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個人的「開始與結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lles was beginnt muss irgendwann enden.” - from the Netflix Series -Barbaren.
譯:“所有的開始,都有一天會結束。“
對你來說,這是日出還是日落?是一天的開始還是結束?
十八歲那年,母親帶著我到了紐約,參加所謂的暑期遊學課程。第一堂課,老師問每個人,你們對未來有什麼希望?「我只想要一個人!(I just want to be alone!)」老師應該沒有嚇到,倒是我可能有被自己這麼自然而然的反應嚇到,而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也好像就這樣一個人跌跌撞撞了二十年。
那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就在席慕容/鄭愁予的現代詩裡看過那個比喻: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生命中的過客。那時的我,永遠都像一個天真的小女孩,帶著理想闖蕩而不屑權威,勇氣的來源常常也都是因為身邊不乏有個人陪著,感覺天蹋下來也有人替我頂著。但是也許是自由的靈魂,配合著十八歲當時誇下的豪語,身邊的另一半好像一直很難進入到我的生命中,我好像也一直有著「一個人」奮鬥,往自己的夢想前進的心態,至於另一半能不能跟隨著我的目標,得看個人造化。年輕,總是以為身邊的人永遠都在,總是以為有揮霍不完的力氣,總是有征服不完的挑戰。
我的生命也就在不斷的變動中度過,周遊各國,因為有著夢想,有著「一個人也很好」的想像,永遠在路上,永遠在準備往某個地方去。生命中的過客越累積越多,而我也一直這麼接受者:對那些我生命中的過客來說,我也只是個他們生命中的過客。我總是「一個人走著」;而他們,也許終究會走向他們該享有的「兩個人」的生活。
的確,過去十幾年來曾經陪伴過我的他們,如今都已經結婚、生子。我還是在「一個人」的路上走著,感覺好像是我自己選擇的生命態度,不時的也會在潛意識裡自豪。
然後再仔細想了想,可能因為時間宣示著它的主宰性,可能因為生命宣示著它的脆弱。漸漸開始覺得,這樣的「一個人」好像也不全都是我自己想選擇的,好像我最終想要的,不只是成為別人生命裡的過客。但有時候我停住腳步的時候,卻發現身邊的人習慣性的只把我當過客,然後我那顆天真的心就又自然而然的繼續一個人旅行。我似乎也希望著,有那麼一天,有那麼一個時機,當我想要停下腳步的時候,身邊的人也正在尋找著相同的目的地,那也許就是「一個人」該結束的時候。
2020帶著無止盡的不確定性來到每個人的生命中,給了一個讓我無法繼續純粹天真無邪,自由來去的理由。創造了一個時機,讓身邊的人和我心中的嚮往,漸漸有了類似的方向。
工具:拿來做什麼的呢?

2020到現在,我有一個半月在北京,半個月在泰國,六個月在台灣,三個月在德國。這樣的漂流頻率,對自己和身邊的人來說都不容易。
前幾天,身邊的他拿出工具箱裡的幾個工具(如左圖),一件一件緩緩地放置在桌上,我坐在一旁好奇的探著頭,看他想幹嘛。
給你一分鐘,你想得到他想要幹嘛嗎?
當我知道答案的時候,噗嗤笑了出來。他是這麼的耿直且無厘頭。也許,這會是個很好的「一個人的結束」。

解:量戒圍
傳統意義上,我的「一個人」好像要結束了。心情是錯綜復雜的,要面對的現實和生活的挑戰,不再有簡單的你我對錯二分,不再能說走就走,我只能偷偷的期盼著我可以勝任這個新的挑戰。但我想,我們「兩個人」的心裡都明白,那個「一個人」的我們都還繼續存在著,只是現在多了一個「兩個人」的選項。
avatar-img
12會員
19內容數
觀察德國人和環境展現出來的表徵,邏輯猜測背後同,或著不同,的原因。 可能是歷史背景,可能是政治社會背景,可能是其他原因,也可能是巧合。 目的不是在於探討原因的對錯; 目的在於希望透過行為觀察,進行假設,然後做開放討論,建立起我們對事件有獨立觀點的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anice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越長大,看過越多不同人對生命的詮釋,和對嚮往的定義,也就越來越理解一件事:夢想,大部分的人都有。只是真的很多人的夢想,不像社會媒體一般鼓吹的那樣遠大,不像一般資本主義社會對成功的定義。也許『只是』開心健康的生活,也許『只是』找個好伴侶,有個健康的寶寶。
十月二十八日,在所有德國人享受完所謂的「暑假」之後,總理梅克爾和各大洲共同決定了,「封城」。十一月二日起所有餐廳,戶外活動,電影院,劇院等等全部暫停,到十一月底。
「不理它。」「找電蚊拍。」「一巴掌打死它!」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的反應可能會是其中一種。我也從來沒有想過,這代表著什麼,直到我觀察到德國人的反應。
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越長大,看過越多不同人對生命的詮釋,和對嚮往的定義,也就越來越理解一件事:夢想,大部分的人都有。只是真的很多人的夢想,不像社會媒體一般鼓吹的那樣遠大,不像一般資本主義社會對成功的定義。也許『只是』開心健康的生活,也許『只是』找個好伴侶,有個健康的寶寶。
十月二十八日,在所有德國人享受完所謂的「暑假」之後,總理梅克爾和各大洲共同決定了,「封城」。十一月二日起所有餐廳,戶外活動,電影院,劇院等等全部暫停,到十一月底。
「不理它。」「找電蚊拍。」「一巴掌打死它!」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的反應可能會是其中一種。我也從來沒有想過,這代表著什麼,直到我觀察到德國人的反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個人真正的獨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以前我以為是出社會、找工作,也有可能答案是結婚成家。但直到現在這個年紀,經歷過爸爸生病住院後,內心的震盪與搖擺,才意識到,或許一個人的「獨立」,要先從經驗父母的老去、離去,才是真正的開始,那與你究竟幾歲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2020,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的一年
