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 |《社群假象:不要掉進與他人比較的絕望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SeiferTalks 個人議見】

raw-image

《社群假象》的作者是Jessica Abo。對於台灣讀者,這個名字可能陌生也可能熟悉,端看是否身在影視媒體產業、並且會經常關注歐美的相關消息。Jessica Abo作為新聞與媒體人,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採訪各領域或美國各地的成功者,並以激勵千禧年世代為目標。這些影片都放在她的YouTube頻道JaboTVEntrepreneur.com上,她也曾因此獲得在TED上演講的機會。

作為一本嘗試喚醒深受社群媒體控制或已被其傷害身心而不自知的大眾之書,《社群假象》除了從作者自身經驗、朋友例證出發,顯示當前人們使用社群平台貼文「只報喜不報憂」和「愛比較」(compare and despair)頗具心理病態且有害外,也用大量的篇幅關注在社群網路以外的生活。如同作者前言所說:本書注重「真實的人生」,而非「選擇性正面」(Selectively Positive)下所營造出來的虛假。因此,除了Part 1主要探究社群網路上他人看似成功燦爛的貼文轟炸對個人造成的心理負擔(事實上就是『妒忌』)、以及此類媒體成癮等諸多心理病徵外,其他章節則從個人導師、照顧情緒、創業與生活平衡、拒絕霸凌和騷擾、尋找快樂與愛情等主題,不一而足。但連繫不同主題的,依然是作者經營網路媒體與相關工作的經驗,她也將大量的採訪影片和其他資料放在YouTube或Instagram。

一如既往,我的書評並不會進行重點整理。重點整理是閱讀者自己的功課;評論者的責任卻是嘗試找出(無論是藉由批評或者附議)不同的觀點,或是引發讀者進一步的思考。前兩篇書評我主要以批評的角度出發,本次則嘗試以「提問—回答」(Q&A)模式撰寫。前兩篇書評的連結附於本篇末尾。


本書的中文書名實際上有誤導之嫌。原書名為"Unfiltered: How to be as happy as you look on Social Media";見其目錄可知:除了Part 1【社群媒體讓你焦慮了嗎?】、甚至只有Chapter 1〔當科技遇上心計〕才是充分針對社群媒體的負面問題(成癮、選擇性正面)細論,其他章節其實是在談

如何在社群媒體為主流的時代好好生活

因此,本書其實並非全部在談社群平台對人生的負面影響,更多的是在倡導如何「善用」社群網路而不受其制約、拿回生活的主導權。實際上,是一本探討與介紹讓身心與當前網路浪潮妥適共存、常時平衡的經驗之談。

如果想要充分瞭解當前科技與網路媒體對個人與群眾的傷害,可以閱讀《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我之後很快會撰寫該書的書評。


作者在本書的努力,透過一段話簡述,即「在『選擇性正面』和『手機成癮』嚴重的現代,能夠認真看待自己的真實情況,並且讓自己活得自在且快樂。」更精簡一點,則如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所言:

「誠實對待自己」(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在核心觀念之後,知道做法為何與實踐的勇氣或許更令人感到困難,因此作者花了八章的篇幅,分別就「態度選擇」、「勇於犯錯」、「拒絕霸凌」、「善用網路科技創業」、「團隊領導」、「品牌行銷」、「自我關懷」、以及「改變行為」等主題進行論述與分享。

書中絕大多數的引言或起頭,都以作者親身的經驗、或身邊親朋好友的案例為出發點;很好地運用了「故事引發興趣」的方式,不僅增加可讀性,也加強讀者對其觀念的信任。更重要的:作者將許多案例的訪談影片及其他素材呈現在其YouTube頻道或個人網站,並且將「連結」及摘要置於每篇文末,嘗試做到「線上」與紙本書的連結。在此細節上也表現出其善於經營網路社群的能力。對於同樣在經營個人品牌的讀者,非常具有參考借鑑價值。


  • 這本書有甚麼問題?如何可以更好?

我認為本書有以下二個問題:

1. 中譯本的書名可以下得更貼切

如前所述,本書英文書名及實質並未著重「社群網路的假象」;原書名直譯可「未經過濾:如何在社群媒體上照你想要的那樣快樂」("Unfiltered: How to be as happy as you look on Social Media")。使用《社群假象》容易讓讀者以為是一本社會學研究的著作。

2. 各章節欠缺連續性

雖然作者在序章中有言明:書中內容分為六大部分,且建議讀者可按照自身需要或喜好選擇性閱讀,但各章之間除了行文風格一致外,主題並不連貫。如可做更適當的安排,以同一主題貫穿全書,除具有延續性,另一方面也能更細部的談論。本書由於Part 1~6分立,各部分著墨皆不深入,甚為可惜。


  • 小結

《社群假象》作為一本現代人如何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安頓身心的指南,尚屬可取。作者以親身經驗和體悟出發,提供眾多案例與行為指導,並充分表現經營網路媒體人之明快、幽默風格;加上將社群線上資源與紙本書結合的作法,顯現個人特色與用心。如有對社群平台交際感到憂慮、或想觀摩成功網路社群經營方式,本書可為參考。



