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謝謝你的指教》--哈佛法學院談判大師教你如何轉化心態,從其他人的建言中學習與獲益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你是否常常認為別人給的建議似乎不那麼有用,甚至充滿誤解?還有,那個誰誰誰竟然敢對我提意見?以及,覺得自己的辛苦與付出難道他們沒看見嗎?為什麼要這樣針對我?

假如你會有這樣的感受,那麼你應該讀一下《謝謝你的指教》,它將告訴你這種感覺未必如你以為的那樣,也許是因為某種觸發機制讓你無法聽進別人的回饋。以及,可以經過調整心態,讓你從他人的回饋中學習,幫自己變得更好。

《謝謝你的指教》雖然是以「接收回饋者」的角度來探討,但是當你需要給別人意見或建議但對方不理解時,你也可以運用書中提到的方式,思考可以如何避開障礙,讓對方可以理解你的好意。

三種觸發機制讓我們聽不進回饋

《謝謝你的指教》的兩位作者道格拉斯史東與席拉西恩長期在哈佛法學院任教,並且長期於「哈佛談判專案中心」專研談判理論與實務,擅長解讀人的情緒與防衛機制。兩位作者在書中指出,有三種觸發機制會讓我們聽不進別人給予我們的回饋:

  • 真相觸發機制:因為我不同意回饋的內容,或是對方給予我的回饋類型不符合我的期待
  • 人際觸發機制:因我與對方的人際關係影響,或是對於特定人士,導致我不認同其回饋
  • 自我觸發機制:因為大腦線路或個性對情緒產生的影響,引發對於回饋的反應

簡言之,因為我同不同意這項回饋,或對給我回饋的人的觀感,以及這項回饋是否影響我的自我認同,都會讓我們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真相觸發機制

首先,要了解回饋也分為三種類型:

  • 欣賞:對你表示肯定或感謝,會成為你之後的動力
  • 指導:幫助你增加知識/技能,或幫助你們改善雙方關係
  • 評量:幫助你了解自己所處的現況/狀態

但是有時候我們獲得的回饋並不是我們所期待的類型,例如:我才熬夜把部門的專案做完,我期待獲得「欣賞」,但我的主管卻給我「指導」。又或者是我希望能更加精進,期待主管給我「指導」,但是他只告訴我我已經有95分了(評量)。這類的「交錯性溝通」,都會導致回饋過程雞同鴨講,甚至影響雙方的關係。

而即便沒有發生「交錯性溝通」,回饋的類型符合你的期待,但有可能對於其詮釋你有不同看法,原因可能是:

  • 標籤太籠統:例如對方要你「有自信一點」,你可能會以為他要你「即便不懂也要裝出有自信的樣子」,但他的意思卻是「不懂就坦白說,不必怕受影響」
  • 對於事實/數據的詮釋不同:有可能你們雙方根據的事實或數據不同,導致看法也不一樣
  • 自己的盲點:你可能著眼於自己的意圖與想法,但對方只看到你的行為與影響,導致你們無法對焦
raw-image

上述的種種因為「真相觸發機制」導致的回饋失靈,唯有靠進一步溝通與了解對方實際想法與用意,才能改善。

人際觸發機制

當心「對話換軌」:

雙方原有的人際關係雖然可以增加彼此的理解,但是也因為長久累積的過往經驗,導致在回饋時很容易發生「對話換軌」的現象,舉例:男友想要讓女友驚喜,準備了鮮花一束,但是忘了女友曾經說過自己對花過敏,當女友說「你從來就不用心聽我說話」,但是男友卻認為「你根本不在意我對你的心意」。像這樣的「對話換軌」特別容易發生在關係已經持續很久的人之間。

此外,還有另兩種因為「人」的因素而產生的影響:

  • 我們對他們的想法:包括我們對其技巧與判斷力的看法(「你又沒有做過我的工作,你哪懂?」)、意見的可信度、對於其動機的信賴程度(「他是不是想貶低我,打擊我?」),都會讓你對於接收的回饋產生疑問。
  • 我們的期待:我們會覺得對方是否不認可我們(特別是接收到「評量」或「指導」回饋時)?是否保有對我們的自主權予以尊重?甚至會覺得,他的回饋是否意味著他不接受如此的我(「他要我改變,所以他覺得我不夠好」)?以上種種也會影響我們看待其回饋的接受度。

