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老高誤讀尼采的爭議:關於轉譯知識的考量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By張國勳、陳姿含
知名 youtuber 「老高與小茉」上週發布一部談尼采哲學的影片,達到兩百多萬高點閱率,據說甚至帶動尼采經典在博客來的銷售量至排行榜第一名。這看起來似乎是好事一樁,畢竟書已經夠難賣,更何況還是連人文學科領域的人看了也會頭痛的尼采。但目前已有哲學背景的人跳出來批判影片中的解讀全是錯的,不該這樣曲解、誤讀尼采,結果引起大量留言灌入作者臉書。

支持老高的粉絲認為,為什麼要那麼認真?就因為老高把故事說得精采好聽,大家才會對尼采產生興趣,後續自行查找相關書籍時,自然就會去修正老高傳遞的內容,影片到底多「正確」並不重要。而在意尼采學說的人,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

兩方說法的差別在於對老高影片的「期待」有根本上的不同。藉著這支影片的爭議,我們其實可以談談對「知識轉譯」的認知,以及傳遞者如何考量「預期讀者」這件事。


「預期讀者」偏移:聽故事 vs. 吸收知識 的人

從支持老高的說法裡,可以看出對影片的正面評價主要在於聽見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老高一貫的風格與魅力,粉絲往往會被那說故事的氛圍與方式吸引,因此長期追蹤影片的目標受眾,期待的是從老高身上獲得觀看奇幻故事的新鮮感與氣氛,這點要來得比內容正確重要。之所以這麼說,與老高擅長處理的題材類型有很大的關係。

粉絲會最看重故事氛圍,與這名 youtuber 的人設有關:他的影片題材主要以懸疑故事、奇談,或是科學上尚未定案的事情為主,而且「老高與小茉」這個頻道一開始的走向,就是老高說自己想說故事給小茉聽,因此影片的受眾大多預期他像個說書人一樣,在螢幕面前講述一些奇怪又神秘的事件給觀眾聽。

raw-image

然而在這次影片裡,卻因為選擇了尼采的學說,使得「預期讀者」出現微妙的偏移。(註:廣義來說,影片也可以視為一種「文本」,這裡聚焦在作者的主題、組織方式與接收者之間的關係,所以用「預期讀者」去討論)老高之前講述奇幻故事、末日預言等題材時,說得越誇張起伏越好聽,不會有人發表意見,但尼采其人其說卻是具體的存在,背後涉及一個知識系統。這支影片開場的說法是「自己了解了這本書(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核心思想」,此時老高的「設定」就產生了變化──讀者可能會預期今天是一個「知識型」 youtuber 向你傳達與解釋一個概念,甚至預期說話者是名行家提出自己對知識的獨到見解。

在設定偏移的情況下,突然拉進了一批「在意尼采知識」、「想吸收尼采知識」的受眾,以及將這部影片定調成「我了解尼采哲學/而我要來告訴你們」,所以才會突然出現「知識分子」(但是這個二分法也不太對)批評起老高影片哪裡出現謬誤(這群受眾當然會在意尼采哲學正確傳播與否)。

所以「我想來聽故事」的老高粉,與「期望尼采知識被正確傳播」的人,兩群不同的預期讀者才會在這支影片播出後撞在一起,一方忿忿不平到底有什麼好認真的?說書人把故事說得動聽才能引起興趣呀。另一方則執著於內容的正確性,糾正老高對知識的態度不尊重。

從一個發表的角度來看,不論是 youtuber、專欄作者、網紅或其他管道在發布內容時,事先設定好「預期讀者」然後決定怎樣組織資訊、採用怎樣的說話方式,才會對這群預期讀者而言具有說服力是很必要的。這集影片拉進了另一群「在意尼采知識正確性」的預期讀者,卻沒有顧慮到他們的感受,這是設定本身的失誤,因而出現了後續爭議,並不能單方面怪罪於這群人平常又沒有看老高影片,為什麼要突然冒出來找碴。


知識轉譯的界線與責任?