書評 | 《成為職業作家一定要知道的50件事》

書評 | 《小眾,其實不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iferTalks的沙龍
53會員
19內容數
FB粉絲頁:SeiferTalks 每日一篇書評,為的是從最基本的寫作開始打磨自己的創作能力,同時與群眾分享自己的評論和觀點。在累積到第100篇的時候會: (1)將所有文章同步到WordPress (2)錄製Podcast,方便隨時用「聽的」 一切都為打造個人自媒體品牌而努力。歡迎給予鼓勵與支持:)
SeiferTalk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11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1/05/11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哲學家說想快樂很簡單,但要比別人快樂不可能!如果想讓快樂變得簡單,你需要做到這件事!《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離婚發現自我之旅,你所不知道的事......
Thumbnail
哲學家說想快樂很簡單,但要比別人快樂不可能!如果想讓快樂變得簡單,你需要做到這件事!《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離婚發現自我之旅,你所不知道的事......
Thumbnail
❤️自己甚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之前和大家分享有關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無法培養閱讀習慣,以及日復一日的【習慣】,會讓你和其它人漸漸拉大距離,其實,就如同《原子習慣》一書中所言,任何你想培養的習慣,都是來自你對某一種【身份認同】。所以,與其,一直在找方法建立【習慣】,不同停下腳步,思索一下,自己究竟
Thumbnail
❤️自己甚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之前和大家分享有關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無法培養閱讀習慣,以及日復一日的【習慣】,會讓你和其它人漸漸拉大距離,其實,就如同《原子習慣》一書中所言,任何你想培養的習慣,都是來自你對某一種【身份認同】。所以,與其,一直在找方法建立【習慣】,不同停下腳步,思索一下,自己究竟
Thumbnail
每個人都在使用的社群媒體,加速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密度。也擴大了不同群體間接觸的機會。然而,是否所有人都能在這個快速且密集的現代社會自在的生活呢?我想聊一聊高度集成的社群對我這種不長於交際的人的看法。
Thumbnail
每個人都在使用的社群媒體,加速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密度。也擴大了不同群體間接觸的機會。然而,是否所有人都能在這個快速且密集的現代社會自在的生活呢?我想聊一聊高度集成的社群對我這種不長於交際的人的看法。
Thumbnail
本篇分享閱讀摘要,書名:讚美日記-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課,《手𤧽千砂子 著,詹慕如 譯,方智出版社股有限公司 出版》藉由每日手寫「讚美日記」,喚醒尊重自我的意識(自尊感),清除過往的失敗模式,重新認同自己、建立自信,並且享受生活與他人的美好連結。🥰
Thumbnail
本篇分享閱讀摘要,書名:讚美日記-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課,《手𤧽千砂子 著,詹慕如 譯,方智出版社股有限公司 出版》藉由每日手寫「讚美日記」,喚醒尊重自我的意識(自尊感),清除過往的失敗模式,重新認同自己、建立自信,並且享受生活與他人的美好連結。🥰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綜藝節目探討的主題很有趣,主持人和來賓討論社群平台上po出的內容,其實某種程度是假象;也就是說,有可能愈缺乏什麼,潛意識裡就愈想要po出什麼在社群裡。 確實,在生活中滑滑臉書看看IG,看到的大多是人前光鮮亮麗的一面:有到處渡假遊山玩水的旅遊打卡照、有猛曬娃兒的寶貝全家福照、也有媽媽貼出她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綜藝節目探討的主題很有趣,主持人和來賓討論社群平台上po出的內容,其實某種程度是假象;也就是說,有可能愈缺乏什麼,潛意識裡就愈想要po出什麼在社群裡。 確實,在生活中滑滑臉書看看IG,看到的大多是人前光鮮亮麗的一面:有到處渡假遊山玩水的旅遊打卡照、有猛曬娃兒的寶貝全家福照、也有媽媽貼出她
Thumbnail
是否有算過每天花多久時間在社群軟體上?扣除工作或學習等必要使用3C的時間,空閒的時間中有多少又是花在手機或電視、電腦上呢? 在這資訊量爆炸的年代,你我在不知不覺間,就像是在呼吸的同時也吸進了不少空污。高度頻繁被3C生活綁架的我們,或許可以試著「離線練習」重新為自己被過量資訊充斥的人生進行排毒。
Thumbnail
是否有算過每天花多久時間在社群軟體上?扣除工作或學習等必要使用3C的時間,空閒的時間中有多少又是花在手機或電視、電腦上呢? 在這資訊量爆炸的年代,你我在不知不覺間,就像是在呼吸的同時也吸進了不少空污。高度頻繁被3C生活綁架的我們,或許可以試著「離線練習」重新為自己被過量資訊充斥的人生進行排毒。
Thumbnail
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抱着手機 隨時查看所有訊息,朋友動態 當手機長時間沒有響,便會懷疑自己手機是不是壞了 你開始檢查自己的手機,擔心會錯過消息 突然一下訊息通知聆聲,你知道手機沒有壞 不安的心終於.........
Thumbnail
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抱着手機 隨時查看所有訊息,朋友動態 當手機長時間沒有響,便會懷疑自己手機是不是壞了 你開始檢查自己的手機,擔心會錯過消息 突然一下訊息通知聆聲,你知道手機沒有壞 不安的心終於.........
Thumbnail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SeiferTalks 個人議見】 《社群假象》的作者是Jessica Abo作為新聞與媒體人,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採訪各領域或美國各地的成功者,並以激勵千禧年世代。本書其實並非全部在談社群平台對人生的負面影響,更多的是在倡導如何「善用」社群網路而不受其制約、拿回生活的主導權。
Thumbnail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SeiferTalks 個人議見】 《社群假象》的作者是Jessica Abo作為新聞與媒體人,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採訪各領域或美國各地的成功者,並以激勵千禧年世代。本書其實並非全部在談社群平台對人生的負面影響,更多的是在倡導如何「善用」社群網路而不受其制約、拿回生活的主導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