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聊心室|或許先認識「死亡」,就能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愛」── 《 我離開之後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沒有她的指引,我該如何獨自航行?」

小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死亡,也沒有想到有一天媽媽會不在了。可能當時媽媽真的把我們保護得太好,不捨得我們認識太過真實的世界,所以也因此留下了不少遺憾。看著作者Hallie在日常裡,能夠和媽媽稀鬆平常的談論死亡,甚至邀請媽媽提前幫她寫好一本,在哪一天離開之後,還能帶給她人生支持的指引手冊,讓我想起了日本的「終活運動」、「老前整理」。那是能為自己生命最後一哩路的遠行前,做好充足準備,正向、樂觀面對「死亡」的態度,而那也是我讀完《我離開之後》這本書,內心獲得的感受。

一個人真正的獨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以前我以為是出社會、找工作,也有可能答案是結婚成家。但直到現在這個年紀,經歷過爸爸生病住院後,內心的震盪與搖擺,才意識到,或許一個人的「獨立」,要先從經驗父母的老去、離去,才是真正的開始,那與你究竟幾歲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Hallie說她允許自己想像失去媽媽的可能性,也深切地去體認、感受那種痛楚。或許只有這樣的想像,我們才能好好珍惜彼此還在一起的每一刻時光。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從某一天的早餐,Hallie拜託媽媽寫下手冊,而媽媽也放聲大笑的跟她說:「沒問題」。母女一起整理紀錄母後20000個平凡小日子,那些關於媽媽想說的話、想讓你記住的味道、想給你的愛,及祝福……。



「失去的本質,就是體認與接受,這將會成為你的新日常。」

媽媽的食譜,不只是一道道收藏回憶的料理,而是把媽媽所有人生五味哲學都熬釀燉煮在裡頭。

嚐一塊布朗尼吧!那曾經是外婆的味道,變成了媽媽的味道。而媽媽的味道,如今也會成為屬於你的味道。那是失去的味道,也是日常的味道;心碎的時候,就煮一盤咖哩。因為咖哩擁有全天下最不可思議的包容,可以容得下一切,就像是「媽媽」一樣;感覺自己失敗的時候,烤一塊核桃派。因為只要加了超級無敵多的糖,保證無論如何,都會很好吃。你想想看,生活中又有多少保證成功難得的機會?核桃派就是。

如果你還想知道媽媽更多的事情,那麼媽媽的訃聞,就別太浪費時間,寫下那些並不真實的、八股的、很久遠以前的,廢話。而是把重點放在邀請最了解媽媽的人,好好聊聊。然後就會發現,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媽媽。或者收拾媽媽的房間時,看到媽媽年輕時,笨拙的證件照。當然,你也可能會不小心翻出電動按摩棒。別懷疑,媽媽也是有需求的,媽媽不是聖女。但是更重要的是,裝在信封裡要給你的紙條,那是媽媽從死亡的體悟中,寫下最真切的,給你的話。希望你看到以後能明白,「媽媽有多愛你」。

raw-image


「如果我們總有一天會死,繼續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除了很愛你這個事實,媽媽還會告訴你一件驚人的事,那就是──「接下來就輪到你了」。那是父母的死亡,帶給你不容置疑的提醒。每個人,終有一天,都會站上生命跳板的盡頭。

去山上走走吧!去森林散步吧!在那裡想想浣熊與狐狸,牠們生在那,死在那。而死亡毫無疑問就是自然,是日常。如果終有一死,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或許,透過思考「死亡」,感受「活著」,那便是意義了。

「對自己好一點。」

不能夠再呼喚你的名字,不能再為你做一個糖霜蛋糕慶祝生日,不能再給你一個擁抱,只能自己躺在墳墓裡的媽媽,一定也會很難過。停止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找一份感興趣的工作、給自己買一雙好鞋、遇到對的人,一個會讓你開懷大笑,在你嘔吐時照顧你的人。讓媽媽不會為了自己的離去,而感到歉疚,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好好生活的原因。

「其實你可以的。」

如果你想念媽媽的時候,你還是可以和媽媽說說話,沒有人可以剝奪你想媽媽的權利。即使那已經是媽媽離開的第850天。沒有人規定,媽媽離開後,就要假裝媽媽不在了,你還是會在看到某些事物,在某些回憶裡,意識到「媽媽」。

raw-image


「在太陽底下談論死亡,

當我們必須獨自面對它時,就不會覺得那麼可怕。」

「我們如何迎接新生命,就該同樣重視生命的逝去。」

​​

最後,也和你的孩子聊聊死亡吧!避談死亡,反而只會讓人更加地不安。當然,你也可以趁著身體健康,為自己籌備一場理想的喪禮,好好思考自己的死亡,而那也是每個人一生之中很重要的一場個人秀。

「事實上,這一直是妳自己的人生舞台。」

「早在我離開之前就是了。」

​​

在這本書中,有太多詼諧幽默,又很撞擊內心的文圖。總會每讀一頁,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眼淚還沒流完,又破涕為笑。我相信人生也是如此吧?在哭哭笑笑的過程裡,走完一生。然而在這之中,那些讓我們哭笑的人,在意的人,深深牽掛的人,來得及不留遺憾地說聲「對不起」,還有「我愛你」嗎?

