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為什麼”時,我們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我們內心深處會想知道:“為什麼?”將會如何演變。
我意識到我對文字充滿熱情。閒暇時,我會坐下來在紙上塗墨。我沒有成為一名作家的目標。只是我在閒餘時間就只想做的事。
所以我想像完美的讀者體驗:每天早上,讀者會儀式化地瀏覽我的內容。我想像他起床,煮一杯咖啡,啟動一天的開始,並消化我的話給自己額外的能量。
如果將兩者進行比較,隨著冒險的進行,它會變得更加精緻。雖然有了這個想法,但並不真正知道要用它做什麼。只有經歷了生活之後,才能開鎖解碼。
我想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量和能量。我知道有些人需要它。他們可能正在經歷我曾需要安慰的時刻。如果我善於言辭,那就是我的目的。我開始幾乎每天都在網上編寫一些東西。
這個習慣養成持續到現在... 有沒有讀者,我還是會繼續做著這樣的習慣...才發現其實都是寫給自己看的! (見證自己曾經走過的辛酸腳印 )
不是在最好的時候,而是在似乎最壞的時候,才最敏銳地經歷到。我的生命有傷痕,它見證了上帝曾領我度過困苦憂傷的日子,看到上帝安慰的吉光片羽,提醒我與人分享賜各樣安慰的神。
哥林多後書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
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我們既多受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