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到電影院裡做清醒夢- 談電影《李希特舒眠曲》與Max Richter的Sleep創作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在一個夜晚戶外廣場,躺在行軍床上,跟陌生人一起。台上的音樂家演奏將近8小時的音樂,陪伴你入睡,陪伴你走過夢境裡淺意識的時間,陪伴你直到晨光喚醒。


上周末午後去光點華山看了Max Richter's Sleep 《李希特舒眠曲》
非常喜愛這100分鐘的視覺與音樂體驗,給我一種進到夢境裡的舒緩感受。

然後我問朋友說,你們認識 Max Richter嗎?許多朋友跟我說沒聽過。聽過朋友的人說這太小眾了。頓時覺得那麼好的電影,不能默默讓他下檔。


raw-image


其實就算沒聽過李希特 Max Richter,也能完全享受在這部電影的音樂裡!


為什麼呢?

這部Max Richter's Sleep 《李希特舒眠曲》 以李希特歐美世界巡迴演出《Sleep》做為主軸。以Sleep音樂灌穿整部片,並討論音樂家做舒眠曲的創作理念。加上從藝術家的妻子與聽眾的採訪,帶我們認識藝術家一路以來的創作歷程。

非常舒服的音樂,配上詩意的鏡頭,非常適合下班後的夜晚,到電影院做一場沈靜的放鬆儀式。

而本部電影的鏡頭除了紀實性的部分,描述夢境與超現實感表現十分突出。那將虛無飄渺的夢境轉化成視覺呈現。失焦的鏡頭再慢慢到聚焦的呈現,像是從夢境裡甦醒的感受。也非常推薦影像工作者觀看。

raw-image


raw-image


關於李希特SLEEP這張專輯的創作起源



李希特在2015發表了獻給入睡者所聆聽的八小時專輯- SLEEP

睡眠在人的生命裡佔據很大的部分。在大腦的研究指出,睡眠時大腦仍是在活動的。一個夜晚裡快速動眼期與深睡期交叉時序進行著。

睡眠階段除了讓身心靈喘息,在夢境裡我們擁有了將淺意識中慾望實踐的能力。將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得以彌補。

李希特深深著迷於睡眠狀態下音樂與意識的交互關係。

在現代主義、資訊生活步調都加速進行的現況下,讓自己慢下來,好好生活,好好睡眠。這是李斯特想跟聽眾傳達的。


SLEEP 其中的Dream 3 大概可以感受是怎麼樣的曲風。



李希特將音樂跳脫到另一種行為藝術的層次


八小時的錄製專輯,中間是可以休息的。但八小時的現場演奏?你有聽過這樣長時間的表演嗎?

而李希特做到了。


raw-image

在一個夜晚戶外廣場,躺在行軍床上,跟陌生人一起。台上的音樂家演奏將近8小時的音樂,陪伴你入睡,陪伴你走過夢境裡淺意識的時間,陪伴你直到晨光喚醒。

當我們沉睡時,我們並不是真的缺席在這個世界上了,只是處在不同的感知狀態。 - 李希特

李希特在交通繁忙的大都市中,營造了一個空間,讓音樂圍繞著。透過奇異的燈光與音樂效果,帶睡眠者脫離日常場景。


李希特對於「睡眠」這個目標是虛幻的。這音樂不只對生理睡眠上的共通性,更能夠深層挖掘內在與未知的經驗,當我們心靈飄浮到其他地方後,才創造了意義。 - August Brown 《Los Angeles Times》staff writer


李希特的SLEEP系列音樂如果用文字描述,就像是胎兒從母體裡面聽到的聲音。羊水過濾掉高頻的聲音,留下低頻的穿過大腦。此音樂像是伴隨著生命的起始,直到最後甦醒的樂章。

其實李希特不只是在作曲,而是以音樂做一場普羅大眾的行為藝術。現場體會的聽眾,像是第一次認真去面對睡眠這件事。並讓李希特的音樂,與自己的意識產生共鳴,聽著聽著,自己也漂浮到夢境裡了。

我們雖然無法真正體驗到這場睡眠演奏會,但透過電影院的觀看方式,可以再度重現這心靈的悸動。

(01/24補述)

後來聽了造次映畫總監查拉先生的座談會提到,Max Richter之前的創作專輯有幾張其實是在說反戰的概念。

Memoryhouse (2002) 談科索沃衝突 , The Blue Notebooks (2004) 伊拉克戰爭, Infra (2010) 05年的倫敦恐攻

我想如果要跟陌生人睡在戶外,其實非常沒有安全感。為什麼Max Richter要特別強調陌生人這點?

