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問題#3|《知識寫作課:寫一篇真材實料的網路爆紅好文章》每篇文章都需要回答一個為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你寫的文章沒人看,很有可能問題就在於「為什麼」。
以前,我在書寫文章時,很害怕寫出「為什麼」。
在諮商裡中,是不能問太多「為什麼」的,一來可以減少來訪者產生的被指責感,二來是避免幫助來訪者找到無法改變的理由,讓這個「為什麼」成為不行動的藉口。
其實,我也很害怕來訪者問我:「為什麼我會這樣?」
因為我相信,這世界上沒有唯一的真相,而每一個為什麼,我會有很多的答案,但我很擔心,來訪者只會收下一個,他想認同的原因,然後繼續痛苦下去。
起初書寫時,我也經常避免解釋「為什麼」,或是傾向於給出各種不同的角度,但文章就失焦了,變成一篇沒有重點的文章。經過多年的寫作經驗,雖有自覺,但仍容易落入這種書寫困境,無法決定寫作的軸線。
你的文章,想走去哪裡?

一篇好的文章,背後應該都有一個簡單的為什麼。

閱讀此書後,對我來說,最有幫助的就是這一句話。
一篇文章,應該包含一個「為什麼」。透過這個「為什麼」,來抓住一篇文章的問題意識,讓讀者明辨這篇文章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否則讀者無法快速確認,這一篇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以及能否從中獲得知識。千萬不要忘記了,人類出生時,就是個好奇寶寶。
然而,只能夠回答一個問題,對我們來說是不夠的,那可怎麼辦?
本書的作者建議,可以把為什麼拆開,分成很多篇文章來寫,每一篇文章都單純的解決一個最核心的為什麼。
從心理諮商的角度來說,如焦點解決學派認為,一次要有很大的改變難度太高,所以他們相信的是:很多的小改變能夠帶來大改變
應用在個別諮商時,心理師會和案主討論諮商目標,設得越小越好、越具體越好,也就越容易達成,也越容易檢視我們是否有達成目標,幫助來訪者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的生活。
這完全可以套用在書寫上。如果要一口氣完成一本書,實在是太困難,但是我們可以先試著把問題縮小與具體化,先完成一篇2000字內的文章後,再延伸相關的小問題進行撰寫。
寫著寫著,就可以完成一本書的厚度了!

閱讀行動:如何聚焦書寫內容

當你寫到失去方向時,你可以試著自問自答,找出自己最想走的那條路。
一、抓出問題意識:這篇文章想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二、了解問題來源:造成這樣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三、提供解決辦法:解決問題的做法是什麼?

書籍資訊
書名:《知識寫作課:寫一篇真材實料的網路爆紅好文章
作者:鄭國威總編輯
出版社:城邦文化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在帶領人際溝通工作坊時,就經常遇到這類的參與成員。很有說的需求,但很難讓人提起勁去聆聽。然而,即便我身為心理師,能與成員們分享如何說話與傾聽,我卻仍舊在書寫上,犯了同樣的錯誤。 作者李洛克給出了解方,他認為內容應該要達到的三個目的: 一、提供價值 二、新穎觀點 三、形象加值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思維。 過去,我都把自己的文章拿去投稿,很幸運的有部分被刊登出來了,但有更大一部分石沉大海。後來,我把我所有的創作,集結成兩本書,投稿到各出版社,除了時報文化的編輯,與討論過我的書籍內容外,其餘杳無信息。 在閱讀這本書後,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初衷。
我在帶領人際溝通工作坊時,就經常遇到這類的參與成員。很有說的需求,但很難讓人提起勁去聆聽。然而,即便我身為心理師,能與成員們分享如何說話與傾聽,我卻仍舊在書寫上,犯了同樣的錯誤。 作者李洛克給出了解方,他認為內容應該要達到的三個目的: 一、提供價值 二、新穎觀點 三、形象加值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思維。 過去,我都把自己的文章拿去投稿,很幸運的有部分被刊登出來了,但有更大一部分石沉大海。後來,我把我所有的創作,集結成兩本書,投稿到各出版社,除了時報文化的編輯,與討論過我的書籍內容外,其餘杳無信息。 在閱讀這本書後,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初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壹.心法 剛踏進這個寫作的園地,相信這是大家都會捫心自問的問題吧?有些人文章寫得很好,可是字裡行間有種:"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感覺"?如果你<妳>真得寫得夠好,不會讓他人有這種錯覺。看得人沒有壓力,還可以學習到新東西,自然就會有更多人看了!! 貳.主題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本書討論了人們為何總是想找到「為什麼」的理由以及這些理由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它指出了四種找理由的方式,並探討了這些方式對於關係的影響。適合對社會互動、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有一種疑問,我雖然總說這是為了我自己抒發與整理而寫,卻也不免在意起有多少人看過我的文章,其中又有多少人按愛心呢? 而在我的文章中,我也默默從抒發自己的角度轉變到了也許可以幫助到人的角度,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些筆記,但,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開始的舒暢。 會開始寫這篇是因為老師在講述王國維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Thumbnail
一個時常被問到的問題:作家是如何寫作的? 規律的生活,這是最常聽到的答案。 然而我們在回答的當下總會有一絲心虛或異樣感,有時連我們自己都忘了這樣的異樣感所為何來。我現在揭示這個問題:那是因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真正想問的是寫作的當下發生了什麼,或者說真正能滿足他們好奇心的答案,隱藏在寫作的當下發生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壹.心法 剛踏進這個寫作的園地,相信這是大家都會捫心自問的問題吧?有些人文章寫得很好,可是字裡行間有種:"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感覺"?如果你<妳>真得寫得夠好,不會讓他人有這種錯覺。看得人沒有壓力,還可以學習到新東西,自然就會有更多人看了!! 貳.主題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本書討論了人們為何總是想找到「為什麼」的理由以及這些理由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它指出了四種找理由的方式,並探討了這些方式對於關係的影響。適合對社會互動、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有一種疑問,我雖然總說這是為了我自己抒發與整理而寫,卻也不免在意起有多少人看過我的文章,其中又有多少人按愛心呢? 而在我的文章中,我也默默從抒發自己的角度轉變到了也許可以幫助到人的角度,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些筆記,但,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開始的舒暢。 會開始寫這篇是因為老師在講述王國維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Thumbnail
一個時常被問到的問題:作家是如何寫作的? 規律的生活,這是最常聽到的答案。 然而我們在回答的當下總會有一絲心虛或異樣感,有時連我們自己都忘了這樣的異樣感所為何來。我現在揭示這個問題:那是因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真正想問的是寫作的當下發生了什麼,或者說真正能滿足他們好奇心的答案,隱藏在寫作的當下發生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