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2019):驚悚片背後的隱喻與文化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繼逃出絕命鎮之後,喬登·皮爾執導又於2019年帶給觀眾一部精彩絕倫的驚悚片,也就是我們(Us, 2019)。論驚悚度自然是使人感到大呼過癮,但在驚悚的背後,就如同前一部作品逃出絕命鎮,我們這部電影裡所要呈現的,不只是表面上的緊湊劇情,實際上其中內含了不少隱喻,並提供觀眾多種思考方向。



電影中出現的大量兔子

電影中出現的大量兔子

兔子、剪刀與二元性

電影中,我們可以從開頭的兔子以及影子們使用的武器:剪刀,來探討導演想達的二元性問題。兔子一方面給人溫馴單純的印象,但同時也是實驗下的犧牲品,呈現出天真善良外的另一反面:脆弱。地底下的影子們就如同實驗性動物的兔子般,任由不知名的科學家宰割利用,失敗後就任意丟棄。根據後人類研究學者沃夫(Cary Wolfe)針對人與動物之關係所提出的物種分類網格(species grid)來做討論。在以人為中心、人文主義的思維之下,人相當輕易地與動物的二分,因此人類和動物的界線是很清楚的。人常自詡為最高尚的人類,具有智慧及美德,為人性化的人(humanized human);相對地,像兔子般的實驗性動物即為動物化的動物(animalized animal),在這分類中的動物化的動物包含了上述的實驗性動物,和被人類宰殺作為食物的牲畜等等。但這樣的分界其實是錯誤且應該是模糊的,會有這樣的思考,完全是因為我們站在以人為中心的角度。除此之外,剪刀也隱含了二元性,既是協助人類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抑是能當作武器殺人的危險物品。同時,剪刀的使用需依靠一正一反的兩端相互作用,就像是電影中本尊及影子密不可分的關係。藉由這兩項隱喻,導演帶出了多樣二元性的問題思考,從人的善惡兩面、本尊及影子的關係(對應到人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本尊與影子

本尊與影子

真正的怪物是誰?談討怪物

They look exactly like us. They think like us. They know where we are. We need to move and keep moving. They won't stop until they kill us... or we kill them.

怪物即是我們自身對於現今文化、社會、歷史脈絡所想像出來的產物,而電影中令人恐懼的怪物似乎為影子大軍們。當小女孩初次,或是一家人初次和影子們相見時,所產生的詭異及恐懼感即為佛洛伊德所提出的詭異(uncanny)。佛洛伊德定義下的詭異為複製、重複、會造成不確定性,或是原本隱藏的但現在顯露出來的事物。看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但個性舉止皆不同,便會對自身主體產生不確定性,懷疑這是我嗎?好像是,但又不太一樣,會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這正是詭異(uncanny)所造成的效果。複製人的產生,便影響了主體的構成,模糊了主體與他者的界線,因此本尊會不知道如何應對,甚至會設法消滅影子,反之亦然。另外佛洛伊德也提出了一個概念:被壓抑的總會設法返回(What is repressed will always strive to return.)。電影中小女孩的影子取代了本尊,來到地面上生活。但她所壓抑的恐懼,也就是真正本尊的小女孩總會設法回來,此時本尊媽媽所帶領的影子大軍看似是電影中的怪物。但從另一方面來想,主角一家人在電影中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地想消滅影子,保護家人朋友的安危。不過在片尾,一切看似恢復平靜,實際上兒子察覺到媽媽並不是真正的媽媽,而是影子版本。一家人努力想消滅的影子,終究還是經不起壓抑,返回到他們的身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ex的沙龍
2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成長經歷,這些經歷形塑了我們現在的樣子。文章透過不同的回應方式,說明個人差異如何產生,並點出TA溝通分析中自我狀態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遊戲。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成長經歷,這些經歷形塑了我們現在的樣子。文章透過不同的回應方式,說明個人差異如何產生,並點出TA溝通分析中自我狀態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遊戲。
Thumbnail
今天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來分享一個有點趣味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是,在11月,有一篇論文在討論「氣候變遷影響中國與日本的稻米品質」。 原本其實也沒什麼,畢竟氣候變遷對全世界的農作物的品質都造成影響。 但是,在最近這兩天,卻在《自然》期刊上出現了一篇非常用力的反駁文。
Thumbnail
今天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來分享一個有點趣味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是,在11月,有一篇論文在討論「氣候變遷影響中國與日本的稻米品質」。 原本其實也沒什麼,畢竟氣候變遷對全世界的農作物的品質都造成影響。 但是,在最近這兩天,卻在《自然》期刊上出現了一篇非常用力的反駁文。
Thumbnail
疫情後的創作,大都概念式、符號性地拆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人際關係、經濟體系、公衛環境的轉變,很難想像都已經2024年了,該怎麼處理「原始事件」全人類仍舊一籌莫展,自2019年開始的集體痛苦記憶到底要如何追尋才算完整?不論如何,事件爆發初始的隱瞞、否認都該向中國究責,無法被揭露的真相就等於沒有真相
Thumbnail
疫情後的創作,大都概念式、符號性地拆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人際關係、經濟體系、公衛環境的轉變,很難想像都已經2024年了,該怎麼處理「原始事件」全人類仍舊一籌莫展,自2019年開始的集體痛苦記憶到底要如何追尋才算完整?不論如何,事件爆發初始的隱瞞、否認都該向中國究責,無法被揭露的真相就等於沒有真相
Thumbnail
3年前的短片就證明本片有許多想法,3年後看到成品果真不負重望,結合都市傳說以及當代語境探討,塑造出獨一無二的陰間世界觀,當猛鬼、有業績才能滯留人間,當不成猛鬼、被人遺忘就只能登出人間投胎去,當人的時候是社畜,需要在社會中求生存,當鬼的時候還是社畜,需要與其他猛鬼競爭,在都市傳說中透過嚇人博取流量,繼
Thumbnail
3年前的短片就證明本片有許多想法,3年後看到成品果真不負重望,結合都市傳說以及當代語境探討,塑造出獨一無二的陰間世界觀,當猛鬼、有業績才能滯留人間,當不成猛鬼、被人遺忘就只能登出人間投胎去,當人的時候是社畜,需要在社會中求生存,當鬼的時候還是社畜,需要與其他猛鬼競爭,在都市傳說中透過嚇人博取流量,繼
Thumbnail
#大誌雜誌 #116期 #封面人物綺拉奈特莉 #主題香港湯1862 #想到香港就難過 #請你們一定要撐過去 #thebigssuetaiwan [十一月號 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 \ 我們的,香港與香港湯 / 今天下公車時摔了一跤,才驚覺已經19號,怎麼還沒發文宣
Thumbnail
#大誌雜誌 #116期 #封面人物綺拉奈特莉 #主題香港湯1862 #想到香港就難過 #請你們一定要撐過去 #thebigssuetaiwan [十一月號 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 \ 我們的,香港與香港湯 / 今天下公車時摔了一跤,才驚覺已經19號,怎麼還沒發文宣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