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弗蘭肯斯坦》《沒有面孔的眼睛》(上)| 醫生(Doctor)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到這裡我們已經可以概括出“醫生”這一題材最容易被驚悚類型所利用的五點要素:一,永遠在甄別異質化的存在;二,控制;三,對於細節和精確的關注;四,你主動,或者被動,或者哪怕一動不動,隱私都將遭到暴露;五,干預,或者對於“干預作為方法”的信仰。

本期电影(其实到文章结尾才刚刚谈到)

我願意從一些個人的體驗來開始這一章節。我的父母都是醫生,這裡有三個和他們的專業知識相關的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於我們一家三口在市火車站外想包一輛車回縣城的時候。母親剛要朝一個吆喝著拉客的出租車司機走去,父親在她胳膊上很責備地拽了一下,然後就帶著我們往另一個方向走了。走遠之後,父親嗔怪說:“他的車你也坐啊!”母親很服輸地答:“我沒看清是他。”——原來那個人老在火車站載客,臉色極不正常地黑黃,爸媽討論之後認為是尿毒癥,互相約定不坐他的車。“真的是要錢不要命。”這是他們的結論。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父親的彩超室裡。一個年輕的兒子由他父親領著來問診,他的身體詭異地消瘦,但似乎查不出其他問題。我父親偷偷把他父親拉到一旁,讓他找機會擼起兒子的袖子來看看。那個父親照做了,發現肘窩裡有幾個針孔。“我就猜他在吸毒。”爸爸一邊夾菜一邊說。

第三個故事就算不太敏感的讀者也可能會感到明顯不適,是爸媽轉述的婦產科閒話。一個產婦肚子上有手術留下的刀疤,給男方的解釋是做過闌尾炎手術。醫生看後說:“闌尾炎手術的刀疤是在肚子一側,這在肚子正正中間,明顯是剖腹產留下的嘛。”對了,像這種事家裡通常都是在飯桌上說。

raw-image

這三個故事在我看來是從典型到極端的幾個例子,說明了醫生這一職業會給人賦上的某種特質。我從小就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經常有機會觀察這個行業如何塑造從業者的人格。醫生會用手指去彈擊點滴瓶下的限流閥,目的是讓其中極其細小的氣泡升回液面,以防輸入血管。醫生進入手術室的時候兩手總是上舉,因為離地面越近的空氣細菌越多,這個動作計較的就僅僅是從垂下手到舉起手那一點高度差所換得的細菌減少。我並不是說這些細枝末節沒有必要,但問題就在於,這個職業最把必要性延伸到細枝末節上。這(部分地)也就是為什麼,我隨手就能舉出兩打以上的文學和電影,對於醫生(或者醫學),有著極不友好的刻畫,無論其中的醫學是作為它自身,還是作為某種符號。對於中國讀者,舉出他們最熟悉的話劇《雷雨》就足夠了,曹禺刻畫周樸園的可惡,最精到的筆觸,就是寫他逼繁漪喝藥(圖 1)。我有過簡直如出一轍的親身經歷:從青海進藏的臥鋪火車,廁所因為氣壓降低而全部失靈;好不容易修復了一個之後,父母用盡從哀求到脅迫之間的各種語氣,勒令(這個詞代表了各種語氣的平均值)我趕緊去上一個;我說我沒有,我不想動,他們的反應是:“你怎麼可能沒有?這麼冷的車廂,這麼久了,你應該有的呀!”

操!