因為「人際觸發機制」導致的回饋失靈,則有賴於讓對話回歸該有的軌道,以及梳理出回饋中「關係」與「意見」的部分,才能夠讓回饋回歸正軌。

自我觸發機制

當我們接收回饋時對情緒產生的影響,也會左右我們對於回饋的態度

腦內線路的影響:每個人的大腦個別不同,導致相同的意見可能對不同人來說會引發相當不一樣的反應,原因是因為以下三項差異:

  • 情緒基線:指的是常態下情緒基調是偏高昂(比較樂觀、比較high)還是低落(比較悲觀、比較low),在接受到回饋時會產生的反應也不同,樂觀的人會對正面回饋更有感,而悲觀的人更容易受負面回饋的影響。
  • 擺幅:相同的刺激,不同人所感受到的起伏變化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會受些為刺激就引發很大的情緒激盪,有些則完全相反。這也都會影響回饋所產生的效果。
  • 持續時間與復原:在情緒受到影響之後,需要多久才會恢復基線?有的人會因為一次負面回饋的打擊持續很久,有些人則是隔天就忘了當時的情緒。

因為上述差異,也會影響回饋對於不同人是否能夠適切、依據個性量身定做。以及給予不同人回饋時的困難度增加。

另外,還要注意三種因為自我情緒所產生的扭曲:

  • 過去—「Google偏差」:有時收到回饋會引發我們回想起過往曾經有的類似回饋經驗,就像輸入關鍵字之後會把所有相關結果都搜尋出一樣,讓我們放大對這則回饋的感受。
  • 現在—一或全部:對方給予的回饋是針對某件事,但我們感受到的卻可能被扭曲為是否定我的「所有事」「整個人」。
  • 未來—滾雪球:情緒會影響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失控,將一時得到的負面回饋膨脹解讀成將來永遠都如此,越變越糟。

要改善因為「自我觸發機制」產生的回饋失靈,則可以藉由培養「成長型心態」來克服:相信自己的表現可以藉由學習與調整而獲得進步,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在這樣的心態下將接收到的回饋導向為對自己的指導,以及不受批判影響,甚至自己在調整之後給自己「第二次評分」,都是可以採用的方法。

假如你真心希望自己可以從他人的善意回饋中獲益,《謝謝你的指教》是一本全面性探討面對不同類型的回饋的正確心態如何建立的好書,對於改善工作、家庭關係、個人成長來說,都很有幫助。

以下,是我幫您整理的《謝謝你的指教》好書簡報(簡報頁數:48頁)

(「好書簡報」檔案下載連結在本文最下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以下還有更多精華簡報內容,歡迎訂閱

