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競爭迷思:我的產品如果巨頭跳進來競爭怎麼辦?

更新於 2021/06/0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Zoom是怎麼在視訊會議眾多巨頭中崛起?PChome為什麼不早點輾壓蝦皮?小蝦米如何和巨頭競爭?
對「成為卓越的產品經理」有熱情嗎?明年商業思維學院會推出「產品經理學程」,從產品策略開始,涵蓋產品設計、專案管理、產品數據與增長,到產品行銷。除了產品經理學程以外,商業思維學院也提供豐富的商業基礎知識、聽書、實作,以及多種學程,加入社團來跟我們一起學習:https://lihi1.com/uBf5N
你在思考「競爭」這件事時,有沒有想過,如果巨頭進來做這個生意,你怎麼辦呢?
這篇文章是今年商業思維日更的文章,上週Gipi分享了「競爭」這個主題,我也來跟大家分享,在「競爭」這個議題上,大家常常會被問的「這個產品如果Google這種巨頭跳進來做怎麼辦?」
今年我帶產品實作課,同學會跟我提案自己團隊的產品構想時,這是個我很喜歡問的問題,但其實我心中已經有答案,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看看同學有沒有想清楚自己產品的價值(笑),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對這件事的看法。

一、做產品的第一天,就要選擇做那些「巨頭不想做的事」

什麼叫做巨頭不想做的事呢?
首先是,要做細分、專注的市場。
你可以先想像一下巨頭的處境。他們量體龐大,一般都是股票上市公司,每年被股東要求非常高的成長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他們會投入資源瞄準的市場,一般會是非常龐大、有利可圖的市場,他們的開案流程,一般也會檢視「投資報酬率」,投資報酬率不高的案子,他們是不會開案的。
這也是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教授「創新者的兩難」的重要觀點,巨頭之所以成為行業巨頭,一定是因為他們「最符合現有顧客的需要」,他們專注於傾聽現有顧客的需求,公司的流程面對現有的顧客需求,也特別有效率,能用最大獲利的方式滿足這些需求,因此,為什麼要去探索報酬率未知的新市場、新產品呢?
對大公司來說,進入某些創新但較小的市場,其實是比較「沒效率」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常常看起來比較「不創新」,其實是因為他們對現況「適應得太好」,創新反而不是理性的決策。
另外,公司內可能也形成了既有的利益群體,例如現有的CEO可能就是因為某個產品特別成功,而被拔擢上來的,因此做現有的產品對他們來說最熟悉,利益也最大,他們未必會想要改變方向,因為那可能反而損害了自己在公司的位置和利益。
因此,如果你的產品是從一個相對較小的市場開始,專注於滿足這群人的需求,大公司未必願意投入資源耕耘這個市場,或者是只投入非常少的資源,沒有這麼專注,那就有小公司可以發展的空間。
有案例嗎?面對一個不錯的市場,巨頭真的會看不起而不想加入嗎?
Apple經營Podcast大抵就是這種態度。
Podcast其實在很久之前,就預設存在Apple的手機裡了,但是Apple一直沒有投入太多資源來經營,因為以蘋果的市值來說,Podcast市場真的太小了,不值得投入,這只是蘋果提供的眾多附加價值之一而已。
倒是Spotify很積極,因為他的主戰場就是「聲音」,「聲音的注意力」就是他商業模式的全部,因此值得他投入許多資源,同時也有許多Podcast平台興起,專注經營這塊市場,目前還沒被蘋果這個巨頭輾壓,你說等到市場夠大,蘋果真的要投入怎麼辦?這就是我們後面會討論的主題了。

