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玩物站長在他的筆記思考術這本書中,提到了如何縮減通勤時間這件事。因為有了小孩,所以本來從基隆坐車到台北通勤,演變為要開車先送老婆去上班,再到自己公司的塞車族(不能兩人都搭車嗎?)。本來塞車就是要認命的事,因為大家都在上班時間準備開車到公司,躲都躲不掉,這是全世界都一樣的。當然因為這次疫情的關係,很多公司開始使用遠距辦公的工作模式,這也是一種利多。
因此,電腦玩物站長先是嘗試使用GOOGLE地圖的建議,來繞路避開塞車路段(或許還可以向計程車司機學習),沒想到節省了一些時間。接下來又採取把車停在老婆公司的方式,改坐捷運前往自己的公司(不過攜帶物品的話就不太方便),如此又節省一些時間。早上上班如此,下班也是一樣,就樣就總共減少了約半小時的通勤時間,這些時間可以拿來吃個早餐,增進感情。
從結果來說,這是個節省通勤時間的小撇步,如果有在開車的人的確可以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通勤路線。但月光不是採取開車的方式來上下班,所以看來沒什麼用。然而,再想深一層,站長想要呈現的的是,原以為已經固定下來的事情(通勤時間),沒想到還可以有所改進。
可以得到的體會是,對於每件事都要抱持著容有改進空間的態度。以遊戲來比喻就是,你怎麼知道這個技能升到幾等了?已經是最高級嗎?就算等級十是目前最高,但將來還有可能開放到二十級也說不定,只是自己的技能點數不夠。
像是月光嘗試每天發三篇文章,也是抱持著摸索的態度。不一定會更好,但還是可以改進看看。或許會有更多好點子冒出來,也可能發現太勉強,為寫文而寫,實在多此一舉,那就再度回到原點。畢竟,發文不是越多越有成效。
憑著感覺慢慢往前走,或許感到無聊或無力的次數變少了。盡量把思緒導到創作去,現實或許難以改變,但我們可以修改做法,讓結果變得更好。因為路的前方是什麼,難以預料。但透過筆記的方式,不僅整理出當下的思緒,還要化為下一步的行動。筆記就是自己的決策依據,先安排好行動,就去執行。而不是僅僅記錄下來,那只是資料保存而已。累積了一堆,只是佔空間而沒法有效突破現狀。
由於設定是要每天發三篇文章,所以除了產量要夠,構思的時間也要足夠。這時就會需要能快速集中注意力。可執行的作法是把極度專注力這本書拿出來看,或許其中會有不錯的點子。例如其中提到了心流這個詞,又可以考慮延伸閱讀心流這本書。
又例如最近在研讀投資的相關書籍,因此像是市場先生的推薦書單就很重要,可以大致瞭解每本書在談論什麼主題,是不是當下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一次買進十幾本,然後擺在那邊久久都不看。先抓住最有興趣的一兩本去研讀,從中作筆記及寫讀後心得,這樣才是自己確實能夠掌握的部分。
月光覺得,看了很多書固然是想要解決或改進當下所面對到的問題,但常常是看完了卻什麼也沒有改變,所以又繼續拿起下一本繼續看,希望下一本會更好。這就像滑臉書,總是希望下一則貼文會讓自己更有收穫,但經驗告訴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唯有適時停下腳步,為自己的現狀開立出新的改善方案,誰也不知道可不可行或是做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成效。然而,這種好像要抓住什麼的感覺是十分微妙的,繼續下去,相信必能有所得,不管是學到還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