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老高誤讀尼采的爭議:關於轉譯知識的考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By張國勳、陳姿含
知名 youtuber 「老高與小茉」上週發布一部談尼采哲學的影片,達到兩百多萬高點閱率,據說甚至帶動尼采經典在博客來的銷售量至排行榜第一名。這看起來似乎是好事一樁,畢竟書已經夠難賣,更何況還是連人文學科領域的人看了也會頭痛的尼采。但目前已有哲學背景的人跳出來批判影片中的解讀全是錯的,不該這樣曲解、誤讀尼采,結果引起大量留言灌入作者臉書。
支持老高的粉絲認為,為什麼要那麼認真?就因為老高把故事說得精采好聽,大家才會對尼采產生興趣,後續自行查找相關書籍時,自然就會去修正老高傳遞的內容,影片到底多「正確」並不重要。而在意尼采學說的人,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
兩方說法的差別在於對老高影片的「期待」有根本上的不同。藉著這支影片的爭議,我們其實可以談談對「知識轉譯」的認知,以及傳遞者如何考量「預期讀者」這件事。

「預期讀者」偏移:聽故事 vs. 吸收知識 的人

從支持老高的說法裡,可以看出對影片的正面評價主要在於聽見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老高一貫的風格與魅力,粉絲往往會被那說故事的氛圍與方式吸引,因此長期追蹤影片的目標受眾,期待的是從老高身上獲得觀看奇幻故事的新鮮感與氣氛,這點要來得比內容正確重要。之所以這麼說,與老高擅長處理的題材類型有很大的關係。
粉絲會最看重故事氛圍,與這名 youtuber 的人設有關:他的影片題材主要以懸疑故事、奇談,或是科學上尚未定案的事情為主,而且「老高與小茉」這個頻道一開始的走向,就是老高說自己想說故事給小茉聽,因此影片的受眾大多預期他像個說書人一樣,在螢幕面前講述一些奇怪又神秘的事件給觀眾聽。
影片截圖自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永恆輪回,一个無限循環的世界〉01:04位置
然而在這次影片裡,卻因為選擇了尼采的學說,使得「預期讀者」出現微妙的偏移。(註:廣義來說,影片也可以視為一種「文本」,這裡聚焦在作者的主題、組織方式與接收者之間的關係,所以用「預期讀者」去討論)老高之前講述奇幻故事、末日預言等題材時,說得越誇張起伏越好聽,不會有人發表意見,但尼采其人其說卻是具體的存在,背後涉及一個知識系統。這支影片開場的說法是「自己了解了這本書(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核心思想」,此時老高的「設定」就產生了變化──讀者可能會預期今天是一個「知識型」 youtuber 向你傳達與解釋一個概念,甚至預期說話者是名行家提出自己對知識的獨到見解。
在設定偏移的情況下,突然拉進了一批「在意尼采知識」、「想吸收尼采知識」的受眾,以及將這部影片定調成「我了解尼采哲學/而我要來告訴你們」,所以才會突然出現「知識分子」(但是這個二分法也不太對)批評起老高影片哪裡出現謬誤(這群受眾當然會在意尼采哲學正確傳播與否)。
所以「我想來聽故事」的老高粉,與「期望尼采知識被正確傳播」的人,兩群不同的預期讀者才會在這支影片播出後撞在一起,一方忿忿不平到底有什麼好認真的?說書人把故事說得動聽才能引起興趣呀。另一方則執著於內容的正確性,糾正老高對知識的態度不尊重。
從一個發表的角度來看,不論是 youtuber、專欄作者、網紅或其他管道在發布內容時,事先設定好「預期讀者」然後決定怎樣組織資訊、採用怎樣的說話方式,才會對這群預期讀者而言具有說服力是很必要的。這集影片拉進了另一群「在意尼采知識正確性」的預期讀者,卻沒有顧慮到他們的感受,這是設定本身的失誤,因而出現了後續爭議,並不能單方面怪罪於這群人平常又沒有看老高影片,為什麼要突然冒出來找碴。

知識轉譯的界線與責任?

