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在2020年「解鎖」的事:當我走出畏懼,走上前臺,我看見不同的自己

2020/12/27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在2020年,除了在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發的一篇<心靈作者「角落星」誠徵讀者:如果你是以下這六種人,歡迎follow 我的文章!>平常連自我介紹都會害羞,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的我,第一次主動邀請大家,成為我的讀者、追蹤我的文章,這個「解鎖」某種人生經驗外,我想起在2020年的9月初,我也解鎖了一個突破我自已想像的經驗!

為此,我想把這份經驗,書寫在此,為的是為自已「作見證」,就如我在這篇<那些對一般人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鬱者癒合最真實的軌跡>所說,當看見了自已的移動,這樣珍貴的改變,永遠值得我們將它記下來。

被邀請的驚喜

興奮的感動,要淡淡地說,甚至得經過一些時日,才有辦法透過細細的文字書寫下來。

今年的109年9月6日的星期日下午,我出席了教師兼作家的蔡淇華老師所開的新書分享會,並受老師的邀請,在最後幾分鐘上台分享。
「分享什麼呢?」這就要談起老師新書裡的內容。
大概是在幾個月前,老師在臉書私訊跟我說,他的新書《青春微素養》有寫到我的故事,詢問我能不能在他新書分享會的台北場見面?被邀約的我感到很驚訝!
一方面是,老師的《青春微素養》一書,是寫給高中生如何因應108新課綱的書,怎麼會提到我呢?

二方面是,受邀請的本身,就令人感到開心。
在博客來預訂了《青春微素養》,拿到書後,我感到有些緊張,心想:

究竟自已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出現在老師的書中?
原來阿,是<不能只有「成功學」,更要有「失敗學」-接納失敗,是對自已最大的溫柔>這個篇章
在老師這本書的篇章中,描述著:

那時,我正要面對學測,雖然我是班上第一名的常勝軍,但愈接近考試,我愈讀不下書…我光是坐在書桌前,就一直噁心想吐,內心的焦慮彷彿失控的旋轉木馬,生命旋律就此失控…

害怕失去成功,卻反倒「失去自己」

是的,我曾經「害怕失去成功」。
憶起高中之時,我相當努力地讀書,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一切,改變家庭、改變社會等等,現在想來真是相當天真阿。
自從再國二的一場霸凌事件後,我開始認真的追趕學業進度,尤其是我在國一時完全放棄的數學。

我記得,少一分要打一下,有一次被數學老師打到她的棍子都飛了…,也記得那種同學們都從操場青蛙跳回到教室了,我還一個人在那邊跳,而後回家發燒疑似橫玟肌溶解,這令我對自已灰心喪志…也對數學更加排斥…
在我國二的時候,發生了一場霸凌事件令我每天都害怕去上學…

直到有一天在上自然課的時候爆發出來,那幾位男同學公開嘲笑我、不要改我的考卷,忍耐已久的悲傷爆發出來,我趴在桌上放聲大哭…,自然老師在課堂說了一些話,後來變成導師的數學老師也知道了…
霸凌事件又是另一則故事了,先來講講事件後的變化吧。
在那次事件後,曾經讓我很受傷的數學老師兼導師鼓勵我,她說我也很聰明。
已經很久沒被肯定的我,開始認真追趕以前放掉的數學…漸漸地,原本擅長的國文、英文、社會,再加上數學,我的成績漸漸往上,甚至名列前茅,「打敗」那幾位霸凌我的同學。

