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書趣] 自私的藝術

2020/11/0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知道自己」是個反射性的存在、一個類似於鏡子的生命,只有在生命閃耀的時候能進行反射。
已來到了2020的第四季,兩年前的我,正在為第四季的業績衝刺著、更努力抓著下一年的第一季的 forecast 不計多晚的趕出年末業績報告。反觀現在生活的我,自己安排面試家教、與補習班互相配合賺點外快、下午製作自己的教材與頻道,寫寫文章、學學新事物、看看書、交交新朋友等,都讓我每天過得充實、心滿意足。這一年,2020年,我才剛學會「如何自私」。若要我推薦今年的書,我想我會推薦這本「自私的藝術」。我以前常常會去估狗大家認為不錯的書單或是年度選書,也曾砸大錢買下、努力吞食這些推薦,直到前幾年我才發現,這些書選可能是有人被付錢去讀、可能是首富推薦、可能是個人興趣分享等等,不論為何而讀書,對那段日子囫圇吞棗的我,說實在,買書不心疼,不對味才尷尬 ; 看完不打緊,沒共鳴才糟糕。
我會推薦的書選純粹是因為這些書的出現或是朋友的口耳相傳莫名的吸引我或是剛好與我個人心境互相吸引才有機會讓我把重點佳句寫在筆記本裡。這本書從多面向的切入作為人的我們,如何在每個生活層面應用「自私」; 顧名思義,自私就是為自我著想,但背後的理由可以來自很多動機、多麼自我的比例也不見得是百分百,但唯有你很清楚知道自己如何自私你才能更懂的愛人。今年的我歷經了一些事情因而不得已必須為自己做出了改變,與此同時,這份全職家教給了我很多獨處的時間可進行很多很有質感很有效率的「自私練習」,我努力把自己過去在感情、親情、友情(凡是與人相關的情份)思考了一遍、來回試驗,反覆思索每一次自己在一段關係自己個性上的優缺、想法的不周全、情緒的失控等 ; 當然同期,我還輔佐讀了一些人際關係技巧、兩性及婚姻關係及心理諮商的相關書籍,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全面向的更加了解自己。這一年是我比大學時期沈迷在存在主義書籍的時候更能有技巧的使用「自私」。
我想分享一個我自身感受最為深切的例子就是下面這一幅圖即可完美解釋的:
「當你開始做那些最適合你及對你最好的事時,你將會惹惱一拖拉庫的人」
這個instagram帳號有不少不錯的自愛句子可以看看: https://www.instagram.com/p/CDCB7MGnhFn/?igshid=nhg4rjvy4abs
我為何這麼有共鳴這句話的原因當然有很多關於我自身成長環境及自己在許多關係中過度付出又不懂情緒管理招致的結果。我本質是個善良的人,但有過度討好別人的習慣 ; 我是個講話直率甚至不好聽的人、不夠溫柔也不擅長柔軟,但我認為我的直接絕對可以幫助到對方(前提是我總很認真去了解我身邊的人),所以態度會是一副醜話講前頭要不要聽是你的選擇 ; 但就是因為很親近的人、很信任的人,我恃寵而驕、傲慢自大甚至不顧及情面,我將他們的依賴及軟弱透過自以為是的判斷、學識理論的包裝話術來建立我的自信。現在想起來,蠢到一個恬不知恥 XD 但這又跟我上面分享的自私有什麼關係?噢,我上面揭露我的缺點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閱讀文章的你如何突破盲腸盲點。舉一個最簡單例來說,我個性中一部分的過度討好及迎合他人,讓我不懂的拒絕不合理或是我根本不可能喜歡的事情,我表面上即使不夠情願,但我終究還是做了,做個65-85分,敷衍交代同時還間接告知對方:「你滿意了吧?搞清楚,我就是不想做,但我不見得做不到。總之,我給了你要的,所以,你離我遠一點,少煩我。」舉凡爸媽對我的求學時期的期望、友情之間的關愛提醒、職場主管的交辦事項、情人對我建議的溝通方式等等。但老實說,這樣的我,活得很痛苦,我總是在別人的想法跟自身的意願拉扯、糾結 ; 我既不願意得罪人、但又心不甘情不願,我的不情願又希望對方能理解他們對我的要求有多麼無理/愚蠢或是不適合我。
這麼多年,與每個人的相處的關係,我的心一直都沒有踏實過。
直到這本書(同時伴隨不少生活境遇)我一讀再讀,才慢慢學會怎麼告訴他人我的想法、我的心意還有我的態度,更甚適當的表達我不滿的情緒。
成功做自己的訣竅就是設法在自我基本法則與親密關係的神奇公式之間,取得健康的平衡。堅定地面對自己,拒絕在自我讓步,同時也不把這樣的自己強加在別人身上。