或許,先認識死亡,就能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愛,才是《我離開之後》這本書想告訴我們的事情。​

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Pndy9fZTQ


﹋﹋﹋﹋﹋﹋﹋﹋﹋﹋﹋

《我離開之後: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What to Do When I'm Gone: A Mother's Wisdom to Her Daughter

作者 / Suzy Hopkins

繪者 / Hallie Bateman

譯者 / 吳愉萱

出版社 / 三采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二珊的覓覓書房的沙龍
9會員
10內容數
覓覓書房希望陪伴你我, 閱讀彼此的生活。 從那些看似微瑣細小、觸手可及的日常裡, 找回每一刻當下的擁有, 體驗那些未曾留心的感受。
2024/07/07
印象中,或許已經有十幾年前。一位女孩,大清早的,從台中一身負重的行囊,大包小包地搭火車,一路晃到高雄。記得接車的時候,我還一臉納悶,那堆行李裡,究竟可以塞進些什麼,僅僅只是一日遊而已啊。 ​ ​ 「 我喜歡你。而且,我知道為什麼。 」 但在那之後,讓我感到最訝異的,是她從那像水餃般鼓
Thumbnail
2024/07/07
印象中,或許已經有十幾年前。一位女孩,大清早的,從台中一身負重的行囊,大包小包地搭火車,一路晃到高雄。記得接車的時候,我還一臉納悶,那堆行李裡,究竟可以塞進些什麼,僅僅只是一日遊而已啊。 ​ ​ 「 我喜歡你。而且,我知道為什麼。 」 但在那之後,讓我感到最訝異的,是她從那像水餃般鼓
Thumbnail
2024/06/16
在充滿掙扎與矛盾的成人世界裡,我們都歷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下。每個人生轉換的必經階段,或許是被迫變化的環境,亦或者是沒有親緣的約束,青春與友誼,總是最容易被遺忘在時間之流裡。所以那些有幸能夠持續一生的友誼、那些偶爾一通電話,還能訴諸心中多年惦念的好友們,更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2024/06/16
在充滿掙扎與矛盾的成人世界裡,我們都歷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下。每個人生轉換的必經階段,或許是被迫變化的環境,亦或者是沒有親緣的約束,青春與友誼,總是最容易被遺忘在時間之流裡。所以那些有幸能夠持續一生的友誼、那些偶爾一通電話,還能訴諸心中多年惦念的好友們,更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2024/06/02
就像許多故事書的開場白,總是會先從認識主角開始,娓娓道來。我是這麼想的,或許一個人的故事,也是從「他是誰」、「他的名字」開始的。而「名字」,有時候甚至比我們更早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那是一隻在路街上流浪的虎斑貓,沒有名字。
Thumbnail
2024/06/02
就像許多故事書的開場白,總是會先從認識主角開始,娓娓道來。我是這麼想的,或許一個人的故事,也是從「他是誰」、「他的名字」開始的。而「名字」,有時候甚至比我們更早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那是一隻在路街上流浪的虎斑貓,沒有名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Thumbnail
「一個人真正的獨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以前我以為是出社會、找工作,也有可能答案是結婚成家。但直到現在這個年紀,經歷過爸爸生病住院後,內心的震盪與搖擺,才意識到,或許一個人的「獨立」,要先從經驗父母的老去、離去,才是真正的開始,那與你究竟幾歲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Thumbnail
「一個人真正的獨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以前我以為是出社會、找工作,也有可能答案是結婚成家。但直到現在這個年紀,經歷過爸爸生病住院後,內心的震盪與搖擺,才意識到,或許一個人的「獨立」,要先從經驗父母的老去、離去,才是真正的開始,那與你究竟幾歲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Thumbnail
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從小由父母或長輩扶育長大,會歷經求學、唸書的過程,在學校會認識同學,開始和一二位建立深厚的友誼,離開學校後,出社會開始工作賺錢,這時候的工作職場不同學校般單純,職場上沒有人是要對你好的,對你好的人當然是要珍惜這緣份,好好感謝與回饋。 2024年5月下旬開刀,爾後休養一個月
Thumbnail
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從小由父母或長輩扶育長大,會歷經求學、唸書的過程,在學校會認識同學,開始和一二位建立深厚的友誼,離開學校後,出社會開始工作賺錢,這時候的工作職場不同學校般單純,職場上沒有人是要對你好的,對你好的人當然是要珍惜這緣份,好好感謝與回饋。 2024年5月下旬開刀,爾後休養一個月
Thumbnail
對於成年人來說,搬出父母家獨立生活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不僅標誌著邁入新階段的人生,也代表著我們正式揚帆啟航,去追尋自由與成長。 過去,我們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庇護,由他們提供一切所需。但當我們踏入成年,是時候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學會自我管理和自主決策。雖然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但正是這份艱辛,才讓我們
Thumbnail
對於成年人來說,搬出父母家獨立生活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不僅標誌著邁入新階段的人生,也代表著我們正式揚帆啟航,去追尋自由與成長。 過去,我們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庇護,由他們提供一切所需。但當我們踏入成年,是時候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學會自我管理和自主決策。雖然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但正是這份艱辛,才讓我們
Thumbnail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年輕時不懂 為何人終究會分離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 聚散離合 不過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年輕時不懂 為何人終究會分離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 聚散離合 不過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初出社會,渴望的戀情跟著到來,喜悅不過就一年,便經歷常聽聞的情變。
Thumbnail
初出社會,渴望的戀情跟著到來,喜悅不過就一年,便經歷常聽聞的情變。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Thumbnail
成長的過程得到了一些東西,也會失去一些東西;但不是每個東西都要放下的。 保有生命的活力、熱情、積極,讓一切往想要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成長的過程得到了一些東西,也會失去一些東西;但不是每個東西都要放下的。 保有生命的活力、熱情、積極,讓一切往想要的方向前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