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不住的國文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國文課的想像,變得不一樣⋯⋯

國文課=思辨?

籌備高三下「現代詩選」的課程,有席慕蓉的「蒙文課」跟瓦歷斯・諾幹的「霧社選二」。在這些文本中,其實含有一些對於「族群」的觀念,進而帶出「族群間相互尊中與理解」的必要。在這樣的教學框架下,不斷思考著我可以設計什麼樣的課程?最後我藉由「KWL」的技巧,去做一些文本探討與思考的活動,思考「群體」間的互動關係。而且在「KWL」的活動中,每一組都有一個引導員,扮演著與同學彼此討論的角色。用這個活動想要告訴大家:問題的回答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在於願不願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同學參與「KWL」活動得到的想法

同學參與「KWL」活動得到的想法



在「KWL」活動中,各組都有輔導員的引導

在「KWL」活動中,各組都有輔導員的引導

「教」還是「學」?

在教學現場的主體是「老師」與「學生」,而大家的既定印象中「老師」就應該要「教」學生知識,而「學生」應該要「學」老師教授的課程內容。正如韓愈〈師說〉開宗明義提到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但這樣的教學方式真的能讓學生對於課程的學習保持熱情嗎?學生真的能夠從老師的講述式教學中學習文本的詮釋與理解嗎?如果轉換「教學」的角色,換成學生上台談談感覺,說說文本,是不是會感到別是一種趣味呀?!

學生談文本--〈高高的騰格里〉、〈關於一九三〇年・霧社〉

學生談文本--〈高高的騰格里〉、〈關於一九三〇年・霧社〉

如果國文課玩遊戲?

當提及想為課程注入「遊戲」的養分時,有些人會說:「高中課程繁重,為什麼要讓學生玩遊戲?教學進度不會上不完嗎?」但換個想法,如果課程都要講求進度壓力,是不是沒有辦法好好體驗課程的內容?如果課程都要講求速度,是不是讓老師、學生身心俱疲?有時候一種適當的遊戲,是為了讓彼此振作精神,讓課程變得更有活力。所以我在課前設計了「Kahoot!」遊戲,而且在午休起床的第五節課使用,讓大家振作精神,從個人相互競賽的遊戲體驗進入文本內容。

午休起床的第五節課--「Kahoot!」遊戲大作戰

午休起床的第五節課--「Kahoot!」遊戲大作戰

國文課應該保有創作的成分

由於這次的教學內容是「現代詩選」,所以我在課程最後設計了「班級創作」,每組上台創作兩輪,不限句數。而且在創作前,請大家閉上眼睛,回顧兩年國文課生活的點點滴滴,在這個班級的群體中,我們歷經很多的風風雨雨,也跟國文老師共度兩年。當中總是發生很多驚奇的事情,例如:

  • 〈燭之武退秦師〉夜縋而出默劇
  • 〈范進中舉〉唸胡屠戶罵范進的內容,超級傳神,全場哄堂大笑
  • 〈始得西山宴遊記〉爬上講桌,岈然洼然,若垤若穴,但講桌沒有垮下來
  • 〈狼之獨步〉播放馬修連恩的音樂進行朗誦,讓人起了雞皮疙瘩
  • 〈赤壁賦〉釃酒(水)臨江(講台),讓講台非常溼滑
  • 〈琵琶行〉猶抱吉他如琵琶,現場演奏被高三監考模擬考的老師跑進教室抗議
  • 〈勞山道士〉老師模仿飄然入月之景,有點傳神
  • 〈第九味〉我們畫了很多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菜色,老師畫在黑板上一一記著我們的菜色
  • 〈諫逐客書〉老師根本在饒舌吧!一直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
  • 〈庖丁解牛〉老師表演的精彩舞台劇實在厲害,表現出「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養生之道!