前面提到在這支影片中,人設疑似偏移到了「轉譯知識」的範疇,剛好可以藉這次爭議,談談在網路上做「知識轉譯」的界線與責任。「知識轉譯」聽起來玄虛莫測,但其實可以把它簡單想成是面向一般社會大眾時,推廣、普及自身的專業知識。

在新媒體發展蓬勃的現在,越來越多內容媒體,或是你要說一些個人品牌、網紅、youtuber、KOL都好,其實就是在「轉譯知識」,像法律白話文運動故事泛科學,或是一些作家、社會學領域出身的個人,其實都是在「轉譯」法律、歷史、科學、文學等專業領域的知識(當然歪文系也是XD),甚至各式的影評、劇評、動漫評論,經常也或多或少涉及影視作品背後的知識內涵。

先是「知識」,才有「轉譯」,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說得生動有趣,但不能忽略哪個才是核心。

基本上我們會預期一個主打知識普及型的文章或影片,首要傳達的是正確、專業的知識。倘若一個知識型 youtuber的科普影片、劇評、動漫評論出現完全誤導的內容,底下留言會看到許多人站出來指正,或傾向作者在被指正後要有出來「修正」的義務,畢竟人都會不小心犯錯,但在知識轉譯的這個領域,傳遞正確訊息是基本認知,也是對受眾負責的態度,傾向接收這類訊息的人應該不希望自己花時間接收到的是錯誤訊息吧!用個超爛的比喻,如果學校有個老師超會講笑話,學生每節課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但教的內容都是錯的,應該會被客訴吧!畢竟我們對學校這個領域的認知是「傳遞知識」,受眾就會預期「資訊正確」這件事是基本功。

回到老高與小茉這支影片的爭議,正反兩方說法難以說服彼此,因為老高頻道人設並非以知識型 youtuber 為出發點,卻又在用詞間出現貌似要轉譯知識,卻沒有考究內容,只顧到說故事的情形,這就引人質疑:所以受眾到底是要以接收「概念」的角度去看待他的影片,還是輕鬆地聽他在天橋底下說書,對於內容別太認真?這當中「知識轉譯」的界線相當模糊,既然模糊,老高到底該為他轉譯的知識負責到哪,就更難以界定。



結論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下,目前對於「老高傳遞錯誤訊息,但帶動了書市銷量」從結果來看有功的說法,是無法將傳遞錯誤內容的事實一筆勾銷的。老高的故事好聽吸引人,是因為他在「說故事」這方面的專業下了功夫,而「知識轉譯」是另一個領域,就有另一個領域要顧到的面向。同樣是轉譯知識,也有人可以做到既有趣又考究,背後一定付出了大量心力,要同時做到二者並不衝突,所以用有趣帶動「普及」的說法,無法迴避問題的核心。

在知識轉譯的層面上,更重要的是要有彼此討論、修正的空間,總不能一指正哪裡說錯了,迎來的就是「到底有什麼好認真」的回應。許多知識型 youtuber 、評論型文章一出現知識傳遞上的錯誤,作者便會立即修正,套用《專業之死》的一句話:「真正的專家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他們願意接受其他專家的批評或指教。」(Tom Nichols著,2018年臉譜出版,頁61)。

也有人認為,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要有查證資訊的能力,不能一昧地相信誰的說法,所以老高傳達「誤讀的尼采」也無妨,反正有興趣的人最後一定能夠找出其中的謬誤。這樣的說法其實過分樂觀,因為現代社會每個人每天接收到的資訊太過龐雜,真的有多少人有足夠的時間查證逐條訊息、知識?而如果有人站出來指正錯誤,就遭到支持者的攻伐,又要如何理解正確的資訊?這並不只是喜歡與對錯的問題,批評,可能也是一次開啟討論的機會。