前面提到在這支影片中,人設疑似偏移到了「轉譯知識」的範疇,剛好可以藉這次爭議,談談在網路上做「知識轉譯」的界線與責任。「知識轉譯」聽起來玄虛莫測,但其實可以把它簡單想成是面向一般社會大眾時,推廣、普及自身的專業知識。
在新媒體發展蓬勃的現在,越來越多內容媒體,或是你要說一些個人品牌、網紅、youtuber、KOL都好,其實就是在「轉譯知識」,像法律白話文運動故事泛科學,或是一些作家、社會學領域出身的個人,其實都是在「轉譯」法律、歷史、科學、文學等專業領域的知識(當然歪文系也是XD),甚至各式的影評、劇評、動漫評論,經常也或多或少涉及影視作品背後的知識內涵。
先是「知識」,才有「轉譯」,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說得生動有趣,但不能忽略哪個才是核心。
基本上我們會預期一個主打知識普及型的文章或影片,首要傳達的是正確、專業的知識。倘若一個知識型 youtuber的科普影片、劇評、動漫評論出現完全誤導的內容,底下留言會看到許多人站出來指正,或傾向作者在被指正後要有出來「修正」的義務,畢竟人都會不小心犯錯,但在知識轉譯的這個領域,傳遞正確訊息是基本認知,也是對受眾負責的態度,傾向接收這類訊息的人應該不希望自己花時間接收到的是錯誤訊息吧!用個超爛的比喻,如果學校有個老師超會講笑話,學生每節課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但教的內容都是錯的,應該會被客訴吧!畢竟我們對學校這個領域的認知是「傳遞知識」,受眾就會預期「資訊正確」這件事是基本功。
回到老高與小茉這支影片的爭議,正反兩方說法難以說服彼此,因為老高頻道人設並非以知識型 youtuber 為出發點,卻又在用詞間出現貌似要轉譯知識,卻沒有考究內容,只顧到說故事的情形,這就引人質疑:所以受眾到底是要以接收「概念」的角度去看待他的影片,還是輕鬆地聽他在天橋底下說書,對於內容別太認真?這當中「知識轉譯」的界線相當模糊,既然模糊,老高到底該為他轉譯的知識負責到哪,就更難以界定。

結論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下,目前對於「老高傳遞錯誤訊息,但帶動了書市銷量」從結果來看有功的說法,是無法將傳遞錯誤內容的事實一筆勾銷的。老高的故事好聽吸引人,是因為他在「說故事」這方面的專業下了功夫,而「知識轉譯」是另一個領域,就有另一個領域要顧到的面向。同樣是轉譯知識,也有人可以做到既有趣又考究,背後一定付出了大量心力,要同時做到二者並不衝突,所以用有趣帶動「普及」的說法,無法迴避問題的核心。
在知識轉譯的層面上,更重要的是要有彼此討論、修正的空間,總不能一指正哪裡說錯了,迎來的就是「到底有什麼好認真」的回應。許多知識型 youtuber 、評論型文章一出現知識傳遞上的錯誤,作者便會立即修正,套用《專業之死》的一句話:「真正的專家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他們願意接受其他專家的批評或指教。」(Tom Nichols著,2018年臉譜出版,頁61)。
也有人認為,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要有查證資訊的能力,不能一昧地相信誰的說法,所以老高傳達「誤讀的尼采」也無妨,反正有興趣的人最後一定能夠找出其中的謬誤。這樣的說法其實過分樂觀,因為現代社會每個人每天接收到的資訊太過龐雜,真的有多少人有足夠的時間查證逐條訊息、知識?而如果有人站出來指正錯誤,就遭到支持者的攻伐,又要如何理解正確的資訊?這並不只是喜歡與對錯的問題,批評,可能也是一次開啟討論的機會。
★如果你也關注文學教育,追蹤作者「歪文系why_literature」與專題可以持續看到我們的作品,也可以在下方👏拍手五下表達支持。
追蹤歪文系的 FB IG ,可以更即時掌握最新消息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一種差異,都是獨特的理由。用文學的濾鏡,和我們一起歪歪地閱讀世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予晞🌸-avatar-img
2021/01/25
之前也很愛看老高的頻道,而我的反應就經常像小茉一樣,對於老高的拋問感到好奇、質疑,但又對於自己所閱讀過的知識統整不出一個理論。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對學問的掌握就逐漸偏向趣味性的不可考證。所以後來就索性取消訂閱了,希望自己在吸收知識的時候可以多方求證,而不是利用這樣「毫不費力」的方式學習。
歪文系why_literatu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25
要自己吸收知識、整理出一個相對完整的解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只能說看大家真的要謹記各取所需xd 每個資訊發布者的定位很不一樣~
雲衣-avatar-img
2021/01/24
個人是覺得.....趣味性引來的人潮裡面....終歸會有再去查書的....尤其是引發討論的情況下更是....如果不會去查書就相信的....基本上本來就是不會知道這東西的人啊.....我是比較期待有專業者願意花心思搞各相對易懂的說明還是故事化來.....最近稍微有在研究哲學....知道尼采這個人...還沒空研究他- -順位排很後面....