二、做那些巨頭很難做,甚至做了會損害現有優勢的事

柯達為什麼面對數位相機的崛起,不願意趕緊轉型賣數位相機呢?
因為那會損害柯達獲利核心--底片的銷售,因此受到公司內的反對,柯達其實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數位相機的公司,但他們卻讓這個發明塵封,不敢做宣傳,之後想跟上市場,已經來不及了。
百視達面對Netflix的崛起,Netflix攻擊百視達收逾期滯納金,提出上網租片吃到飽,不收逾期滯納金的模式,看起來真的有打到點,收到消費者的熱烈歡迎,為什麼百視達不改呢?
因為滯納金是門市的重要收入,而百視達的門市採加盟形式,百視達和店主都不想放棄這麼豐厚的利潤,所以一開始就晚了,給了Netflix崛起的機會,等到後期百視達想推出整合線上線下,租片無滯納金的商業模式,加盟店主也不願意配合,陽奉陰違,最後就把公司拖死了。
再舉一個例子,蝦皮當初進來台灣狂燒錢補貼時,為什麼PChome無法輾壓它呢?
有幾個原因—
看不到:
蝦皮打的客群是很年輕,使用手機的客群,和PChome主打的成熟、電腦使用為主的客群是完全不一樣的,詹宏志先生也有在一場講座中分享,他有看到朋友女兒在使用蝦皮,察覺到這個趨勢,但是他回去看露天拍賣的訂單,完全沒有減少,甚至還成長,正好那時露天拍賣準備上市,他決定暫緩關注這件事,先專心衝上市,給了蝦皮長大的機會‧
傷敵五百,自毀五千
等到蝦皮用補貼燒出名號,PChome面臨了「要不要跟進」的問題,但問題在於,蝦皮當時還小,蝦皮做全面運費補貼,如果PChome跟進,要燒的錢是蝦皮的好幾倍,對集團來說其實不是合理的決策,而且因為露天要上市,也不適合做這樣的操作,因此這邊還是決定擱置。
既有內容變成轉型的阻礙
那麼跟蝦皮一樣推出手機購物app競爭呢?
PChome的確有做,但是體驗卻被罵慘了,為什麼呢?
因為PChome的既有強項就是電腦版購物,電腦版畫面大,可以放大圖,可以放很多解說文字,但是這些放到手機上就是災難,而蝦皮一開始就是以手機為重點設計的,上架的圖、內容的呈現,都是針對手機優化,使用者在手機上的體驗一定比較好,因此PChome過去的優勢,反而變成之後的包袱。
因此我們在設計產品時,可以針對巨頭做了會損害既有優勢的方向去設計,可以減少巨頭踏進來的誘因,這其實也是「破壞性創新」的精隨。
這樣設計很難嗎?當然是難的,但並非不可能,巨頭不是無所不能。再舉個成功例子,當年華碩發明了Eee PC小筆電,推出之後風靡市場,但是當時的筆電巨頭們卻一番抉擇才加入,因為小筆電會排擠一般筆電的銷售呀!當時華碩在筆電的市占率還不高,這麼做不痛,但對巨頭還說是蠻痛的,這就變成一個進入的障礙。

三、靠營運與體驗,真的要正面交鋒時,你未必會做輸巨頭

剛剛講的是「讓巨頭不想進入你的市場」,那如果這個領域真的是巨頭有興趣的呢?你要想辦法打贏巨頭,真的有辦法嗎?
靠營運能力和體驗。
如前面說的,巨頭關注的一般是全球市場,而且有既有的流程,相比之下,小公司的改版、溝通,都更有彈性,也可以專注做在地化運營,這邊讓我舉兩個案例:
在地營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Amazon不進來台灣做B2C?如果他進來,台灣的電商會被輾壓嗎?
Amazon不進來台灣,我認為是考量在台灣無法達到規模優勢。亞馬遜做的電商,是靠重資本投入,建立規模經濟之後,再形成「飛輪」,壓低價格,增加營運效率,達成競爭優勢,要能達成這個目標的市場,需要是夠大的市場,台灣已經有既有的玩家,Amazon要進來競爭,還要搶地、建倉庫,未必就符合他的營運利益了。
許多巨頭也是這樣的思維,面對全球化的市場,未必每個市場巨頭都會放營運的人,也未必有人反映在地的聲音給總部,即使反映了,公司也未必為了在地的需求改變。
我之前在瑞典商監控公司工作時,最大的痛苦是,這家公司雖然資源很多,但是在本地放的資源非常少,每次只要標案需要客製化,台灣的廠商總是能立刻跟上,我這邊光是反映需求到總部,還在釐清需求以及排程的過程,台灣廠商已經做好了,在這點上面就會非常吃虧。
因此,在地的公司,反而可以深入地跟市場溝通,也能更快根據本地市場的需求而反應。
使用者體驗與彈性:Zoom的崛起。
大家現在用的Zoom,其實是個奇蹟,怎麼說呢?
首先,Zoom所在的「網路視訊會議」市場,是一個很老的市場,裡面已經有很多既有的競爭者,包含免費的Skype,Google Meet(當時叫做Google Hangout),還有Cisco針對企業推出的WebEx,Zoom一個後進者,居然能在裡面崛起。
第二個奇蹟是,你可能以為,要打下一個這麼困難的市場,應該是大虧損吧?但Zoom居然已經獲利了!根據Zoom的上市說明書,Zoom在2017年創立,2018年少量虧損380萬美元,2019年就已經有淨利760萬美元了,對很多新創公司來說這是奇蹟!
怎麼做到的呢?
Zoom的創辦人是Cisco的副總,他說他受不了Cisco產品的體驗與疊床架屋的設計,因此自己出來寫一套,重新以「影音優先、雲原生」的分散式架構來設計產品,根據參與者的位置,以及現代多裝置的需求,考慮不同裝置上的體驗,分開處理訊號,確保訊號最流暢,同時也重新設計使用流程,確保使用體驗最好、最容易上手。
他的賣點是B2B很常見的—「it just work」,就是行,沒有太多冗餘的功能,任何人都能輕易上手,即使沒有裝軟體也沒問題,這和傳統的視訊會議體驗相比,是衝擊性的好用。
因此靠著客戶推薦,加上「會議」原生就容易擴散,因為你會和其他公司用Zoom約會議,因此達成了病毒式的擴散,也節省了許多行銷成本,這是可以很快獲利的原因。
Zoom的優勢在「彈性」這點,也可以看得出來,在今年有資安疑慮時,Zoom執行長宣布停止所有功能的開發,專心搞定資安,在一個月內,Zoom就把問題都解決了,一般的大公司,是很難一個月完全停下來,只改bug的,這個版本一出,Zoom重拾了顧客的信任,接連交出亮眼的財報,股價也一飛衝天,現在也成為無法忽視的巨頭。
經過以上的討論,你還會擔心巨頭進入你的市場嗎?專注於你的目標客群,還有他們的需求,強化使用者體驗與在地營運,其實未必不能與之一戰,重點在於,不要進入巨頭的遊戲規則,反而要找出自己可以發揮的優勢,無論是不是面對巨頭,其實這個思維都是一致的。

