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快樂與憂愁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和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重聚在一家咖啡館中,她一如往常地訴說著她的生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感覺不到「家」的存在,可能因為父母身在遠方,久久才見一面。於是,開始覺得一個人去哪裡也無妨,生活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國度,生活有時像透不過氣的重擔,有時像天邊的浮雲輕飄飄地感受不到重量。 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形態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哭、一個人笑……」

看著這位朋友年輕卻滄桑的臉,心裡不禁心酸,她的前方還有漫長的人生路要走,怎麼心靈已經彷如見盡世事的老人呢﹖孤獨似乎在她的眼眸中刻下了歲月的痕跡。

有媒體形容現代社會正步入孤獨的時代,越來越多人選擇宅居家中,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工作,在社交媒體上以虛擬社交取代與人的真實接觸等等。社交文化的改變也悄悄地在改變人的心靈,始終人是群居動物,身處孤島的狀態總有力不能繼的一天。

我握住朋友的手,希望可以傳達一絲暖意︰「無聊時可以找我談天說地,我絶對奉陪。」雖然心底知道,她是一個克制己身的女孩子,常常怕自己麻煩到別人,非必要時,她很少向外求助。

她還在訴說,但已露出笑顏︰「有時也感恩現在擁有的一切,家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自己親手佈置的,建立現在的生活也經歷了多年的努力……」

她如今還是生活在一個人的家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一個人跳舞……但她選擇笑著去生活,這是一個勇敢的選擇。人面對的生活際遇和環境有時確實難以改變,但你決定這一刻笑著還是哭喪著臉去度過,這一個微小的抉擇已經足夠改變你的世界。

你此刻的人生快樂嗎?還是憂愁呢?

我們的人生各有不同,但不外乎生老病死的常態,那為什麼有人常常快樂、面露笑容,有人卻常常心裡憂愁、愁眉苦臉呢?原來快樂和憂愁都是一種習慣,一種在生活中不自覺作出的選擇而形成的習慣,習慣久了,讓你產生錯覺以為快樂或憂愁就是你的命運,但事實不然。

快樂和憂愁雖然來自內心,但其實受到大腦的思維模式所控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緒機制,從小形成一些情緒反應的習慣,一直影響著我們對人生所經歷的事採取哪一種情緒去回應。然後我們的大腦就不斷地強化經常出現的那種熟悉的情緒,將日常事件自動篩選和過濾。所以,快樂的人好像越發快樂,運氣很好,總碰到好事。而憂愁的人似乎越發憂愁,生活中總是碰到倒霉的事。事實上,我們是被大腦的慣性運作模式所操控著。

舉個例子,小宇從小經歷快樂的情緒比較多,他的大腦便將「快樂」定義為熟悉的情緒,所以他每一天經歷的大小事中,大腦會強調並記住屬於「快樂」的經驗從而強化「快樂」的感受,其他的情緒經驗比如「憤怒」、「傷心」便相對感受較輕微亦較難記住。換言之,大腦就像一個放大鏡,把熟悉的情緒自動放大。那麽,可以想像為什麼憂愁的人越發憂愁,因為他的大腦把「憂愁」解讀為熟悉的情緒,每天腦中播放都是經歷過的負面事件,快樂的事很難被記住。

既然快樂或憂愁是一種習慣,當然有改變的可能性。在一年的開頭,改變始於行動,現在就找一本空白的筆記本記下你的情緒事件。如果你想變得快樂,就每天寫下快樂的事,重覆翻看,讓你的大腦熟悉「快樂」的情緒。那麽,你會慢慢地發現,可以寫的事越來越多,你也會越來越快樂,憂愁也會慢慢離你而去。