若將LA times review報導提到Max Richter曾說:『希望在這裡睡著的人,都不用感到害怕。』做個連結。或許這個演奏會有另一種用意:對戰爭或恐攻壓力下而被剝奪睡眠權益的人類,做一個心靈上的撫慰?

如果是這樣,這意圖真的太令人感動。


另外讓我很佩服的是,紀錄片也訪談了李希特與他的妻子。一個音樂人的創作生存很不容易,為了養活小孩與家人,李希特替《星際救援》等電影做配樂,靠這些配樂工作,讓李希特可以繼續做純創作。我們可能看到他在成名以後的光環,但從沒看見成名以前有多辛苦。藝術家是多麽想辦法在求生存,來延續他的創作。


將衍生的感受畫成插畫,再做一次清醒夢。


離開電影院以後,又再度重放Max Richter 的Sleep一整張專輯。

我覺得我好像還沒有清醒,還在夢境裡漂浮著,然後邊在思緒裡畫完了一張畫。網友用清醒夢描述這個狀況,我覺得說得對極了!

raw-image



|後 記 |



在看電影前的兩個小時,看到引進的片商很擔心觀看的人數太少,提早下片。雖然我不是Max Richter多專業的樂迷,但看到這麼少人知道很難過。

甚至難得厚臉皮一個一個傳Line給可能會去看的朋友,請朋友們直接支持。

『 走這條路從來都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希望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地讓愛樂者一同分享觀賞音樂電影的感動與喜悅。』引進的片商造次映畫說。

啊,這世界上最有精神價值的就是藝術了。


後來發現Max Richter 有做一個睡眠用的APP,用音樂幫助入睡,有興趣也可以下載看看。

(01/24補述)

看完《李希特舒眠曲》後,剛剛傍晚又聽了造次映畫總監查拉先生介紹Max Richter

從藝術家的作曲經歷:學的是古典作曲,但現在的音樂很當代性。

音樂類型的演進:從古典到電子到現在的低限主義、序列音樂、環境音樂。

專輯議題的歸類:有反戰、有文學、有低限主義。

對於我一個完全沒有音樂背景的人,覺得學到了很多很多。

以前看藝術家的回顧展,倘若遇到環境與生活驟變,畫風也會隨之演變。(像是李石樵自從228陳澄波事件後,從寫實改畫抽象。馬格利特也有效法雷洛瓦風格的時候)。 而去欣賞音樂家作曲家的作品,也許能用研究畫家般時序性研究的方式,能更解讀作品。

但這種整理及歸納,都耗費時間。

-------
查拉提到,這部電影《李希特舒眠曲》是想讓大家去看一個音樂家怎麼走到這一步的過程。而不只是單單讓大家覺得這個李希特創了多酷的長時間演奏的金氏紀錄。

我怎麼想都覺得推廣這種音樂藝術片真的好難。

《李希特舒眠曲》電影的Slogan是寫:致睡夢者
我看完的第一個感覺是,如果只當做好睡的音樂電影紀錄片,真的太可惜!


因為根本是在描述一個藝術家是多麽辛苦走到這一步、然後為什麼要創作這個作品、這個創作的難處、描述這一代人心理的脆弱性與困境。

進電影院被感動後,再去多瞭解藝術家過去的作品。這些多層次的感受,讓我覺得觀看這部電影,不只是療癒,又獲得更多與藝術精神連結性的東西。

聽完造次映畫的講座,我有種去美術館看完展後,在聽展覽相關性講座、或買了展冊回家細讀的感受。

但我其實只是看了一場電影!

看的電影不多,但我第一次看到有片商,是真的以在推廣當代音樂藝術家這種力道,來推廣這部電影。如此不畏艱難的一直推、一直推。

.

一個好的藝術作品能讓觀者的人生中一直回味,並讓靈魂得到慰藉。

而這價值遠超過一張電影院的票價!

.

再次感謝造次映畫能進這一部片。


|電 影 資 訊 |

預告片

電影上映時刻表,請見造次映畫粉專

不確定是否會提早下片,有興趣請提早支持!

| 衍 生 閱 讀 |

影評《李希特舒眠曲 Max Richter Sleep》】睡吧! 聽見宇宙的反響之音
- Lisa影評快遞

從低現主義了解Max Richter 的音樂。



|關 於 本 專 題 |

raw-image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最近的妄想是把房間用得很像咖啡廳,週末就可以待在家創作了,躲避寒流!

