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卡珊德拉症候群:無人理解的痛苦

2021/01/08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因為新文章要引用,所以把這篇舊文搬來方格子)
「卡珊德拉症候群」的痛苦是:你確實在受苦,卻無人相信。 臺灣對亞斯特質的茫然、陌生,讓許多問題被掩蓋,深受其苦的就是亞斯的伴侶。亞斯的淡漠、失去熱情、性行為頻率減少,都不被當成重要問題,受苦的伴侶無處訴說,只能在精神科門診輕描淡寫說著失眠、焦慮、憂鬱等症狀,真正出問題的環節,卻從來沒有人觸及。
「卡珊德拉症候群」這名詞,可用在亞斯人身邊的伴侶(同性亦可)、父母、小孩、手足身上。然而,最常感受到「卡珊德拉症候群」的,還是亞斯男的太太。畢竟,夫妻要長期相處,而傳統兩性間的分工與權力關係,讓太太特別容易受到亞斯先生的影響。
本文取自Canva
亞斯人容易造成太太、女友的「卡珊德拉症候群」,以及隨後產生的憂鬱症狀,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小時候就診斷亞斯伯格症的男生,反而不容易造成「卡珊德拉症候群」,因為個案從小就接受「亞斯」的身分,家長跟伴侶也會有心理準備,也說不定家長、老師從小就為個案準備了許多情感表達與社交技巧的課程,幫助他們經營好的婚姻生活。
沒人相信妳受的苦
情感的交流、愛與歸屬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當NT伴侶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亞斯人常常感受不到。亞斯人或許覺得自己給的夠了,但愛情不是用邏輯或科學就能解釋。未接受診斷或未達診斷準則的亞斯人,反而常造成身邊所愛的人成為「卡珊德拉症候群」的一員,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卡珊德拉症候群」的重點是,妳受的苦,沒有人相信。沒有人能明白妳經歷了什麼。聽的人會覺得,妳可能是有點委屈,但也扭曲了一些事實;妳只是無法放下,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
因為妳的男人在外面形象不錯,他努力賺錢、認真負責,同時扮演好兒子、好爸爸角色。所以當妳抱怨一段時間後,人們開始指責妳、尋找妳的錯誤。人們會說:「男人就是這樣。」漸漸不理會這個話題。
最後,妳覺得自己被孤立。沒有人能瞭解妳的男人在妳身上造成什麼傷害。妳覺得孤單,無處可以傾訴。憂鬱症狀漸漸出現,侵噬妳的人生。到最後,人們知道妳的憂鬱症,卻已經沒人記得妳最初說的那些事情。
得不到想要的愛,是誰的錯
卡珊德拉故事源自於希臘神話,含有豐富的隱喻,常為後世所引用。「卡珊德拉症候群」現在最常見的用法,是指因為男伴侶的人格特質—包括腦傷造成的個性變化,導致女生無法滿足感情上的需求,包括愛、關心,以及親密關係。但別人,包括女性自己的親人、朋友,無法接受她的觀點與痛苦,反而指責她不應該如此。
許多時候,男亞斯還是愛著伴侶、很在意她,可是表達愛意與憤怒的方式,超乎女生能想像與接受的範圍。這會讓女生感覺到孤獨、不被愛、自我懷疑。造成一連串的心理壓力,有些甚至演變成憂鬱症。
對許多NT女孩來說,愛情值得不斷地訴說,安全感永遠不嫌少,女孩需要呵護。但有些亞斯男覺得,我已經送過花了,為什麼需要一直送?我已經說過「我愛妳」了,為什麼需要一直說?我很認真思考我們的前途,工作賺錢為了現在或未來的小孩規劃,為什麼我們每星期都要製造戀愛的感覺
輿論不見得會站在女生這邊。他常發脾氣,是不是妳需索太多?他不再浪漫,是不是妳給他太多壓力?他跟妳做愛頻率降低,妳自己是不是需要檢討?其實他很好了啦,認真工作不外遇,上哪裡找這麼好的男人?沒有警覺的親友、醫師、治療師,會覺得這些都是小事。
最悲慘的是,因為亞斯男專注工作、說話直接,常在小孩面前說太太「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太太基於家庭和諧不反擊。小孩長大後,接受爸爸的價值觀,也常覺得媽媽做得不好,有爭吵時選擇站在爸爸那邊。
知道問題,才能改善問題
馬斯尼.阿斯頓擅長「對受到亞斯人影響的伴侶、家人提供心理治療」,她已經寫了四本談論亞斯人婚姻與愛情的書。她整理常見的「卡珊德拉症候群」症狀,包括:
低自尊
感覺困惑、迷惑
感覺憤怒、沮喪
失去自我
焦慮、恐慌
偏頭痛
體重降低或暴食
經前症候群
免疫力降低
其他身心症狀
歐美國家大約二十年前開始關注「亞斯伯格症」,所以現在有許多小時候來不及發現問題的中年人,在探索自己的亞斯特質。臺灣呢?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大量的、談論亞斯成年人感情世界的大眾書,少有人在講「神經多樣性」與亞斯特質的普及。
臺灣媒體、意見領袖對亞斯議題茫然陌生,沒有足夠的社會力量支撐亞斯社群大力發聲,許多問題被隱藏。先生對太太失去熱情,不再浪漫,性行為的頻率或品質下降,在臺灣不被當作重要問題,受苦的太太們很難找到人訴說。可想像的是,會有不少「卡珊德拉症候群」的受害者,到精神科診所看診,輕描淡寫地講些失眠、焦慮、憂鬱症狀,對自己跟先生的真實互動避而不談,以後也不多話、持續看診拿藥,至少讓自己的狀況不要太糟糕。
馬斯尼.阿斯頓在她的書裡提到,察覺、瞭解、接受「亞斯特質」,是改善「卡珊德拉症候群」最重要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可以買「亞斯伴侶實用手冊」這類書來看,在書裡或網路論壇閱讀其他伴侶的經驗談;第三步,是搜尋相關的研究;最後,有必要時,尋找擅長亞斯伴侶諮商的心理師。
在臺灣,這些資源都不太好找,多數人會覺得心理治療的費用太貴。怎麼說服亞斯先生做心理治療,又是另一個常激起暴怒的問題。亞斯先生常會說:「妳舉柯文哲為例說許多名人有亞斯特質,他也過得很好呀,我何必改變自己。」
沒人理解的痛苦,就從寫出這一本中文大眾科普書開始吧,然後看看臺灣出版社會不會有興趣出更多給亞斯人看的實用書籍。唯有讓社會大眾知道什麼是「亞斯特質」,讓警覺的父母從青少年時期的教育著手,讓好奇的讀者哪天突然摸著額頭說:「這書裡的內容好像在說我自己!」一點一點地,我們才能減少陷落在「卡珊德拉症候群」裡的女性。
太太診斷先生有亞斯後,拯救婚姻
二〇〇八年的某一天,三十歲,結婚五年的大衛.芬奇(David Finch),因為太太克莉絲汀(Kristen Finch)協助他診斷亞斯伯格症,挽救搖搖欲墜的婚姻,然後戲劇性地改變了兩個人的人生。
大衛是半導體工程師,從小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不一樣」。在他的行業裡,有不少跟他一樣的怪咖,如他會注意三月十四日是「Pi日」(Pi=π=圓周率=3.1415926……),會注意而且喜歡可以被3除盡的數字組合。但他有足夠的能力掩飾自己,讓同學、朋友、同事不會感覺到他有亞斯特質。
大衛會預想各種社會情境,事先在腦海構想「劇本」,演練各種臉部表情,想好要展現出「版本一」、「版本二」的人格,以及跟哪一群人要談什麼話題。這樣的社會交流很累人,而大衛回家還會回想今天的表現。如果鬆懈下來,大衛會變得喜歡挑別人錯誤,想把話題拉到自己的興趣然後長篇大論,過於自我專注導致沒注意到別人的肢體語言。如果事情沒有按照他的安排,他會變得煩亂易怒。買不到喜歡的漢堡,會讓他接下來三小時變得憤世嫉俗、容易生氣,甚至引發讓人遺憾的暴怒。
當他跟克莉絲汀燃起火花、開始約會後,他學習模仿主流社會裡對「男朋友」的期待,像個劇場演員「演」了足足一年。他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有魅力,即使他偶爾流露出有些天真或笨拙的舉動,在被愛沖昏頭的女朋友眼裡,也會覺得他是個可愛的男人。
婚後不久,大衛漸漸露出本性。比如說,他會堅持一定要到珠兒連鎖超市(Jewel-Osco)買東西,而且一定要到比較遠的那一家,不能在住家附近的那家買,因為大衛指定的那家「氣氛較好」。在高速公路上遇到連環車禍而塞車,大衛會一直批評開車的人犯下了哪些錯誤,持續聽一小時後,克莉絲汀會忍不住調高收音機的音量,對大衛說:「這個人可能已經過世了,你可以有同情心一點嗎?」或像大衛會一直問說:「感恩節大餐要吃多久?」克莉絲汀便會很不耐煩地打斷他:「這有很重要嗎?別再說了。」大衛還會把一些東西排列得很整齊,他會以特定的順序輕敲一些物品,夜晚也會按照一定步驟在屋子裡繞行。
