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走過文藝季的日子:追求「感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記得是那個月亮很亮的夜晚,一個人騎車從學校要回中和的路上,回想著自己一整天上課的經過,不知為何,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是學生不認真嗎?或許不是,我想,在我霹靂手段的鎮壓下,學生上課的參與度基本上不會太低。

是教學不流暢嗎?或許也不是,回想整個上課的過程,好像也沒有太多因為不流暢而中斷課堂的地方。

還是教學內容的問題?檢視了一下自己的教學目標,大多也都符合,考試會考的應該也都有教......

當我想到這裡,內心突然有一些明白,上完課之後,心中少了那麼一點點的東西,似乎就是「感動」。

當一位老師可以得到的感動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學生專心於課堂,收穫滿滿,也可能因為看著學生努力達成自己的理想,甚至是上課時看著學生發亮的眼神就感動不已。

當下的我很明白,我內心缺少的感動,都不是因為少了這些。


想了想,那個我覺得最缺少的,或許就是讓學生感受對於文本的感動。那天的我,似乎沒有在課堂上,讓學生走進這個文學構築的世界。

怎麼辦呢?

一方面我明白現在的國文課堂,並不是文學講堂,而是該以語文教育為目標,來引導並提升學生的閱讀書寫表達能力,而文學教育的感發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另一方面我得承認,我跟文學很不熟,我喜歡讀這些作品,可是對於如何引導學生進入文學的世界,那詮釋的功夫、文本的深度思索,以及連結文學與生活、生命的角度,都不是我熟悉且擅長的。

想到這裡,如果我還是想提供這樣的資源,給少數還是對於文學很有興趣的學生,我可以怎麼做?

於是,我想起了「文藝季」。

隔天在跟團隊老師共備的過程中,向他們提到:「我們來辦文藝季好不好?」

大家似乎也沒什麼反對意見,就當下敲定了的幾個時間,問一問行政能幫忙多少錢,以4-5場專題講座進行規劃,雖然倉促,但也「很符合我們即興風格」的開啟了南湖文藝季的奇妙旅程。

每一期文藝季都會規劃一個主題,然後舉辦1-2場教師研習,及4-6場學生講座,時間大概會延續一個多月左右,人數大概以20到30人左右為限,以藝文沙龍的形式,讓來參加的每一位都可以好好聽講、好好思考、好好說話、好好享受被文學感動的片刻。

要成就文藝季一場又一場的講座,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就是文娟

我總是晃到她座位旁邊,很抽象的跟她說今年我有什麼點子。然後,文娟就會很厲害的變出所有讓人驚艷的東西,包括主題規劃、講師邀請、電影片單挑選、還有每一場講座的內容。

她有著文學藝術的深厚底蘊與涵養,再結合自己閱讀及創作的經驗,搭配著溫柔又堅定的語調,讓坐在底下的每一位師生,都隨著深深淺淺的話語,深埋的記憶被喚醒,長期隱藏傷痛被自己重新看見,已經被摧毀的種種都能慢慢被撫平。

我才發現,原來,這就是文學的力量,也是我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中,覺得自己最欠缺的「感動」部分。

後來,我比任何一個人都更期待每一學期文藝季的到來,文藝季的每一場講座,都讓我重新省思自己的國文教學,如何透過文字及詮釋,在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能力之餘,能夠被感動。

從第一次的「經典跨世代」,第二次的「愛」,到今年的「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外聘講師從范宜如教授、作家林達陽、到詩人潘柏霖,校內講師從文娟、淑娟到姵君,我們提供更多元的主題及不同風格的講師,試圖讓參與者看見文學的更多面向。

這個活動也從校內學生老師的課程,到開放校內外學生老師共同參與,我們更期待這文藝季可以成為大家一起討論文學、交流文學的空間。

南湖文藝季可以到現在辦第三次,我要非常非常感謝科內姐姐們還有歷年實習老師的幫忙與支持,我們的錢不多,沒有辦法場場都請到外聘講師。再者,大家都知道我不很喜歡煙火式的活動與課程,「深度」與「感動」是我對於文藝季課程定位與期待。