如果你是文字及攝影的同好,可以來 FB 找我 :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如果你是插畫、攝影、設計、藝術及文學的同好, 可以來IG找我 : peidonothing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9會員
99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親聆蕭邦演奏是不可能的夢幻,幸而,如歌似夢的夜曲的錄音也是唾手可得。
Thumbnail
親聆蕭邦演奏是不可能的夢幻,幸而,如歌似夢的夜曲的錄音也是唾手可得。
Thumbnail
《音樂是情感的速記》——列夫·托爾斯泰 音樂也賦予我們另一種超能力,那就是專注的力量。 你曾經嘗試過冥想嗎? 我常常透過音樂來冥想。如果你想開始每天冥想但還沒成功,你可以給音樂一個機會。 試著短暫休息,插入一首非常平靜的曲子,你會驚訝地發現它如何為你的想像帶來一次美麗的飛行。關於如何在音樂的
Thumbnail
《音樂是情感的速記》——列夫·托爾斯泰 音樂也賦予我們另一種超能力,那就是專注的力量。 你曾經嘗試過冥想嗎? 我常常透過音樂來冥想。如果你想開始每天冥想但還沒成功,你可以給音樂一個機會。 試著短暫休息,插入一首非常平靜的曲子,你會驚訝地發現它如何為你的想像帶來一次美麗的飛行。關於如何在音樂的
Thumbnail
這些音樂曲目,分享都有著不同的情感和氛圍,可以根據你的心情和需求來選擇,帶來心靈的療癒和寧靜。
Thumbnail
這些音樂曲目,分享都有著不同的情感和氛圍,可以根據你的心情和需求來選擇,帶來心靈的療癒和寧靜。
Thumbnail
自古以來,無論是平面藝術、音樂藝術甚至是文學領域,創作靈感的多元交錯也讓藝術呈現有了更多可能。
Thumbnail
自古以來,無論是平面藝術、音樂藝術甚至是文學領域,創作靈感的多元交錯也讓藝術呈現有了更多可能。
Thumbnail
那次的聆聽經驗竟讓我汗毛直豎,那種期待,像是空氣凝結在音樂廳中去等待每一顆音符落下時的渴望,如蕭邦盼望回歸波蘭故土而不可得般的傷感。
Thumbnail
那次的聆聽經驗竟讓我汗毛直豎,那種期待,像是空氣凝結在音樂廳中去等待每一顆音符落下時的渴望,如蕭邦盼望回歸波蘭故土而不可得般的傷感。
Thumbnail
//有人呼呼入睡,有人輾轉反側;有人滑手機,有人抱緊眼前人;有人仰望星空,有人沉思冥想;有人席地而睡,有人來回踱步。肯定有參與古典音樂會時曾渴睡起來卻不敢閉上眼睛的座上客,但《Sleep》音樂會便肯定沒有這種尷尬,事實上,Max Richter這次音樂創作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舒眠、安眠//
Thumbnail
//有人呼呼入睡,有人輾轉反側;有人滑手機,有人抱緊眼前人;有人仰望星空,有人沉思冥想;有人席地而睡,有人來回踱步。肯定有參與古典音樂會時曾渴睡起來卻不敢閉上眼睛的座上客,但《Sleep》音樂會便肯定沒有這種尷尬,事實上,Max Richter這次音樂創作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舒眠、安眠//
Thumbnail
《舒眠曲》的創作雖為探索睡眠者的聽覺意識,但其實整個演奏的過程,也像是李希特與自己對話,宛如一場藝術心靈旅程的探索,不但進入了音樂家的內心世界,也讓觀眾在聆聽的過程中發掘更深處的自己,靜靜的感受自己的呼吸與脈絡,與自己獨處,藉由音樂,產生冥想,尋求超越時空的遼闊,與宇宙自然交織出一種微妙關係...
Thumbnail
《舒眠曲》的創作雖為探索睡眠者的聽覺意識,但其實整個演奏的過程,也像是李希特與自己對話,宛如一場藝術心靈旅程的探索,不但進入了音樂家的內心世界,也讓觀眾在聆聽的過程中發掘更深處的自己,靜靜的感受自己的呼吸與脈絡,與自己獨處,藉由音樂,產生冥想,尋求超越時空的遼闊,與宇宙自然交織出一種微妙關係...
Thumbnail
Max Richter' Sleep 《李希特舒眠曲》非常喜愛這100分鐘的視覺與音樂體驗,很舒服。而李希特的8小時戶外舒眠演奏會,這舉動是多麽當代藝術!本篇從8小時的睡眠專輯談起音樂家李希特的創作理念。
Thumbnail
Max Richter' Sleep 《李希特舒眠曲》非常喜愛這100分鐘的視覺與音樂體驗,很舒服。而李希特的8小時戶外舒眠演奏會,這舉動是多麽當代藝術!本篇從8小時的睡眠專輯談起音樂家李希特的創作理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