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先問,為什麼? | 理財伴 來閱讀 Lydia Yu

2022/04/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先問,為什麼?"的閱讀紀錄,透過作者緩緩道來以及或正或反的舉例,幫助我被校準回到自己的為什麼。你可能會有疑問如果都可以把事情做好,目標達成的話,還需要這麼重視為什麼嗎?我自己的想法是,人的感覺和感情是很奇妙的,儘管你都做一樣的事,可能在5年前是感到開心的,而如今卻感到平淡,所以我們才需要不斷探索自己的為什麼。

我們目標是關於做什麼? 怎麼做? 或是關於為什麼?

書中提到許多企業的案例,你可以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一些產品,即使你沒有特別做功課,內心還是直覺的感覺那個品牌的產品是比較好的?或是有特定的特性? 這是因為你有接收到企業所傳達出來的為什麼。
當做一個計畫和設定目標的時候,設定數字或是作法SOP是比較簡單的,但是若是目標是關於為什麼看之下會比較難,因為這代表你過程中都一直相信並執行著自己的為什麼。當然不管目標的設定來源是哪一種,執行的過程都會有不同的挑戰,但是我們周遭的人或是目標客群感受就會完全不一樣。

黃金圈法則_一條長期成功的單行道

如果為什麼這麼重要,大家怎麼不都採用呢? 因為這是不容易的,這邊就要提到黃金圈理論和我們的大腦重疊的部分:
我們的緣腦掌管情感、行為並決策能力,但是不掌管語言能力,所以我們通常很難述說我們的為什麼,就是一種感覺。舉例來說,要我們說為什麼會愛上我們的另一伴,通常會說一些特點,但是世界上應該有不少符合的人,為什麼你的另一伴在你心中這麼獨一無二? 簡單來說就是感覺對了。同樣我們要傳達為什麼是不太容易簡單用言語形容的。

如何用為什麼和混亂的市場溝通

書中有介紹一個和市場溝通的篩選方式,當你設定好自己的為什麼後,決策前先經過對照,舉例來說,我是一個健康飲食的提倡者,我在採買食材的時候,應該就不會購買太多加工食品,我採買的應該就是新鮮食材,甚至和我一起結帳的朋友就可以透過我選擇的食材去猜想到我是一個健康飲食的提倡者。
也就是當你有一個為什麼在心中,你的言行和決策都會透露出你的理念,但當我們偏離了原本的為什麼,很多決策會開始讓人疑惑,接續上面的範例,如果我是一個健康飲食的提倡者,但我除了生鮮食品外也買了一些洋芋片或是零食,外人一看就不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特色連想出來。
而我覺得執行為什麼最困難的就是,那如果我都規定自己只能買生鮮食品,藉由外在的行為限定常常到後來會失真,同時讓自己在受限的情況下變的不開心。挖掘自己的理想、真心相信並執行是需要更認識自己的想要並被感召才可能持續。

小心岔路,發現你的為什麼

最後作者提醒我們在執行我們的為什麼為有一個常見的岔路,就是你可能已經有成就但是自己卻喪失成功的感覺,成就可以是外面的一些指標或是特定的目標以被達成,而成功的感覺或是我的理解是成就感,是需要常常反覆在你的心裡被確認。
我近期的感覺,持續成長所帶給自己的快樂和成就感常常大於別人單單看見成果所給予的讚賞,因為當別人看見的時候,其實我已經往下一個階段持續前進了。希望你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嚮,找到自己的為什麼,並可以持續堅持。
Lydia Yu
Lydia Yu
哈囉~ 我是理財伴_來談錢的Lydia,專注在分享記錄投資理財的過程,並且針對伴侶之間如何共同來談錢,達成金錢價值觀的共識做分享,也歡迎你一起來討論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