在幫大家回憶後,我們就開始一組一組上講台寫詩,最後完成〈當國文課遇上宇文〉,並請同學進行朗誦。

班級創作--〈當國文課遇上宇文〉

班級創作--〈當國文課遇上宇文〉

學生,他不是小孩,學生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大人

國文課重視的應該是思辨、創作與發表。我以前的老師說過:「有時候老師的一種為難是在於當傳達一些所認為好的價值,或者是正向的價值的時候,站在講台上會發現後面有很多的畫面像新聞畫面一樣一直跑,然後學生也很無所適從,他不知道該聽你的,還是他要相信他所相信的世界是那個樣子。」如果試著轉換教學的立場,給予學生一個舞台的空間能夠天馬行空的想像、談話、甚至是能夠與文人有一種邂逅,都是一種好事,正因為試了才知道,才能夠「靈感啟發靈感,行動促成行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avatar-img
2020/07/27
很有啟發性的課程設計,感謝分享!
木玉-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7/27
也謝謝你,我只是覺得教育可以有變化一些!
avatar-img
木玉的沙龍
5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在升學主義中的環境 表演藝術拿什麼跟主流比較? 這次進駐的學校中教了兩個不同的班級 第一個班級絕大部分是可以投入參與的 第二個班級的女生可以投入參與 但有些男生在課堂中一開始就會顯現出聊天躁動 實際上這顯現了男生對於課程的不安 這個不安並非一定不好 而是就學習而言,有學生已經被灌輸一定要好好學習 另
Thumbnail
在升學主義中的環境 表演藝術拿什麼跟主流比較? 這次進駐的學校中教了兩個不同的班級 第一個班級絕大部分是可以投入參與的 第二個班級的女生可以投入參與 但有些男生在課堂中一開始就會顯現出聊天躁動 實際上這顯現了男生對於課程的不安 這個不安並非一定不好 而是就學習而言,有學生已經被灌輸一定要好好學習 另
Thumbnail
期中考前一週,一如往常踏進教室。課上著上著,台下的學生,突然有種躁動的氛圍。「要考試了,還好嗎?」我笑問。 「我們用zuvio寫寫考前的心情吧!」我著手進行匿名設定,一邊交代著。 過沒一會,跑出了各種答案。 「有點緊張 因為這學期有點小恍」 「壓力好大,想放棄」 只能坦承以對。 「老師我想跟妳說:
Thumbnail
期中考前一週,一如往常踏進教室。課上著上著,台下的學生,突然有種躁動的氛圍。「要考試了,還好嗎?」我笑問。 「我們用zuvio寫寫考前的心情吧!」我著手進行匿名設定,一邊交代著。 過沒一會,跑出了各種答案。 「有點緊張 因為這學期有點小恍」 「壓力好大,想放棄」 只能坦承以對。 「老師我想跟妳說:
Thumbnail
上課前,創辦人問我要怎麼上課?我先客氣地回答,會先了解孩子的學習起點,包含文言文經驗等等。「不行這樣,這是一般體制會用的方法,先問你知道了什麼,再開始教學。我們這邊不這樣做,不然學生的慣常對應會起來。」創辦人這麼說。 開玩笑的,又不是第一天認識XD 我看了一下創辦人,安靜地想著。一邊四處走動觀察,看
Thumbnail
上課前,創辦人問我要怎麼上課?我先客氣地回答,會先了解孩子的學習起點,包含文言文經驗等等。「不行這樣,這是一般體制會用的方法,先問你知道了什麼,再開始教學。我們這邊不這樣做,不然學生的慣常對應會起來。」創辦人這麼說。 開玩笑的,又不是第一天認識XD 我看了一下創辦人,安靜地想著。一邊四處走動觀察,看
Thumbnail
英文課堂中最重要的事
Thumbnail
英文課堂中最重要的事
Thumbnail
連續開了四年的高三閱讀國寫選修,自己在課堂上也大致都以讀寫作為核心來設計課程,前前後後嘗試跟摸索了四、五年,每一年都有不同的調整,到今年更有系統,也更完整的呈現了閱讀寫作課程的樣子。 但其實從前幾年開始,我在帶自己班上學生閱讀國寫,也同時在高三選修上閱讀國寫,這過程中,內心常有一些困惑。 閱讀寫作之
Thumbnail
連續開了四年的高三閱讀國寫選修,自己在課堂上也大致都以讀寫作為核心來設計課程,前前後後嘗試跟摸索了四、五年,每一年都有不同的調整,到今年更有系統,也更完整的呈現了閱讀寫作課程的樣子。 但其實從前幾年開始,我在帶自己班上學生閱讀國寫,也同時在高三選修上閱讀國寫,這過程中,內心常有一些困惑。 閱讀寫作之
Thumbnail
以一個年資尚淺的老師來說,我下這樣的標題真的很可怕(感覺隨便都會被電得七葷八素),不過紀錄和整理以前的教學經驗,實是為未來做一借鏡......
Thumbnail
以一個年資尚淺的老師來說,我下這樣的標題真的很可怕(感覺隨便都會被電得七葷八素),不過紀錄和整理以前的教學經驗,實是為未來做一借鏡......
Thumbnail
如果國文課的想像,變得不一樣⋯⋯
Thumbnail
如果國文課的想像,變得不一樣⋯⋯
Thumbnail
特別企劃中教育系列的最後一篇我想跟大家討論班級經營與教學法。這兩個東西彼此互有牽連,更與教師、學生特質有著交互的影響。這邊我想分享我自己曾經做過的幾種上課模式,希望大家可以參考並試試看我的方法,如果能夠創新或提出建議也歡迎一起來交流。
Thumbnail
特別企劃中教育系列的最後一篇我想跟大家討論班級經營與教學法。這兩個東西彼此互有牽連,更與教師、學生特質有著交互的影響。這邊我想分享我自己曾經做過的幾種上課模式,希望大家可以參考並試試看我的方法,如果能夠創新或提出建議也歡迎一起來交流。
Thumbnail
暑假開始在朋友的補習班接了幾門國文課(但我原先是應徵當英文老師),莫名地學生逐漸增加,雖然因為程度關係都分在不同班級跟時段上課,每次最多也只有兩位同學
Thumbnail
暑假開始在朋友的補習班接了幾門國文課(但我原先是應徵當英文老師),莫名地學生逐漸增加,雖然因為程度關係都分在不同班級跟時段上課,每次最多也只有兩位同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