*本文為《佳🌻報》第二十六期〈隻身一人〉。 創作於2024年4月25日。 前幾天家人來找我,四天三夜之後,就回去了。其實只是短短幾天,卻感覺時間過得又慢又快。 他們在這裡的四天,似乎就可以蓋滿我在這裡獨自生活的所有痕跡,讓我現在無論去哪都會突然想到幾天前我還在當他們的觀光導遊,但現在又只剩
Thumbnail
人生的道路是一條獨屬於自己的,得自己去找尋,去堅持並勇敢地走下去,是自己得去承擔的責任,是孤單寂寞的。但前進的路上會遇見同伴也有過客,經歷各種事件和風景,有相遇有離別。可自己是永恆存在的,還有日月星辰陪伴著你一起見證你的道。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對於活在當下的看法,以及對於生活中孤獨和成長的體悟。文章充滿了對於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並通過個人的經歷表達了對於自我的認識和選擇的反思。
Thumbnail
2022年底,我辭掉了工作。 這真是一個聳動的開頭,但我知道我想寫的,不僅於此。這只是一個事實,一個決定,我無意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多麼勇敢(或者無知)的人。我陷入了此生最漫長的旅行,而我哪裡都沒有去,只是待在一個房間裡,等著自己膨脹或者碎裂,被過去恐懼抓住,以及那些總是來不及抵達未來的焦慮。不同
Thumbnail
人生,一路直到晚年,能夠陪我們走到底的,應該是"獨立" ! 「青少年」時,極力擺脱父母,走出去「獨立」。 「中年」時,「獨立扛下所有責任 」,並且努力堅強前行。 而「晚年」時、更須自己一個人「獨立」,設法不給親人增加壓力 ,以免徒增自己的煩惱。努力修心養性,照顧好自己。
緣起、緣滅、勿罣礙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即緣起至緣滅的過程。很多人罣礙著在世俗裏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但這些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時間,很快就會消失了。但為何我們總會去罣礙?或許是我們對於所擁有的東西,都捨不得放手吧! 我們雖然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起了這個緣,最後也注定好要孤獨的離開這個世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個人真正的獨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以前我以為是出社會、找工作,也有可能答案是結婚成家。但直到現在這個年紀,經歷過爸爸生病住院後,內心的震盪與搖擺,才意識到,或許一個人的「獨立」,要先從經驗父母的老去、離去,才是真正的開始,那與你究竟幾歲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2020,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的一年
*本文為《佳🌻報》第二十六期〈隻身一人〉。 創作於2024年4月25日。 前幾天家人來找我,四天三夜之後,就回去了。其實只是短短幾天,卻感覺時間過得又慢又快。 他們在這裡的四天,似乎就可以蓋滿我在這裡獨自生活的所有痕跡,讓我現在無論去哪都會突然想到幾天前我還在當他們的觀光導遊,但現在又只剩
Thumbnail
人生的道路是一條獨屬於自己的,得自己去找尋,去堅持並勇敢地走下去,是自己得去承擔的責任,是孤單寂寞的。但前進的路上會遇見同伴也有過客,經歷各種事件和風景,有相遇有離別。可自己是永恆存在的,還有日月星辰陪伴著你一起見證你的道。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對於活在當下的看法,以及對於生活中孤獨和成長的體悟。文章充滿了對於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並通過個人的經歷表達了對於自我的認識和選擇的反思。
Thumbnail
2022年底,我辭掉了工作。 這真是一個聳動的開頭,但我知道我想寫的,不僅於此。這只是一個事實,一個決定,我無意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多麼勇敢(或者無知)的人。我陷入了此生最漫長的旅行,而我哪裡都沒有去,只是待在一個房間裡,等著自己膨脹或者碎裂,被過去恐懼抓住,以及那些總是來不及抵達未來的焦慮。不同
Thumbnail
人生,一路直到晚年,能夠陪我們走到底的,應該是"獨立" ! 「青少年」時,極力擺脱父母,走出去「獨立」。 「中年」時,「獨立扛下所有責任 」,並且努力堅強前行。 而「晚年」時、更須自己一個人「獨立」,設法不給親人增加壓力 ,以免徒增自己的煩惱。努力修心養性,照顧好自己。
緣起、緣滅、勿罣礙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即緣起至緣滅的過程。很多人罣礙著在世俗裏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但這些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時間,很快就會消失了。但為何我們總會去罣礙?或許是我們對於所擁有的東西,都捨不得放手吧! 我們雖然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起了這個緣,最後也注定好要孤獨的離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