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因老和尚略傳EP.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亂世望族,一身俱兼

照因老和尚

照因老和尚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照因法師,俗姓黃,名朝沈,生於民國二十一年(西元一九三二年)父黃灶、母張達;世居員林。本是鄉紳望族,祖父黃樹務農,是位田園產業甚豐的佃主。後因戰亂家道中落,至此一蹶不振,傳至黃父已一貧如洗。

父為維持一家生計,即四處漂泊流浪,為人造橋打工;因在日據時代,工價甚廉,又處於亂世,物價波動甚大,終日辛勤操作,亦難獲一家溫飽,生活自是非常清苦。
然而,歷代家規甚嚴;雖是國破家亡,人心惶惶,亦寧可打工度日,不背踰越人倫的正職,違犯忠厚善良的家風。

師幼時即在敦厚謹嚴的父教薰陶下,生活非常簡樸,加上亂世民生困難,一般小孩都較懂事而又勤儉。讀書,無疑地是填飽肚子後的奢侈品。

原是耕讀門第的黃家,雖然家道中落,生活清苦,而「忠孝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觀念猶蒂固根深,說什麼也得把孩子送進學校。上學讀書,師自然是歡天喜地的,一大早就打扮整齊,背著書包,與一群天之驕子,伴著父母無限的愛心與期望上學去。可惜,這種日沒過幾天,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古人云:「寧為太平狗,不當亂世人」,這確是至理名言。當時,師亦不過八歲,正值啟蒙時期,才背上的書包,連書名都沒弄清楚,由於戰爭,公學校無法繼續開辦,私塾又念不起,祇好追隨乃父提早進入社會大學,而這,竟是師一生的求學史,接踵而來的是幼年童工餐風露宿的流浪史。

照因老和尚年少剪影(左一)

照因老和尚年少剪影(左一)

師在社會大學中的老師,唯一的一位,也是全能的一位,那就是他敬愛的父親。由劈柴、起火、燒水、煮飯一樣樣地學習;童心未泯的他,並不覺苦,也不知什麼愁滋味,更不會憂慮將來。只當這些都是新鮮事兒。漸漸地,教材變了,把玩的東西也不同了;除了柴米油鹽之外,鐵絲、鐵鎚、釘子、老虎鉗…

五花八門的道具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自然也漸嚐辛苦滋味,一個小孩子,不能在家享受慈母的關愛,又無法上學接受師長的教誨,却四處流浪,住破舊簡陋難避風雨的工寮中,徧體刻畫著新創舊傷,看在乃父眼中,自是悲不自禁,一切也只有委之天命,奈何不了!師生活在這種日子,不是三冬二夏,一待就是十數寒暑。

依佛法而言,師是俗諦先於真諦,而落足於真諦。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經過烽火驚心的歲月,重回祖國的懷抱,大眾無不謝天祭地慶餘生;然而,八年的災害,不是一時的潤澤可以彌補和舒解的;師的夢幻童年已逝,走也走不回,補也補不了。更甭想走回那書香盈溢的世界,望族名門的園林。

論年齡他才不過十四、十五歲,論身高則與成人一般大小,論經歷,却已是飽經風霜,儼然一位工字輩的大師傅。小人國的園地,再也擠不進偌大一個巨人了!