★如果你也關注文學教育,追蹤作者「歪文系why_literature」與專題可以持續看到我們的作品,也可以在下方👏拍手五下表達支持。
追蹤歪文系的 FB IG ,可以更即時掌握最新消息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歪文系why_literature的沙龍
1.1K會員
54內容數
每一種差異,都是獨特的理由。用文學的濾鏡,和我們一起歪歪地閱讀世界吧!
2022/11/08
《流麻溝十五號》是改編史實,呈現1950年代關於綠島思想犯的電影。然而台灣白恐相關的作品,影視、文學作品常有類似的狀況:女性總是「無知」的受害者、受難者大多是「純潔」的政治犯,少有真正支持社會主義思想。《流麻溝十五號》確實不同於以往,呈現了白色恐怖時期女性政治犯的主動性,卻承襲了政治犯受難的慣例。
Thumbnail
2022/11/08
《流麻溝十五號》是改編史實,呈現1950年代關於綠島思想犯的電影。然而台灣白恐相關的作品,影視、文學作品常有類似的狀況:女性總是「無知」的受害者、受難者大多是「純潔」的政治犯,少有真正支持社會主義思想。《流麻溝十五號》確實不同於以往,呈現了白色恐怖時期女性政治犯的主動性,卻承襲了政治犯受難的慣例。
Thumbnail
2021/07/08
「老師,你有問過作者本人是這麼想的嗎?」課堂檢討閱讀理解題目時,常遇到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或是大考公布國文考題後,就會看見新聞報導,連被選入考題的原著都寫不出答案!然而解析文學作品以作者意見為尊真的是大忌,這不只是因為「作者已死」的問題,而是有的時候你問了作者,甚至還會得到一個完全相反的答案....
Thumbnail
2021/07/08
「老師,你有問過作者本人是這麼想的嗎?」課堂檢討閱讀理解題目時,常遇到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或是大考公布國文考題後,就會看見新聞報導,連被選入考題的原著都寫不出答案!然而解析文學作品以作者意見為尊真的是大忌,這不只是因為「作者已死」的問題,而是有的時候你問了作者,甚至還會得到一個完全相反的答案....
Thumbnail
2021/03/18
你也去買了最近聯合文學雜誌與森永牛奶糖聯名出的期間限定牛奶糖嗎?別小看牛奶糖,每一盒都是季節懷舊台灣味,且附有詩人的占卜籤詩。想知道最近的戀愛有怎樣的發展嗎?先來看看下列四種組合,哪種最吸引你?測你最近的愛情運勢,附帶完整詩作的解密......
Thumbnail
2021/03/18
你也去買了最近聯合文學雜誌與森永牛奶糖聯名出的期間限定牛奶糖嗎?別小看牛奶糖,每一盒都是季節懷舊台灣味,且附有詩人的占卜籤詩。想知道最近的戀愛有怎樣的發展嗎?先來看看下列四種組合,哪種最吸引你?測你最近的愛情運勢,附帶完整詩作的解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種提供震撼教育的百萬YouTuber請多來幾個
Thumbnail
這種提供震撼教育的百萬YouTuber請多來幾個
Thumbnail
本文不直接判斷「老高是否抄襲」,而延伸談談創作者面對類似情況的困境,跟如何創作
Thumbnail
本文不直接判斷「老高是否抄襲」,而延伸談談創作者面對類似情況的困境,跟如何創作
Thumbnail
百萬級Youtuber老高近日被爆料他的影片文案有大量抄襲,老高罕見發表回應:「想看原創內容,請移步原創。」意思就是要看原創別來我這。 老高這樣的回應引發極大爭議,先不說這個操作是否在製造更大流量,網友們已經各自形成兩派,有反對老高派和支持老高派。 原創的界線在哪?抄襲界線在哪? 老高表示自己
Thumbnail
百萬級Youtuber老高近日被爆料他的影片文案有大量抄襲,老高罕見發表回應:「想看原創內容,請移步原創。」意思就是要看原創別來我這。 老高這樣的回應引發極大爭議,先不說這個操作是否在製造更大流量,網友們已經各自形成兩派,有反對老高派和支持老高派。 原創的界線在哪?抄襲界線在哪? 老高表示自己
