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 獨家的那一味,我的這一味。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的味覺的建立點-台南。電影裡多層次的情感觸及了內心,也讓人想起小時候的關於食物的回憶。
從早餐的龍蝦湯開始,立刻聯想到以前喜宴結束後賓客會打包龍蝦頭回去煮味噌湯。味噌裡一定要有豆腐,還有母親喜愛的大把蔥花。
父親家族的好幾位長輩也是做過辦桌全盛時期的”水腳”,後來甚至幫著業界前輩開餐廳,幾年前以副廚的身份退休。過年時自家的菜色總不輸辦桌般的澎湃,雖然沒有魚翅鮑魚龍蝦,但一樣是山珍海味還有少不了的擺盤:香腸上桌前必須切成片,中心點綴著斜切的蒜片和蒜苗;烤過的烏魚子則是比照辦理;炒米粉上的蘿蔔絲及香菇要看似隨意的堆在最頂上。
雖然沒有機會帶走屬於祖厝的味道,好在台南的小吃永遠屹立不搖,抽空跨過二仁溪北上很快就能找到辦桌文化血脈傳承的街頭料理,每個派別都有擁護者,吃的不只是美味,還有自己的故事。
    avatar-img
    2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在那不經意的童年清晨裡 桌上總會擺著潔白的飯糰與冷冷的玉子燒。 當時的我,對於它們微妙的鹹香和高湯的淡淡芳香,還無法完全領略。 午餐時,便當裡總是那固定的兩個飯糰與一份玉子燒 無論是戶外遠足或是運動會,這樣的組合從未改變。 當眼光落在同學多樣化的便當,其中有著三明治、炸雞、或是新鮮的水果時
    Thumbnail
    我喜歡吃小吃!老店!有時候吃的是一種情懷,外帶就不對了,有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嗎? 推薦名單如下: 1.中壢瞎子巷:板條,油麵,米苔目,濃郁的湯頭,據說是每天熬煮非常多的豬骨而來,我自國小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吃的,一吃可能30幾年了,後來有兩年公司設立在中壢,幾乎也是每週至少一次的午餐饗宴! 小菜:
    Thumbnail
    這是一趟只為了享受美食的臺南之旅。作者分享了在臺南品嘗牛肉湯與米粿的心得,並感嘆人生的短暫與美好。藉由走訪文化特色店家和巷弄,感受了臺南的人文風情。文中介紹了臺南著名的文章牛肉湯和七誠米粿,並分享了美食帶來的愉悅與幸福。這篇文章還揉合了作者對人生和旅程的感悟和回顧,讓人流連忘返。
    小時候在台灣的鄉下地方, 只有過年節的時候母親買來雞隻煮成白斬雞祭祀才有可能喝到鮮美的雞湯。 那雞湯的香氣遠遠的在外邊就聞到, 會令人好奇地跑去廚房一看究竟, 自多年前媽媽生病去世, 這兒時美味記憶也就隨著消失了。 2003年的冬天, 因工作初到上海, 整個人還在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以及飲食文化,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小時候覺得這些食物都只是生活家常菜,但現在長大了,卻是再回憶曾經的點點滴滴。可能過個幾年,人去樓空,自己腦中對童年記憶會漸漸淡忘,但記錄下來的這些經歷,會是不想被遺忘的記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在那不經意的童年清晨裡 桌上總會擺著潔白的飯糰與冷冷的玉子燒。 當時的我,對於它們微妙的鹹香和高湯的淡淡芳香,還無法完全領略。 午餐時,便當裡總是那固定的兩個飯糰與一份玉子燒 無論是戶外遠足或是運動會,這樣的組合從未改變。 當眼光落在同學多樣化的便當,其中有著三明治、炸雞、或是新鮮的水果時
    Thumbnail
    我喜歡吃小吃!老店!有時候吃的是一種情懷,外帶就不對了,有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嗎? 推薦名單如下: 1.中壢瞎子巷:板條,油麵,米苔目,濃郁的湯頭,據說是每天熬煮非常多的豬骨而來,我自國小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吃的,一吃可能30幾年了,後來有兩年公司設立在中壢,幾乎也是每週至少一次的午餐饗宴! 小菜:
    Thumbnail
    這是一趟只為了享受美食的臺南之旅。作者分享了在臺南品嘗牛肉湯與米粿的心得,並感嘆人生的短暫與美好。藉由走訪文化特色店家和巷弄,感受了臺南的人文風情。文中介紹了臺南著名的文章牛肉湯和七誠米粿,並分享了美食帶來的愉悅與幸福。這篇文章還揉合了作者對人生和旅程的感悟和回顧,讓人流連忘返。
    小時候在台灣的鄉下地方, 只有過年節的時候母親買來雞隻煮成白斬雞祭祀才有可能喝到鮮美的雞湯。 那雞湯的香氣遠遠的在外邊就聞到, 會令人好奇地跑去廚房一看究竟, 自多年前媽媽生病去世, 這兒時美味記憶也就隨著消失了。 2003年的冬天, 因工作初到上海, 整個人還在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以及飲食文化,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小時候覺得這些食物都只是生活家常菜,但現在長大了,卻是再回憶曾經的點點滴滴。可能過個幾年,人去樓空,自己腦中對童年記憶會漸漸淡忘,但記錄下來的這些經歷,會是不想被遺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