歪文系why_literatu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25
這就是知識轉譯、推廣其實是另一項專業的問題!有厲害的研究者、學者,可是要把這些東西推廣給一般有興趣的人,真的也是不容易。像現在我們文中提到的好多內容媒體都是既有趣又扎實的哦!如果有興趣哲學的話,可以去哲學哲學雞蛋糕那邊看看,或許會對他們有興趣!
現代人太強調「無痛」「懶人包」「五分鐘看完xxx」,後果就是接收一堆只求「影音效果」的資訊。舉例來說,歷史學家歐陽泰寫了「決戰熱蘭遮」,除了是嚴謹的歷史著作之外,也是一本好讀的故事書,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寧願看寶傑亂講一通鄭成功的故事,也不願意花時間去看這本464頁的厚重字典,這是台灣目前的趨勢,但是這樣下去只會造成劣幣逐良幣,最後市場上的贏家都是像老高這樣只重視效果的低品質知識傳播者。
歪文系why_literatu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22
這是在做知識轉譯最困難的點啊!如果只想看輕鬆的東西,結果卻忽略了內容(甚至阻止正確內容的討論),最後做紮實內容的可能就會默默淡出。
MaxJames-avatar-img
2021/01/21
之前也是看到馬雅人分析老高影片的諸多錯誤後就退訂閱了,我覺得問題就像你說的,老高其實就是天橋說書,但他的方式又像是知識轉譯一樣。另外很認同文中說的,正常人根本無力去糾正知識理解的錯誤,這樣想絕對太樂觀了。
歪文系why_literatu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21
對!雖然每個人都要有資訊判讀的能力,但百密總有一疏,有時候還是需要有專家學者出來與大家討論、說說話!
朱建豪-avatar-img
2021/01/21
這篇文章的切入視角好犀利,是我看到討論這起事件的所有文章當中,寫得最好的一篇! 確實,老高在開頭的那個說法有很大的疑慮,因為要是不先界定老高是否想轉譯尼采哲學,那麼後面的一切批判都會失去立足點;而我居然無法點出來,這一定是因為我的學養不夠,謝謝你的這篇文章,讓我感覺學到一課!
歪文系why_literatu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21
「影片中的解讀全是錯的」的作者本人來啦(撒花)(誤) 只不過快別這麼說,我們也是看了你的文章之後,才想說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而且真的需要有相關領域的專家一起指出這些事情,我們才會知道原來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野鳶尾》裡自成一個對話的宇宙。詩集中的詩作有時敘事者「我」是打理花園的詩人在對著植物喃喃自語,抑或是禱告時向上帝訴說自身質疑、埋怨的信仰者;有時「我」又會是一株株紅罌粟、苜蓿或雛菊,與詩人的怨懟對話,表達植物眼中的世界。然而也能看見有時上帝打破沉默,以「我」的角度回應詩人的種種不解。
你今天「像極了愛情」了嗎? 「冷氣師父說這周不會來/下周也不一定/像極了愛情」,這首「詩」看起來還真有那麼一回事。只不過一首詩這麼簡單就能完成,到底是因為「文學/現代詩」本來就如此隨意,還是另有原因?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得先對「詩」有點認識。
《野鳶尾》裡自成一個對話的宇宙。詩集中的詩作有時敘事者「我」是打理花園的詩人在對著植物喃喃自語,抑或是禱告時向上帝訴說自身質疑、埋怨的信仰者;有時「我」又會是一株株紅罌粟、苜蓿或雛菊,與詩人的怨懟對話,表達植物眼中的世界。然而也能看見有時上帝打破沉默,以「我」的角度回應詩人的種種不解。
你今天「像極了愛情」了嗎? 「冷氣師父說這周不會來/下周也不一定/像極了愛情」,這首「詩」看起來還真有那麼一回事。只不過一首詩這麼簡單就能完成,到底是因為「文學/現代詩」本來就如此隨意,還是另有原因?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得先對「詩」有點認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即便原作者不在意(或基於其他理由不追究),或許作為閱聽人的我們還是要多少在意一下。如果你是老高的粉絲,繼續喜歡他當然也是你的自由。但至少我們不要去說「抄襲也沒關係,我們就是喜歡聽你講」,如果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社會有更多原創性的話。
Thumbnail