我爸媽都是老師,一直到現在,他們都還是希望我可以是個乖乖領國家薪水的教職老師,即使現在當家教老師兼職補教業老師薪水有時比較高,他們至始至終都無法認可這份工作(連我摯友都這麼認為),他們字典裡無法接受如此不穩定性質沒有未來的工作。我從年輕順應他們的想法唸研究所時順便修習國小教程到考證照的過程,我都沒有辦法讓他們改觀一個人的工作不是只有「收入穩定」一個重要元素而已,還有「友善的工作環境、合理的薪水、乾淨衛生的工作場所、優渥的員工福利更甚至是我許多人最重視的每天的工作是否愉悅、充滿幹勁。」28歲後的我,在爭執過無數次後,我放棄了,決定悶哼他們講得一切建議。直到去年底買了這本書,在今年看完後,領悟到很多事情並徹底內化後,跟父母討論工作後來的日子,我的心很平靜很淡很定,我只是聽著看著他們、偶而贊同點頭,就這樣繼續過著讓自己心裏比較舒服的日子。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因為他人光憑嘴巴說說,就成為你的義務。
我很愛我的父母,我們家庭感情非常好,但是在人生的重大事件上,身為小孩的我很少跟我爸媽達成一致的共識,但我深信他們只是希望我平安健康,但可能用錯方法、建議錯人我弟弟被教化得非常成功、所以多死了很多不必要的細胞跟他們的大女兒爭吵只為了要她考教職。從小我就是個在很多地方都有主觀意識的人,我父母算是頗為傳統,他們沒有辦法了解我的心境有多麼糾結,多少年我努力地成為他們期望的優秀小孩,但我做不到,說到底我都不想違背我的心、犧牲我的快樂,我痛恨自己的軟弱與無能,直到所有這些委屈都轉變成怨恨,透過數不清的眼淚及無數次的爭吵冷戰都換不到認同與接受。記得有一年跟媽媽吵架到她暴衝過來打我巴掌拳打腳踢,當然是因為我說了很難聽很難聽的話,就是希望惡狠狠傷她的心,當下我的臉辣燙燙的身體熱烘烘的耳鳴著還不斷響起她對我歇斯底里地尖叫:「我跟你說,沒有人到大學還在叛逆期的!你不要太過分!我把你養這麼大...」what’s worse, 這種相處情緒激烈溝通模式還延續到了我的感情關係,最終當然就是悲劇收場。
今年,我很單純地想一個人再重新好好認識自己,我只想一個人,照顧好自己。Dear 爸媽,謝謝你們的愛與包容,你們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你們女兒很厲害,可以在不穩定中求生存、繳得起保費、偶而還可以投資股票,我跟你們保證我可以養活自己,我希望你們可以知道我很勇敢,你們雖然不會陪我到老,但請接受我的自愛,即便我嫁娶了誰,不管在哪,我都是你們的乖女兒,我永遠都會愛你們。
我目前的人生觀很簡單,死了的我們,什麼也帶不走,只有那個死前瞬間的跑馬燈幫我們瀏覽這一生是否精彩、值得回味 ; 說難聽點,像一張成績單,說好聽點,像一部電影,但這張成績單沒有分數,只有科目 ; 這部電影沒有影評,只有獨一無二的腳本、幕數及眾多人物。人生是我自己的,與你何干?(完了,有家庭的人請勿對伴侶及孩童講這句話,我只是要強調像張愛玲說得:我愛你,與你無關的概念。)
只有你,才能培養自己的個性。透過反覆練習,你才能成為更高尚的自私藝術家。
最後,我要賣個關子,這本書在兩性關係/情感關係 (如P.184),有更為精闢的金句及建議,我非常推薦大家去書店翻一翻,不然這篇文章要突破三千字了(已在這裡是3010字 XD)。文末附上我覺得智慧又浪漫的一段話:
關於愛,有一個基本法則:「做你自己- 無論何時何地」從現在開始就這麼做,而這也是你唯一的保護。...保有自己在思維上的價值觀,不要隱藏本性的渴望,生命才是你的歸屬,也唯有當你的伴侶不再以佔有你的心態佔有你,你才能真正的屬於他/她。
今天要慶祝新一任美國總統揭曉且外我媽一通30秒的電話就成功說服我花兩分鐘買了十萬多的一張股票(噴阿阿)你看我多愛她... 誠心祝福各位閱讀愉快的 Iting
小姐正在吃/ MS. ITING
小姐正在吃/ MS. ITING
Everything is process of creativity. Only through creative acts can we rise above our conditioning. 唯有透過創意的行為,我們才能跳脫制約。 那就邊跳脫邊加上勇敢吧![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