來個思考題:假設今天你在做教育產業,而Google宣布要進軍台灣的線上教育市場,你會怎麼思考呢?為什麼?
  1. 跟Google比起來,Google meet線上視訊系統比我好很多,我應該把我的視訊影音功能做好,才能跟Google競爭
  2. 我最瞭解台灣學生的學習需求,強化和這些學生的溝通,建立品牌印象
  3. 給老師更好的分潤,搶到頭部的老師之後,就能留住學生
  4. 強化在地社群運營,讓同學對我們有認同感
  5. 其他
商業思維學院官網: https://lihi1.cc/RyaYF產品經理學程基礎課介紹: https://lihi1.cc/jIafy產品經理學程進階課介紹: https://lihi1.cc/1Ayb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0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vonne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人生策略上,除了設計思考,你還需要思考策略、營運、財務、品牌與行銷規劃,才能經營好人生無限公司! 大家有沒有讀過「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這本書用設計思考,協助我們思考人生問題...
用商業思維來思考更適合的產品策略、財務策略以及利害關係人管理。
「共享行動電源」,這個服務,你覺得賺不賺錢呢? 我認為一個好的工具型產品,應該有以下五大特徵:能解決問題;能解決高頻或是夠痛、有價值的問題;使用者能「感受到」價值;好用,能幫使用者節省時間精力;穩定。 是不是有點抽象呢?讓我用「共享行動電源」是不是有搞頭,來跟大家介紹這五個好工具產品的特性...
要追求大市場還是專注小市場?滿足用戶需求就夠了嗎?什麼時候抄才有用?產品管理的三個誤區與三個迷思
怎麼樣請教專家與前輩,才能讓人知無不言、印象深刻、建立長久關係,在前輩面前有好人緣?實戰教學:請教專家或前輩的正確姿勢。
用產品思維思考職涯策略。 之前我曾在一家新創公司擔任監控軟體的產品經理,有五年的經驗,我手上有兩個offer在抉擇,也給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在人生策略上,除了設計思考,你還需要思考策略、營運、財務、品牌與行銷規劃,才能經營好人生無限公司! 大家有沒有讀過「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這本書用設計思考,協助我們思考人生問題...
用商業思維來思考更適合的產品策略、財務策略以及利害關係人管理。
「共享行動電源」,這個服務,你覺得賺不賺錢呢? 我認為一個好的工具型產品,應該有以下五大特徵:能解決問題;能解決高頻或是夠痛、有價值的問題;使用者能「感受到」價值;好用,能幫使用者節省時間精力;穩定。 是不是有點抽象呢?讓我用「共享行動電源」是不是有搞頭,來跟大家介紹這五個好工具產品的特性...
要追求大市場還是專注小市場?滿足用戶需求就夠了嗎?什麼時候抄才有用?產品管理的三個誤區與三個迷思
怎麼樣請教專家與前輩,才能讓人知無不言、印象深刻、建立長久關係,在前輩面前有好人緣?實戰教學:請教專家或前輩的正確姿勢。
用產品思維思考職涯策略。 之前我曾在一家新創公司擔任監控軟體的產品經理,有五年的經驗,我手上有兩個offer在抉擇,也給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杯原價90元的精品拿鐵咖啡有沒有人會買?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出發點。相較於90元的中杯精品拿鐵,一般的大杯拿鐵咖啡只要55元,想要喝更多的話還可以點特大杯,喝得更開心。這次月光趁著特價買了一杯來試試看,反正再貴也沒有星巴克那麼貴。如果小7要推出比星巴克更高價的
