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少不愁沒顏色,我把樹葉都染紅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馬世芳|花少不愁沒顏色 我把樹葉都染紅 | 小日子
傍晚的風漸有幾分秋天的意思,這時便會想起〈西風的話〉。距離初學這首歌,一眨眼四十多年了。…www.oneday.com.twa

傍晚的風漸有幾分秋天的意思,這時便會想起〈西風的話〉。距離初學這首歌,一眨眼四十多年了。

我們小學的音樂教室在一幢破舊的黑烏烏的木樓。我敢說,那一班同學應該沒有誰喜歡上音樂課:音樂老師脾氣非常壞,總要耗上半堂課的時間氣急敗壞聲嘶力竭罵人,時不時還會拿出板子揍不聽話的小朋友。

即使是那麼不愉快的音樂課,仍然記住了幾首好聽的歌,〈西風的話〉大概是我最喜歡的一首了。儘管懵懵懂懂唱了很久,仍然不太明白歌裡的「你們」是誰。而在亞熱帶的台灣,「棉袍」實在是很少見的。「荷花變蓮蓬」倒是沒問題,植物園離外公家不遠,荷花池我很熟。至於「變胖又變高」,得等很多很多年之後,朋友紛紛有了孩子,原本滿地跑的小鬼頭轉眼就一臉老成上中學上大學了,這才知道喟歎。

小時候也不懂:「沒顏色」有什麼好「愁」呢?「我把樹葉都染紅」,和前面說的「你們變胖又變高」又有什麼關係呢?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反正也就這麼唱了一回又一回。

年輕的母親也喜歡抱著吉他彈唱這首歌。她的歌本印著手寫的六弦記號和黑白風景照,〈西風的話〉肯定要配一張遍地秋葉的照片吧?我記得母親溫柔的歌聲,唱著暖烘烘的棉袍,紅通通的樹葉,香噴噴的荷花,讓我生出一種奇妙的懷念的感情,儘管幼時的我並不知道要懷念什麼。

〈西風的話〉作於1933年,由黃自(1904–1938)作曲、廖輔叔(1907–2002)作詞,是當年留洋知青歸國,抱著時新教育理想寫下的「學堂樂歌」。黃自只活了34歲,卻留下許多傳唱的作品,比方〈踏雪尋梅〉,還有學校升旗典禮唱的〈國旗歌〉。廖輔叔不但專研西樂,也是一腔熱血的革命青年,據說參加過1927年共產黨的廣州暴動,1958年正式加入共產黨,活到94高齡。這兩位的身分,各自都有國共政權眼中「政治不正確」的理由,〈西風的話〉卻始終留在兩邊的音樂課本裡。或許,權力者並不以為這樣一首歌有什麼「思想毒素」需要提防吧?

然而果真是這樣嗎?我曾在一個聚會場合遇見一群「左統」的長輩,其中不少人曾在戒嚴時代遭禁、失業、流亡、坐牢。他們畢生堅持的政治信仰,在世局幾經翻騰的當代台灣,甚至對岸中國,都已經沒有太多人在意了。那場聚會儘管熱鬧,卻仍透著絲絲的寥落和蒼涼。

一位白頭髮的長輩起身講話,中氣十足。致詞最後他昂揚地說:「來唱一首當年我們都愛唱的歌!」然後用充滿革命激情的口吻,大聲高唱:

去年我回來,你們剛穿新棉袍
今年我來看你們,你們變胖又變高
你們可記得,池裡荷花變蓮蓬?
花少不愁沒顏色,我把樹葉都染紅

滿場六七十歲的長輩,紛紛用同等的激情高聲唱和,我從未想過這首歌可以這樣唱。那一瞬間我才明白,這首歌或許從來不只我以為的那樣單純:若「紅」即是「左」,即是「革命」,「花少不愁沒顏色,我把樹葉都染紅」不就是現實的批判兼革命的戰歌?一首貌似溫情的歌,也能寄託如此「危險」的訊息,在戒嚴時代國家機器鼻子底下傳唱數十年,變成一小撮地下份子彼此相認的憑證啊。