raw-image


歡迎訂閱「老查商業好書簡報」看完整版簡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4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老查商業好書簡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40.7K會員
214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3/04/06
《放手去活》裡,作者認為影響自己人生是否無悔,有三個重要的變數: 行動:自己每天實際在做的大小事 抱負:指的是想要做到的事、達成的目標 渴望: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思考這三者的現況,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整理的過程。而這項整理,很適合在人生轉型的時候進行。
Thumbnail
2023/04/06
《放手去活》裡,作者認為影響自己人生是否無悔,有三個重要的變數: 行動:自己每天實際在做的大小事 抱負:指的是想要做到的事、達成的目標 渴望: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思考這三者的現況,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整理的過程。而這項整理,很適合在人生轉型的時候進行。
Thumbnail
2021/06/10
《老查商業好書簡報》暫停訂閱,文末將說明退款流程與經營方式將如何調整。 各位支持「老查商業好書簡報」的朋友您好,我是老查。  要先跟您致上深深的感謝,謝謝您付費訂閱了「老查商業好書簡報」。在免費的內容與資訊已經讀不完的此際,您的付費支持,對於製作內容的我來說,是非常強大的鼓勵,非常謝謝您。
Thumbnail
2021/06/10
《老查商業好書簡報》暫停訂閱,文末將說明退款流程與經營方式將如何調整。 各位支持「老查商業好書簡報」的朋友您好,我是老查。  要先跟您致上深深的感謝,謝謝您付費訂閱了「老查商業好書簡報」。在免費的內容與資訊已經讀不完的此際,您的付費支持,對於製作內容的我來說,是非常強大的鼓勵,非常謝謝您。
Thumbnail
2021/05/24
你可能認定改變非常困難,或認為自己缺乏動機,無法成功。這些想法都不對,問題在方法,與你無關。 福格博士研究人類行為多年發現,行為 (Behavior)由三項要素構成: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以及提示(Prompt)。《設計你的小習慣》書中以七個步驟引導你逐步改變行為模式。
Thumbnail
2021/05/24
你可能認定改變非常困難,或認為自己缺乏動機,無法成功。這些想法都不對,問題在方法,與你無關。 福格博士研究人類行為多年發現,行為 (Behavior)由三項要素構成: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以及提示(Prompt)。《設計你的小習慣》書中以七個步驟引導你逐步改變行為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內容簡介: 這本書將建立超凡人際關係的歷程,分成兩大部分:「前往草原」與「峰頂難題」。此兩大部分由與同伴偕同登山的情景擘劃,以各種貼近上班族或夫妻家庭生活的故事案例,說明打造超凡關係的基礎、如何建立超凡關係、如何修復被破壞的超凡關係,並再次進入...
Thumbnail
內容簡介: 這本書將建立超凡人際關係的歷程,分成兩大部分:「前往草原」與「峰頂難題」。此兩大部分由與同伴偕同登山的情景擘劃,以各種貼近上班族或夫妻家庭生活的故事案例,說明打造超凡關係的基礎、如何建立超凡關係、如何修復被破壞的超凡關係,並再次進入...
Thumbnail
為什麼回饋(feedback)為什麼那麼需要學習跟練習,除了我們 #很少獲得真正的回饋之外;我們長期獲得「假裝是回饋的建議」太多,以至把「建議」誤認為回饋,傻傻分不清。
Thumbnail
為什麼回饋(feedback)為什麼那麼需要學習跟練習,除了我們 #很少獲得真正的回饋之外;我們長期獲得「假裝是回饋的建議」太多,以至把「建議」誤認為回饋,傻傻分不清。
Thumbnail
這本由樂金文化出版的「麥肯錫主管意見回饋術」,主要是在敘述如何在公司裡好好地做到意見回饋,特別是在擔心批評或對別人說教的日本,如何在日本企業建立正向的意見回饋習慣。 這本書在一開始就給了好幾個例子,譬如,「你剛剛的簡報,我根本聽不懂你在說甚麼。」若換個方式說,「你剛剛的簡報,剛開始的迴歸分析跟後來的
Thumbnail
這本由樂金文化出版的「麥肯錫主管意見回饋術」,主要是在敘述如何在公司裡好好地做到意見回饋,特別是在擔心批評或對別人說教的日本,如何在日本企業建立正向的意見回饋習慣。 這本書在一開始就給了好幾個例子,譬如,「你剛剛的簡報,我根本聽不懂你在說甚麼。」若換個方式說,「你剛剛的簡報,剛開始的迴歸分析跟後來的
Thumbnail
在向下管理的溝通過程中,如何做好「回饋」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對於管理者來說,都應該學習如何善用「回饋」來讓員工變得更出色。在這篇文章中,將告訴你做好有效回饋的三種方式、搞砸回饋的思維誤區,以及讓回饋發揮成效的四個關鍵。
Thumbnail
在向下管理的溝通過程中,如何做好「回饋」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對於管理者來說,都應該學習如何善用「回饋」來讓員工變得更出色。在這篇文章中,將告訴你做好有效回饋的三種方式、搞砸回饋的思維誤區,以及讓回饋發揮成效的四個關鍵。
