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進咖啡店的櫃臺,你有留意到你如何點一杯屬於你的咖啡呢?
說話的品格:把真心放入話中的24個練習/漫遊者文化
咖啡:7歐
我要咖啡:4.25歐
您好,請給我一杯咖啡:1.4歐
上述見於韓國作家李起周《說話的品格》的封面,短短三行文字,感受到其欲傳遞那份溫暖給讀者,也就是「言品」。
言品?這不就是在教大家說話表達技巧,坊間不是充斥著「表達術」、「說話技巧術」等同樣類型的作品嗎?然而當我簡單瀏覽《說話的品格》幾個小節,便可感受到這作品的特別,與其相較於理性分析、指令驅動式的文字,它是其充滿溫度的語句、運用許多短篇故事來構築24種說話練習。例如「尊重與真心」、「共感與同理」、「關係與累積」等等。接下來,我從24種練習選擇一項出來談,便是「沈默與停頓」。
有時說話需停頓
作者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一次槍擊案受害者追悼會上的演說中的插曲,在發言的過程中突然停頓、沈默了51秒,爾後繼續進行追悼,比起滔滔不地運用華麗詞藻,這靜默反而比言語更讓現場觀眾感染其悲痛。
與其說出不成熟的話語,不如先選擇沈默,是這小節作者想要給讀者的建議。然而「沈默」似乎是一種對於本能的抗衡。
為何如此之說?《人類大歷史》的作者Noah Harari,指出智人發展出「語言」,是作為個體彼此之間的溝通、對於世界的描述方式,而傳遞最重要的訊息,是關於人類自己,也就是對他人或是世界的集體想像與八卦評論,來促進社會的緊密,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套稟性氣質去適應周遭社會,也就是一種生存機制。換言之,我們會對於他人進行分類、評價以及回應,實際上是存留在我們基因中的一部份。
與幾十萬年前的祖先最大的不同在於,人們彼此的連結度透過網路、媒體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神經元社會,我們實際上極易共享所謂的集體情緒,當前陷入了一個〈倦怠社會〉的時代,也就是「指正過剩」的時代。
或許,我們受到普魯士式教育以及現今快速社會的「薰陶」下,被教導成:面對每日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必須即時給予回應及下決定,才顯得「果決明快」。與他人的互動與討論,總是需即時產出些話語,才顯得有「參與感」。然而追求在這效率的言談之間,總會有不成熟的言語、偏頗的批評言論脫口而出,自然而然,情緒便會彼此感染。我們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世界,而這是有其侷限性的。
《反智》中提到了「肯定選言謬誤」,也就是說通常面對他人,通常會有陷入二分法的狀況:「你和我的論點不一樣、但是我的想法是對的,所以你的想法一定是錯的」,急於反應,怯於反省,而我們會走向怎樣的社會,是尊重多元?還是二分、一刀切的社會?
由於從事教職工作,每日面對學生給予的諸多問題、衝突以及意外插曲。孩子都會希冀我當下給予解答與回應,我也期許自己是個「反應明快」的教師形象。然而,後來我發現為了追求快速解決當下的問題,有時使用的語言過於粗糙、且具命令性的口吻。例如:
「反正你給我怎樣怎樣就好」、「你們就是….」等等
雖然當下問題看似解決,師生彼此的頻率反而拉遠了,因為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後來我選擇句子是:
「你們先等會,我先想想看」、「或許這件事有更好的作法,我們一起試著找看看」
接著,便思考一下如何使用細膩的話語去處理學生的問題,甚至是進行討論。簡言之,便是上述的運用「沈默與停頓」,去緩和當下需快速回應的情境,也就是「放緩決斷」。後來在面對事情處理上較為圓融、師生關係也溫和許多。
閱讀後的行動
閒話有如保特瓶,雖可回收,但是難以消滅。在給予他人溫暖的言語之前,我們不妨先選擇「停頓」,少丟點言語的垃圾,少給予武斷的評價。
此書每回閱讀,對我而言,總會有些新的領悟,並且留意自我說話方式。《說話的品格》介紹給各位,希望你我的言語,能夠在他人的心田上開上一朵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