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我們該給歷史怎樣的交代│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An Unfinished Film(20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影論重點:
這不是一篇影論,是一篇政治文
全球解封這麼久了,為何現在還需要一部談疫情的電影
片名中的「未完成」有哪三種層次?
從<紅色房間>到哈拉瑞的《連結》都和本片有和關係?

數日後,想起<紅色房間 Red Rooms, 2023>,它和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An Unfinished Film >都更在意主題在社會中的脈絡而不以劇情取勝。<紅色房間>的主角對虐殺案件近乎瘋魔,變態般地競逐暗網上的證據,劇情不交代主角的背景、動機,她是個空殼可以套入任何人設,講述高度科技化下掌握資訊就等同掌握了權力,現代人卻再也感受不到權力帶來任何快感的「真相冷感」。

它的進一步延伸,則是尤瓦爾·諾瓦·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連結 NEXUS》對AI的警示,所謂「掌握資訊」也包括訊息的審查、扭曲,未來將由AI決定人類所能見到的「現實」,過去篤信「真相越辯越明」不僅再沒有辯論的立基,真相或許更會成為不存在的概念。

只是在AI尚未完全翻轉歷史前,極端政權已然進行歷史的竄改。

片名的「未完成」即對此進行諷刺。疫情後的創作,大都概念式、符號性地拆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人際關係、經濟體系、公衛環境的轉變,很難想像都已經2024年了,該怎麼處理「原始事件」全人類仍舊一籌莫展,自2019年開始的集體痛苦記憶到底要如何追尋才算完整?不論如何,事件爆發初始的隱瞞、否認都該向中國究責,無法被揭露的真相就等於沒有真相,全球性姑息將學不到任何教訓,從SARS到COVID-19人類就不斷在犯同樣的錯,可怕的是中國不只仗著政治經濟勢力,更吃定人類就是健忘和容易習慣的動物,如果因為國際局勢只得模糊其詞,因為媒體失能、網路監控而害怕碰觸,人類幾乎就要痊癒甚至沒有創傷,對於未來,像是片中跑跑這樣剛出生的孩子對此是完全沒有記憶的,會由誰來告訴他們什麼是勇敢、又該如何繼續相信?

有趣的是,因為台灣防疫做得太好了而使我們對於片中情節不會有太大的共鳴,對於這樣的「幸福」,某些台灣人似乎又太理所當然了,就像是我們的自由、民主從沒被那樣剝奪過而無法了解失去的痛苦,因此居然有人想要成為那個沒有真相的國家的一份子?而這也是婁燁一直以來的政治性,每個活在大環境底下的人,怎麼能不去思考政治的東西?即使電影並沒有批判中國政府隱藏疫情的作為,而就只是呈現一個劇組在武漢的狀況,就足以使本片遭禁,只見小人物們彼此為難,卻不見背後的決策者,這和「平庸的邪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始終看不見「惡」的本身,這部電影某程度的「平舖直敘」也反應出作為一個導演的極限,也是本片之所以「未完成」的第二個原因。

被中國政府打壓成禁片導演的婁燁,藉由開場的角色對話呈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困境:一部只有自己、少數人、同溫層自嗨的片子是沒有意義的,說明電影必須「被觀看」的創作本質,沒有觀眾的電影就不算完整,他屢屢拍攝政府定義的爭議題材,作品只能在影展曝光、透過網路流傳,他不知道他的觀眾在哪裡,無法正大光明感受母國對於自己創作的回饋,然而越是這樣,越難把他的作品與中國的時代性抽離,直至這部電影的誕生,回到全球性疫情的原點以凸顯一個電影工作者的原點,究竟該為歷史負起怎樣的責任。

片頭,很後設地,在黑幕緩緩打出「一部婁燁的電影」,觀眾的看見使它不再是「未完成的」,而有了一個全新的指代、有了完整的可能。我們必須先看見,才能共同決定歷史該往何處去。

對電影角色來說現在已經不同於10年前了,不僅不再年輕、胖了,也有家室、有了顧忌,就為了「能交代」而弄這樣一個東西是種明知「不現實」的浪漫。而這也是婁燁給自己的一個交代,現在,就剩下我們自問,要給歷史怎樣一個交代。

同場加映:

