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開放登記制週年後 一窺「雙主輔」的黑盒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鄭盛懋
責任編輯/饒辰書、郭晴
108學年起師大雙主修與輔系辦法從以往的「獨立甄選制」,改成更開放的「登記先修制」,本學年教務處提出成果報告,許多制度上的瑕疵在數據中浮現。例如「先修課程」不夠專業,選課人數也供不應求。對此,教務處提出因應措施以改善現況。
獨立甄選制與登記先修制的不同
過去臺師大雙主修與輔系是各系「獨立甄選制」,篩選標準由各系自訂,通常設有審查制度,且有人數限制。不過自108學年起改為更開放的「登記先修制」,大部分系所無須再通過各系遴選,只要休習「先修課程」就可以取得雙主修或輔系資格。雙主修及輔系的學分標準也下修至30-50之間,只要畢業前學分達到該學系、學分學程修課門檻,就可以取得認證。
先修課程三個主要問題:人數設定不均、課程不符合系上專業、擋修並未全面實行
根據教務處於本學年提供的《各系輔系雙主修先修課程選課統計表》,先修課程有以下三點問題:
一、「先修課程」的人數設定,並沒有依需求進行調整,例如有些課程在二階段選課後的仍高達197人沒有選到課,而有些課程則仍有24個空位。這樣懸殊的落差在多系共同要求的先修課程上最為常見,如多達五系都要求的「心理學」與歷史系的「文明的探索」。
二、有些先修課程設計也未能有效幫助學生了解其科系的所學專業,如科技系的「木藝大師」與企管系的「人生哲學與批判性思考」,與課程連結明顯不足,大多先修課程都是選中機率低的通識課程,造成想雙主或輔系意願的學生選不到課。
三、為何設計「先修課程」?教務處表示,為了讓同學先瞭解該系所的專業,讓欲雙主修或輔系的同學先瞭解其所學,避免取得資格後才發現與自己想像有落差。不過,因為許多科系的必修課無法有效「擋修」,造成他系學生在取得雙主修資格前便提前開始修習該科系的課,讓「先修課程」形同虛設。
教務處針對「登記制」的因應措施
為解決「登記先修制」上路後產生的種種問題,教務處未來可能將針對上述問題現況可能會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其中,關於登記數量上限與資格存續相關規定,已於本學年教務會議通過修正。
  1. 經「109學年度第一次教務會議」通過,雙主修、輔系的申請限制改為學生登記(含甄選)雙主修及輔系資格合計以二個為限,且取得資格後連續兩學期未修讀該科系課程,需重新申請登記
  2. 調整先修課程,朝向適應不同系所專業,確實達成幫助同學探索該系所專業之目的。
  3. 重新思考各系必修課程的「擋修」制度,強制同學應先修完先修課程,再開始修習該系所的其他課程。
不過,實際發展仍須持續評估學生登記現況進行調整,且也需持續與系所、教師、學生溝通,因此雙主修、輔系辦法仍存在許多變數,可參考下列延伸閱讀內容。
臺師大的師生怎麼看?
歷史系王麒銘老師表示,先修課程對於學生認識系所效果有限,課程中帶來的興趣和學生自己對那個系所的深入研究與熱忱更重要,從老師的立場來說,我們只能教授專業領域知識,然後讓學生自由探索並選擇,至於開課人數過多或過少的問題,我們也只能接受。另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認為,先修課程意義不大,有興趣的學生就算沒有先修課程也會自己往深處探究,沒興趣或無法忍受的學生自然就會退選,老師對大家的標準不會因為是外系就不同,鼓勵多元學系的方式很多,但先修課程絕對不會是最好的方法。
我們怎麼想?
