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不如無事?

2024/02/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我時常強調的,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以朋友遇上困難 向我們借錢金錢資助為例,可能產生多種狀況:

一、對方在還沒還債之前的日子裡,內心或許有負擔且產生了罪惡感,沒報恩好像自己會遭受社會道德的撻伐。

二、對方若忘恩負義,潛意識在未來的每一天是否好受呢?

三、有些施惠者可能不自覺的對受惠者情緒勒索,結果幫人幫到最後反而被遭怨恨。

四、施惠者不自覺的流露悲憫同情心,對方潛意識也會感到自尊心受挫,最後即使還了錢可能兩人之間會有些疙瘩 。

五、忘恩負義又不懂得反省之人,覺得可以利用他人善心繼續獲得幫助,那我們當初的好意是否變成姑息養奸?他後面的行為或許我們加減也會有共業。

六、對方不還錢且不負責任的消失,精神上留下許多不甘心與不平衡的情緒給自己,甚至讓自己可能有害怕付出、再也無法信任他人、質疑自己愛人的能力、恐懼與人交涉…等等負面心態。

七、幫了這次,下次不再幫,有沒有可能遭怨?

 

我們就不再舉例更多,但相信在這世間人與人必然交織更多狀況八九十……

相信你看到這會產生質疑:我就只是單純起心動念幫助他人,怎麼衍生出這麼多複雜的狀況出來?那些後續引發的故事也非由我個人所控呀!我只要將自己做好即可。

是的,你的想法是正確的。在這裡我們只是多給予你一個更高智慧的見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蝴蝶效應。此效應甚至可以說是組成我們這個維度世界的基本公式之一,因此越明白宇宙真理的人越不敢小覷因果的力量。

 

絕對不是說我們就不再行善了。

我們解釋這麼多可能衍生的因果,要的不僅僅是常人所說的保護自己、或善良留給值得的人這麼簡單。因為人心瞬息萬變,而且我們又怎麼能確定我們看人不會錯?我們要的只是增加智慧並明白箇中道理,我們的心在行善後不再因此二度受困受擾。

 

※ 明白世間一切有苦難挫折,都是每個人自身靈魂的業力及選擇,不去刻意介入及干涉他人的因果。

 

※善行也是一種因果:我種了一個因必然得到果。但當我遭遇背叛時,可能是還前世債,那我就坦然接受去洗清業力,不再產生遺憾埋怨仇恨等等負面能量。

當然也有可能是這一世你們雙方起的因果,今世對方自己做的選擇(包含自己選擇幫助對方)。如此一來那你就更應該勇敢承擔自己的決定,甘願做甘願受。

 

※真正心甘情願地幫助他人:倘若你內心設定一個期待,那必然產生得失心。

  

※擇善固執:喜悅並堅持於自己的選擇,不要後悔遺憾,自尋煩惱就是對自己不善。

 

※擴大行善的定義:不一定捐錢、滿足他人需求或為善眾人皆知的才叫行善。

可能日常生活中給人方便、不批判而多誇獎兩句、撿個垃圾,那樣純粹的心念,福報也是很大的。

 

※不要害怕行善:因為善舉確實可以洗清前世業力,但我們不把這個存放在主要動機,或刻意為之,沒有目的、順心的執行就好。

 

※認清並接受自己本質:真正善良的人,再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還是會去幫助他人。那請忠於自我初心去幫吧!因為這是你在這個世界選擇的自我定位,是你最純粹且美好的自我價值。


3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