照因老和尚墨寶

照因老和尚墨寶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鈺欣-avatar-img
2022/02/13
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鋼骨佛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06
阿彌陀佛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0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
Thumbnail
2021/01/10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
Thumbnail
2021/01/10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2021/01/10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2021/01/10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2021/01/10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年少印善書廣渡有緣,再到華山潛隱,再到復興天帝教,涵靜老人的一生,也是為眾生請命的一生。他數十年如一日的祈禱,念茲在茲者,全是天下蒼生,前半生為大中華,後半生落腳台灣,更多的是為台灣祈福。承擔了兩千萬同胞的共業外,更通過靜坐、天人炁功等方便法門,渡化更多有心人,以期普化大同春的理想早日實現。 Po
Thumbnail
從年少印善書廣渡有緣,再到華山潛隱,再到復興天帝教,涵靜老人的一生,也是為眾生請命的一生。他數十年如一日的祈禱,念茲在茲者,全是天下蒼生,前半生為大中華,後半生落腳台灣,更多的是為台灣祈福。承擔了兩千萬同胞的共業外,更通過靜坐、天人炁功等方便法門,渡化更多有心人,以期普化大同春的理想早日實現。 Po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歷練的重要 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一位年輕人上山,向老和尚閒聊些他家庭的事,人去後,老和尚便借機對身邊的弟子說:「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終長不成人,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 反卻能煉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歷練的重要 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一位年輕人上山,向老和尚閒聊些他家庭的事,人去後,老和尚便借機對身邊的弟子說:「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終長不成人,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 反卻能煉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
Thumbnail
宜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有個花白頭髮的身影吸引眾人的目光。他是張焰灶,今年 91歲了,是宜蘭大學創校以來年紀最大的畢業生。那天,他穿著寬鬆的學士服,站在台上,從校長手中接過敬業樂群獎的時候,台下閃爍的鎂光燈和掌聲不斷,他看起來有點緊張。張焰灶小時候家境不好,國小畢業被迫中斷學業,15歲就得擔起養家責任
Thumbnail
宜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有個花白頭髮的身影吸引眾人的目光。他是張焰灶,今年 91歲了,是宜蘭大學創校以來年紀最大的畢業生。那天,他穿著寬鬆的學士服,站在台上,從校長手中接過敬業樂群獎的時候,台下閃爍的鎂光燈和掌聲不斷,他看起來有點緊張。張焰灶小時候家境不好,國小畢業被迫中斷學業,15歲就得擔起養家責任
Thumbnail
「能吃多少,存多少,都是天公伯阿註好好的,讓你不能敖的。」 這是父親經常掛在嘴邊說的話。(賢,是能幹之意。賢的台語音,近似,敖。你再厲害,也不能勝過老天爺的安排)。 這情景,非關前世今生,而是心底的一些老照片,突然又被掀開了。 「會冷哦,有吃飯無,請妳吃個便當,好嗎?」我不敢太冒失了。
Thumbnail
「能吃多少,存多少,都是天公伯阿註好好的,讓你不能敖的。」 這是父親經常掛在嘴邊說的話。(賢,是能幹之意。賢的台語音,近似,敖。你再厲害,也不能勝過老天爺的安排)。 這情景,非關前世今生,而是心底的一些老照片,突然又被掀開了。 「會冷哦,有吃飯無,請妳吃個便當,好嗎?」我不敢太冒失了。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淨律寺兒童夏令營時,我才國小三年級吧! 當初被父母送去山上參加營隊時,總覺得:「寺廟嘛!沒什麼可怕的。」師父們都是和顏悅色、慈悲心腸。豈料在見到照因老和尚時,才知道自己只說對了一半。老人家確實是慈悲心腸,但和顏悅色的時間並不多,經常示現怒目金剛像來喝斥弟子,但內裡有著比誰都要熱忱的無緣大慈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淨律寺兒童夏令營時,我才國小三年級吧! 當初被父母送去山上參加營隊時,總覺得:「寺廟嘛!沒什麼可怕的。」師父們都是和顏悅色、慈悲心腸。豈料在見到照因老和尚時,才知道自己只說對了一半。老人家確實是慈悲心腸,但和顏悅色的時間並不多,經常示現怒目金剛像來喝斥弟子,但內裡有著比誰都要熱忱的無緣大慈
Thumbnail
我的祖父在日據時代就唸私塾,學漢書,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平日除了在家務農,還被地方人士推舉為「保正」,(在日治時期,保甲制度是社會控制的重要工具。總督府訂定了《保甲條例》,規定每十戶為一甲、每十甲為一保,每個「甲」都設置「甲長」作為領導者;而「保」則設置「保正」,任期皆為兩年,為無給職。日本人在保甲
Thumbnail
我的祖父在日據時代就唸私塾,學漢書,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平日除了在家務農,還被地方人士推舉為「保正」,(在日治時期,保甲制度是社會控制的重要工具。總督府訂定了《保甲條例》,規定每十戶為一甲、每十甲為一保,每個「甲」都設置「甲長」作為領導者;而「保」則設置「保正」,任期皆為兩年,為無給職。日本人在保甲
Thumbnail
這十一年來的塔羅人生裡,每日每月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聽著各式各樣的故事,常覺得自己像以前為了論文研究沈浸於田野中,戴上社會學的眼鏡抽絲剝繭,著迷於詮釋脈絡中的意義或辨認細節裡的權力壓迫。但比做研究更棒的是我有工具能夠陪伴當事人找到可能的行動方向。
Thumbnail
這十一年來的塔羅人生裡,每日每月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聽著各式各樣的故事,常覺得自己像以前為了論文研究沈浸於田野中,戴上社會學的眼鏡抽絲剝繭,著迷於詮釋脈絡中的意義或辨認細節裡的權力壓迫。但比做研究更棒的是我有工具能夠陪伴當事人找到可能的行動方向。
Thumbnail
逃了很久的難,吃了許多的苦,離家鄉好遠好遠,一輩子都騎著幸福牌自行車,每天在家吃飯,總是待在地下室的房間讀書,沒教出過功成名就的學生,沒有特別被誰看得起,沒貪過別人也沒有揮霍過一塊錢,待人禮貌非常謙虛,平生最怕對不起誰,不願意給人添麻煩,這是我的老爸爸。
Thumbnail
逃了很久的難,吃了許多的苦,離家鄉好遠好遠,一輩子都騎著幸福牌自行車,每天在家吃飯,總是待在地下室的房間讀書,沒教出過功成名就的學生,沒有特別被誰看得起,沒貪過別人也沒有揮霍過一塊錢,待人禮貌非常謙虛,平生最怕對不起誰,不願意給人添麻煩,這是我的老爸爸。
Thumbnail
一直以來,很幸運的在人生與職場中,有父親與主管的指導,讓自己有類似燈塔般追尋的標的,或說修身養性,或說人格形塑,至少不讓自己價值觀與人生觀有所偏差。 父親自小清苦,國小念了五所,五個不一樣的學習環境與同學,很難想像他是怎麼渡過。會這樣是因為窮到只能跟祖父的工
Thumbnail
一直以來,很幸運的在人生與職場中,有父親與主管的指導,讓自己有類似燈塔般追尋的標的,或說修身養性,或說人格形塑,至少不讓自己價值觀與人生觀有所偏差。 父親自小清苦,國小念了五所,五個不一樣的學習環境與同學,很難想像他是怎麼渡過。會這樣是因為窮到只能跟祖父的工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