Thumbnail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句我們心裡都明白,但卻很難完全實踐的道理。為什麼我們在接收他人所給予的指教時,總是會有所防備,甚至是獲取建議後也不見得會採取行動呢?在職場中,或許你曾聽主管說:「你這份提案不行,回去補齊數據再來吧!」這時,心中是不是立刻浮出好幾句OS呢?甚至心中的小劇場,若是不小
Thumbnail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句我們心裡都明白,但卻很難完全實踐的道理。為什麼我們在接收他人所給予的指教時,總是會有所防備,甚至是獲取建議後也不見得會採取行動呢?在職場中,或許你曾聽主管說:「你這份提案不行,回去補齊數據再來吧!」這時,心中是不是立刻浮出好幾句OS呢?甚至心中的小劇場,若是不小
Thumbnail
日期:7/3 閱讀時間:7:05 - 7:3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回饋分成三種模式 當別人給予我們回饋,可能是正向回饋或是負面回饋,通常我們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開心、震驚、沮喪或是難以理解呢? 但事實上,我們往往很容易搞混別人真正想表達的意思,陷入雞同鴨講的回饋狀態之下
Thumbnail
日期:7/3 閱讀時間:7:05 - 7:3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回饋分成三種模式 當別人給予我們回饋,可能是正向回饋或是負面回饋,通常我們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開心、震驚、沮喪或是難以理解呢? 但事實上,我們往往很容易搞混別人真正想表達的意思,陷入雞同鴨講的回饋狀態之下
Thumbnail
日期:7/3 閱讀時間:7:05 - 7:30 寫作時間:7:35 - 8:05 製圖時間:8:05 - 8:1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回饋分成三種模式 當別人給予我們回饋,可能是正向回饋或是負面回饋,通常我們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開心、震驚、沮喪或是難以理解呢
Thumbnail
日期:7/3 閱讀時間:7:05 - 7:30 寫作時間:7:35 - 8:05 製圖時間:8:05 - 8:1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回饋分成三種模式 當別人給予我們回饋,可能是正向回饋或是負面回饋,通常我們聽到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開心、震驚、沮喪或是難以理解呢
Thumbnail
也許你的身邊會有些親朋好友,遇到某些困境,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會想好心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你可能跟我遇過同個情境,就是給予建議後,有種「好心被雷劈」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或是身邊很親近的人,在我們眼中會看到一些對方可以改進的部分,於是想給予點建議,也還會被嫌管太多,也就是俗
Thumbnail
也許你的身邊會有些親朋好友,遇到某些困境,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會想好心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你可能跟我遇過同個情境,就是給予建議後,有種「好心被雷劈」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或是身邊很親近的人,在我們眼中會看到一些對方可以改進的部分,於是想給予點建議,也還會被嫌管太多,也就是俗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剛好看到擺在好市多的書籍區,加上朱家安腦闆推薦,也覺得自己在面對各樣批評指教上,可以再更聰明些,於是買了電子書,趁閒暇的時候看。 這是一本說明如何從各種回饋中得到益處的書,而且廣泛的針對各種人際關係說明,包含主管/部屬、夫妻、同僚、親子、師生等可能的溝通情境,試著說明評量的種類、功能、引起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剛好看到擺在好市多的書籍區,加上朱家安腦闆推薦,也覺得自己在面對各樣批評指教上,可以再更聰明些,於是買了電子書,趁閒暇的時候看。 這是一本說明如何從各種回饋中得到益處的書,而且廣泛的針對各種人際關係說明,包含主管/部屬、夫妻、同僚、親子、師生等可能的溝通情境,試著說明評量的種類、功能、引起的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認為別人給的建議似乎不那麼有用,甚至充滿誤解?還有,那個誰誰誰竟然敢對我提意見?以及覺得自己的辛苦與付出難道他們沒看見嗎?為什麼要這樣針對我? 《謝謝你的指教》書中指出,有三種觸發機制會讓我們聽不進別人給予我們的回饋,分別是真相、人際關係與自我認同。那麼該如何克服?書裡有完整的分析與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認為別人給的建議似乎不那麼有用,甚至充滿誤解?還有,那個誰誰誰竟然敢對我提意見?以及覺得自己的辛苦與付出難道他們沒看見嗎?為什麼要這樣針對我? 《謝謝你的指教》書中指出,有三種觸發機制會讓我們聽不進別人給予我們的回饋,分別是真相、人際關係與自我認同。那麼該如何克服?書裡有完整的分析與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