Thumbnail
YouTuber老高因講述各種世界趣聞軼事、懸案、都市傳說、陰謀論等故事受到好評,目前頻道已經突破400萬訂閱數,他昨(20)日晚間10時發布新影片,一夜間衝破130萬次瀏覽,知名作家九把刀也發文說「很好看」。
Thumbnail
YouTuber老高因講述各種世界趣聞軼事、懸案、都市傳說、陰謀論等故事受到好評,目前頻道已經突破400萬訂閱數,他昨(20)日晚間10時發布新影片,一夜間衝破130萬次瀏覽,知名作家九把刀也發文說「很好看」。
Thumbnail
昨天在一陣慌亂中接受了《後綴》主編下酒菜的採訪。對他實在太客氣,又礙於自己只是偽小作家的身分,當然不能像海明威直接甩頭不回應、像亨利米勒說「這問題真無聊」,或是如納博科夫那樣隔著螢幕(電子閱讀器)都能感受出的不屑⋯⋯
Thumbnail
昨天在一陣慌亂中接受了《後綴》主編下酒菜的採訪。對他實在太客氣,又礙於自己只是偽小作家的身分,當然不能像海明威直接甩頭不回應、像亨利米勒說「這問題真無聊」,或是如納博科夫那樣隔著螢幕(電子閱讀器)都能感受出的不屑⋯⋯
Thumbnail
老高的詮釋儘管有些問題,對老高的批評又都說對了嗎? 除了推廣的效果以外,老高完全說錯了尼采嗎?
Thumbnail
老高的詮釋儘管有些問題,對老高的批評又都說對了嗎? 除了推廣的效果以外,老高完全說錯了尼采嗎?
Thumbnail
● 書籍資訊 書名: 超速寫作 作者: 呂白 出版年份: 2020/07/01 出版發行: 遠流出版 ▶ 推薦原因: 這本書旨在培養文案行銷的能力,雖然標題有些浮誇,但看完後,你會發現他教的不是死板的公式,而是如何欣賞他人文案,培養讀者思維,使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往前邁進.
Thumbnail
● 書籍資訊 書名: 超速寫作 作者: 呂白 出版年份: 2020/07/01 出版發行: 遠流出版 ▶ 推薦原因: 這本書旨在培養文案行銷的能力,雖然標題有些浮誇,但看完後,你會發現他教的不是死板的公式,而是如何欣賞他人文案,培養讀者思維,使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往前邁進.
Thumbnail
老高與小茉是擁有許多觀看YouTube的民眾的頻道,所製作的影片內容也非常有趣,通常都是老高作為一個說故事的角色,而小茉則是與此搭配,而近期於該頻道上發布了永恆輪回,一个無限循環的世界 影片,其中內容談及老高對於尼采的詮釋,被許多相關哲學研究範疇的人士,對此提出撻伐。
Thumbnail
老高與小茉是擁有許多觀看YouTube的民眾的頻道,所製作的影片內容也非常有趣,通常都是老高作為一個說故事的角色,而小茉則是與此搭配,而近期於該頻道上發布了永恆輪回,一个無限循環的世界 影片,其中內容談及老高對於尼采的詮釋,被許多相關哲學研究範疇的人士,對此提出撻伐。
Thumbnail
關於老高與小茉討論尼采影片的爭議,支持與否的兩方立場有著根本上的差異:他們對於「老高」這個 youtuber 的人設,有著截然不同的期待。這並非是非對錯的立場問題,而是預期受眾屬性導致了不同看法,藉著這支影片的爭議,我們其實可以談談對「知識轉譯」的認知,以及傳遞者如何考量「預期讀者」這件事。
Thumbnail
關於老高與小茉討論尼采影片的爭議,支持與否的兩方立場有著根本上的差異:他們對於「老高」這個 youtuber 的人設,有著截然不同的期待。這並非是非對錯的立場問題,而是預期受眾屬性導致了不同看法,藉著這支影片的爭議,我們其實可以談談對「知識轉譯」的認知,以及傳遞者如何考量「預期讀者」這件事。
Thumbnail
用「大眾需要什麼」來篩選出「正確」當中的某些部份,再加以潤飾增補。
Thumbnail
用「大眾需要什麼」來篩選出「正確」當中的某些部份,再加以潤飾增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