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我在思考人為何不快樂。多年前我有個摯友有天在我們同住的宿舍一角,皺起了眉頭微緊張羞怯地告訴我,說她有週期性憂鬱低潮。她說很不喜歡每個月被憂鬱浪潮侵蝕的自己,每到那幾天,就是什麼都不想做、什麼人也都不想見、有時還會忘了餵飽自己,就想這樣癱著。然後過了幾天,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就好一點,可以如常化妝出門工作了。
我還記得我聽見這般赤裸告白時內心多麼驚訝,認識她至少十個年頭,不曾發現她的週期性憂鬱,只知道從他的插畫創作中,偶爾會窺見那沈重而不忍直視的灰暗。那時的我,完全不知如何回應,我從她眼神中讀到她盼切我說「對,我也是會這樣」似乎很渴望從我這找到一些「這是很正常的」的安慰感,然而手足無措的我,只是說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同時擔心著她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快樂浪潮。
身為一個從企業叛逃的自由工作者,我回想自己過去在創業每日埋首工作的五年裡,也常偶爾感到無力提不起勁、動力全失、不想說話和上班,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心累,似乎也就像感冒一樣,偶爾會襲來,打了個噴嚏、咳了兩聲,嚴重時發燒癱軟在沙發,隨著時間與自癒力或新事件而漸消退痊癒,然後不知何時,又染上了心累感冒。雖不是週期性的發作,可這樣不定期的低潮與受困感還是令人困擾,最煩人的是有時還憂鬱得不明所以,好像也沒有什麼觸發事件,就不曉得自己究竟是怎麼了,為何會如此難受想逃。現在,心安定也穩定一些後回頭看,才發現原來那時的自己壓力有多麽的大、肩膀多緊繃、情緒有多壓抑,這也才慢慢看清原來問題出在情緒無法表達,及對人生價值觀的混亂以至於一心滿足創業需求,而無意識地長期忽略了自己的需要與在乎。
每幾年,我們都會記得去做一下身體健康檢查,即使有段時間疏忽身體但總是不會忘記提醒自己要正視健檢報告上的紅字,那過高的膽固醇、體脂肪還是血糖。可怎麼,我們沒在做「心理健康檢查」的,總是不太在意自己內在哪兒受了傷、哪兒有異物。總是自我喊話「我要理性一點」想著咬著牙撐過去吧、等情緒過了就好了、逃走就好了、把問題解決就好了,於是乎,總是放著久久久久久到長灰塵了,疏忽關注內在心理的健康以及內心的警訊,然後有一天,可能是一個突然放假的慵懶日子裡,我們發現自己迷失了。情緒或許會過去,可如果我們沒有勇氣正視內在失衡的狀況、釐清憂鬱無動力的問題根源,我們其實會活得越來越不幸福、焦慮憂鬱,那些內心的問題也會在下個你心理免疫力沒那麼好的時候,再次發威,就要把我們籠罩與吞沒。
看來,現在正是好時候,來為自己做個心理健檢吧!
後來,因為創業的過程實在太多曲折與事件發生 (大概就有種在這1年抵3年的感覺),所以我開始練習自我覺察,身為高敏感一族,有時我的眼淚總是先掉然後我才後知後覺的想自己為何而哭。一開始,總是習慣性的在Google上找答案、問身邊的家人朋友或者找天去誠品看有沒有打到我痛點的書,就買一些回家啃,像:這輩子只能這樣嗎、脆弱的力量、被討厭的勇氣等。又一陣時日過去,發現零零碎碎聽又看了很多,每個都覺得講得真好!但,那終究還是別人的作法、別人的人生,有好像領悟到一些什麼卻又回頭看自己時感覺好像沒有太大進展,然後領悟到了一個真理「我需要去找出自己內心的真正問題、真切需要以及真心渴望的答案」。
而這件事情,只有我能為自己做。
我決定溫柔的對待與關注自己。我開始有意識的每天抓幾個忙裡偷閒的時刻,是去茶水間裝溫水時、在策略會議隔岸觀火時、在午飯後一個人走在小葉欖仁樹下感受午後陽光時,大概也就只需要1分鐘左右的時間,為自己做個深呼吸,單純的問自己這個問題:「嗨,妳現在感覺怎麼樣?有什麼事讓妳不平靜嗎?」每次這樣的時刻結束,我都會意識到一些被我忽略的細微之處,如:「嗯… 似乎有點口渴了、肩膀蠻僵硬的;覺得剛剛的會議有些耗能好疲憊;解決3個待辦感覺有點開心。」抑或「我感到蠻焦慮的有點無法專注,我不確定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我內心好像還渴望更清楚找到做這事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這些真實的內在OS,透露出關於生命狀態的一些即時線索,無論關於自身的優點、缺點、價值觀、情緒,或對外重要事件、人際關係、目的與意義、不同生活領域的狀態釐清,都很有幫助。向內看,使我可以更透徹與敏銳,也可以更好向外去調整與行動。
