子們思考,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例如,你可以問孩子們:「如果你能成為一個超級英雄,你會選擇什麼超能力?為什麼?」這種問題可以引導孩子們開始思考不同的選擇,並表達自己的觀點。
2. 鼓勵觀察和描述:引導孩子們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然後詢問他們對於所觀察到的事物的看法和描述。例如,當你們在公園散步時,可以問孩子「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花朵?它們的顏色和形狀有什麼不同?」通過這樣的互動,孩子們可以學會觀察和表達自己的觀點。
3. 啟發性故事和場景:創造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讓孩子們在其中進行思考。例如,你可以說「想像一下,你在一個神奇的森林裡,遇到了一隻會說話的動物。你會問它什麼問題?」這樣的故事情境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同時引導他們思考可能的情況和選擇。
透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開始培養自主思考的能力。記住,陪伴孩子們一同思考需要耐心和時間,但這將是一個有意義且有益的過程,幫助他們成為更有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