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不如無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我時常強調的,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以朋友遇上困難 向我們借錢金錢資助為例,可能產生多種狀況:

一、對方在還沒還債之前的日子裡,內心或許有負擔且產生了罪惡感,沒報恩好像自己會遭受社會道德的撻伐。

二、對方若忘恩負義,潛意識在未來的每一天是否好受呢?

三、有些施惠者可能不自覺的對受惠者情緒勒索,結果幫人幫到最後反而被遭怨恨。

四、施惠者不自覺的流露悲憫同情心,對方潛意識也會感到自尊心受挫,最後即使還了錢可能兩人之間會有些疙瘩 。

五、忘恩負義又不懂得反省之人,覺得可以利用他人善心繼續獲得幫助,那我們當初的好意是否變成姑息養奸?他後面的行為或許我們加減也會有共業。

六、對方不還錢且不負責任的消失,精神上留下許多不甘心與不平衡的情緒給自己,甚至讓自己可能有害怕付出、再也無法信任他人、質疑自己愛人的能力、恐懼與人交涉…等等負面心態。

七、幫了這次,下次不再幫,有沒有可能遭怨?

 

我們就不再舉例更多,但相信在這世間人與人必然交織更多狀況八九十……

相信你看到這會產生質疑:我就只是單純起心動念幫助他人,怎麼衍生出這麼多複雜的狀況出來?那些後續引發的故事也非由我個人所控呀!我只要將自己做好即可。

是的,你的想法是正確的。在這裡我們只是多給予你一個更高智慧的見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蝴蝶效應。此效應甚至可以說是組成我們這個維度世界的基本公式之一,因此越明白宇宙真理的人越不敢小覷因果的力量。

 

絕對不是說我們就不再行善了。

我們解釋這麼多可能衍生的因果,要的不僅僅是常人所說的保護自己、或善良留給值得的人這麼簡單。因為人心瞬息萬變,而且我們又怎麼能確定我們看人不會錯?我們要的只是增加智慧並明白箇中道理,我們的心在行善後不再因此二度受困受擾。

 

※ 明白世間一切有苦難挫折,都是每個人自身靈魂的業力及選擇,不去刻意介入及干涉他人的因果。

 

※善行也是一種因果:我種了一個因必然得到果。但當我遭遇背叛時,可能是還前世債,那我就坦然接受去洗清業力,不再產生遺憾埋怨仇恨等等負面能量。

當然也有可能是這一世你們雙方起的因果,今世對方自己做的選擇(包含自己選擇幫助對方)。如此一來那你就更應該勇敢承擔自己的決定,甘願做甘願受。

 

※真正心甘情願地幫助他人:倘若你內心設定一個期待,那必然產生得失心。

  

※擇善固執:喜悅並堅持於自己的選擇,不要後悔遺憾,自尋煩惱就是對自己不善。

 

※擴大行善的定義:不一定捐錢、滿足他人需求或為善眾人皆知的才叫行善。

可能日常生活中給人方便、不批判而多誇獎兩句、撿個垃圾,那樣純粹的心念,福報也是很大的。

 

※不要害怕行善:因為善舉確實可以洗清前世業力,但我們不把這個存放在主要動機,或刻意為之,沒有目的、順心的執行就好。

 