這般自我關心的小動作無比重要,Simple but Significant。
發現原來好好覺察自己是重要的之後,常常我們也會開始苦惱,那該怎麼整理自己才能夠不會被情緒和各種負面自我懷疑淹沒?才能夠比較趕緊脫離這樣的困境與混亂,趕快走出來?對的,有效的自我盤點工具是重要的,後面我就會介紹一個我很愛的好工具「帆船隱喻」來幫助大家有效看見與表達,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必須了解,當我們這樣問的時,其實代表我們正在抗拒著這一切、不接受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就好像搭上了一艘海盜船,我們越是抗衡它的搖晃,越要自己忍住不隨之前後傾、克制不尖叫釋放,就越覺得頭暈目眩、難受想吐,也當然更難細細體會這樣的動盪中可能藏著的快感喜悅與克服恐懼後的成就感了。身為一個服務設計師,也是我自己的人生設計師,我信仰設計思考,設計思考也在深刻改變了我整個人生哲學,其中最喜歡每次演講工作坊時都會告訴大家的,就是「擁抱混亂、擁抱失敗」這個精神。
有段記憶影響我至深,記得在多年前的秋天,我們在韓國首爾大學辦跨域教育創新工作坊,大學坐落的小山丘上整排銀杏樹葉已轉黃,隨風靜謐而隨性地搖曳著飄落空曠校園,無暇欣賞風景的我,正與共同擔任引導師的韓國研究生打探著本組導師的消息,還記得當時聽到我們組的導師,是位來自加拿大聽說很嚴格的女教授Anne,我掌心冒汗、整個人緊繃了起來,開始擔心共創時是否能順利溝通,擔心她會不會很批判、獨裁,讓學員受傷或不敢發言。然而,很出乎意料的,在五天密集討論的國際工作坊中,她反而是大家的定心石,不斷的鼓勵與肯定每個學員,包容不成熟的點子與混亂的討論,其中令我記憶至今的,是她用一整面白板牆帶大家討論使用者在新服務中可能的情緒感受,只見她在白板上寫下標題 neg- / pos+ ,開始邀請每個人提出心中可能的正、負向情緒。最後,我呆望著那整面白板所有的情緒詞彙,帶著驚訝與感動的領悟到,其實做每件事情,都不是只有難過、焦慮、煩躁、無奈、羞愧等負面情緒,可能也「同時」包含著期待、喜悅、平靜、好奇與敬畏等,這些是可能並存的,面對混亂與負面情緒不需要抗拒壓抑,只需要看著與接受就好。這個世界即使混亂也一樣有美好,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在混亂與失敗中,一定也找得到一點點正向、做得不錯的微光。
這樣一來,好像可以更有點可以去擁抱自己生命現階段的迷惘與混亂,因為知道「總有好的,哪怕只是一小匙也無妨」,我們在失敗與混亂中,依舊能看得見自己的價值。
帆船隱喻(Sailboat Metaphor)是在美國正向心理學協會中,被運用的很廣也備受肯定的一個工具。最早我第一次認識這個反思工具時,心裡有些不以為然,想著這看起來很像把人生比喻成一齣戲或把人生比喻成一趟旅途,那類的譬喻法很好理解卻也沒什麼了不起。然而,直到我真正把自己的帆船圖畫出來、開始試著與讀書會夥伴分享我的船狀態時,我才深刻發現到這個小工具的魅力 —— 那無比貼切的八個隱喻,以及瞬間能幫助我具象化、拉高層次對自己有個全觀的檢視與思考,真的很厲害。
人是很複雜的,當一團混亂時常常不知道確切到底是哪個部分卡住了。帆船隱喻把人內在的世界怎麼比喻成一艘帆船航行在海上,能很好的用來幫助我們在不同層面上的自我盤點與理解,看到自己面對外在世界時,自己在日常中的感受與反應,以及自己渴望的理想航道。它總共有八個元素、每個代表不同層面,把這些元素都放入你的畫布中,將形成一幅代表你內心的畫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八個隱喻元素吧!
Cool & Powerful Reflection Tools # 001
【帆船隱喻】
但願你擁有了一段美好的反思時光,你會知道這一點一點的自省時光累積下來,最後你會成為富有心理彈性、健康也更幸福的自己。
歡迎與我分享你的練習以及發現,希望這個充滿魅力的反思工具也能幫助你/妳更理解自我。
若你期望在職涯探索的這條路上,能有專業人士的協助,職游諮詢服務擁有兼顧內在與外在的職涯發展架構,及累計超過1000小時的諮詢時數。你的職涯迷惘,都有我們溫柔承接與引導:https://careercreator.tw/1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