尼采在批判價值的同時,又肯定價值;展露價值的同時,又在漠視價值。 因為一整個就是進程而已,尼采不希望我們經由哲學追求真理,而終於抵達崇高無上的價值後,卻因此止步不前。 因為價值裡,有生生不息,。 但是講出來之後,彷彿就被做成雕像,讓其他生命活不出自己,所以只好再批判自己一次。 這種結果,就是有智慧。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u5JD1C4qk 老高到底有沒有良心啊? 被騙慘了還誇他真會說謊瞎掰!! 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同時, 也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社會責任。
Thumbnail
我是安徽的一個農民,1985年夏天去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球生活了一個月時間。不但了解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況,還掌握了他們許多超前的科學技術,以及與宇宙核心秘密有關的方程。     特別是他們的人工場掃描技術,可以取代我們地球上流行的電能,是電的升級產品,一旦被我們社會所重視,立即可以引起人類天翻地
Thumbnail
今天來介紹一下DNA的選擇,也許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Thumbnail
一、什麼是煩惱?人生有8苦: 1.生:出生成長就是一種痛苦。 2.老:老去也是一種痛苦。 3.病:身心的痛苦。 4.死:死之前面臨死亡的恐懼和不安的痛苦。 5.愛別離:和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看完老高的這一集,叫神出現了,這一集有很多的心得和體會,他裡面有提到說,神是什麼?那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因為老高粉絲眾多 為維護網路正義 老高最應該做的事是? 最應該拍的澄清修正影片是?   如何慰藉鳥山明大師?( 血饅頭之怒 )   公開道歉:針對錯誤內容,老高應該誠懇地向觀眾道歉 ,說明錯誤的具體細節並承擔責任 ( 並
Thumbnail
假設,太陽系的行星數量不同,會不會給實施占卜或是尋求占卜的人造成困擾?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即便原作者不在意(或基於其他理由不追究),或許作為閱聽人的我們還是要多少在意一下。如果你是老高的粉絲,繼續喜歡他當然也是你的自由。但至少我們不要去說「抄襲也沒關係,我們就是喜歡聽你講」,如果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社會有更多原創性的話。
Thumbnail
尼采在批判價值的同時,又肯定價值;展露價值的同時,又在漠視價值。 因為一整個就是進程而已,尼采不希望我們經由哲學追求真理,而終於抵達崇高無上的價值後,卻因此止步不前。 因為價值裡,有生生不息,。 但是講出來之後,彷彿就被做成雕像,讓其他生命活不出自己,所以只好再批判自己一次。 這種結果,就是有智慧。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u5JD1C4qk 老高到底有沒有良心啊? 被騙慘了還誇他真會說謊瞎掰!! 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同時, 也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社會責任。
Thumbnail
我是安徽的一個農民,1985年夏天去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球生活了一個月時間。不但了解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況,還掌握了他們許多超前的科學技術,以及與宇宙核心秘密有關的方程。     特別是他們的人工場掃描技術,可以取代我們地球上流行的電能,是電的升級產品,一旦被我們社會所重視,立即可以引起人類天翻地
Thumbnail
今天來介紹一下DNA的選擇,也許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Thumbnail
一、什麼是煩惱?人生有8苦: 1.生:出生成長就是一種痛苦。 2.老:老去也是一種痛苦。 3.病:身心的痛苦。 4.死:死之前面臨死亡的恐懼和不安的痛苦。 5.愛別離:和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看完老高的這一集,叫神出現了,這一集有很多的心得和體會,他裡面有提到說,神是什麼?那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因為老高粉絲眾多 為維護網路正義 老高最應該做的事是? 最應該拍的澄清修正影片是?   如何慰藉鳥山明大師?( 血饅頭之怒 )   公開道歉:針對錯誤內容,老高應該誠懇地向觀眾道歉 ,說明錯誤的具體細節並承擔責任 ( 並
Thumbnail
假設,太陽系的行星數量不同,會不會給實施占卜或是尋求占卜的人造成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