到這裡我們已經可以概括出“醫生”這一題材最容易被驚悚類型所利用的五點要素:

一,永遠在甄別異質化的存在(“你現在是個病人”)。

二,控制(“每隔四小時服藥”)。

三,對於細節和精確的關注(“飯前十五分鐘取本品兩袋用五十攝氏度的溫開水沖服”)。

四,你主動,或者被動,或者哪怕一動不動,隱私都將遭到暴露(“我一眼就能把你的尿毒癥/毒癮/分娩史看個八九不離十”以及“就算我看不出來,為了更好地為你服務,也請你配合地告訴我”)。

五,干預,或者對於“干預作為方法”的信仰(“切掉就好了”)。

raw-image

這五條剛好也可以構成對一個獨裁政體的身體隱喻,比方說,一一對應過來:

一,“你是一個猶太人”;

二,“所有猶太人都不能出現在這條街/這座劇院/這個圖書館裡”。

三,對數字的執著可以在塞巴爾德所著《奧斯特利茨》(圖 2)中找到相關論述,這並不完全是德國人井井有條的民族性格導致的;

四,“請允許我們搜查一下您家”——儘管就算不查他也知道你上周這個時候去了哪裡,和誰說了幾句話,並且收下了一個多大的包裹,以及裡面有什麼;

五,“把這些猶太人全部殺光就可以淨化人類的血統”。

raw-image

先不扯那麼遠,說回本期所要討論的一雙個案上來:《弗蘭肯斯坦(1931)》和《沒有面孔的眼睛(1960)》。這兩部作品都涉及到醫生,但這裡的醫生並不是嚴格的現代概念,因為在影片中的年代,從博物學向生物學再向醫學,知識有著平滑的過渡。當下,醫生作為職業,不一定具有研究的意味,然而近代之前,卓越的大夫卻往往同義於頂尖的學者(圖 3)。所以,這一期也可以看作是上一期的延續,這裡的“Doctor”也不妨作“博士”解,從而納入“科學怪人”的範疇。

《弗蘭肯斯坦》的文學原著在科幻小說裡是鼻祖,而它在驚悚電影中輩分也不低。亞曆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在他的半自傳體電影《現實之舞》中,刻畫了一座智利小城托科皮利亞,城裡的電影院外牆上就貼著《弗蘭肯斯坦》的海報(圖 4)。(這個句子特別能展現我的文風:為了引出一個已經鮮為人知的東西,竟從一個徹底不為人知的東西說起。)影片講述天才科學家弗蘭肯斯坦,利用從墓地等各處搜集的殘肢,在電氣的幫助下,創造出一個半人不鬼的生物。《沒有面孔的眼睛》裡,教授詹尼希爾則致力於為毀容的女兒恢復美貌,他剝下一個又一個年輕女孩的面皮,鍥而不捨地移植到女兒的臉上。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難免懷疑近年頗為熱門的《吾棲之膚》究竟有什麼存在的必要性。

raw-image

上文提到“醫生”有五種驚悚潛質,這兩部電影主要發揮了其中的最後一種,也就是“干預”。對於“干預”最具象、最有視覺衝擊力的表現形式就是外科手術,所以這也正是兩部電影共同涉及到的醫學專科。弗蘭肯斯坦相信或者假定,把一堆相互異質的屍塊拼接在一起,(最多再輔以一些空洞的、儀式特徵明顯的“點化”步驟,)就可以得到和人類一樣的生命體。詹尼希爾相比之下更像一個現代科學家,他從小處著手,僅僅狂熱地希望來自另一個體的皮膚能與自己女兒的肌肉和平共處。從表像上講,外科手術可以分為兩個大類,拼接(加)切除(減)兩部電影的科技靈感恰好都是前者(圖 5)。

外科手術的拼接思維,建立在醫學背靠著的生物學方法論上。此種方法論認為,只要把一個複雜系統分解之後得到的各項元素簡單地混合起來,就可以重現該系統。William T. Sullivan曾專門撰寫一篇笑話《道格之救贖》來揶揄這種方法論,它屬那種外行看來太冗長、而內行看來又太辛酸的段子,例如其中提到(以下採用網友Ent的譯文):

“(生化學家道格)買了100輛車,把它們都碾碎了。他發現汽車的主要成分是:10%玻璃,25%塑料,60%鋼鐵,5%其它原料。因為發現了汽車的原料類型和比例,他感到很滿意。下一步就是按比例把它們混合起來,看看能否重現汽車功能的某些側面。”