臺師大學生會認為,登記制提升學生們在選課上的自由程度,不過卻因申請條件放寬導致雙主輔系統無法有效承載學生需求數量,以致延伸許多問題。學生會強調,校方鼓勵學生多元發展、打破雙主輔門檻,該會給予肯定,不過若沒有健全的制度,反而會讓這番美意產生質變。因此,學生會建議教務處發現問題後適時調整制度,讓每一項措施發揮最大效能,才是讓師大轉型成多元大學的硬實力。
獅鴨是誰?臺師大第25屆學生會新聞部大解密!
我們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25屆學生會,本屆「新聞部」以獅鴨之姿強勢回歸,以兩週一集Podcast為主題設定,輔以圖文、影音新聞進行深入報導,完整臺師大校園學生權益、議題討論、生活剪影的環境。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降低上述內容的接觸門檻、增進學生間的交流,最終達成強而有力、由下而上的學生能量。
PODCAS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聞部主要的工作項目可以區分為:Podcast、圖文報導、影音專題,同時我們也擬定出新聞部角色定位與自律規範,供關心獅鴨的各位讀者參考。
新聞部主要的工作項目可以區分為:Podcast、圖文報導、影音專題,同時我們也擬定出新聞部角色定位與自律規範,供關心獅鴨的各位讀者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王先生從任職30多年的稅務機關退休後,每天睡到自然醒,久而久之自覺生活枯燥乏味,想幫自己找些終身學習的課程充電,查詢了新竹市竹塹社區大學跟竹松社區大學的春、秋季課程,內容十分豐富,學費也便宜,一學期有18週課程,每週1堂課,如果是1學分的課程,18週學費也才1600元、2學分才2600元(實際收費標
Thumbnail
北電錄取通知書長什麼樣?是師徒制嗎?加入導師小組的時間,還有我目前都在小組做了什麼 不是吧?還沒開學就要開始寫5萬字的XXXX?其實錄取通知書長什麼樣?想看看👀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性別議題融入大學課程教師社群線上會議 時間2024/08/02星期五晚上2100-2230 主題-校園性別事件-學生之間性別事件司法實務研討 參與虎科大教師-李玉璽教授、蔣俊岳教授、林誠孝助理教授、趙育隆專案助理教授 主持-李玉璽教授(通識教育中心) 參與律師-鐘儀婷律師、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頂尖學生的表現,已經很難用之前設定的國文+英文+數A+自然4科成績篩選。觀察英文科成績在15級分(滿分)的人數百分比近5年的數字,皆大於社會成績在15級分(滿分)的人數百分比,以招生角度來看,就是用社會科當門檻,會比選用英文科更容易篩選掉學生,簡化第一階段的作業!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王先生從任職30多年的稅務機關退休後,每天睡到自然醒,久而久之自覺生活枯燥乏味,想幫自己找些終身學習的課程充電,查詢了新竹市竹塹社區大學跟竹松社區大學的春、秋季課程,內容十分豐富,學費也便宜,一學期有18週課程,每週1堂課,如果是1學分的課程,18週學費也才1600元、2學分才2600元(實際收費標
Thumbnail
北電錄取通知書長什麼樣?是師徒制嗎?加入導師小組的時間,還有我目前都在小組做了什麼 不是吧?還沒開學就要開始寫5萬字的XXXX?其實錄取通知書長什麼樣?想看看👀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性別議題融入大學課程教師社群線上會議 時間2024/08/02星期五晚上2100-2230 主題-校園性別事件-學生之間性別事件司法實務研討 參與虎科大教師-李玉璽教授、蔣俊岳教授、林誠孝助理教授、趙育隆專案助理教授 主持-李玉璽教授(通識教育中心) 參與律師-鐘儀婷律師、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頂尖學生的表現,已經很難用之前設定的國文+英文+數A+自然4科成績篩選。觀察英文科成績在15級分(滿分)的人數百分比近5年的數字,皆大於社會成績在15級分(滿分)的人數百分比,以招生角度來看,就是用社會科當門檻,會比選用英文科更容易篩選掉學生,簡化第一階段的作業!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