Thumbnail
       越接近農曆年,自己就一直在反覆確認著手上的持股,看看哪些是可以抱著過年的。先前買進的台積電繼大漲到每股67X元後,現在回檔到每股61X元左右。台積電回檔的好處是,資金會被釋放出來,其他個股可以有機會是受到資金挹注而上漲。        因此,持有台積電和其
Thumbnail
買股票總會遇到虧損時候,一直拿著怕跌跌不休,要狠心止損卻又沒有萬全之策。止損?還是不止損?這是一個問題。
Thumbnail
近幾年出現了不少「個人倉儲空間」的廣告,標榜著「不需要換大房子,再多的東西也放得下」的思維,只要願意多付個租金,就能讓一直捨不得丟的東西能有個較佳的棲身之處。聽起來還不錯,對嗎?其實魔鬼藏在細節裡,很多財務上的邏輯問題就跑出來了,讓我們來聊聊吧!
Thumbnail
《從0到1》出自於矽谷創業家暨創投資本家彼得提爾在史丹佛大學開設的創業課程,彼得提爾並非科技人出身,於史丹佛大學就讀時主修哲學,並且是知名西洋騎手,其非主流且獨到的觀點,讓《從0到1》有別於一般商管好書「個案整理與分析」或「企業、經理人傳記」「原理與執行技巧」等常見類型,更像是引發爆炸性思考的引信。
從小到大我一直很有好的師緣,舉凡任何學習我總是能夠遇上好的老師,在靈性覺醒的那一年中,我像是個對靈性資訊飢渴的人,每天亟欲尋找跟靈性學習有關的一切,不論是書籍或是課程,運動上來說當然是瑜珈了! 因緣際會下我找到一家瑜珈教室! 我先說,我想要的瑜珈上課的方式不是一堆人在課前課後討論八卦或是比較所著瑜珈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杯原價90元的精品拿鐵咖啡有沒有人會買?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出發點。相較於90元的中杯精品拿鐵,一般的大杯拿鐵咖啡只要55元,想要喝更多的話還可以點特大杯,喝得更開心。這次月光趁著特價買了一杯來試試看,反正再貴也沒有星巴克那麼貴。如果小7要推出比星巴克更高價的
Thumbnail
       越接近農曆年,自己就一直在反覆確認著手上的持股,看看哪些是可以抱著過年的。先前買進的台積電繼大漲到每股67X元後,現在回檔到每股61X元左右。台積電回檔的好處是,資金會被釋放出來,其他個股可以有機會是受到資金挹注而上漲。        因此,持有台積電和其
Thumbnail
買股票總會遇到虧損時候,一直拿著怕跌跌不休,要狠心止損卻又沒有萬全之策。止損?還是不止損?這是一個問題。
Thumbnail
近幾年出現了不少「個人倉儲空間」的廣告,標榜著「不需要換大房子,再多的東西也放得下」的思維,只要願意多付個租金,就能讓一直捨不得丟的東西能有個較佳的棲身之處。聽起來還不錯,對嗎?其實魔鬼藏在細節裡,很多財務上的邏輯問題就跑出來了,讓我們來聊聊吧!
Thumbnail
《從0到1》出自於矽谷創業家暨創投資本家彼得提爾在史丹佛大學開設的創業課程,彼得提爾並非科技人出身,於史丹佛大學就讀時主修哲學,並且是知名西洋騎手,其非主流且獨到的觀點,讓《從0到1》有別於一般商管好書「個案整理與分析」或「企業、經理人傳記」「原理與執行技巧」等常見類型,更像是引發爆炸性思考的引信。
從小到大我一直很有好的師緣,舉凡任何學習我總是能夠遇上好的老師,在靈性覺醒的那一年中,我像是個對靈性資訊飢渴的人,每天亟欲尋找跟靈性學習有關的一切,不論是書籍或是課程,運動上來說當然是瑜珈了! 因緣際會下我找到一家瑜珈教室! 我先說,我想要的瑜珈上課的方式不是一堆人在課前課後討論八卦或是比較所著瑜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