那個壓抑噤聲的年代早已過去,甚至革命的熱血也都成了遙遠的記憶。我想在故事失傳之前,把它記下。畢竟經歷了那一晚,再聽這首歌,已經永遠無法回到兒時的心情了。

(寫給《小日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3.3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2023/10/30
甘香糯嫩,一口上天堂。
Thumbnail
2023/10/30
甘香糯嫩,一口上天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一塊青春曲唱徦變老歌(台語吟唱/河洛話) 我著是愛唱汝之青春曲 我對少年共汝唱徦變老歌也唱沒煞 問世間男女之情愛是啥物 因何予儂相思 愛情像扼一枝枯萎之花蕊 我想欲寄託對汝之相思 那知風一吹 眷戀散落地 只存寂寞綿綿牽徦天邊 愛情像青春花園之一蕊花 蝶兒戀花 蝶兒亂飛 我將對汝之相思寫作一條歌詩 因
Thumbnail
一塊青春曲唱徦變老歌(台語吟唱/河洛話) 我著是愛唱汝之青春曲 我對少年共汝唱徦變老歌也唱沒煞 問世間男女之情愛是啥物 因何予儂相思 愛情像扼一枝枯萎之花蕊 我想欲寄託對汝之相思 那知風一吹 眷戀散落地 只存寂寞綿綿牽徦天邊 愛情像青春花園之一蕊花 蝶兒戀花 蝶兒亂飛 我將對汝之相思寫作一條歌詩 因
Thumbnail
也許是上一代教育影響及個性關係,在網路族群中,我一直是個隱形潛水族,雖然也常提醒自己要跟上這個時代,卻始終樂在瀏覽而羞於分享。 我參加的社團每月都有主題活動,我除了聊具按讚功能外,一直沒有什麼貢獻。一直到前陣子的把自己畫作配上歌曲的「繪聲繪影」主題,忽然喚醒小時愛唱歌的靈魂…
Thumbnail
也許是上一代教育影響及個性關係,在網路族群中,我一直是個隱形潛水族,雖然也常提醒自己要跟上這個時代,卻始終樂在瀏覽而羞於分享。 我參加的社團每月都有主題活動,我除了聊具按讚功能外,一直沒有什麼貢獻。一直到前陣子的把自己畫作配上歌曲的「繪聲繪影」主題,忽然喚醒小時愛唱歌的靈魂…
Thumbnail
柳,藏寄了許多舊時相思 ......
Thumbnail
柳,藏寄了許多舊時相思 ......
Thumbnail
看雨景要在白天。 看她跨峰越嶺而來,看她排山倒海而來。 看她橫掃着青松的斜葉而來, 看她搖撼着油加利樹高大的軀幹而來。 再看她無阻無攔,任心隨興飄然而去。
Thumbnail
看雨景要在白天。 看她跨峰越嶺而來,看她排山倒海而來。 看她橫掃着青松的斜葉而來, 看她搖撼着油加利樹高大的軀幹而來。 再看她無阻無攔,任心隨興飄然而去。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引用文章:取自《台語正字歌詞彙集站》 《花若離枝》作詞:蔡振南 作曲:陳小霞   花若離枝遂零去 更開已經無共時 葉若落土遂黃去 更發已經無共位   恨汝毋知阮心意 為著新穎等春天 毋願青春空枉費 白白屈守變枯枝 紅花無芳味 芳花亦無紅豔時 一肩擔雞雙頭啼   望
Thumbnail
引用文章:取自《台語正字歌詞彙集站》 《花若離枝》作詞:蔡振南 作曲:陳小霞   花若離枝遂零去 更開已經無共時 葉若落土遂黃去 更發已經無共位   恨汝毋知阮心意 為著新穎等春天 毋願青春空枉費 白白屈守變枯枝 紅花無芳味 芳花亦無紅豔時 一肩擔雞雙頭啼   望
Thumbnail
上個世紀初,西風壓倒東風,傳統的文化幾乎被碾壓殆盡!而歌詞的創作,難能可貴的,還保留有古詩詞的魂魄!有詩經的體格,盤盤疊疊,反覆吟詠,激盪不已。 1941 年 五月的風 陳歌辛做詞! 押ㄤ韻,共三段,每段一仄三平韻! 只在第二段的第二句「唱」字,平轉仄,可能是在中段故意為之,當作停頓,轉折!  那
Thumbnail
上個世紀初,西風壓倒東風,傳統的文化幾乎被碾壓殆盡!而歌詞的創作,難能可貴的,還保留有古詩詞的魂魄!有詩經的體格,盤盤疊疊,反覆吟詠,激盪不已。 1941 年 五月的風 陳歌辛做詞! 押ㄤ韻,共三段,每段一仄三平韻! 只在第二段的第二句「唱」字,平轉仄,可能是在中段故意為之,當作停頓,轉折!  那
Thumbnail
上個世紀初,西風壓倒東風,傳統的文化幾乎被碾壓殆盡!而歌詞的創作,難能可貴的,還保留有古詩詞的魂魄!有詩經的體格,盤盤疊疊,反覆吟詠,激盪不已。 1941 年 《五月的風》 陳歌辛做詞! 押ㄤ韻,共三段,每段一仄三平韻! 只在第二段的第二句「唱」字,平轉仄,可能是在中段故意為之,當作停頓,轉折! 
Thumbnail
上個世紀初,西風壓倒東風,傳統的文化幾乎被碾壓殆盡!而歌詞的創作,難能可貴的,還保留有古詩詞的魂魄!有詩經的體格,盤盤疊疊,反覆吟詠,激盪不已。 1941 年 《五月的風》 陳歌辛做詞! 押ㄤ韻,共三段,每段一仄三平韻! 只在第二段的第二句「唱」字,平轉仄,可能是在中段故意為之,當作停頓,轉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