後來發現,每位站上文藝季舞台的講師,都用盡100%力氣來準備精彩內容,聽完都讓我佩服不已,我常常在底下聽著聽著,就感動到鼻酸。看著老師跟學生都享受這個交流的當下,我就覺得一切都好值得。

過去一路以來我都是出一張嘴,一直拜託科內適合講這些主題的老師來談,而我當天就負責開場跟結尾的主持人角色。

直到今年自己講了一場,才明白站在文藝級的講台上有多難,但從看每一位講師上課的過程當中,我才發現這些看起來像是講給學生聽的講座,對我來說其實都是一場又一場精實的教師研習,我常覺得,這些文藝季課程都似乎是為了解決我心中那些關於文學的問題而規劃的。

很多人會覺得,在社區高中很多學生連文字都不想看了,這種文藝季會有人有興趣嗎?

不多,的確。但是,也的確有。而且每一位願意花課餘時間來的,都是對文學有興趣、有好奇、有感動的孩子,或許,也正因為人數少,我們才能好好的把種子放進每個人的心中,每一個種子的發芽才更顯得珍貴。

每次文藝季結束的晚上,從九樓走回辦公室的過程,看著遠方星光點點,內心的滿足、感動總是無法言喻。

我不曉得文藝季會辦到什麼時候停止,但我想只要有人願意參加,只要我們都還願意分享,這個活動的存在就有♾大的意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LH的沙龍
260會員
72內容數
我常在思考,當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到底要教什麼? 或許,透過文本,陪伴學生一起面對青春成長的焦慮,帶學生看見生命的更多可能,讓學生思索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就是教國文最重要的事。 教了幾年發現,我的青春好像都在這裡了,於是,決定慢慢寫下些什麼,聊以紀念。
JL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2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3/22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3/13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Thumbnail
2022/03/13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Thumbnail
2022/01/22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2022/01/22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閱讀寫作公開課》裡,王教授提到現今大學生的6個觀察,其中之一就是大學生關心手遊一事,手機已成為老師們最大的敵人,面對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的網路世界,為人師表者若固守舊有的教學方式,無異是不戰而降。
Thumbnail
在《閱讀寫作公開課》裡,王教授提到現今大學生的6個觀察,其中之一就是大學生關心手遊一事,手機已成為老師們最大的敵人,面對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的網路世界,為人師表者若固守舊有的教學方式,無異是不戰而降。
Thumbnail
一學期的國中生閱讀素養課在昨天結束了,不,該說是一整年的國中生閱讀素養課在昨天畫下一個讓人滿意的句點。 從白話文,到文言文。 「對國文更有興趣,答對的題目越來越多了」 「閱讀文言文更快速,不再害怕這類題目」 「這堂課對我各方面的閱讀技巧也都有滿大的幫助」 這是孩子們的回饋
Thumbnail
一學期的國中生閱讀素養課在昨天結束了,不,該說是一整年的國中生閱讀素養課在昨天畫下一個讓人滿意的句點。 從白話文,到文言文。 「對國文更有興趣,答對的題目越來越多了」 「閱讀文言文更快速,不再害怕這類題目」 「這堂課對我各方面的閱讀技巧也都有滿大的幫助」 這是孩子們的回饋
Thumbnail
新課綱國文課「有四節」、「只有四節」、「剩下四節」、「還有四節」。 這可能是國文老師們聽到這件事後的不同反應,但每個反應的背後,都顯現了國文老師們的不同思維與情緒。 我常常覺得,國文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課本上通常只會有題解、作者、課文、注釋,但是,通常一位國文老師上課要做的事,包含把課本內容及相關詮
Thumbnail
新課綱國文課「有四節」、「只有四節」、「剩下四節」、「還有四節」。 這可能是國文老師們聽到這件事後的不同反應,但每個反應的背後,都顯現了國文老師們的不同思維與情緒。 我常常覺得,國文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課本上通常只會有題解、作者、課文、注釋,但是,通常一位國文老師上課要做的事,包含把課本內容及相關詮
