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信而迷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就在上個星期我的女友跟我講了段話,直到現在我仍然是記憶猶新;原話是說是台灣人信教信的是相當虔誠,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這句話算是勾起我以前的回憶;我的母親就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帶著我進了教會而我也信了上帝,但最後我選擇不再去教會,轉而獨自堅守並相信上帝。

這邊我想要談談我的經歷,以及雖然我是基督徒但我不再去教會。我的母親從以前就是個重度憂鬱患者,即便跟我父親結婚日子也是貧困;那種一餐沒一餐的生活也是上帝和教義救了我的母親;試想充滿痛苦的日子,唯一能倚靠的就是上帝,我可以說基督教不止是救了我,也給了我一個完整的家;直到現在我仍然感謝上帝,沒有他就不會有正在電腦桌前打字的我。

但也因為我的母親倚靠上帝,她相信一切自有上帝的安排,而我們至今所遭受的苦難,也全在上帝的計畫內。數年前的我無法理解母親的想法,因為在我看來這是不負責任的,幾乎每一件事情都想倚靠上帝解決是錯誤的;也因此我不斷地懷疑我的母親是不是迷信宗教。

其實到了今天我也改變了我些許想法。迷信這個詞常常跟宗教掛在一起,總是有人不斷講著:「迷信宗教,迷信宗教,迷信宗教。」,但我想我們是否也忽略你我是不是也正在迷信科學?其實事情一直是明白的,無非就是每個人選擇自己所相信的,也只有少部分人願意處在矛盾當中;矛盾像是『猶豫』,猶豫要吃哪家早餐店,猶豫車子該不該換,猶豫未來該做的決定,甚至最後轉變成憂鬱;那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是非常折磨人的,人都很喜歡一個明確的答案和目標,因為這樣做省時、省力、還省腦袋,不用費盡心力的去想著、去憂鬱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我們與宗教的距離,全取決於你願意怎樣活著。我也不是真的堅強,我難過的時候也會找上帝、找朋友,甚至我也會找科學、哲學來處理我面對的困難;但是當我是清醒的,我很清楚有些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為了保持我的同理心,我也時常把我的思緒分別放在同一個題目但不同的答案裡,這可以讓我更方便去理解不同的人大概會有怎樣的世界;舉例,自殺對基督教來講是一種罪,因為違背了上帝賦予你的生命,也犯了十戒上的殺人罪;但換到哲學,有些人會告訴你,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決定自己的一切,當然也包含了自己的死亡。

當你的腦內充斥著兩種答案,而兩邊卻都有它的道理,你能隨意地把其中一個想法刪除嗎?至少我的選擇是全部保留。也因為這樣我了解到自殺到底是不是罪,對我來說是無解的問題;矛盾豐富了我的同理心,卻沒有給我解決的方案,這就是尋求矛盾的代價;所以那些選擇讓自己喘口氣,選擇不再多想的人,迷信宗教或是科學的人,也是人之常情;但對我來說這距離我追求事實的精神、保有憐憫心的精神是有一段距離的,我認為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我也不想去接受那些偏頗的說法。 這是我個人的原則,宗教和你我的距離,對我來說就差在與「真相間的距離」;總之每個人也是選擇自己所相信的;了解了這點才不會失去了憐憫以及那顆包容別人的心,我想這點才是最重要的。


想跟我討論也可以來粉絲專業 ---- FB

懶得看文字可以聽我碎碎念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尋的沙龍
1會員
8內容數
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1
                最近我經常關注美國大選直到深夜,你無法想像如此明顯的作弊卻有人依舊護航;他們有著自成一套的邏輯,搬弄是非、顛到黑白。看著沉淪的媒體和部分人,他們認為暴力與利益可以使所有人屈服。                 天賦人權,天賦人思考的能力,辯清事實的能力;現在所謂的權威
Thumbnail
2020/12/21
                最近我經常關注美國大選直到深夜,你無法想像如此明顯的作弊卻有人依舊護航;他們有著自成一套的邏輯,搬弄是非、顛到黑白。看著沉淪的媒體和部分人,他們認為暴力與利益可以使所有人屈服。                 天賦人權,天賦人思考的能力,辯清事實的能力;現在所謂的權威
Thumbnail
2020/12/10
昨日我在臉書稍微與人唇槍舌戰一下。大抵是一名母親認為補習開銷過大,是捨棄英文還是音樂先。 我先不談我的觀點。底下的留言倒是有趣的很。說是「英文與國際接軌息息相關」,又說「音樂建議有興致再學」。當然也有英文或音樂「無用論」參雜一起;所有喜惡確實地透過「客觀」這項包裝傳遞出來。不論何種建言那都是「別人的
Thumbnail
2020/12/10
昨日我在臉書稍微與人唇槍舌戰一下。大抵是一名母親認為補習開銷過大,是捨棄英文還是音樂先。 我先不談我的觀點。底下的留言倒是有趣的很。說是「英文與國際接軌息息相關」,又說「音樂建議有興致再學」。當然也有英文或音樂「無用論」參雜一起;所有喜惡確實地透過「客觀」這項包裝傳遞出來。不論何種建言那都是「別人的
Thumbnail
2020/12/08
三年前妹妹在我眼前被警察帶走。 啟程回澎湖的路上我不斷掉淚;那通110是我撥的,我實在沒忍住,因為父母早已見血;但事後更多的是悔恨;即使知道當下所做是符合邏輯的,傷害卻已經造成。對於嘗試修復關係的父母,對於激烈反抗的女兒,這都不是一個公平的處理。 還記得讀小學,好友們下課聚一起坐等父母接送;來時母親
Thumbnail
2020/12/08
三年前妹妹在我眼前被警察帶走。 啟程回澎湖的路上我不斷掉淚;那通110是我撥的,我實在沒忍住,因為父母早已見血;但事後更多的是悔恨;即使知道當下所做是符合邏輯的,傷害卻已經造成。對於嘗試修復關係的父母,對於激烈反抗的女兒,這都不是一個公平的處理。 還記得讀小學,好友們下課聚一起坐等父母接送;來時母親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