*延伸閱讀:《情緒習慣,決定你的一生》,朴用喆著,張亞薇譯,台灣,方智出版社,2014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言的沙龍
7會員
13內容數
雅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31
有一種人為憂慮而生。 人以類分,如果有一種分類的標準是安全感及焦慮感,那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呢﹖ 有安全感的人,通常樂於探索未知的世界。他覺得世界是一個遊樂場,可以遨翔其中,不斷地向周遭開拓、嘗試,有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擁有挑戰一切的勇氣,是一個無懼的勇士。 相反,一個充滿焦慮感的人,他對
Thumbnail
2024/07/31
有一種人為憂慮而生。 人以類分,如果有一種分類的標準是安全感及焦慮感,那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呢﹖ 有安全感的人,通常樂於探索未知的世界。他覺得世界是一個遊樂場,可以遨翔其中,不斷地向周遭開拓、嘗試,有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擁有挑戰一切的勇氣,是一個無懼的勇士。 相反,一個充滿焦慮感的人,他對
Thumbnail
2022/06/27
2022/06/27
2022/06/18
原來傷心是可以沒有盡頭的,就像海邊的滔滔浪花,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我以為一切已經過去了,但原來仍存在心底,只是上面蓋了一層又一層的偽裝。常以為自己很堅強,其實無比的脆弱,輕輕的一陣海風便足夠讓你落淚不已。
Thumbnail
2022/06/18
原來傷心是可以沒有盡頭的,就像海邊的滔滔浪花,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我以為一切已經過去了,但原來仍存在心底,只是上面蓋了一層又一層的偽裝。常以為自己很堅強,其實無比的脆弱,輕輕的一陣海風便足夠讓你落淚不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時間,我真的很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但就是偶爾,可能是心思打了結、或者被鬱悶充斥腦海的時候,還是會默默的希望有個人能夠陪在身旁,雖然也不一定需要給些什麼意見,但那就像是,一道溫暖、堅定的光,儘管沈默不語,也能憑藉著彼此間的信任,成為支持生命繼續向前行的力量。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時間,我真的很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但就是偶爾,可能是心思打了結、或者被鬱悶充斥腦海的時候,還是會默默的希望有個人能夠陪在身旁,雖然也不一定需要給些什麼意見,但那就像是,一道溫暖、堅定的光,儘管沈默不語,也能憑藉著彼此間的信任,成為支持生命繼續向前行的力量。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說出你很快樂?對於不快樂的事我們總是記得更清楚,總有100件不順心的事影響著我的快樂值,是今天出門前左右眼線不對稱、今天穿搭得不夠好看、今天文章難產、今天拍照起來不好看、今天工作不順利、今天晚上好孤單,總是有各種大大小小的事煩惱著。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說出你很快樂?對於不快樂的事我們總是記得更清楚,總有100件不順心的事影響著我的快樂值,是今天出門前左右眼線不對稱、今天穿搭得不夠好看、今天文章難產、今天拍照起來不好看、今天工作不順利、今天晚上好孤單,總是有各種大大小小的事煩惱著。
Thumbnail
爾後的日子,依舊充實的去過長大的人生。 上班忙碌下班小酌,換了工作,適應新環境,重新學習,轉換生活跑道,碰到新同事成為朋友,認識各式各樣的人。 當然也是會有低潮,覺得朋友們有穩定的交往對象頗為羨慕,碰到特定節日時,情感面會更加放大。
Thumbnail
爾後的日子,依舊充實的去過長大的人生。 上班忙碌下班小酌,換了工作,適應新環境,重新學習,轉換生活跑道,碰到新同事成為朋友,認識各式各樣的人。 當然也是會有低潮,覺得朋友們有穩定的交往對象頗為羨慕,碰到特定節日時,情感面會更加放大。
Thumbnail
從被某位敬重的長輩問「你快樂嗎?」後,已經10年了。 討好的笑容在當時瞬間凍結,內在的我被撼動,從那一刻逐漸醒來。 怎麼我好像已經好久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了呀? 在這條路途上有許多過猶不及。 姑且就當作是對於過去壓抑自我太久的反動吧! 一開始,我努力的追求快樂 但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Thumbnail
從被某位敬重的長輩問「你快樂嗎?」後,已經10年了。 討好的笑容在當時瞬間凍結,內在的我被撼動,從那一刻逐漸醒來。 怎麼我好像已經好久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了呀? 在這條路途上有許多過猶不及。 姑且就當作是對於過去壓抑自我太久的反動吧! 一開始,我努力的追求快樂 但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Thumbnail
「你每天在家裡,會不會覺得無聊或恐慌呢?」 「不會啊,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這類出於善意的對話,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出現。因為性格不同、對事物的價值與觀感不同,而延伸出的「對話」。
Thumbnail
「你每天在家裡,會不會覺得無聊或恐慌呢?」 「不會啊,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這類出於善意的對話,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出現。因為性格不同、對事物的價值與觀感不同,而延伸出的「對話」。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壓力無處不在,而身體健康除了觸目可及的物理性健康外,心理精神的健康同樣是不可或卻的重要。聽到類似的案例後,不免又想起這段往事,只願現在遠方的友人已恢復健康生活,重新在人生中發光發熱。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壓力無處不在,而身體健康除了觸目可及的物理性健康外,心理精神的健康同樣是不可或卻的重要。聽到類似的案例後,不免又想起這段往事,只願現在遠方的友人已恢復健康生活,重新在人生中發光發熱。
Thumbnail
看到別人幸福,我也會感覺很幸福。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一個人呆久了,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狀態了。對於周圍人的心情變化,我總是很容易,很快就能感受到。 平時的生活很苦,很忙,很累,很充實。沒有說這是不快樂的生活,但真的也不會感受到特別的快樂。可是偶爾放鬆一下,看一下電視劇,我也會被他們的快樂情緒所感染,自己
Thumbnail
看到別人幸福,我也會感覺很幸福。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一個人呆久了,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狀態了。對於周圍人的心情變化,我總是很容易,很快就能感受到。 平時的生活很苦,很忙,很累,很充實。沒有說這是不快樂的生活,但真的也不會感受到特別的快樂。可是偶爾放鬆一下,看一下電視劇,我也會被他們的快樂情緒所感染,自己
Thumbnail
我和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重聚在一家咖啡館中,她一如往常地訴說著她的生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感覺不到「家」的存在,可能因為父母身在遠方,久久才見一面。於是,開始覺得一個人去哪裡也無妨,生活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國度,生活有時像透不過氣的重擔,有時像天邊的浮雲輕飄飄地感受不到重量。 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形態
Thumbnail
我和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重聚在一家咖啡館中,她一如往常地訴說著她的生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感覺不到「家」的存在,可能因為父母身在遠方,久久才見一面。於是,開始覺得一個人去哪裡也無妨,生活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國度,生活有時像透不過氣的重擔,有時像天邊的浮雲輕飄飄地感受不到重量。 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形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