克莉絲汀漸漸察覺大衛的固執、自我專注、過度反應。如果家裡的橘子汁喝完了,大衛會大力踱步、拍打冰箱,叫說:「為什麼我們會是這星球上唯一沒有橘子汁的家庭?」這些生活細節嚴重干擾克莉絲汀的情緒。在請客吃飯時,大衛會固執地決定所有賓客的披薩配料,如果克莉絲汀提出異議,就會引發大衛炸裂的情緒反彈。他專注的事情,他的生活常規,一旦被打斷,就會發脾氣,即使打斷他的是溫柔的輕吻。
這些問題讓大衛與克莉絲汀漸行漸遠。他的缺陷越來越明顯,大衛覺得或許他們彼此真的不適合,本質上的不一致造成彼此怨恨,讓克麗絲汀對大衛漸漸冷淡。大衛不知道如何修補。「離婚」的念頭開始在大衛與克莉絲汀腦海出現。
克莉絲汀的職業是語言治療師,她的治療對象有許多自閉症兒童—原本以中重度的自閉症為主,後來漸漸有亞斯伯格症兒童。她在這些小孩身上看到大衛的身影,開始產生懷疑。有一天晚上,她等兩個小孩睡著,等大衛完成他晚上八點半的例行事務—凝視鄰居屋頂,讓自己放鬆。然後,克莉絲汀給大衛一個久違的擁抱,要大衛到她電腦前。
克莉絲汀要大衛真誠、快速、別想太多地回答一連串問題:「你會容易沉浸在你的特殊興趣然後忘掉或忽略其他事情嗎?」、「你的幽默感會跟多數人不太一樣或讓人覺得怪怪的嗎?」……
一題又一題,大衛漸漸察覺,這些題目就是在描述他,完全吻合他對自己的瞭解。他緊緊抓住自己手臂,開始哭泣,讓克莉絲汀跟他自己都嚇到。回答完兩百道題目,有一百五十五題顯示他有亞斯特質。為了檢測網路問卷,他要克莉絲汀自己也做一遍,結果克莉絲汀只有八分。
知道自己可能有亞斯伯格症,大衛一點也不會難過、生氣,反而非常高興。這一切終於都找到解答,原來他的各種不一樣,以及社交上的障礙,是因為他從兒童時期就有的腦神經特質。而且,這是好幾個月來,他跟克莉絲汀第一次有溫暖的情感交流,能夠好好地、深入地討論事情。婚姻裡的無助感與絕望感在此刻終於消失。那些格格不入、讓人困惑的行為,現在變成一條條描述清楚的症狀。原來這不是出於惡意,也不再那麼難以解釋。
做完網路問卷,看到大衛的正面反應,克莉絲汀終於可以好好睡一覺。大衛當晚就開始研究「自閉症光譜狀況」,他大量閱讀,興奮到難以成眠。原來這些症狀也影響了其他以百萬計算的人。大衛覺得他可以做些改變,可以修復他跟克莉絲汀的婚姻。
但,知道是一回事,改變又是另一回事。大衛在青少年階段診斷出過動症,他服用「利他能」,症狀明顯改善,沒有妨礙他的學習。亞斯伯格症沒有像利他能這種「神奇子彈」,他必須靠自己想清楚,如何在保有自我的情況下做出改變。
克莉絲汀在確認亞斯伯格症的過程中,對大衛的行為更能夠理解、接納,懂得欣賞他的優點,也是他們最後能維繫婚姻的原因之一。而大衛呢?為了確保能調整自己、減少對克莉絲汀無謂的干擾,他發揮了亞斯人建立規則的強項:把許多靈感、想法都隨手記錄起來,紙條、活頁紙、記事本、電腦、手機,隨時想到、隨處張貼,然後把每天的想法記錄到日記本裡。
「當她跟著唱歌時,不要去動收音機」、「當她在講電話時,不要硬是要加入對話」、「不要躡手躡腳靠近她」、「克莉絲汀早上需要時間洗個澡、準備上班」。這些內容一樣一樣記錄起來。有時,有些改變需要調整大衛自己原本的生活常規(如原本他早上洗澡要花一小時,會把熱水用光),那就坐下來跟克莉絲汀好好討論。 大衛的努力對他們的人生帶來想像不到的變化。他把自己的體驗、經歷寫成文章,投稿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結果紐約時報建議他寫成一本書。最後他寫出《生活練習日記》(The Journal of Best Practices),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他辭去工作,現在是專職作家、熱門演講者。
像大衛.芬奇這樣戲劇化的故事,也許不多見,但還是能讓我們體悟,瞭解自己的亞斯特質,以及大量閱讀的重要性。深受「卡珊德拉症候群」所苦的女性,可以買《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擺在家裡,看先生、男友會不會無意中看到。我們需要更多談論成人亞斯特質的繁體中文書籍與網路行銷文章,讓周遭的親人、朋友對「亞斯特質」能有更多理解。等有一天,當「亞斯特質」成為流行語彙,在網路、電視、電影、平面媒體大量出現時,亞斯人與伴侶對這世界的困惑與疏離,或許就能大量減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389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