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內向的你一封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社會就像個網子,牽一髮動全身,特別是內向人格,容易被影響。被名利、金錢、人際關係制約,在追求物質與資本主義的時代,連袂而來的大眾文化,或者是標準,容易讓我們變成「一種人」,是外向、社會性、又快速競爭,我們沒有做體力活,但每每回到家,都快被榨乾了,那種累,叫做心累。
當外向成為主流,我們忘記自己最原本的樣子。

原本的我們,觀察細膩,心思敏銳

相較外向者。我們有更棒的觀察力,但吃虧的是,害羞與不安全感,或著其他原因,讓我們成為沉默的人。
安靜是因為怕被反駁、怕成為焦點嗎?我都會這樣反覆詢問自己,釐清楚自己真正安靜的主因,如果是因為害怕提議不被接受,反而更要鼓勵說出來,因為,沒有一個人的提議是完全正確與完全錯誤,身而為人,就會有瑕疵存在,懂得接受自我,才能在提案中自在與他人交談
否則,他人只會把「沒有主見」與內向者掛勾一起。

原本的我們,是緩慢生活的實踐者

下這個標題前,我思考一番,決定以「緩慢」,訴說我們內向人格的心理狀態,不是說任務完成天數這種能被量化的東西,「緩慢」是指我們的心靈狀態,一次無法接受過多資訊,包含環境、他人釋放出的情緒、背景音樂,都會使我們外表看不出來的焦躁,如果要形容內心小劇場的話,那就是宛若颶風過境,草木皆兵,要毀掉我們的心靈平靜只要過度嘮叨就能做到
這是我很憂心的一點,現代過多的資訊以及壓力,要求我們要在短期內吸收,無法適應的狀態下,產出的東西、完成的專案,連自己的看得都慘不忍睹,面對上司、同事、同學的指責,在自我否定的情緒漩渦中,又陷入另一層面的惡性循環。
我們能力很好,需要的是時間與適應。
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我都這樣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步驟,要找出自己的極限點在哪裡,如果知道自己在一天內,就是只能接三項任務,那就接三項任務,之後再鼓勵自己多接一樣任務,當身體習慣了生活步調,這就是進步了一點。
寧願少,而精,這是我人生的哲學。
這其實很難,因為會同時跟時間管理、人際關係扯在一起,要如何知道這項任務要花多久時間?要如何推託老闆、朋友交代的事情?姑且先不討論外在因素,先從可控因素追起,我們自己的極限與能力在哪。

原本的我們,喜歡獨處

綜觀我接觸的人事物,我發現,無論是外向還是內向者,都需要獨處,只是時間分配多寡而已,但能確定的是,內向人格更需要獨處,這是我們充電的很大來源之一,但現實告訴我們,給自己獨處是一件珍貴的事情,學生時期相對自由,能掌控自己想獨處的時間,但結婚生子過後,只有片段時間是給自己的。
我覺得自己的時間好像不是自己的,我的時間被分割了,我只能抓到一片段的時間給自己。
說這句話的人是我的學長,他是典型的內向人格,一次活動分享,他道出了結婚生子後目前遇到的窘境。在此,我無法提出一個解決之道,因為家庭是一個很複雜、外人無法言說的狀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正是知道能給自己的時間如此稀少,所以,更要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珍惜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的朋友。
如果片段的時間都無法給自己,那找其他方式充電吧,比方與重要的人來點深度對談、書寫日記、擁有自己生活的喜好!
小整理幾項內向人格的煩惱與適應之道
  1. 害怕成為人際的焦點而選擇安靜只是表層現象,釐清楚自己真正安靜的主因,並且做出實際觀念上的更正。
  2. 接受自己緩慢,要在自我能接受的前提下,有意識的提升步調。
  3. 珍惜你運用的每筆時間,當無法做到把時間留給自己,可以轉換充電的方式。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所有的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道出每個人心中的難題,卻無法給出一份標準解答, 面對朋友、伴侶、同事、家人複雜的關係 斷捨離會是適合的方法嗎? 這裡不會有標準解答,但希望看完文章過後的你,能從中獲取第三條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例如,外向者喜歡說話,內向者卻喜歡透過文字細細的溝通;外向者喜歡一大群朋友熱熱鬧鬧,內向者只喜歡一兩個好朋友深入的交流。 若將自身的能量形容為電池,外向者充電的方式是約一群朋友去KTV高歌,但這對內向者而言卻是極度消耗能量,只會讓他最後精疲力盡。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只是貼一個標籤的話,並不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及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例如,外向者喜歡說話,內向者卻喜歡透過文字細細的溝通;外向者喜歡一大群朋友熱熱鬧鬧,內向者只喜歡一兩個好朋友深入的交流。 若將自身的能量形容為電池,外向者充電的方式是約一群朋友去KTV高歌,但這對內向者而言卻是極度消耗能量,只會讓他最後精疲力盡。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只是貼一個標籤的話,並不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及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