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見的自由: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與言論自由的保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延續之前愛國教育的討論,翻看一下這本圖書館剛買進編目好的新書。不得不說,翻譯仍然有一些可以進步的空間,錯字也是有的,但不影響這本書詳述了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的適用,以及中間發生過的權利定位史所形成的重要性。

野人獻曝給你各位法普一下,重要的外國法令,我國司法院是提供中譯的,可資作為法治教育的教材。詳請請上司法院網頁,路徑是:司法院網站=>查詢服務=>其他查詢=>中譯外國法規。都是大家納稅錢做出來的資料,用一用接下來五月納稅會比較有划算感(?)。於是馬上把這本書最重要的這個條文英/中文都放在這邊給大家參考參考(也增加一點篇幅)。

Amendments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mendment I (1791)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一條(宗教、言論、出版、集會及請願自由。1791.12.15生效) 國會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之法律:設立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限制或削奪人民言論及出版之自由;削奪人民和平集會及向政府請願救濟之權利。

必須要說,每當戰爭的陰影壟罩,不管是在哪個世代,必然都引起國家法益和個人法益的衝突。對於每一個個人而言,戰爭的利益或不利益所產生的不一致,也可能造成握有實際權力的人透過各種程序來壓迫另一方的主張。

即便是相對講究言論自由的社會,依舊曾經為了是否得以散布公眾人物的相關資訊、隱私權的爭議、記者得否拒絕透露消息來源、得否反戰、猥褻言論審查的界線等等,過去都曾經有具體的個案在司法審查上,前後得到許多當時最佳的結論。或許後來也曾經面臨到相關的革新,但都不影響這些爭取自由的過程中,從其自我實現渴望中展現的人性尊嚴。

未經檢證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據說是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然後他的學生柏拉圖記下來了。且不論這話是不是他講的,在言論自由的發展史中,呈現的也是類似的想法。當這些可能侵害他人甚至是國家的利益時,究竟自由的界線在哪?什麼樣的侵害是國家得以公權力介入排除的,是一直以來討論的焦點,而討論的核心則是,這樣的介入、禁制是否將箝制可能的言論?以及這樣的箝制是否阻礙未來可能的進步?

個人的隱私在最近eID的風波下,受到了較多的關注和重視。便捷之餘所暴露的隱私風險值得注意。而這本書由於是討論過去的言論自由發展,所涉及的隱私爭議除了是公眾人物的之外,也講到作為個人,這些公眾人物的隱私限制與大眾知的自由間所產生的矛盾和挑戰。公眾人物無疑的在整體利益權衡中,有犧牲部分隱私的必要,然而所謂知的自由在重要性的檢證上,也必須個案權衡,否則部分事件的主角一旦公眾化,很可能造成個別的悲劇。而近來也有許多網路霸凌事件,以類似的方式重演,程度也因為社群媒體和通訊技術的進展而越來越激烈,值得進一步思索。

充足的證據可資確認和明顯而立即的危險是這一番討論所立下的兩個標準。這兩個標準也彰顯了言論自由在多數狀況下是應該要容忍的,歷史所留下來的經驗,也說明了為容忍了和大眾不同的意見,也可能僅是不見容於當代,後來時間將還給這些主張清白,而有助於社會往前一步。

再回到最近我臺在反滲透法以及中天新聞臺換照不通過的時事來看,過去米國也曾經幾度以反共/反恐之名行壓迫異己之實,或在言論上進行某個程度的審查。反滲透法在折衝之後,不能說是完全完美,但在保護主權維繫下,是否必要,確實值得深思討論。另外,中天新聞臺所涉及的換照不通過,則是在第一個充足證據的檢證下,就會敗下陣來,過多的不實新聞,是換照不通過的主因,倒不盡然是言論自由的問題。

