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脆弱的力量|安慰是一種能力,該如何練習

2020/12/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安慰的能力從分享脆弱開始

我們分享快樂是因為我們容易擁有相同的經歷,但悲傷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我們不習慣分享悲傷、挫折,因此在發生時我們不容易理解,該怎麼靠近一個受傷的人,我們漸漸地失去了安慰的能力,從我們不知如何表達「脆弱」開始。

為什麼我們很難分享脆弱的情緒?

因為「脆弱」被社會認為是軟弱的象徵,充滿了不確定性、沒把握,去呈現這種狀態的我,會被外面的世界解讀為沒有用的人、不夠堅強的人。因此在社群上,我們也只看得到全然正向的生活面貌。
快樂時我們願意分享,難過時我們傾向躲起來療癒自己,加上「脆弱」被社會是認為軟弱的象徵,讓脆弱沒有對外呈現的舞台。但情緒不該有加減分,情緒是一種狀態,它們是獨立的,不該被賦予好壞,喜怒哀樂皆有其存在意義。

想陪伴低落的朋友,卻擔心自己搞砸。

我曾對於對面處於低落情緒的朋友,常感到不曉得如何給予陪伴,更別說是幫助了。我會擔心自己在陪伴或是靠近他們的時候「搞砸了」。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曾擁有安慰人的能力,也為此感到失落。

我們都走過那個失落感,但發生在別人身上時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某個時候我認為,也許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好的做法,就表現得跟平常一樣,裝沒事就好。但這樣的「不做」,卻不是打從心底的「認同」。
必須負傷後,才能理解那個切身感受。

處於低潮的人,只需要同理,不需要同情。真的不必「做」什麼。

後來我了解,不是真的「不做」什麼。
而是試著去理解那種不舒服,其實已經做到安慰的行動。
理解脆弱的層次,讓我們與傷痛對話,也讓我們學習到如何與正在傷痛的人共處。

我們需要先誠實的包容自己陰晴圓缺的狀態,允許自己悲從中來,越是懂得傷痛的細微差別,我們越能理解他人的處於低潮的狀態,然後能比較自在地與他們生活,不用害怕是不是會踩到地雷。
這樣的細膩感受,他人是能感覺得出來差異的。

脆弱是什麼?

脆弱知道自己可能會受傷,但還是願意給自己勇氣繼續下去,是承認自己不是完美的勇氣。在承認脆弱後,我們也能給別人脆弱的勇氣,拾起安慰人的能力。

練習脆弱,是去感受情緒和情感的核心,是一種勇敢的表現。

我開始去練習記錄脆弱的狀態,在我多次去感受自己脆弱的時刻,我漸漸能理解,現在我的感覺是什麼,當我不斷的在這個情緒海中起伏時,我會需要什麼,我的感覺是什麼。

當我不再把脆弱當作是弱者的表現,我把它定義為「我跟自己在釐清事情的方式」,這種情緒幫助我思考是否有不足,是否想太多,或也許,它就是一種需要消化的情緒。我接受自己當下或是未來無能為力的可能性,但我還是會去做。

最後想分享,如何在脆弱中成長的提醒。

《反脆弱》提及,在小規模適度的受傷後的復原,會讓我們比過去更堅毅,每一個外力那些不舒服,都能讓我們的脆弱擁有小小的抗體。這樣是疫苗一樣,一點點的病毒,讓我們的身體生長出更多的戰鬥士,產生抗體。
經歷各種脆弱,才能讓我們有反脆弱的能力。
因此我們能在每次的脆弱中,成為心智強壯的人,整理那個感覺,也才能分享脆弱,撫慰他人。
  • 參考讀物:
    Nassim Taleb《反脆弱》
    Brene Brown 《脆弱的力量》
    Hans Rosling《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74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