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柬埔寨|「真臘風土記」— 柬埔寨的風華前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真臘風土記」屬於教科書的後宮、題庫的擦邊球、考場的冷衙門,讀罷,瞬間冰封,考後,自動刪除。落腳柬埔寨,工作、生活,摸石頭過河,上窮碧落、地毯式搜索,「真臘風土記」重新躍上檯面,驚艷!

元朝周達觀奉旨到甘孛智,也就是今天的柬埔寨,1296年七月抵達真臘國都吳哥,1297年六月離開;此行目的一說是招降,元朝廷遣使節團,經海路南向招降真臘及鄰國歸附,同時預留後路,一旦招降不成,作為日後展開軍事行動的先遣探勘;另有一說是當時駐守占城的元帥遣使真臘,竟然「拘執不返」,於是天子下詔「遣使招諭」。

無論此行任務為何,返國後,周達觀成書「真臘風土記」,全文約八千五百字,近乎中文聖經和合本創世紀一到十一章的長度,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帖詳盡生動的民族誌、一篇精緻賅要的紀實報導。總敘為引論,接下來針對四十個主題,拆解成四十個段落:城郭、宮室、服飾、官屬、三教、人物、產婦、室女、奴婢、語言、野人、文字、正朔時序、爭訟、病癩、死亡、耕種、山川、出產、貿易、欲得唐貨、草木、飛鳥、走獸、蔬菜、魚龍、醞釀、鹽醋醬麵、蠶桑、器用、車轎、舟楫、屬郡、村落、取膽、異事、澡浴、流寓、軍馬、國主出入。內容含括上天下地、生老病死、士農工商、衣食住行、天文節氣、風土人情,也對時代背景和地理洋流略作說明。

根據中國新華社國際部2017年出版的 「南海文明圖譜:復原南海的歷史基因」,1858年法國軍隊登陸越南,及至建立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Indochine française, 1887-1945) ,以及1861年法國生物學家Henri Mouhot (1826-1861) 作熱帶動物調查時,在柬埔寨叢林發現古廟遺跡,封塵的吳哥華麗登場,這兩個攸關柬埔寨前世今生的獨立事件,都和「真臘風土記」的法文譯本直接相關。儼然官方切結畫押,俱保提升「真臘風土記」的史料價值和地位。其實更早以前的清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即稱許此書「文義頗為賅贍,本末詳具,可補元史佚闕」,具文扶正,給了「真臘風土記」正史的名份。至於市井民間的時尚風潮,在華人社會把「真臘風土記」和吳哥送作堆的,首推蔣勳的「吳哥之美」。感性甜膩的圖文字句,對了小資文青的味,心癢癢的有樣學樣,拎著附錄「真臘風土記」全文的「吳哥之美」,按圖索驥,閒步吳哥百戎、高棉微笑,上傳臉書微博IG,不忘推特微信LINE,到此一遊,有圖為證,又潮又夯。

不獨優惠中文讀者,「真臘風土記」也有其他語文翻譯本,目前已知首見1819年法國漢學家雷慕沙Pierre-Etienne Will (1788-1832) 翻譯的法文本,1903年另一位法國漢學家伯希和Paul Pelliot (1878-1945) 重新翻譯並加注釋,之後陸續有日文、英文、德文譯本,值得一提的是 1971年柬埔寨文版本翻譯出版。柬埔寨王國史料不全,斷簡殘篇,常常需要藉助外國出版品,以為充實補充,「真臘風土記」柬文譯本的出版,確實有助於高棉人以母語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巔峰文明。