懸疑總在電影後<紅色房間>:掌控資訊等同掌控權力

民主,必要之惡<不丹沒有槍>:從皇權到民主

來找我吧<蘇州河>:婁燁早期作品

群眾瘋狂<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美國政治議題電影

2小時42分鐘,教會我們的事<餘燼>:台灣政治議題電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論寫作
144會員
298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疫情後的創作,大都概念式、符號性地拆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人際關係、經濟體系、公衛環境的轉變,很難想像都已經2024年了,該怎麼處理「原始事件」全人類仍舊一籌莫展,自2019年開始的集體痛苦記憶到底要如何追尋才算完整?不論如何,事件爆發初始的隱瞞、否認都該向中國究責,無法被揭露的真相就等於沒有真相
Thumbnail
疫情後的創作,大都概念式、符號性地拆解疫情對人類的影響─人際關係、經濟體系、公衛環境的轉變,很難想像都已經2024年了,該怎麼處理「原始事件」全人類仍舊一籌莫展,自2019年開始的集體痛苦記憶到底要如何追尋才算完整?不論如何,事件爆發初始的隱瞞、否認都該向中國究責,無法被揭露的真相就等於沒有真相
Thumbnail
只有當一件事情被我們放在意識層面處理,我們才能真正讓那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塵埃落定。如果一味逃避,那些事務及其相連的遺憾、憤怒、不滿、怨懟等情緒,只會流入潛意識之中,並繼續從潛意識層面影響我們。婁燁通過這部電影,就像在使用一種精神分析的手法,使觀眾將那兩年某些沒有處理的部分,重新回到意識層面去處理。
Thumbnail
只有當一件事情被我們放在意識層面處理,我們才能真正讓那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塵埃落定。如果一味逃避,那些事務及其相連的遺憾、憤怒、不滿、怨懟等情緒,只會流入潛意識之中,並繼續從潛意識層面影響我們。婁燁通過這部電影,就像在使用一種精神分析的手法,使觀眾將那兩年某些沒有處理的部分,重新回到意識層面去處理。
Thumbnail
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融合疫情紀錄與虛實交織的敘事手法。前段節奏緊湊,捕捉疫情封鎖的迅速變化;後段紀錄片段流暢且富有真實力量。影片探討「殘念」,揭示人生無法停下,也無法回到過去,只能面向未來。導演透過電影記錄變動與可能性,傳達樂觀視角:人生是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流動中持續書寫未竟的故事。
Thumbnail
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融合疫情紀錄與虛實交織的敘事手法。前段節奏緊湊,捕捉疫情封鎖的迅速變化;後段紀錄片段流暢且富有真實力量。影片探討「殘念」,揭示人生無法停下,也無法回到過去,只能面向未來。導演透過電影記錄變動與可能性,傳達樂觀視角:人生是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流動中持續書寫未竟的故事。
Thumbnail
這大概就是導演本人,能作出最嚴厲的表態了:我們有在看,我們也有在關心,而且我們不會忘記!
Thumbnail
這大概就是導演本人,能作出最嚴厲的表態了:我們有在看,我們也有在關心,而且我們不會忘記!
Thumbnail
歷史記下的是人類的生活軌跡,幾百年後的世界說不定也正在探討2024年的光景,不過流傳下來的歷史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讓每個人都滿意, 不曉得在那個年代,2024年會被留下什麼內容呢?
Thumbnail
歷史記下的是人類的生活軌跡,幾百年後的世界說不定也正在探討2024年的光景,不過流傳下來的歷史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讓每個人都滿意, 不曉得在那個年代,2024年會被留下什麼內容呢?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在其他國際影展聽到有評審說,不要再拍『疫情』電影了。」這句話是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散場後,我在影廳內聽到後方影友提起的。朋友,很抱歉當時沒有即刻回頭與你討論,也沒有先和你打聲招呼。我希望用這篇文章,作為對你的回應。 . 近期,有關「疫情」的創作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日本電影《生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在其他國際影展聽到有評審說,不要再拍『疫情』電影了。」這句話是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散場後,我在影廳內聽到後方影友提起的。朋友,很抱歉當時沒有即刻回頭與你討論,也沒有先和你打聲招呼。我希望用這篇文章,作為對你的回應。 . 近期,有關「疫情」的創作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日本電影《生
Thumbnail
我們能有幸看到《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首先就代表了疫情下倖存者的身份,我們共同走過將近五年了。 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全世界的人類,我們身在其中所經歷的是一個時代的重大事件,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思維模式,甚至造成了無數家庭的生離死別。 我想,人類善忘,所以需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來銘記。
Thumbnail
我們能有幸看到《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首先就代表了疫情下倖存者的身份,我們共同走過將近五年了。 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全世界的人類,我們身在其中所經歷的是一個時代的重大事件,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思維模式,甚至造成了無數家庭的生離死別。 我想,人類善忘,所以需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來銘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