Thumbnail
記得是那個月亮很亮的夜晚,一個人騎車從學校要回中和的路上,回想著自己一整天上課的經過,不知為何,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是學生不認真嗎?或許不是,我想,在我霹靂手段的鎮壓下,學生上課的參與度基本上不會太低。 是教學不流暢嗎?或許也不是,回想整個上課的過程,好像也沒有太多因為不流暢而中斷課堂的地方。 還是
Thumbnail
記得是那個月亮很亮的夜晚,一個人騎車從學校要回中和的路上,回想著自己一整天上課的經過,不知為何,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是學生不認真嗎?或許不是,我想,在我霹靂手段的鎮壓下,學生上課的參與度基本上不會太低。 是教學不流暢嗎?或許也不是,回想整個上課的過程,好像也沒有太多因為不流暢而中斷課堂的地方。 還是
Thumbnail
以一個年資尚淺的老師來說,我下這樣的標題真的很可怕(感覺隨便都會被電得七葷八素),不過紀錄和整理以前的教學經驗,實是為未來做一借鏡......
Thumbnail
以一個年資尚淺的老師來說,我下這樣的標題真的很可怕(感覺隨便都會被電得七葷八素),不過紀錄和整理以前的教學經驗,實是為未來做一借鏡......
Thumbnail
  為了學習,秋日中午接了孩子下課,一家四口便驅車前往位於南投中寮鄉的爽文國中,期待與傳說中的王政忠老師(報導)碰面聊聊。  一進校門(其實是停車場的小門),當時我還以為步入了工地,發現還有些校舍正在修繕,不過整體看來乾淨整齊,感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爽文國中操場   國中,那真是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
Thumbnail
  為了學習,秋日中午接了孩子下課,一家四口便驅車前往位於南投中寮鄉的爽文國中,期待與傳說中的王政忠老師(報導)碰面聊聊。  一進校門(其實是停車場的小門),當時我還以為步入了工地,發現還有些校舍正在修繕,不過整體看來乾淨整齊,感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爽文國中操場   國中,那真是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
Thumbnail
如果國文課的想像,變得不一樣⋯⋯
Thumbnail
如果國文課的想像,變得不一樣⋯⋯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和我一樣缺乏自信 也許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點啟發 - 在我還是國小學生時 一直都是班上的吊車尾 老師是會把我叫起來 在全班同學面前當眾羞辱我 最誇張一次是在國小5年級班導私下恐嚇我 班導說:「你成績再繼續爛下去,我就會像對待X同學一樣對待你。」 X同學後來被老師打到逃學 見到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和我一樣缺乏自信 也許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點啟發 - 在我還是國小學生時 一直都是班上的吊車尾 老師是會把我叫起來 在全班同學面前當眾羞辱我 最誇張一次是在國小5年級班導私下恐嚇我 班導說:「你成績再繼續爛下去,我就會像對待X同學一樣對待你。」 X同學後來被老師打到逃學 見到
Thumbnail
座位上的孩子們正沈浸在課本的字裡行間,努力找答案填入學習單。有的快速翻閱課本,有的咬著筆桿思考,也有傾身靠向旁邊,想要從同學的答案尋找課本相應頁數...幾乎所有人都投入,這是視藝學思達的課堂日常。
Thumbnail
座位上的孩子們正沈浸在課本的字裡行間,努力找答案填入學習單。有的快速翻閱課本,有的咬著筆桿思考,也有傾身靠向旁邊,想要從同學的答案尋找課本相應頁數...幾乎所有人都投入,這是視藝學思達的課堂日常。
Thumbnail
認識學思達已經兩年,因為忙著手邊的實驗教育,從沒有實際觀課的經驗。上網爬了文章、看了影片,也潛水在學思達的社團裡,默默吸收著養分。等到終於鼓起勇氣,決定去觀輝誠老師的課,結果……(就沒機會了XD)成全
Thumbnail
認識學思達已經兩年,因為忙著手邊的實驗教育,從沒有實際觀課的經驗。上網爬了文章、看了影片,也潛水在學思達的社團裡,默默吸收著養分。等到終於鼓起勇氣,決定去觀輝誠老師的課,結果……(就沒機會了XD)成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