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無法理解那些不是憂鬱地長大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他們描述發作的那一天,描述死亡的念頭突然出現並且「不想再活著」是可能的,這些我都無法理解,我無法理解怎麼會有人一度想要活著。而每當我讀到這類敘述,我又會再度認為,和憂鬱一起長大,以及累積情緒直到有一天分水嶺式地變得憂鬱,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後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跟前者有著根本的差別。當他們在分享如何從憂鬱中康復或痊癒,我不認為這是不好的,我其實覺得很好,但我還是會感到某種惆悵。我現在還不知道這些惆悵是什麼。
我覺得憂鬱症紀實都描述得很平板,但是非關憂鬱的文學、影視、電玩等等,描述得很深刻,因為憂鬱症紀實把他當成病,是暫時的,但是劇情類文本裡的憂鬱是人生,是恆久的,憂鬱症紀實考慮的是如何脫離憂鬱的狀態或者脫離一些,劇情類文本考慮的是如何與憂鬱共存甚至相輔相成。也就是說,儘管強度很弱,但憂鬱症紀實還是把憂鬱當成敵人,而非友伴,即便他們說「憂鬱不是壞事」。並不是說劇情類文本都不把憂鬱當成敵人,但幾乎所有文本都不曾考慮不跟憂鬱廝守下去。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憂鬱症紀實把他當成病,是暫時,是劇情類文本裡的憂鬱是人生,是恆久,憂鬱症紀實考慮的是如何脫離憂鬱的狀態,劇情類文本考慮如何與憂鬱共存、相輔相成。儘管強度很弱,憂鬱症紀實還是把憂鬱當成敵人,而非友伴,即便他們說「憂鬱不是壞事」。並非說劇情類文本都不把憂鬱當成敵人,但幾乎所有文本都不曾考慮不跟憂鬱廝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本文探討臺灣學術研究經費遭刪減的困境,以及作者自身的學術生涯與觀察,並提及國民黨相關事件及作者與陳玉珍的淵源。
Thumbnail
  冷風從四面八方的縫隙吹入,強行帶來刺骨的寒冷,被擠壓過的風聲形成了淒美的背景音樂。皮特停下腳步環顧四週,潮濕的木頭氣味夾雜著海港特有的鹹味,這裡的一切飽覆著富沈重且無法丢棄的熟悉感。突然一股無以形容的愁悵巧然而至,皮特緊皺眉頭不自覺嘆了口氣,輕輕放下手中的包伏,朝著擁擠的長廊盡頭走去。    
Thumbnail
黑暗,常常讓人聯想到痛苦、迷茫和孤獨。 然而,在靈性成長的過程中,黑暗不僅僅是負面的象徵,它更是靈魂蛻變的重要階段。 這段過程,無論多麼艱難,往往都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 每當我們處於生命的低谷時,內心可能充滿恐懼、懷疑和無助感。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常常會質疑自己、質疑生活,甚至覺得前路
但是請勇敢地向 想獲得你創意或創作成果的人 要求合理並應有的報酬 同時 請不要向 想獲得別人創作 卻只願意付出複製品或印刷品價位的人妥協 拒絕他 讓他買衛生紙去 藝術品又不是消耗品 你要知道 自己的價值要自己去爭取 同意賤價出售的同時 那個否定你的創造力 踐踏你的自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目前有一位穩定的支持者願意支付每個月的訂閱費用來幫助自己妥善做好投資交易,就是最難學的選擇權與期貨。但我覺得這兩者不難,難的在於說我要如何在台股1700檔股票挑到一個股王?很難有人跟股神一樣抱得住。所以指數型投資例如ETF就在華爾街盛行約40-50年,延伸出來的商品就是選擇權,期貨在古早的時候是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她自身憂鬱症的經歷和探討憂鬱症症狀的主題。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本文探討臺灣學術研究經費遭刪減的困境,以及作者自身的學術生涯與觀察,並提及國民黨相關事件及作者與陳玉珍的淵源。
Thumbnail
  冷風從四面八方的縫隙吹入,強行帶來刺骨的寒冷,被擠壓過的風聲形成了淒美的背景音樂。皮特停下腳步環顧四週,潮濕的木頭氣味夾雜著海港特有的鹹味,這裡的一切飽覆著富沈重且無法丢棄的熟悉感。突然一股無以形容的愁悵巧然而至,皮特緊皺眉頭不自覺嘆了口氣,輕輕放下手中的包伏,朝著擁擠的長廊盡頭走去。    
Thumbnail
黑暗,常常讓人聯想到痛苦、迷茫和孤獨。 然而,在靈性成長的過程中,黑暗不僅僅是負面的象徵,它更是靈魂蛻變的重要階段。 這段過程,無論多麼艱難,往往都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 每當我們處於生命的低谷時,內心可能充滿恐懼、懷疑和無助感。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常常會質疑自己、質疑生活,甚至覺得前路
但是請勇敢地向 想獲得你創意或創作成果的人 要求合理並應有的報酬 同時 請不要向 想獲得別人創作 卻只願意付出複製品或印刷品價位的人妥協 拒絕他 讓他買衛生紙去 藝術品又不是消耗品 你要知道 自己的價值要自己去爭取 同意賤價出售的同時 那個否定你的創造力 踐踏你的自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目前有一位穩定的支持者願意支付每個月的訂閱費用來幫助自己妥善做好投資交易,就是最難學的選擇權與期貨。但我覺得這兩者不難,難的在於說我要如何在台股1700檔股票挑到一個股王?很難有人跟股神一樣抱得住。所以指數型投資例如ETF就在華爾街盛行約40-50年,延伸出來的商品就是選擇權,期貨在古早的時候是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她自身憂鬱症的經歷和探討憂鬱症症狀的主題。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