而我也自已主動與霸凌事件的主事者「和解」,拿著講義去請教那位男同學課業問題,即便當時我的成績已經比他還前面。
因為學業上的表現被看見,老師與同學也開始欣賞我,因此我更努力地讀書,我記得,我常常讀到凌晨又去上課…,在國三畢業前最後一次的段考,我站到台前,領取全校第一名的獎狀。
進入高中的第一次段考,我偶然地又考了班上第一名,我發現原來學業上的成就能讓我這麼感覺到自已是「好的」、「有價值的」。
有幾次在高二時,除了班上第一名,我也考到了社會組第一名的成績,我以為,我能改變許多事情。
我以為,只要我努力,我就能「成功」。
可是到了高三,我漸漸發現,「第一名」已經變成我的包伏。我從原本對知識、對學習的滿足,漸漸轉換成對「跌落第一名」的恐懼。
因著心理負擔的產生,我的恐懼成真,有一天我跌落下了,失敗了。
我覺得挫折與悲傷,甚至想要自殺,我覺得「我失敗了」,老師會怎麼看我呢?
高三時,我的身心症狀出現了,那症狀相當詭異,竟然是坐在書桌前會想吐!這簡直是剝奪了我的「全部」!
是的,當時的我把學業、把第一名當成了我的全部…,我感覺自已「失去一切」,失去了原本的價值…
就讀大學時,那曾經的價值也已經不在,因為我發現,我連從宿舍走去教室上課的力氣都沒有了…,是甲狀腺的問題嗎?還是…?
我不知道,我的身體莫名的昏沉與嗜睡,也沒有力氣走路,努力地走到了教室卻又因為沒精神到系辦休息…我不知道怎麼了…只知道身體已經失去控制了…
把老師文章中有關於我的故事的脈絡交代了一下,那麼回到現在吧!
這篇是書中老師提到的,我曾寫的文章<敬憂鬱一杯紅酒-給灰暗一個最溫柔的容>
以下摘錄部分內容:
我覺得自已就像一個永遠充不飽電的手機。因此,我內心常質疑著自已「為什麼就是健康不起來呢?」「為什麼就是無法跟其他人一樣呢?」「如果我沒有這個疲憊的症狀,我是不是會比這個令我沮喪的自已還要更好呢?」「我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持續質問著自已,同時也不可自拔地一直尋找可能的「答案」。
唯有當我「放下成為可能中的更好的自已」,我才能接受現在身體的狀況,我才能接納我這樣一個人。
不論如何,自已必須成為對自已最溫柔的那個人,就好像與自已做了個誓約-宣示著不論情緒如何低潮、工作如何挫折、身材如何走鐘,甚至所謂的人生進度如何落後,都會願意穩穩地陪伴著這樣的自已。這是多麼溫柔的約定,是吧?

現在的我,已經漸漸懂得,如何接納失敗的經驗,也學習接納有時身心狀態不穩定的自已;雖然尚且來來回回,但「認下」此時此刻的經驗與感受,是面對生命困境最溫柔的方式。
這些內容,其實9/6當天,我沒有在台上做分享,因為近年來我累積了太多的「失敗、挫敗」經驗,變得沒有自信。

那天在台上能開口,說來,已是近十年我生命的最大突破!

當我坦誠「不行了!」卻收到觀眾的掌聲,也站穩了腳步

我來分享一下今年9/6那天的心理歷程:
分享會的地點在台北市的國家圖書館,到了會場我才發現,場地的規模很大,就像高中畢業典禮時那樣的演藝廳。
角落星自有照片:趁還沒太多人的時候偷偷拍下的
這超乎了我的預期,原本我想像,是在一間如教室大小空間的地方,然後最後幾分鐘老師請我與他站在一起說些話。
因此,我非常緊張焦慮,我已經不再是高中那個我,出了社會後經歷了挫折與現實環境、身心狀況的「失敗」,「沒自信的我」已經回饋到我對自已的認知與感受。
因此,其實我平常在公司遇到召開多達100人的重大會議或尾牙的場合時,我總緊張、焦慮的無法移動自已的身體,回到家身上的疼痛更是發作,也得花很多時間才能回復體力。
我原本心想,到了分享會見到蔡老師的師母要好好跟她打招呼,我卻發現,我緊張地連向師母打招呼都發不出聲音了,還好師母與老師都是很體貼的人懂得我的眼神示意。
當老師在台上分享,我坐在底下時,上背又僵成一團且腦袋昏厥。
我甚至焦慮地也不好意思從第一排往後走去上廁所,我真的萬分焦慮…兩眉之間的地方很不舒服,我完全無法思考我等一下要分享什麼…
第一個上台分享的同學,非常的優秀,看著她獨自上台說話,我心想:
該不會等一下我也是要獨自一個人在台上說話吧?

我原本以為是老師問我什麼,我就分享什麼的那種訪談式的分享…
這位同學的口條非常好,音調也隨著內容有頓挫,這使得我愈發對自已沒自信…
我想起大學時,有一堂需要每個人分組上台報告的課,那時我竟然心想:
那我就被當掉再重修好了…因為要在公眾面前說話對我實在太難了…
等到蔡老師cue台下的我,我提起勇氣站起來走到走道,蔡老師把麥克風遞給我,我看著老師,老師也看著我;

其實,我是在跟老師求救,不過老師可能沒讀懂,而我也從對望中看見老師對我相信的眼神。
於是,我只好帶著老師相信的眼神,接住麥克風走向那臺上。
站上臺的我,其實還是相當緊張與焦慮,於是再我說了「各位同伴好」之後,我便不著邊際地說了「失敗真的是很令人掙扎的經驗…」然後重覆打轉…
我心想:「不行了」!對,就是不行了!
既然,我是要上臺分享「失敗」,那不如我就先坦白此時此刻的心情吧!
因此,我停下話語,對著所有出席的讀者說:
「我跟大家分享一件事,其實,我現在的心情…非常的緊張…」
沒想到,臺下的讀者們反而一片掌聲鼓勵我。
說來神奇,再坦誠了當下的心情後,我反而感覺到腳底能夠站穩,也能大方的分享有關失敗的經驗。
其實,我忘了我到底該說些什麼,當時也由於焦慮,因此無法照著老師的新書提及我的內容做分享。