※認清並接受自己本質:真正善良的人,再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還是會去幫助他人。那請忠於自我初心去幫吧!因為這是你在這個世界選擇的自我定位,是你最純粹且美好的自我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satta的沙龍
4會員
13內容數
Isatt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30
自覺靈其實以白話來說,可以理解成病識感、內觀能力、反省力、自我覺察力 這條靈每個人都有,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喚醒祂 自覺靈也是啟動你靈性的鑰匙 無論是要情感關係更好、或是金錢更豐盛、或是修行開悟,都要先認識自己 沒有這把鑰匙我們無法開始,也無法在正確的路上,更無法達到終點
Thumbnail
2024/08/30
自覺靈其實以白話來說,可以理解成病識感、內觀能力、反省力、自我覺察力 這條靈每個人都有,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喚醒祂 自覺靈也是啟動你靈性的鑰匙 無論是要情感關係更好、或是金錢更豐盛、或是修行開悟,都要先認識自己 沒有這把鑰匙我們無法開始,也無法在正確的路上,更無法達到終點
Thumbnail
2024/08/06
大家應該常聽身心靈這個詞彙,那它究竟是在說什麼呢? 身與心差別在哪呢?而心與靈又該如何區分? 身心靈此生一直與我共存,本就是一體,不可能分開。 我們常說的身心靈合一其實是強調三者間的平衡性。 那該如何達到平衡呢?  
Thumbnail
2024/08/06
大家應該常聽身心靈這個詞彙,那它究竟是在說什麼呢? 身與心差別在哪呢?而心與靈又該如何區分? 身心靈此生一直與我共存,本就是一體,不可能分開。 我們常說的身心靈合一其實是強調三者間的平衡性。 那該如何達到平衡呢?  
Thumbnail
2024/08/02
心靈能量的層級,也可以稱為頻率、氣場、磁場。 而這些所延伸出來的產物,就是我們常說的運氣、運勢。 12種檢測自己運勢好壞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8/02
心靈能量的層級,也可以稱為頻率、氣場、磁場。 而這些所延伸出來的產物,就是我們常說的運氣、運勢。 12種檢測自己運勢好壞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無我慈悲,是一種智慧的慈悲。祂允許一切的苦難發生;祂只會在「別人求助」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祂只會救助那些「有緣人」。
Thumbnail
無我慈悲,是一種智慧的慈悲。祂允許一切的苦難發生;祂只會在「別人求助」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祂只會救助那些「有緣人」。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現代社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聽到“幫助他人”這個詞,但真正付諸實踐的卻少之又少。幫助他人,不僅僅是對被幫助者有益,對幫助者本身也有深遠的影響。這裡將探討幫助他人的意義、方式以及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促進社會和諧 首先,幫助他人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當一個社會充滿了互助和關愛,社會
Thumbnail
現代社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聽到“幫助他人”這個詞,但真正付諸實踐的卻少之又少。幫助他人,不僅僅是對被幫助者有益,對幫助者本身也有深遠的影響。這裡將探討幫助他人的意義、方式以及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促進社會和諧 首先,幫助他人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當一個社會充滿了互助和關愛,社會
Thumbnail
如果你正處於一段困難的關係中,或許正在經歷心碎,你可以嘗試通過感恩來轉變它。感恩能夠像魔法一樣改變任何困難的關係,無論對方是你的配偶、兄弟姐妹、父母、岳父母、同事、老闆,還是你的鄰居。當我們面臨困難的關係或挑戰時,我們通常不會感到感激,反而忙於指責問題的存在,這意味著我們缺乏感恩之心。
Thumbnail
如果你正處於一段困難的關係中,或許正在經歷心碎,你可以嘗試通過感恩來轉變它。感恩能夠像魔法一樣改變任何困難的關係,無論對方是你的配偶、兄弟姐妹、父母、岳父母、同事、老闆,還是你的鄰居。當我們面臨困難的關係或挑戰時,我們通常不會感到感激,反而忙於指責問題的存在,這意味著我們缺乏感恩之心。
Thumbnail
有朋友貼了一篇文章出來,說到她身邊有些人無論碰到再大的困難,還是凡事堅持自己來,非常堅強又獨立。我在留言中回應了:「以前, 我最早上的團體成長班, 老師說過幾次: "讓人家幫忙 也是一種能力", 真的, 從此以後, 我才發現, 有人永遠只幫別人, 不讓人家幫忙, 我對她的感覺是: 我很生氣。」  
Thumbnail
有朋友貼了一篇文章出來,說到她身邊有些人無論碰到再大的困難,還是凡事堅持自己來,非常堅強又獨立。我在留言中回應了:「以前, 我最早上的團體成長班, 老師說過幾次: "讓人家幫忙 也是一種能力", 真的, 從此以後, 我才發現, 有人永遠只幫別人, 不讓人家幫忙, 我對她的感覺是: 我很生氣。」  
Thumbnail
當我們看到別人面臨困境時,我們可能希望幫助他們,但有時候他們並不願意接受幫助。這篇文章探討了幫助他人的困難之處,並提出了獨特的觀點。
Thumbnail
當我們看到別人面臨困境時,我們可能希望幫助他們,但有時候他們並不願意接受幫助。這篇文章探討了幫助他人的困難之處,並提出了獨特的觀點。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受訓成為助人者時的經歷。她遇到過不同風格的專業個案,而他們的反應對她的自信產生了巨大影響。透過敘事治療的方式,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自信與主導權。文章用詞溫暖,強調了溫暖與支持的力量,反思了每個人所傳遞語言的影響。最後,她鼓勵讀者從善意、溫暖的角度與他人交流,以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受訓成為助人者時的經歷。她遇到過不同風格的專業個案,而他們的反應對她的自信產生了巨大影響。透過敘事治療的方式,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自信與主導權。文章用詞溫暖,強調了溫暖與支持的力量,反思了每個人所傳遞語言的影響。最後,她鼓勵讀者從善意、溫暖的角度與他人交流,以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想幫助一個人,結果越幫越累,最後我們原本那顆純淨的心也磨損了,就開始問自己為什麼那個助人之心不見呢? 因為每一次和對方的互動當中,我們可能覺得自己有很多愛、能力、時間....,就把自己全部掏空給對方,卻忘記要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別人。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想幫助一個人,結果越幫越累,最後我們原本那顆純淨的心也磨損了,就開始問自己為什麼那個助人之心不見呢? 因為每一次和對方的互動當中,我們可能覺得自己有很多愛、能力、時間....,就把自己全部掏空給對方,卻忘記要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別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