周達觀此行,十一個月的觀察紀錄,周延詳盡,具代表性,確實功力不凡。筆鋒不帶感情,純粹陳述、不加評註,盡可能客觀;然而遣詞用句的鄙夷輕蔑,瀰漫字裡行間,就像看不見卻聞得到的大蒜味,是鮮明的主觀。比較不可思議的是,全書竟然隻字未提印度教或印度文化的影響!不知道是周達觀的知識水平還不到位,或是見識氣度被卡位?此外,十一個月精通一個外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合理的推測是依靠翻譯,或者周達觀本人嫻熟高棉文,至少在溝通問答上沒有障礙;如果是後者,就有意思了,是什麼緣由和境遇讓周達觀學會高棉文?還有,他是怎麼學的?如果是前者,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足以判斷這名翻譯是精通中文的甘孛智人?或是嫻熟高棉文的元朝人?又是甚麼動機和學習途徑,讓他得以熟悉這個外國語文?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周達觀的翻譯是移民到甘孛智的華人或華人後裔,這麼一來問題又更多了,他們是什麼時候去的?是唐宋時期?或更早?或是宋元改朝換代之際?怎麼去的?為什麼去到那裏?母語的傳承和語言的學習又是怎麼進行的?

周達觀在元史無傳,可見非達官顯貴也未居公卿,甚至無法得知他的出身家業事蹟,他的知識未必廣博、人品未必高潔、子孫未必滿堂、名聲未必顯揚,可是他忠於職分,如實記錄一趟公務行程的所見所聞,留下一本當時未必大賣,似乎也沒能讓他魚躍龍門的「真臘風土記」,不意成了吳哥極盛時期,當今不是之一,而是唯一的文字紀錄,千百年後研究柬埔寨的必要參考資料,「不容青史盡成灰」。值得一提,元朝執行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權利殊異,任官擢才有等差,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可是元朝蒙古人的外交使節團,卻重用漢人,出版品雖未入籍正史,印刷發行流通也沒問題,可見用人唯才,不是口號,確實不分蒙漢紅藍綠。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之所以建立,有容乃大,見微知著。