因此,我便分享了一件連我自已都不知道會分享的內容:
其實,現在的我,已經漸漸學會如何接納失敗的經驗,例如當初在網路上主動地向蔡老師介紹我自已,也傳送了我在方格子的文章給老師看。

這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我要面對可能「被拒絕的失敗」,或者被當成怪人…但老師看了我的文章後,反倒給了我相當的肯定,並鼓勵我參加文學獎。
當然,在開始書寫的過程,也會經驗失敗,比如說投稿了幾篇獲得網路媒體的採稿,但還是沒獲寫專欄的邀約;或是文學獎落空等等;不過,我還是持續的嘗試…

而面對失敗,最重要的便是「肯認」這份失落,接納失落的情緒,不去逃避真實的感受、不去強迫自已正向,才能真正地往前…
我也坦白又帶點幽默地跟臺下所有觀眾說:
「其實,像我現在站在這裡分享,也很害怕會失敗呢!」

語畢,觀眾又很有默契地哄堂而笑。
在臺上時,其實有幾分鐘停頓不知說什麼,我忍不住望向老師與師母,老師與師母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們對我的相信及支持,也感受到觀眾讀者的友善,這令我很感動與感謝。

心中也想著:今天來參加這場新書分享會的人,大概都很善良吧!

既然「畏懼」是習得的,那「勇敢」也可再次學習!

那天我回到自已的租屋處,我覺得相當興奮!甚至興奮到整夜不能入睡。
因為,我竟然能夠在我最害怕的「眾目睽睽」下說話,而且竟然是在規模超乎我想像的空間,這是我完全不能相信自已能做到的!

平常,我在公司很少講話,在人多的時候更是感到害羞與不自在。
就像最近的網路用語,我「解鎖」了我的人生經驗!

這真是令我太感動與興奮,原來「我可以」!
那幾天我突然想起:

其實我以前算是大方也很勇敢嘗試的人,但為何現在這麼沒自信呢?
圖片取自unsplash免費圖庫
以前的我很頑皮,不管是高二時,帶著班上女同學走向男生班,幫一位國中男同學「相親」;或是在上體育課時,與同學開心地大聲歡笑,或者是國小時因為鄰座男同學把我的尺弄斷,而直接站起來打架,然後當然是兩個人都被罰站了。

為什麼以前的我這麼的活潑、有自信,現在的我卻這麼的畏懼呢?
我發現,畏懼,是這幾年「學習」來的。
因憂鬱症導致身體不斷莫名的無力感,而產生失控感;再加上初步入社會時,因未諳人性,導致許多被否定與人際間不愉快的經驗,我「學習」到原來我是「不行的」,我是沒自信的、我是膽小的。
於是,我產生一個「靈感」!

既然這是學習來的,那我現在也可以「再學習」!
透過日常,透過偶然有的機會,累積對自已正向的經驗,讓這些小小的正向經驗能回饋到對自已的認知與感受。

因著這份靈感,最近我開始為自已出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作業」,例如:練習從某處搭車到一個定點。
我與我的諮商心理師分享那天上台的突破以及我想「再學習」的靈感,她再信中寫著:
【看到你回憶以前的妳,以及之後身心帶給你的折磨和挑戰,如何讓你「學習」到你不行….,也看到妳能夠從另一面去認知和看到你可以「再學習」。
是呀!我也想對你說:你一直都在「再學習」的路上,想想這幾年你做了多少事?是什麼讓你去做這些事呀?】
其實,心理諮商本身就是一種「再學習」,不論是重建對人的信任或對自已的相信,或者在平淡無奇的工作與生活中「看見」我自已的「小小移動」,都是不斷地學習、累積正向的經驗。
當然,除了學習,也得有「接納」。
容許自已在生命中,有畏懼的時候與挫敗的時候,甚至是身心感到低迷的時候。
各位讀者也有未曾解鎖過的人生經驗嗎?

或者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能輕鬆自在地做到,但長大後的現在卻沒有勇氣再做的事呢?
一起來透過各種方式的「再學習」,解鎖你的人生經驗吧!

也或者,就單單地找回「以前那個有能的自已」!

★也歡迎各位讀者與角落星分享你們「解鎖」人生經驗的小故事,讓我與你一同「見證」那些美好又驚喜的時刻!
★本文同步發表於角落星的心靈遊憩區,歡迎按讚follow m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5會員
72內容數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難以言說的陰影與脆弱,它們可能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一再干擾我們 以直覺引導繪畫的方式,是一種自我陪伴與對話的歷程,因此角落星發展了「藝術對話」的方式, 在繪畫的同時,與自己的生命經驗觸碰,進行對話。 願這樣的創作分享,使讀者能藉著文中圖象與自我進行深度隱密的對話。 歡迎與角落星分享你們的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