事實上,關於這種思維方式我讀到過不止一則笑話。電影裡,拼接的手段終告失敗,因為它僅僅停留於簡單並列層面的混合(mix),而不是化合(combination)整合(integration)

raw-image

raw-image

翻墻寫作不易,希望得到你的支持O(∩_∩)O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擊拍掌、收藏或是贊助給我,謝謝!
免費拍掌五下,我就可以獲得分潤,拍嘛拍嘛~ (不是左邊這個手掌啦,是下面那個手掌啦。)

驚悚電影的發汗藥理學》持續更新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沉舟的沙龍
39會員
52內容數
這組隨筆追慕太史公《史記·列傳》與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的“對傳”結構,每篇將兩部驚悚電影對照講述,篇內以雙璧之間的互文和同異為緯,篇與篇之間大體以時序為經,編貝串珠,兼採“拉片”的風格,蠡測驚悚電影自一九二〇年至今剛好百年匯成的深海。
沉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13
所有陷阱都包括兩部分,它的表面(一塊肉)和它的實質(一隻帶鋸齒的夾子)。而這恰恰也是“謎團”的一雙要素,亦即“謎面”和“謎底”。所以,推理懸疑題材中的謎團,或者哪怕僅僅是一般事件的複雜性,都會用旋梯來指代。這時,旋梯代表的不僅是當與罪案相連時便和陷阱同義的謎團,也代表解開這個謎團的偵查過程。
Thumbnail
2022/11/13
所有陷阱都包括兩部分,它的表面(一塊肉)和它的實質(一隻帶鋸齒的夾子)。而這恰恰也是“謎團”的一雙要素,亦即“謎面”和“謎底”。所以,推理懸疑題材中的謎團,或者哪怕僅僅是一般事件的複雜性,都會用旋梯來指代。這時,旋梯代表的不僅是當與罪案相連時便和陷阱同義的謎團,也代表解開這個謎團的偵查過程。
Thumbnail
2022/10/30
相機成為一種性欲的昇華,一種勃起的雄性生殖器的象徵。它以長度為驕傲。它不使用時會縮短,而使用時會先伸長。它的使用步驟包含瞄準,而瞄準是從射擊上借來的語彙,連帶著也就借來了射精的隱喻。它的高潮來臨,就在長久屏氣缺氧之後全身定住按下快門的刹那,而那時畫面總是陷入漆黑,渾似一片空白的大腦。
Thumbnail
2022/10/30
相機成為一種性欲的昇華,一種勃起的雄性生殖器的象徵。它以長度為驕傲。它不使用時會縮短,而使用時會先伸長。它的使用步驟包含瞄準,而瞄準是從射擊上借來的語彙,連帶著也就借來了射精的隱喻。它的高潮來臨,就在長久屏氣缺氧之後全身定住按下快門的刹那,而那時畫面總是陷入漆黑,渾似一片空白的大腦。
Thumbnail
2022/10/23
窗臺把與它相對的窗臺上發生的事情,襯成了一出無法共情的戲劇。實際上,與畫框天然形似的窗戶和陽臺,包含著與生俱來的表演隱喻。君不見直到當今,熱情奔放的意大利人,還在疫情期間舉辦“陽臺音樂會”;而講究情調的人們,也始終像收拾衣裝一樣收拾凸窗上的植物,並把它視作發表個人生活理想的符碼,邀請他人窺視。
Thumbnail
2022/10/23
窗臺把與它相對的窗臺上發生的事情,襯成了一出無法共情的戲劇。實際上,與畫框天然形似的窗戶和陽臺,包含著與生俱來的表演隱喻。君不見直到當今,熱情奔放的意大利人,還在疫情期間舉辦“陽臺音樂會”;而講究情調的人們,也始終像收拾衣裝一樣收拾凸窗上的植物,並把它視作發表個人生活理想的符碼,邀請他人窺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診所比咖啡廳更適合偷故事。我最喜歡藥師旁邊的位置,聽他叮囑一個個病患,我不用觸及他們的故事,才能腦補如果有這些症狀,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但大部分的人似乎都為睡眠所擾,嫌棄乏味的同時覺得慶幸。