陳正祥、金榮華和夏鼐均校注「真臘風土記」,分別在香港1975年、台北1976年、北京1981年出版,夏鼐校注本且於2000年增修再版。都非常有代表性,絕對有參考價值。「真臘風土記」雖然是文言文,卻淺白易懂,托數位科技的福,可以合法下載,參考校注之前,閱讀文本當為首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宣教柬埔寨
33會員
186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宣教柬埔寨的其他內容
2022/02/05
一般而言,“吳哥窟”是柬埔寨之行的首選,“波布暴行紀念館”和“殺戮戰場萬人塚”是指定必訪景點,然後就是看看尋常百姓人家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文讀者可以參考這幾本書: 關於吳哥窟 蔣勳,《吳哥之美》。二版。台北:遠流,2013。 張蘊之,《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新北:台北藝術大學,2015。
2022/02/05
一般而言,“吳哥窟”是柬埔寨之行的首選,“波布暴行紀念館”和“殺戮戰場萬人塚”是指定必訪景點,然後就是看看尋常百姓人家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文讀者可以參考這幾本書: 關於吳哥窟 蔣勳,《吳哥之美》。二版。台北:遠流,2013。 張蘊之,《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新北:台北藝術大學,2015。
2022/02/01
進入廿一世紀,美中港台的記者、學者,分別著述出版柬埔寨史,各擅所長、大異其趣。 本書著墨1992年聯柬 (UNTAC) 進駐柬埔寨,直到2010年柬埔寨國會通過反貪汙法,這段期間柬埔寨的政經發展及其脈絡。吳哥的輝煌、三言兩語帶過;赤柬帶來的創傷,劍指美國才是罪魁禍首。
2022/02/01
進入廿一世紀,美中港台的記者、學者,分別著述出版柬埔寨史,各擅所長、大異其趣。 本書著墨1992年聯柬 (UNTAC) 進駐柬埔寨,直到2010年柬埔寨國會通過反貪汙法,這段期間柬埔寨的政經發展及其脈絡。吳哥的輝煌、三言兩語帶過;赤柬帶來的創傷,劍指美國才是罪魁禍首。
2021/11/11
Norman Lewis 1951年出版的A Dragon Apparent ,2019年翻譯出版繁體中文版"東南方的國度",紀錄了法屬中南半島越南、柬埔寨、寮國的殖民黃昏。本文聚焦作者紀錄柬埔寨印象的四章內容,蜻蜓點水、猶有亮點。
2021/11/11
Norman Lewis 1951年出版的A Dragon Apparent ,2019年翻譯出版繁體中文版"東南方的國度",紀錄了法屬中南半島越南、柬埔寨、寮國的殖民黃昏。本文聚焦作者紀錄柬埔寨印象的四章內容,蜻蜓點水、猶有亮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由東晉史學家「常璩」所編撰的地方志。 隋唐之前其實沒這個稱呼。 原本就是「方志」,方就是方國,算了用大家比較熟的詞方便些。 方志即是我們常常在人物傳記之後看到的,匈奴傳啊西域傳啊這一類。隋唐之前其實也都是傳或記,比方讀三國很常看到的江表傳。 華陽國志的本名則是華陽國記。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由東晉史學家「常璩」所編撰的地方志。 隋唐之前其實沒這個稱呼。 原本就是「方志」,方就是方國,算了用大家比較熟的詞方便些。 方志即是我們常常在人物傳記之後看到的,匈奴傳啊西域傳啊這一類。隋唐之前其實也都是傳或記,比方讀三國很常看到的江表傳。 華陽國志的本名則是華陽國記。
Thumbnail
(持續更新中,最後更新日期2023/6/14) 《明史》張廷玉著。 《球陽記事》蔡溫、尚文思、鄭秉哲等著(1876)。 《中山世譜》蔡鐸、蔡溫、鄭秉哲等著(1876)。 《中山世鑑》向象賢著(1650)。 《琉球之風》陳舜臣著,許錫慶譯(1994),遠流。 《琉球王国の歴史―大貿易時代か
Thumbnail
(持續更新中,最後更新日期2023/6/14) 《明史》張廷玉著。 《球陽記事》蔡溫、尚文思、鄭秉哲等著(1876)。 《中山世譜》蔡鐸、蔡溫、鄭秉哲等著(1876)。 《中山世鑑》向象賢著(1650)。 《琉球之風》陳舜臣著,許錫慶譯(1994),遠流。 《琉球王国の歴史―大貿易時代か
Thumbnail
南國山河南帝居Nam quốc sơn hà Nam đế cư 截然定分在天書Tiệt nhiên định phận tại thiên thư 如何逆虜來侵犯Như hà nghịch lỗ lai xâm phạm 汝等行看取敗虛Nhữ đẳng hành khan thủ bại hư
Thumbnail
南國山河南帝居Nam quốc sơn hà Nam đế cư 截然定分在天書Tiệt nhiên định phận tại thiên thư 如何逆虜來侵犯Như hà nghịch lỗ lai xâm phạm 汝等行看取敗虛Nhữ đẳng hành khan thủ bại hư
Thumbnail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漢三國晉。 東漢末年,有一個三國時代。因晉承魏統,一統天下,故又稱魏晉,不說三國。 而南北朝末年,同樣勢分三國。 隋承周統,一統天下。 所以,南北三國的史書,只有《周書》是以正史規格寫成。 另外兩國就跟「國志」差不多。 差別在哪呢?
Thumbnail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漢三國晉。 東漢末年,有一個三國時代。因晉承魏統,一統天下,故又稱魏晉,不說三國。 而南北朝末年,同樣勢分三國。 隋承周統,一統天下。 所以,南北三國的史書,只有《周書》是以正史規格寫成。 另外兩國就跟「國志」差不多。 差別在哪呢?
Thumbnail
這裡情況主要是想以文化的認同來融攝種族的異類,但在現實上並沒成功,直到明太祖起兵倒元,乃根據民眾仇視元人的心理,而強調種族與文化的尊卑,其〈諭中原檄〉云:
Thumbnail
這裡情況主要是想以文化的認同來融攝種族的異類,但在現實上並沒成功,直到明太祖起兵倒元,乃根據民眾仇視元人的心理,而強調種族與文化的尊卑,其〈諭中原檄〉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