近來資訊戰的陰霾下,各國的言論自由乃至於民主政體都受到極大的挑戰。但民主政體也顯然是現今較佳的政治生活方式。集權的統治壓制了太多未來幸福的可能,甚或連當下的幸福都不可得。摻偽訊息所帶來的危害,在這本書中並不是沒有討論,而是影響力、時空條件都大不相同,或許過去依舊能給予一些往前的方向,但重新審慎的檢視,可能才比較有機會找到這個時代的出路。

推薦給關心言論自由的朋友,米國作為言論自由的標竿,他的言論自由史絕對值得一讀。書中有諸多的案例,也提供給關心言論自由各個面向的朋友,進一步思考,找到自己覺得好的答案。讓這本書提供一個檢證的機會,以追求值得過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1會員
537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被告不自證己罪,是普世公認保障人權的重要原則之一,本文提出簡要解說,以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被告不自證己罪,是普世公認保障人權的重要原則之一,本文提出簡要解說,以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在某個討論串看到有人提到這本書,關於美國憲法增修條文保障言論自由、關於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這件事。讓人感到好奇,對於“異見”,我們究竟該抱持甚麼樣的態度、為什麼? 在推薦序的部分,好像大部分人都關注在言論自由的發展,這與我關注的焦點不太一樣,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保障異見的自由
Thumbnail
在某個討論串看到有人提到這本書,關於美國憲法增修條文保障言論自由、關於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這件事。讓人感到好奇,對於“異見”,我們究竟該抱持甚麼樣的態度、為什麼? 在推薦序的部分,好像大部分人都關注在言論自由的發展,這與我關注的焦點不太一樣,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保障異見的自由
Thumbnail
在民主社會,人需要靠言論來伸張自己的權利,然而若你想阻礙別人這樣做,其實也不需要阻止他說話,只要讓他說的話沒有人在意就行了。例如,你可以把聲稱自己受到性騷擾的女性描述成「歇斯底里」,讓別人覺得他的意見大可忽略。這就是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去破壞別人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在民主社會,人需要靠言論來伸張自己的權利,然而若你想阻礙別人這樣做,其實也不需要阻止他說話,只要讓他說的話沒有人在意就行了。例如,你可以把聲稱自己受到性騷擾的女性描述成「歇斯底里」,讓別人覺得他的意見大可忽略。這就是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去破壞別人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媒體需服務社會與大眾,報導真相、監督政府作為第四權的制衡力量。
Thumbnail
媒體需服務社會與大眾,報導真相、監督政府作為第四權的制衡力量。
Thumbnail
Gabriel Ramos on Unsplash 看著美國憲法修正案有著二十七條核准之後,讓我想到憲法本身的建立以及後來促進的人權價值。自從同性戀在美國結婚合法之後,並不代表同性戀的權利受到完整保障——我當然是指社會本身。然而,就因為如此,美國國土何其大,大到其實小地方很難完全報導之後,這我又是
Thumbnail
Gabriel Ramos on Unsplash 看著美國憲法修正案有著二十七條核准之後,讓我想到憲法本身的建立以及後來促進的人權價值。自從同性戀在美國結婚合法之後,並不代表同性戀的權利受到完整保障——我當然是指社會本身。然而,就因為如此,美國國土何其大,大到其實小地方很難完全報導之後,這我又是
Thumbnail
Saúl Bucio on Unsplash 我很想說說法律,雖然我並非律師。但對於法律,我也有不同的想法,在這裡,就不吝分享我對法律的看法吧! 法律的前身大概就是規則條文之類的法則吧!從前古代的法典走到現代的法律,法律確實有很大的改變,仔細想想法律——對了!我有提到憲法嗎?那也是一環。憲法的本
Thumbnail
Saúl Bucio on Unsplash 我很想說說法律,雖然我並非律師。但對於法律,我也有不同的想法,在這裡,就不吝分享我對法律的看法吧! 法律的前身大概就是規則條文之類的法則吧!從前古代的法典走到現代的法律,法律確實有很大的改變,仔細想想法律——對了!我有提到憲法嗎?那也是一環。憲法的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