Thumbnail
診所比咖啡廳更適合偷故事。我最喜歡藥師旁邊的位置,聽他叮囑一個個病患,我不用觸及他們的故事,才能腦補如果有這些症狀,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但大部分的人似乎都為睡眠所擾,嫌棄乏味的同時覺得慶幸。
Thumbnail
(1) 【動向】:找接盤俠=宿主。可以讓病患看到下一位醫師的就是滿分的急診醫師 不管疾病有沒有診斷出來,至少你還活著 (2) 【團隊精神】:每個人都是為○而戰,內外關係與上下關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是自己人,在○外就是外人。 (3) 【剝皮者】:急診醫師收入不受病人數量與嚴重度影響,也因
Thumbnail
(1) 【動向】:找接盤俠=宿主。可以讓病患看到下一位醫師的就是滿分的急診醫師 不管疾病有沒有診斷出來,至少你還活著 (2) 【團隊精神】:每個人都是為○而戰,內外關係與上下關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是自己人,在○外就是外人。 (3) 【剝皮者】:急診醫師收入不受病人數量與嚴重度影響,也因
Thumbnail
最近看了柯P的一場演講精華,裡面描述了一則小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子的:一位癌末的病人,滿肚子都是腹水,因為腹水所以會喘,女兒焦急地把父親送去急診室,女兒告訴醫師說:「我爸爸癌末了,不想插管。」 急診室的醫師說:「會喘!不插管?把病人推去旁邊。」 最後急診室醫師幫忙打去各科室病房,詢問收不收這位病患。
Thumbnail
最近看了柯P的一場演講精華,裡面描述了一則小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子的:一位癌末的病人,滿肚子都是腹水,因為腹水所以會喘,女兒焦急地把父親送去急診室,女兒告訴醫師說:「我爸爸癌末了,不想插管。」 急診室的醫師說:「會喘!不插管?把病人推去旁邊。」 最後急診室醫師幫忙打去各科室病房,詢問收不收這位病患。
Thumbnail
近年來,病人家屬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的新聞層出不窮,不論是言語暴力還是肢體暴力,都讓在前線與病毒病魔奮戰的他們對於自己踏入醫護界的初衷產生疑惑……
Thumbnail
近年來,病人家屬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的新聞層出不窮,不論是言語暴力還是肢體暴力,都讓在前線與病毒病魔奮戰的他們對於自己踏入醫護界的初衷產生疑惑……
Thumbnail
來醫院不是為了治病?醫療劇裡的VIP病房真的存在?媒體蹲點守候是為了什麼獨家?
Thumbnail
來醫院不是為了治病?醫療劇裡的VIP病房真的存在?媒體蹲點守候是為了什麼獨家?
Thumbnail
  看到icu阿金醫師的粉專貼文—醫病溝通。阿金醫師在ICU教住院醫師思考一個案例:在急診碰到下體出血的女病患,幫她照了超音波,沒看到胚胎。阿金醫師列舉一些話讓住院醫師們討論,那些話會引起申訴或引起糾紛。 大家開始熱烈的討論: 「你的baby已經bye bye了!」 「下次再加油吧!」 「你在出血前
Thumbnail
  看到icu阿金醫師的粉專貼文—醫病溝通。阿金醫師在ICU教住院醫師思考一個案例:在急診碰到下體出血的女病患,幫她照了超音波,沒看到胚胎。阿金醫師列舉一些話讓住院醫師們討論,那些話會引起申訴或引起糾紛。 大家開始熱烈的討論: 「你的baby已經bye bye了!」 「下次再加油吧!」 「你在出血前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